36氪做的事情就是在续写司马迁的《史记》,用一篇篇创业公司报道记录互联网创业的历程——36氪创始人刘成城曾不止一次在内部这样说道。
放眼过去的2014年,我们的“互联网创业史记”里又写入了7974篇文章,以记录高速发展的中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创业生态。而其中,有1314篇文章是我们对优质国内初创公司的跟踪报道,在2013年全年报道950家创业公司的基础上提升了将近40%。
我们知道,很多创业者之所以找到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我们的文章风格和作者们,还因为36氪的读者中有着他们的潜在用户、同行乃至潜在投资人,我们的报道可以将他们带入这些人眼中,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和碰撞。
而在这里,我们把我们收集到的2014被36氪报道过的创业公司的问卷调查反馈整理如下,大家可以直观地从数据中看出这些奇妙的“化学反应”结果如何:
去年的1314家国内创业公司在36氪报道后,在用户/流量/下载量中的至少一个指标增长中,有78.21%的公司实现了翻番以上的增幅。其中实现2-5倍增幅的公司占据了37.86%,实现5-10倍增幅的项目占了28.21%,10-50倍增幅的为7.50%,另外还有4.64%的公司实现了超过50倍的增幅,为这些刚刚进入市场的项目找到了第一批优质基础用户。
去年一年,83.27%的创业公司在36氪报道之后会收到投资人的约见,其中直接获得投资的公司数量接近5%,而获得超过5位投资人约见的项目占据了43.77%,表明投资人对36氪报道的项目具有非常高的认可度,这也在很大情况下节约了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相互发现过程。
另外,创业公司在被36氪报道之后,收到国内媒体采访请求的占据了69.15%,其中有一半公司收到的采访请求超过三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初创项目找曝光渠道节省了大量时间,36氪也成为其他媒体寻找优质初创项目的主要渠道之一。
还有77.22%的创业公司在36氪报道后会有合作伙伴找上门,其中超过5家合作伙伴找上门的创业公司占据了21.71%。而36氪的报道在对创业公司人才招聘带来的帮助上,从68.93%的公司反馈有帮助,15.00%的创业公司甚至在报道后有人才主动找上门的数据来看,36氪也成为技术、市场、运营或其他人才寻找目标创业公司的一个重要渠道。
当然,除了像司马迁一样续写创业生态的《史记》这一愿景之外,36氪还看到了很多我们无法通过报道解决的需求,比如——你是一个早期创业者,可能对创业融资还没有什么概念,虽然能做一个很不错的产品,却不知道如何、甚至无法接触投资人,更不知道如何融资,导致你的创业项目迟迟不能顺利推进。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优秀创业团队的需求?让这类创业者们更好的起步?在这样的想法下,我们2014年的新业务“氪空间”诞生了:
我们希望“氪空间”可以帮助那些能够把产品做到极致、却没有很顺畅的融资资源的团队,让他们在早期能更顺利地获得融资并起步。可能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孵化器”,或者是一个“办公空间”;但其实更准确的描述是——“创业公司完成第一轮融资的地方”。
创业项目一旦入驻后,我们就会启动帮助项目融资的流程,并通过这件事来帮创业公司实现产品、团队的进一步升级。一个本该改写历史的创业公司,不应该因为没有融资而失去或者推迟改写历史的机会。
除了氪空间,2014年,我们还有了新产品NEXT:
简单来说,NEXT 是一个更快、更全、更轻量的给读者、创业者和投资人传递国内外优质项目的平台,是一个快速发现、分享和讨论新产品的社区。NEXT 的 Slogan 是“ 上 NEXT,每天刷新更酷的生活方式”。
NEXT 以「帮助产品发烧友节省发现国内外优质新品的时间」为切入点,吸引了众多的创业者、互联网从业人士和产品发烧友加入到分享与讨论中。至今,平均每周有100位创业者到 NEXT 分享自己的新品和创业项目。
而未来,我们还可能有:X…
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这个“X”可能会是什么,但我们已经看到,未来36氪会围绕已经做到行业领先的媒体业务,去衍生出各类和创业生态相关的服务,就像一个漏斗一样,将媒体汇聚而来的流量通过各项服务挖掘出其价值乃至想象力,用极致的媒体内容+产品服务来反哺互联网创业生态。
愿景就在眼前,而路还是在脚下。这次我们在向创业者征集反馈的结果里也能看到,即使我们多了氪空间、NEXT,媒体本身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还有26.52%的创业者依旧不知道我们网站首页有入口可以申请自助报道,有5.71%的创业公司仍不知道我们的报道完全免费,还有创业者向我们提出了类似这样:
这样:
这样:
以及这样的建议:
这些建议我们都已收到,并且会在2015年做得更多、更好。
下面,附上一些我们报道过的项目对我们的反馈:
幻腾智能创始人 王昊
回去又看了看自己在去年写的和36Kr之间的故事,觉得往事历历在目,同时也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曾经还是趴在电脑前面天天翻36Kr各种情报的“小朋友”,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了36Kr的常客和朋友(此处有高攀的嫌疑)。
