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里村”(ID:shilipxl),作者:村长住在十里村,36氪经授权发布。
在我过往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团队的小伙伴几乎很少做用户调研。
不管是活动前的筹划,还是活动之后的复盘,很少有一些决策建议是来自用户的反馈,多数的活动都是产品、运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的。
哪怕是一些社群运营的业务,也是活动做完、产品上线之后,收集了社群里面的一些零星反馈。
当然,也有一些活动做完之后,被群内的用户一阵吐槽,参与度很低。
我们大部分的思路是:运营经验>自我猜测>用户反馈。
所以今天村长和大家聊聊如何做用户调研,至少对于某些业务来说,在事前事后都有必要性。
首先我们自己心里得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用户调研,为什么很多人会忽视对用户的调研。
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之所以大家会忽视对用户的调研,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根本没有养成做用户调研的习惯,比如我们做电商平台的,一些大促的政策、裂变玩法都是自己设定的,我们认为用户不专业所以没有必要倾听。
其二是不好意思做用户调研,怕被用户拒绝。你让你团队的同学给用户打电话,90%以上的运营人员内心是拒绝的,觉得麻烦、也不知道如何沟通。
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许多活动和产品的推出,就少了用户参与的一环,自然也隐藏了许多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做用户调研的原因。
当你想做一个活动,或者一个项目的时候,和自己的一些用户聊聊,看看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是不是你自己想当然。
就好比村长很早以前也打算做线上三四五线青少儿的英语教育培训,当时认为一二线城市师资优越,三四五线学生家长有提升的需求,师资力量却很薄弱,觉得在线教育是个机会。
而存在实际去走访了七八个城市调研之后,却发现这个想法是错误。
所以做用户调研,能够很好的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我们做了近百场微信群团购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品。
以前是我们运营的同学自己选,而随着做的期数越多,我们把选品权给了用户。
每一期团购结束之后,直接搜集用户的购物需求,甚至是价格需求,然后我们再来找资源和排期。
这种方法也多次提升了一些商品场次的售罄率,这也是倾听用户意见的结果。
我们现在的每一次产品功能改进,都把用户在群内反馈问题的优先级排在最前面。
但凡影响我们用户使用,团队长裂变的功能,都是P0级别的,其他运营功能都是次要的。
因为我们坚定的认为,产品做出来是给用户用的,而不是给我们自己看的。
我们不怕用户提意见,最怕用户不提意见就走了,你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摸索的成本极大增加。
很多人一直在找新的创业机会,我觉得与其自己瞎捉摸,不如去和用户交流一下。
看看他们到底有哪些需求还没有被满足,尤其是哪些普遍性的,代表性的需求。
另一种思路就是去问竞品用户,使用别人产品的时候,有什么槽点,他们吐槽越多的地方,就是你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所以我把为什么要做用户调研用八个字总结叫:查缺补漏、预见未来。
既然要做调研,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向谁做调研,因为不同的对象决定我们采用不同的调研方式。
a、平台普通用户
向普通用户做调研,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了解他们的诉求,如何提高他们对我们产品的消费金额、频次,忠诚度。
b、平台VIP客户
对于平台的忠实用户、贡献度高的客户,需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认可我们,以及他们的个性化的需求,一般来说VIP客户的配合意愿也会更高。
c、产品陌生用户
即从未接触你产品的新用户,他们有哪些需求,他们对于你产品的初体验是什么?
d、竞品使用用户
用户为什么不用你的产品,是不知道还是你的不够好,同样为什么使用其他品牌产品以及对他们有哪些不满。
以上这些问题只是举例,具体问什么问题,需要根据你自己做活动的目的来设置。
另外,这仅仅是我们对调研用户一种维度的划分,我们还可以从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消费频次、身份、地域等多个方面来找到你想要调研的用户。
除了被调研对象外,还有一点就是谁去调研?
