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商业智能(BI) > 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

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转载时间:2021.07.20(原文发布时间:2020.06.22)
201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01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 杨弃非,36氪经授权发布。

6月15日,为期10天的第127届广交会线上启动。这是其创办63年来首次以网络形式举办。

广交会全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官方报道其为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图片来源:广交会官网截图

此次展会内容包括建立线上展示对接平台,设置跨境电商专区,提供直播营销服务,为参展企业单独设立10×24小时全天候网上直播间……

这样的形式难免让网友发问,“线上广交会和阿里巴巴网店有什么区别?”

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事实上,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外贸城市都在寻求转型,广州也不例外。

就在这个月初,广州首届直播电商节刚刚落幕,3天进行了27万余场直播。这背后是其发力线上经济、打造直播电商之都的通盘谋划。

但与以B2C为主的直播电商不同的,广交会不仅代表着广州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出口贸易,更与广州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深度关联。

首次从线下走到线上,广交会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商都的短板

被定位为“国际商贸中心”,千年不衰的千年商都,是广州最引以为傲的历史记忆。

无论是繁荣的广州港,还是名振海内外的“广州十三行”,均是广州商贸鲜活的代名词。美国史学家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曾形象描绘18~19世纪的广州,“那时,美国塞勒姆市的男孩子们,对广州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纽约。”

广州商贸最核心的逻辑在于加工贸易。往来的商船带来了大量贸易机会,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广州聚集并中转,哺育出大量门类各异、集群发展的专业批发市场。

在官方语境中,专业市场代表了广州商贸的“传统强项”——占全国数量1/7,广州1260个专业市场构成了一个市场规模达1万亿人民币的超大贸易载体。

历史是基础,但也可能是包袱。

前几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中部地区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崛起,截留了广州的市场资源、削弱了广州的辐射能力。

受限于专业批发市场的传统模式,2014年广州拉开一场对全市专业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行动,但一度效果平平。

在愈加紧迫的发展压力下,广州今年2月发布的《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实施方案(2020-2022年)》,进一步梳理专业市场转型的两点思路,

一方面,使其向研发、设计、展示、出口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另一方面,就是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

会展业正是一种典型的平台经济。在商都向“新千年”迈进的过程中,今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让广交会成了转变的关键节点。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指出,如果线上广交会长期化,那么,重大的调整将在会展业、酒店业、餐饮业、航空业等等许多服务业展开,“这种改革的影响力将是十分深远的”。

直接的变化率先被今年云参展的2.5万参展商所感知。

在广交会召开前,一场巨头之间的博弈成为预热“大戏”。有媒体报道,阿里与腾讯曾对广交会线上运营项目展开竞争。

作为胜者的腾讯,拿出的成果显得有些“仓促”——直到今天,会程即将过半,仍有不少参展商在社交平台上对线上平台运营模式、撮合机制提出疑问和抱怨。

技术问题绝不是最大难关。城叔询问多位参展商,大家普遍的感受是,与官方宣传的数十万采购商相比,前来询盘的意向信息显得有些惨淡。

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参加过多届广交会,成都天星永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翟承宪直言,买卖双方都有些匆忙上阵。他们配合此次线上广交会初次“触播”,而更多采购商也可能卡在申报信息环节上。

缺乏平台基础和参与基础的线上广交会,又再度暴露出广州商贸发展的短板。

“转身”的机遇

但对于广交会,这却似乎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在国内,会展业存在两个并行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会展业绿色的特质和1:9经济效益被越来越多城市注意到,一波又一波场馆建设潮循次出现。2014年,就有北京、广州、石家庄、哈尔滨等市集中拿出新的场馆建设计划。

有业内人士总结,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边贸会展产业带、京津—华北产业带、长江三角洲—华东产业带、珠江三角洲—华南产业带和西部产业带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但另一方面,一些会龄长达数十年的老牌会展,却不得不面临传统交易功能慢慢淡化的现实问题。对此,知名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解释了一种可能的原因:

