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驾”(ID:Ping-Drive),采访 | 王飞,作者 | 玄宁,36氪经授权发布。
李想很忙。
5月25日晚上,理想汽车在位于顺义的北京研发总部发布了2021款理想ONE;5月26日上午,理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又接受了一场小范围采访,从新车的预订情况到二次上市传闻,再到对新对手的一些看法,谈了个遍;而5月26日下午,理想汽车发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理想汽车营收达35.8亿元,同比增长了三倍,但同时这一季度又从盈利转亏,净亏损3.6亿元。财报发布后,26日晚上李想还要在电话会议上继续忙碌,跟投资者讲解他过去一个季度的工作。
根据这份最新的财报,理想在第一季度的交付量为1.26万台,同比增长三倍多,但环比出现下降。对此,李想在当天的采访中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销量是受到春节的影响,而去年四季度电动车企业销量很好,则基本上是因为都捡了几个红包。一个红包是上海的政策,第二个是郑州的新能源的政策。”
不过,这些成绩和影响都已过去,对于理想来说,现在开始最重要的就是2021款理想ONE的销量表现。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透露,理想的目标是到今年的9月份月销量突破万台。而目前理想汽车产品的保有量刚刚达到5万台。沈亚楠表示,前一天发布后,订单量非常强劲。
“昨天的订单比我们日常订单量翻了很多番”。甚至有客户在发布会后半夜12点就去做了试驾。在2021款理想ONE开始生产和销售后,2020款将停止生产。
对于这款新车的定位和调整,理想也继续在按着自己的思路进行。这款车型没有天翻地覆的改变。2021款理想ONE在增程电动系统、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乘坐舒适性方面完成升级,在加大油箱后增加了续航,NEDC综合续航里程提高到1080公里,WLTC续航达到890公里。同时,它改变了隔栅和转向灯等设计,还提高了座椅的舒适度,增加了按摩功能等。
新车配置全部标配,全国统一零售价格33.8万元。
这些调整也并没有改变理想那些被诟病的地方——比如增程式路线总被批评的一点就是它同样需要耗油,而且不少。这让它似乎少了电动车比燃油车更环保这个“合法性”。而根据最新的数据,理想ONE2021款的百公里油耗比上代有所降低,但仍然在每百公里6.05升,这依然会让不少人挑起眉头。同样的,理想三缸发动机的“槽点”也没有改变,他这次把二合一换成了三合一电机。
理想也无意去改变这些争议。与这些例行调整相比,理想ONE2021款更重要的改变其实在于自动驾驶功能上的更新。理想开始对自己认为最关键的东西做重点布局。
2021款理想ONE标配了全栈自研的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重点升级了NOA导航辅助驾驶的功能。
在硬件方面,它采用有效可视距离200米、角度120°的800万像素视觉识别摄像头,增强了横向探测及对匝道和大弯道的感知力;同时,毫米波雷达数量提升到5个,采用博世最新的第五代产品,每颗识别范围为150°,探测距离超过110米。
而且,这一次理想和地平线的合作落地,新车用了两颗地平线最新款的“征程3”自动驾驶专用芯片,在此基础上,理想的自研感知算法可以让新车识别红绿灯和桩桶,也可以对路肩进行有效的识别,上、下匝道和自动加速并线更精准,并会提供基于视觉的全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在采访中李想介绍,现在和地平线的合作只是加强自动驾驶能力的一个开始。此前和Mobileye的合作是一个“黑盒子”,很多理想自己工程师的算法和技术无法实施。而地平线的合作更加定制化。
“他们大量的团队直接跟我们在一起工作,我们在做各种各样的感知的测试,标定的时候,无论是在常熟的工厂还是在实验厂还是在管控道路上,他们都有专业的工程师一起跟着我们,这个跟之前的芯片厂商合作价值是天壤之别的。”李想表示。“虽然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过去都是搞技术的大拿,但是在客户经营管理上面做的远超我们的预期。”
而接下来,理想还会和英伟达合作。“芯片的角度而言,接下来全尺寸的SUV一定会上两颗Orin的芯片,这个是标配,这个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因为那个车从硬件架构而言是完全按照L4研发。”李想透露。“越早展开自研,后面就不用拿更先进的工具重新做从零到一的工作。”
在采访中,李想也承认,自己在自动驾驶上相对小鹏等对手是落后的。“我们原来用的是黑盒子的算法,现在我们先追上他们的能力,这是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李想表示,自己公司也有很多算法大牛。他们乐于加班,不服任何对手,一心想要让自己的算法上车。
这一切都是李想式自信——他要打持久战,而且认定自己能打赢。