有些公司喜欢把调研安排给客服,但许多客户又经常做一些机械化的问答,导致用户配合度很低,搜集到的质量也很低。
所以,一定要基于不同问题、不同用户、不同业务,选择不同的人去调研。
越是重要的问题,越是要高层出面去参与,一来是让用户觉得受到尊重,二是每个人都要身处一线去感受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a、问卷法
这种最为基础的一种调研方式,也是成本最低的,适合在线下收集,也可以在线上生成电子表格,灵活性强,用户参与度有时候会比较高,因为用户没有太多心理负担。
当然问卷分两种,一种是常见的填,还有一种是测,测试用户对品牌、对常识等了解的情况,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b、音视频法
如果你服务的客户是覆盖全国的,那么你可以直接通过电话或者视频的方式和用户取得联系,这种沟通方式能够让你从用户的对话中挖掘更多的信息。
c、座谈法
越是重要的调研,线下座谈的仪式感更强,用户表达的意愿也更强,能够强化双方的信任。
一般可以采用一对一的访谈、也可以一堆多的聚会方式,共同交流。
之前村长在朋友圈就分享过蔚来汽车的李斌,这一两年来,几乎每周都在线下和用户开见面会,倾听每一个用户的心声。
d、对比法
如果你不知道哪个产品更适合用户,那么你把两个产品拿来让用户选择。
可以是你自己准备的两款产品,也可以是你的产品和竞品的产品,等用户体验之后,搜集用户的反馈,他为什么选A不选B,他认为的好坏是什么。
e、观察法
不要事先去干涉你的用户决策,你就申请成为一个旁观者去看用户行为的表现。
用户使用产品的顺序是什么?用户关注的产品功能是什么?影响用户某次消费决策的因素是什么?
有时候与其问,不如看,用户自然的行为表现才是最真实的。
f、体验法
在没有实践之前,不要带着个人的偏见去做判断。
花一天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一名用户、一名使用者,去看看你产品的功能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去看看别人产品是如何设置的。
很多运营或产品做方案的时候,都会默认用户和我们一样知道,这是不对的。
我们自己以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去做做社群、客服、客户,也许就能从中发现出一些问题。
很多人把用户调研想的过于简单了,所以经常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调研结果。其实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要注意许多环节的设置。
能让用户做选择和判断,就不要让用户书写和长篇大论的回答。
另外,一般的调研问题不要超过20个,最好在10个以内。
尤其是做一些街头陌生用户调研的时候,许多用户内心是有排斥心理的,让他们低成本的参与才能提高调研的成功率,要注意问题的难易、数量、时长。
当然对于重点客户深度访谈依旧是最有价值的一种方法,具体要看实际调研什么来决定。
有些调研,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两个方面,所以我们的问题是统一的,用户只有选择和回答。
但对于某些不确定性的项目调研时,要学会因人而异来设置问题。
比如针对宝妈和老人,针对大学生和职场青年,可能同样是围绕着吃喝玩乐问问题,但是每个人关注的点是不同的。
如何提升用户调研的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白嫖用户,给用户一些奖励。
从奖品的维度可以现金、积分、实物、特权,尤其是在线下做调研的时候,一定要实现所见即所得。
在调研中,能用数据反馈的,就尽量不要用文字表达,尤其是一些模棱两可的文字,比如大概、好多、有些。
用一个准确的数据来反馈,有多少用户喜欢、不喜欢、有多少用户提出需求,多少用户不在意,所以数据记录十分重要。
做用户调研并不是完全听信与用户,所有的调研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参考作用,最重要的决策还是取决于我们自身。
尤其是在样本不够充分的前提下,不要对各个问题、需求太过担忧,有些个性化的意见有时候反而会误导我们的决策。
要知道用户都是自私的,所有用户一定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希望你做的产品对他来说越简单越有利,而这里面恰恰就是陷阱所在。
在用户调研的中,绝大多数人的意见才是正确的。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做的怎么样,那就要把调研变成一个常态化的行为。
从你产品上线的第一周开始,就要持续的去做用户的问题、意见的收集。
调研不是出了问题、瓶颈才去做的事情,因为用户的需求也是动态化的。
只有及时了解用户的想法,才能够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样的决策。
另外,我们无论是线上线下做调研的时候,都要注意用户的配合意愿取信于用户。
比如很多人做线下调研为什么效果差,用户配合度低,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统一形象,像骗子。
大家以前是否在街边看到一些人拿个手提袋做调研的,你是不是会摇手拒绝?
但如果街边有个帐篷、摆上各种小礼品,还有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你是不是会驻足停留一下,甚至参与一下。
诸如此类的调研细节还有很多,都是需要我们在调研之前就要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