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思维导图/流程图 > 全情拥抱 5G 之前,请先思考这四个问题 >

全情拥抱 5G 之前,请先思考这四个问题

转载时间:2021.08.16(原文发布时间:2019.07.03)
32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327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极客公园。36氪经授权发布。

以 5G 商用牌照的颁发为分水岭,中国进入了 5G 商业元年。

相较于此前运营商公布「2020 年 5G 正式商用」的官方表态,市场曾一度认为牌照的发放会发生在今年下半年。而工信部将 5G 牌照的发放时间提前了半年,显然是有意强推一手,让中国 5G 的发展再快一步。

5G 到底能多快地到来?

资本对 5G 的嗅觉是最敏锐的,市场对 5G 牌照颁发的影响存在两种认知:一方声音认为,牌照发放意味着短期利好兑现;另一方观点认为,中国正式迈入 5G 时代,行业新周期启动。华泰证券就表示,更看好 5G 的长期成长机遇,而中期的核心变量取决于年内运营商是否追加资本开支。

牌照的发放只是拉开了 5G 的序幕,接下来的第一步是迅速启动 5G 网络建设。就在 5G 商用牌照颁发后不久,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宣布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 5G 试点试验。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选择了同样的 40 座城市进行 5G 网络覆盖,中国电信将从现有的 17 座 5G 创新示范城市,尽快向 40 座城市扩张。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明确表示将在 2019 年分别建设三万至五万台以及两万台 5G 基站。

三大运营商各自都在募集百亿规模的资金用以建设 5G 基站,虽然这个量级的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化部署,但相比之前三大运营商披露的 2019 年 5G 网络建设的预算来看,目前的资金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在商用牌照为规模商用解绑后,可以肯定的是,运营商在 2020 年的资本开支将会在全面商用的感召下大幅提高。

作为新一代无线通讯技术,5G 在主要应用场景之中更多地是解决物联网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表示,数字化和国际化是目前的两大趋势,而 5G 正是下一步数字化的抓手,它解决的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事可接入网络的问题,即人、网、物的三元万物互联,并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IDC 分析师崔凯认为,移动通讯技术的每一次单数迭代相对更偏重创新,比如 1G 真正实现了移动通话的愿景,3G 实现了手机收发邮件和浏览网站等数据业务,5G 则不以单个用户为目的,更多的是支持新一代物联网应用。

而双数的迭代代表着一种能力提升,正如 2G 技术解决了利用 GSM 网络承载语音数据的通话问题;4G 技术的出现,则缘于用户对带宽和网络质量的更高追求,因此它需要有更高的实时网络服务能力,由此为视频业务、移动支付以及其他数据业务提供了先决条件。

5G 被夸大了么?

虽然号称能够解决万物互联问题,但现有的 5G 设计架构能否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还需要画个问号。

「5G 里面有一个很响亮的口号是,每一平方公里要实现百万个人,百万个链接,每一个链接要到 10G,实际上从各个厂商的 5G 设备来看,目前还暂时到不了。」余少华直言,中国的 5G 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在整机的设备产品、技术专利、标准等方面目前虽然位于全球的第一梯队,但长期面临核心器件弱、核心软件弱、整体系统强的虚胖局面,尽管这种短板会逐步补齐,但不是靠一两年、两三年就能解决的。

蜻蜓 FM 副总裁朱峰告诉极客公园,5G 作为一个全新的基础架构,其意义反馈到人的体验层面,依赖于某个价值链的传导,在多种可能中,最终有几条价值链将会最终胜出并壮大。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会反复。因此,判断 5G 基础架构是否「靠谱」,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才有意义,并且这种判断的依据还应包括在其上所建立的应用生态。

若根据 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朱峰认为:「5G 目前正处于过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阶段,接下来很可能会进入到一个低谷期。经过低谷期的去泡沫化,才能迎来真正有价值的 5G 应用场景,迎来稳健的增长。」

的确,在 5G 设计之初,曾设想了三个应用场景:更大的带宽,更低的延时,更大的连接广度和连接深度。但是,理想中的应用可能还需具备更多的场景覆盖,5G 整体的架构设计或许并不能满足某些应用的需求,其中存在一定的未知数。

IDC 分析师崔凯指出:「这种未知就像当初设计 3G 移动网络时,没有人会料想到视频业务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爆发,更没有预料到带宽需求的强烈程度。」因此,3G 的创新催生了 4G 的到来。而 5G 作为基础设施,在设计和规划阶段,也未必能够从物理层面的思考升华到化学反应的层面。一些新需求和核心业务的孵化和衍生,将是量变促成质变的催化剂。按照上述逻辑,这或许是为什么 5G 还没来,业界就开始启动 6G 研究的原因之一。

从技术层面来看,产业界对 5G 偏于保守,但是资本市场对 5G 似乎更为乐观。在 5G 商用牌照刚刚颁发的同时,一些投资人当即表示这是重仓 5G 的投资机会;围绕 5G 产生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必然会出现新的创业机会。