不过李想应该也知道,大牛们加班和强烈的意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反超。李想的另一个理由是,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其实都不成熟。比如他认为,随着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成本大幅下降,这些现在的路线之争都要重新思考。而且,现在许多对手的方案里,激光雷达摆放的位置也可能出问题。
“接下来汽车碰撞的要求太高了。很多现有的激光雷达的布置方案在碰撞上不一定合格,这也是一个问题。”当所有人其实都是在试错,就意味着还有很多机会。
持久战同时也意味着不能有突然死亡的闪失,这让李想对政策变化十分敏感。
“接下来政府对于数据安全、隐私要求是很完善的,我们完全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也没有什么捷径,这个对于我们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小心到了连车内都不装摄像头。”李想说。
事实上,这种打持久战的预期,早就有了。而且理想也给自己划分了很清楚的不同阶段,与此前不停强调的活下来相比,现在理想显然开始更多思考如何花好更多的钱。毕竟在淘汰赛里,只想着怎么省钱肯定不行了,还要想怎么用更多杠杆撬动更多钱。
最新的财报就显示,理想在去年四季度盈利后,再次亏损。但这更多是主动的选择,理想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扩招自动驾驶团队。“我们自动驾驶现在的规模是300人,到年底大概会做到600人的规模。”李想表示。
“今年的研发投入大概会增长到30亿人民币。”他说。而理想2020年的研发投入仅为11亿元。
“30亿研发的分解挺难讲清楚的,因为我们研发投入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车型,一个是技术,这两个是交叉在一起的方式。我们在做预算的角度,已经可以看到未来需要几百亿的研发费用了,这些费用会横跨很多年,摊到今年从财务的口径来说,大概是30亿以上。”
李想也坦诚地表示,研发能上来也是因为IPO了。“融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把研发拉上来。”对于港股或者A股再次上市的传闻,李想也表示:
“钱肯定是多多益善。”
事实上,李想很早就表达过对这场持久战的“终局”的思考——最终争夺的是谁能成为“超级平台”。
“本质上,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企业,超级平台和非平台企业。而硬件企业很难成为超级平台企业。”在2020年一次分享中李想表示,这个演讲因为分析细密,也被很多创业者和企业家频繁提及。“一家车企如何变成超级平台?就是靠自动驾驶。因为物理世界会彻底数字化。而理想汽车目前在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拿到自动驾驶门票。”
在发布了新车,和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后,李想对这个终极目标的表述也更加清楚和具体:
“大家本身对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定义不一样,我们自己认为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车的最底层的操作系统。”李想说。他认为,这就好比无论是四千多块钱的iphone6还是iphone12promax,它的操作系统应该都是一样的。
“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车的底层、最重要的系统。”
而这样的定义,也自然让李想拒绝了现在流行的付费订阅模式。“今天还是没有办法直接拿电脑或者是拿手机的商业模式套过来。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认为手机的商业模式跟电脑是一样的,后来发现完全不同。其实一个智能车他成熟以后他的商业模式跟手机也不一样,很难把上一个时代的东西搬过来。”
李想把2022年视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从明年开始大家对于自动驾驶发展的进程会有一个认知上的变化。今天大家在主流的车上做出来的选择,都是2020年之前做的选择,因为2020年之前的进步速度基本上跟传统的汽车差不多。但从2021年以后,整个自动驾驶的进步速度会进入到摩尔定律甚至是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
而对于理想来说,他认为也会迎来一个跨越。
“我们觉得自己进步的速度已经很慢了。”他说。
“但到了下一款产品,大家可能觉得你进步速度怎么快到这种程度。接下来的进步速度和之前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