想着之前36Kr还在知春路办公,之后已经几经搬家搬到了现在高大上的空间。不仅如此还开起了孵化器和开始帮大家开始做各种融资服务。这还不算沸沸扬扬的WISE大会。36Kr自己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跑的好快!很多时候,尤其是听说36Kr又搬家的时候总觉得有好多东西可以向36Kr学习。
从单纯的创业媒体,到现在成为了创业者朋友,或者开始创业必须要认识的圈子,这里面大家都成长了很多。36Kr还是在一旁看着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创业故事的发展,助推着每一场互联网的斗争,分享着大家创业的辛酸苦辣,平衡着商战中各个角色的各种立场。
希望新的一年一切照旧,36Kr能多多搬家,每次搬家就多采购一批我们的智能照明设备。中国的创业环境可以更好,也许说不准明年36Kr就会出个北美版,让硅谷有个向东方硅谷学习的窗口。今年是做梦的一年,希望来年所有人的梦想在36Kr的平台上变为现实。
玩聚北京创始人 郑晓宇
在氪空间的三个月让36Kr 从云雾笼罩中走到了我身边。
曾经只存在于文章末尾的一个个 ID 活灵活现出现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从他们身上体会到,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团队。对所做事情的热爱,对新产品的关爱,对自己所写出每一个字负责的惜爱,还有努力工作、跟我沟通时展现的可爱。
36Kr在过去的一年对我们玩聚北京帮助良多,不论是报道后对我们用户量的增长的帮助还是OD 之后对我们融资的帮助。可以说玩聚北京这一路总能看到36Kr 点滴的痕迹。
希望2015年,36Kr 继续做到“客观、独立、第三方”,继续“有情怀”,抛开单独的媒体属性,建立自己的生态循环。希望氪星的一切能够越来越好,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加油!
医联创始人 王仕锐
在我眼中,36Kr是行业的一个标杆。客观公正的报道,不仅在业界树立了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收获了无数像我一样忠实的拥趸。
与36Kr的初次见面,是14年的11月中旬,他们的效率让我印象深刻。当时Leah刚刚跟完一个020大会,又开始了对我们的采访,整个过程紧凑而利落,出稿报道的时间也非常短。再后来,有幸结识了负责氪加的Raina,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和孵化器,最终入驻了氪加平台。
通过报道和氪加平台,我们陆续与十多家VC建立了联系,为我们的融资计划带来了重要的帮助。非常感谢36Kr的关注和付出,希望在新的一年,这个真正为中国创业者服务的团队,能够发展的更好更快,与我们一起前行,一起进步,为创业者提供更棒的服务,加油!
穷游商业产品部 韩哲
感谢36氪给当代的创业者创造了诸多发声的机会,也感谢过去的这一年中36氪对穷游折扣的关注和报道。虽然是一个都由年轻人组成的团队,36氪的报道却总能将最本质、最真实的行业动态、产品分析呈现给读者,这种去伪存真的审慎态度,是作为媒体最宝贵的价值。
新的一年,祝愿36氪越来越好。创业的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FIR.im创始人 王猛
如果要给我的2014标记关键词,FIR.im 是第一个,第二个便是 36氪。FIR.im 是在36氪旗下孵化器氪空间成立的,FIR.im 的新版首发是在36氪开放日,第一篇媒体报道是在36氪,FIR.im 第一次的线下独立展位是在WISE的会场搭建的。入驻氪空间的第二天,FIR.im 即获得天使投资,参加开放日、被36氪报道后,收到了10多家投资人的约见,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用户增长都获益颇多。WISE则帮助 FIR.im 的用户增速迈向了新的台阶。还有氪加,现在还有一部分用户是通过氪加知道并开始使用FIR.im 提供的服务。
36氪在我心中早就不只是一家媒体,这群年轻人在用他们的方式建立一个全新的创业服务生态。
阿凡题创始人 陈李江
将新闻的知新性和科技的创新力作为36氪媒体价值的发动机,坚持在发布互联网最新技术、产品和趋势方面,以“创新的项目,别人一听就觉得眼前一亮,觉得很有意思”作为报道标准,内容聚焦在“产品解决的需求是什么,是否以前没有被解决,或者远远比以前的解决方案好,是否是真的需求?”,使36氪形成了自己的新闻风格,并名符其实的成为“关注互联网创业”的科技博客。
最后感谢一下创业者对作者们的认可:
总体感觉36氪是国内一流科技媒体,尤其是小石头这位妹子,非常负责,对于不了解的产品也会花时间把它一一搞懂,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同时还会主动为创业者提供帮助,介绍各类资源。请问36氪有给人家涨工资吗?有给人家发年终奖吗?有帮助人家解决终身大事吗?多好的妹子啊,别耽误人家了!
大飛哥太好了,虽然最后项目因为种种原因终止了,但是大飞哥依旧是我永远的偶像!
编辑团队很赞,对于新产品的理解力很强,特别感谢吴思远同学对于我家产品一直以来的关注,作为一个年轻编辑,对行业和趋势的理解能力也很强。
希望多给三叔发点年终奖。
约总越来越忙了,要注意身体哦。
荔枝是个非常好的妹妹,这次和荔枝合作的过程获得了很多对外宣传的建议和帮助,期待与36kr的后续合作。
記者們熬夜寫稿太辛苦,求多發福利。
谢谢IT媒体的记者,感觉他们跟我们是一类人,都是“自己人”。
制图:布先强、Chien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