曾投资趣店、小牛电动、唱吧、蜜芽、车和家等知名企业的 VC 机构梅花创投,在去年完成了对米乐为微电子的 A+轮融资——这家南京的初创公司生产的 5G 毫米波雷达正在为华为供货。梅花创投合伙创始人吴世春表示,5G 作为影响全行业的技术,能够为创业者带来红利和增量市场不假,但资本市场要警惕和辨别所谓的「伪 5G 项目」,即那些自我标榜 5G,把项目贴上 5G 标签,借机骗取 VC 和政府的融资。

创世伙伴资本投资人周炜直言,目前尚不确定 5G 能给初创企业带来多大创业机遇和红利。作为投资人,其现阶段的侧重点仍会聚焦到应用层面。例如市场看好的 VR 领域,周炜笃定 VR 对内容的依赖性远远大于手机,因此其在 2017 年对除 Google 和 Facebook 之外,全球第三大的 VR 内容平台 VeeR 进行了 A 轮投资。

5G 是唯一解么?

通常认为,5G 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不是以解决个体的通讯需求为目的,而是考虑万物互联的 IoT 场景。今年 3 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5G 最大的应用是移动物联网,其中只有 20% 的应用是用于人和人的通讯,其余 80% 是用于物和物的通讯。实际上,5G 对 C 端到底能提供怎样的业务场景?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体验升级?目前的想象力仅限于高带宽带来的高清视频体验和秒速下载,以及 5G 手机和折叠屏手机的迭代,抑或是 VR/AR 和车联网带来的低延迟的流畅度和可靠性。

况且,上述的某些场景,在 4G 技术架构之上的 NB-IoT 和 eMTC 等通讯技术也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过运营商期盼着 5G 尽早落地,毕竟网络运营的成本较高,只有对 5G 的网络技术架构进行三网合一,才能降低成本。但是从需求来讲,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家仍然是沿着 4G 网络的基础寻找 5G 的落地场景和商业模式。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 5G 技术网络实现起来颇有难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网络切片」的存在。由于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需求,网络需要调度不同的资源,倘若要在单一网络环境下实现多种特性,就需要在同一个基础架构或同一套设备上面,虚拟出多种网络能力。所以从 5G 系统设计的最开始,就提供了所谓「网络切片」的能力,即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做定制化的网络,来满足各个行业的差异化需求。

虽然 IoT 时代的脚步临近。不过 5G 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连接技术之一,并不是所有的连接都要通过 5G 的方式接入,例如先通过 Wi-Fi,然后再通过有线网络回传,还有可能通过其他的非授权频谱连接。但总体来说,关于 5G 的构想和架构的确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改变。或许,5G 绝非是一代完美的通讯技术,但毋庸置疑,它的确是最具开创性的一代通讯技术。

谁才是 5G 真正的参与者?

和前几代通讯网络相同,5G 属于授权频谱的一种通讯技术,其标准的制定和发展的大体节奏需要与国际电信联合组织接轨。崔凯表示,虽然 5G 有三个场景,但从国际标准来讲,真正成熟的只有大带宽的业务。在目前的标准体系下,产业链距离成熟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网络这一侧的设备成熟度相对会更快一些,但在手机终端这一侧进展还是比较慢。

关于 5G 智能手机的价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恒江预测,目前一万元左右的裸机价格,在年底会降至五千元左右,基本和国产高端手机的售价相差不大。他希望在 2020 年底能看到千元机的出现。届时,5G 手机的出货量或将从数百万台的量级激增至数千万台甚至过亿台。

资费方面,按流量来计费的商业模式基本走到了终点。5G 资费一定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未来按服务和体验来收费的可能性极高,即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5G网络带宽,通过不同的服务等级来实现多种收费模式。

从产业链云到端的角度来看,端侧包括了手机和智能家居厂商,以及水表、OBD 盒子、PLC(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控制网关等。不同终端厂商对 5G 通讯能力的提升需求各不相同,譬如手机需要 5G 基带芯片,水表厂商需要的是低管能、低功耗的机器,车联网则需要的低延时 5G,一切的背后均需要芯片模组厂商的支撑。

云端的参与者是 IT 基础设施厂商,包括华为、中兴正在从原来的传统 CT 设备厂商向 IT 通信厂商转变,因为未来的通讯技术架构发生变化以后,很多传统的通讯设备都会变成一种通用的 IT 架构,在服务器存储网络之上叠加相应的通讯软件。

此外,运营商也在推动 5G 网络的加速转型,一方面它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大量采购设备厂商基于新架构的产品;另外也在扮演开发者的角色,一方面它需要在技术架构之上开发一些软件应用,比如网络调度的应用、流量管理的应用、管理平台的应用,另外一方面需要开发应用场景,需要考虑跑什么业务,合作伙伴是谁,产业生态如何搭建,业务场景如何落地。毕竟,运营商是唯一能够提供网络能力的角色,所以它一定会都推动着 5G 技术的适配和应用的最终落地。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全情拥抱 5G 之前,请先思考这四个问题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思维导图/流程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流程图软件

限时免费的思维导图/流程图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