传统行业招商依靠的是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时代信息透明,需要更系统地满足投资人和客户对资讯的需求。传统展会聚集交易、标定行业方向的功能被互联网所稀释,形式意义愈发大于实际交易价值。

广交会正面临类似的困境。

1957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正式创办,开办第一年成交额就高达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该比例一路上升至1972年的50%以上,广州也理所应当成为国内外外贸商人的必争之地。

但近年来,广交会却显示出一些衰退的迹象。在2011年成交额达到747.6亿美元峰值后,便逐步下滑至2015年的550.66亿美元。即便经小幅回升,去年的590.18亿美元也难以重现胜景。

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2011年至2019年广交会成交额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广交会官网 城市进化论制图

在逐渐退居交易“二线”后,拥抱互联网,或许能为传统展会再次转身带来可能。

在开幕前不久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李晋奇指出,

近年来,广交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广交会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新冠疫情则为其按下了“快进键”。线上广交会正是“互联网+会展”的标志性事件,助推会展业加速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方式。

但会展似乎天生缺乏“网感”。

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教授张敏分析称,会展不仅是提供“看东西”的场所,还要了解更多背后的信息,需要即时沟通;买卖双方的互动还能带来更多的合作可能,这是线上难以实现的。反应到现实交易中,不少买家更习惯于手持货品清单,在各展位前挨个询问。

广州的“阿里”?

一个老牌的商贸展会和一个更老牌的商贸之都,二者在转型路上相遇,能否碰撞出新的火花?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将直接影响中国商贸版图接下来的格局,对于广州而言,还关系到一场旷日已久的竞争。

从广州推动商贸转型的第一天起,杭州的名字就挥之不去。坊间,关于广州追赶杭州的讨论此起彼伏,竞争关系更直接体现在各类榜单中。

2016年,阿里研究院发布“电商百佳城市”,在杭州高居第一之后,广州奋起直追至第三。阿里今年再度发布“全国十大淘宝直播之城”,两座城市已分列第一、第二名。

屈居杭州之后,广州并非没有遗憾。从数据上看,广州发展电商优势十足。

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09~2019)》,广东拥有798个淘宝村,仅次于浙江,其中有124个位于广州。而跨境电商村十强中,有3个都位于广州。具体到直播电商领域,广州开播场次、深度买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一面是庞大的消费群体,一面是发达的制造生产支撑。广州电商发展的最大短板,指向缺乏类似于阿里巴巴的龙头企业。

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黄伟群曾分析,这种生态带来的问题是,“ 不少电商售卖的货物很多都是广东制造的,外地商人在广东采购,用广东的物流企业,把东西卖给广东人。转了一圈,税收和差价都被别人赚去,自己只分到小头。

去年,广州发布《关于推动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措施》直击痛点,提出将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产业带动明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完善总部经济政策措施,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在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看来,尽管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广州缺乏龙头未必属实。网易等电商平台均与广州相关,而线上广交会则代表了另一种“龙头”。

“此次广交会提出要从B2B转变为B2C,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他说。

事实上,打开线上广交会平台,无论是商品的展示方式还是交易达成的方法,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他的电商平台。发挥线上广交会的“电商”功能,或许能发挥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解决广州商贸转型的瓶颈。

当然,广交会上线还可能带来更多问题。会展对城市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带动效应如何实现、政府主导办会模式如何创新尚无定论,在林江看来,如何实现功能的创新、需要怎样的创新,思路和意图均需要进一步梳理。

如今,阿里巴巴已展开行动。在广交会前一周,阿里巴巴国际站推出了一场B to B线上展会——网交会。开幕当天,广州线上出口订单数排名全国第一,再次证明了其贸易转型的真实原因——不缺货、不缺市场,但缺少平台。

线上广交会能否成为广州的“阿里巴巴”,对于这个新生的事物来说,10天,只是故事的开始。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商业智能(BI)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商业智能(BI)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