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调研问卷 >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转载时间:2021.07.20(原文发布时间:2021.05.12)
34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343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36氪经授权发布。

音乐节、室内展、话剧、音乐剧巡演……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国内演出市场可以说相当火爆。但火爆之下,也有耐人寻味的怪现象——剧场里怎么都是女孩子?

大麦网去年发布《2020年国庆档演出观察》,数据显示小镇“Z世代”人群成为演出消费主力,而在观演用户性别分布方面,女性大大压倒男性。Livehouse、戏剧/相声、音乐节三类演出类型方面,女性与男性观众比例逼近7:3,仅游展一项男性观众占比超过女性(男60%,女40%)。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无独有偶,今年3月《解放日报》调查发现,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30万剧场会员中,女性占比71%。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数据则显示,2020年购票者中女性观众逾80%。

剧场、展览等文化场所男女比例悬殊早就引起过野生社会学者们的注意,豆瓣上类似讨论帖不少,却总难避免滑向两性的互相攻讦。为何剧场男女比例相差如此悬殊?是产业发展问题还是用户心理的必然?

演出市场为何阴盛阳衰

两性审美取向及思维模式不同,确实是造成男性观众缺席剧场类演出的原因之一。

在《Z世代消费取向》报道中有这样一组数据:男性更愿意为了游戏或兴趣买单,而女性则更在意颜值和形象的有效管理。00后男性的消费领域集中于游戏、运动、数码及科技等“硬消费”领域,而女性则更注重美妆、服饰、形象等精神层次方面的提升。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话剧、音乐剧等演出形式,恰好属于一种精神属性高于科技属性的文娱产品。加之不少男性观众更在意演出过程中的互动性及剧场在技术方面的提升,剧场就更难吸引男性了。

疫情肆虐之前,国内大小剧场都与海外演出团体合作频繁,如北京天桥剧场就曾邀请到野村万斋、瓦赫坦戈夫剧院等海外重量级个人及演出团体出演经典剧目。作为演出重镇的上海与海外团体交流则更加密切。

海外团体来华,均采用演员本国 母语+剧场侧舞台字幕提示的方式进行演出。但这又和双语电影截然不同,如果想在演出中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需要事先对演出剧目文本有所了解。从国内高中文理分科及大学专业就读男女比例来看,对这些经典剧目有所了解的男性,本就占少数。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国内大部分剧院常年演出的多为经典剧目,或来自于上世纪的经典,或改编自古典小说,男性观众对这类剧目的兴趣也不大。而改编自经典游戏IP的内容就能吸引男性观众乖乖花钱走入剧场。《仙剑》舞台剧、音乐剧男女比例就近乎持平,而只在大陆地区演出过一次的《轩辕剑音乐会》,到场男性观众数则压倒女性。

社会上某些刻板印象,可能也在阻碍男性走进剧场。就有男网友表示,虽然对戏剧感兴趣,但自己一个人去看总有点奇怪,两个男人一起看更让人浮想联翩,索性还是在家云观剧。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如果跳出两性比例,将关注点转移到年龄分布上,或许还能进一步解释为何男性观众缺席剧场演出。

“好戏”创始人魏嘉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上海主力观众群是85-95后这一批女青年,以及在校大学生。这些观众或多或少包括以下特质:无职业压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收入尚可、上下班时间固定、无婚育压力——一句话,有闲有钱有审美。

其他调查报告也显示,95后、00后成为演出消费主力,其中尤以年轻未婚女性的消费能力最为惊人。然而,一旦结婚生子后女性观众便会选择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

女性主导下的剧场

剧场在剧目选择、新剧编排及演员邀约方面,也因女性观众的压倒性比重而产生偏向性。

北京一家剧院的工作人员向硬糖君透露,该剧院男女观众比例约为1:3,这些男性观众还有不少是陪着女友或老婆来的。因此在剧目选择上,剧院方首先考虑的就是能不能打动女性。经典剧目往往会得到女性观众的认可,感情细腻、张力十足的新剧也同样能赢得女性的欢心。

女性观众占比较高还推动了明星与戏剧舞台的联姻,“明星版话剧”大行其道。仅2017年一年,便有文章主演的《每一件美妙的小事》、靳东与陈数的《海上夫人》、金世佳的《狂飙》、蒋雯丽的《明年此刻》等多部“明星版话剧”相继上演。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这几年,流量明星加盟戏剧舞台更成为人民群众打嘴仗的热门议题,甚至有痛心疾首者称流量明星出演话剧是在玷污艺术。而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明星尤其是流量明星出现在戏剧舞台,显然是观众选择的结果。

虽然演出市场火热,看话剧、舞台剧及音乐剧等戏剧的观众人数也在缓慢增长,但必须承认“看戏剧的人”仍属小众群体。大多数讨论也局限于小圈层,加之戏剧演出形式等问题,对该艺术形式并不了解的观众很容易被提前劝退。

早在2010年,央华文化艺术总监王可然就提出过,要把明星的号召力作为一种手段,把“沉睡在剧场之外”的有文化消费能力和愿望的观众拉进剧场。流量明星的加盟,同样是在女性观众消费偏好下自然产生的结果。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我卖了好几年都卖不出去的安利,换了个明星主演居然卖出去了。”资深话剧爱好者静静告诉硬糖君,据她观察,身边的铁杆戏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像她这样,发自内心喜欢戏剧,享受在剧场里一坐好几个小时的过程,另一类则是“因为看戏剧代表某种生活状态及社会地位,所以我要看剧。”

后者对戏剧本身并不了解,走进剧场也多是受到小红书、豆瓣上的文艺大V、都市丽人的影响。对于这些观众而言,一部剧的主演是谁,决定了她们会不会掏钱买票,买前排还是买后排。

明星的加盟确实为剧场带来了流量,胡歌参演话剧《如梦之梦》时场场爆满,黄牛们更是趁机狠赚了一笔。而张若昀出演的话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全国巡演之际,北京等热门城市场次同样一票难求。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正义网友对明星加盟口诛笔伐,但从实际结果来看,明星的加盟并不会给戏剧带来“毁灭性打击”。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不少80后而言,人生中接触的第一部话剧便是《暗恋桃花源》,促使他们走进剧场的不是这部剧的口碑,而是明星加盟。《暗恋桃花源》一演十几年,不仅没有因为明星而垮掉,反而成为一部长盛不衰的佳作。

爆发之日仍未到来

明星加盟使得越来越多女性观众主动走进剧场,其中也有人原本冲着明星阵容而来,但在转场追星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戏剧的魅力,继而成为忠实戏迷。

但靠明星吸引观众也仅限于名剧目及名剧场,一些本就要靠着周末加映电影贴补家用的中小型剧院,断没有请动明星的实力。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戏剧的爆发之日仍未到来。虽然热门剧目、知名剧院的售票情况较过去好了不少,但看戏剧的人仍属小众。

曾经观众寥寥的电影院全面崛起,一方面与年轻人消费习惯转变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院线行业跑马圈地。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2021年3月,全国影院个数达11426家。而根据相关黄页、名录等显示,国内经营在册的剧场数量约在1100-1200家左右,而且这一千多家剧院有不少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以硬糖君自己为例,2km范围内有足足三家电影院,且均拥有imax大屏。而距离最近的剧院却有10km之远。从交通距离、时间便利上来看,多数观众还是会将电影院作为休闲的首选项。

与电影层出不穷的宣发手段相比,戏剧无论在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难有如此大手笔。戏剧想要进一步爆发,还是要借助“外部力量”。综艺对小众文化的助推作用,早已通过“哈人”“滚人”得到验证,在戏剧方面也是如此。

原本音乐剧在国内属于小众中的小众,观众中年轻人并不多,但因为音综《声入人心》而被大量年轻人关注。虽然节目已经完播两年多,但录制过该节目的热门选手如阿云嘎、郑云龙等,主演的音乐剧门票销售情况仍旧火爆。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广州一家剧院曾经对到场观众做过随机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参与调研的1200名观众中,有将近一半是学生。这与综艺受众的年龄分布恰好重合。

这些以粉丝身份入坑、且多数拥有本科学历的年轻观众,安利热情比习惯于“独美”的老戏迷更高,且乐于在不同社交平台发帖拉更多同好入坑。综艺节目提供了助推,粉丝在推力下形成圈子,在运转中不断扩大相互感染。

但《声入人心》的成功案例不易复制,此后市面上也出现了如《戏剧新生活》等对准小众艺术形式的节目。虽然豆瓣评分高达9.4,可惜话题度不高,影响力只局限于特定群体。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另外,《声入人心》能够爆红,不仅因为音乐剧的魅力,更多因为选手群像和故事线令观众欲罢不能。但此后市面上的其他节目往往更希望系统性地向观众传递何谓戏剧,而忽略了“节目中的人”——这个最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和情感勾连的因素,导致叫好不叫座的遗憾。

市面上何时才能出现戏剧版《乐夏》、戏剧版《有嘻哈》,戏剧的春天估计也就不远了。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看演出的怎么都是女孩子?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调研问卷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调研问卷软件

限时免费的调研问卷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