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思维导图/流程图 > 怎样培养“胜任力”? >

怎样培养“胜任力”?

转载时间:2021.08.16(原文发布时间:2021.05.18)
17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75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怎样培养“胜任力”?

胜任力是一个人自信的来源。

而当一个人有了自信,大多数问题都会不攻自破。

在给孩子辅导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情感被拉回了遥远而漫长的学生时代……这让我感慨:自己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以及,我们从过往的经历中,又能学到什么,启发我们的下一代? 

我发现,这是一个类似于「弹簧状」的世界:他强你弱,他弱你强。

给孩子讲起「妈妈那过去的故事」,我回味追溯了自己的初中和高中时代,发现两段经历最大的差别是:我的整个高中时代都处于一种极度不自信的状态,「他强我弱」,最终我在高考中失利。

我用了很漫长的时间尝试理解和翻译「高考失利的真正原因」,我花了很大力气,用了很长时间。人近中年,我才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没有为自己建立起底层的自信,缺乏「胜任力」。

“胜任”里有一个人最自由的状态,那也意味着旺盛的创造力。有了这种游刃有余,我们可以充满激情并保持愉悦地完成很多挑战。

那么,胜任力到底该如何培养?

永远积极主动总结规律 不把这个权利让给任何其他人 

在学生时代,如果你能遇到一个「特级教师」,那就是命中有贵人相助。好的学校好的老师,意味着绝对不同的起跑线和前途命运。这是大家都有的共识。

但是,特级教师带出来的学生总有些微差异,是什么呢?

当然是个人天赋努力不同。

我给女儿开家长会,数学老师很有前瞻意识,她要求学生们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生活中,用它来构建一个结构化的世界,以后,能在很多新的科目中慢慢学习描绘自己的知识地图。

反思起来:我在整个高中时代都没有自己亲手做过什么地图,小的知识点经常总结,但是始终没有形成对一个学科的宏观概貌。感觉是学会了,理解了,不会再错了,但是面对一张试卷,我仍然像站在金字塔的脚下,感到无力而渺小。

35岁之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要经常去画知识鸟瞰图,我的脑子里有很多复杂事项、事无巨细的元素之间形成的网状连接。

我觉得我在35岁之后才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理解这个错综复杂的网状世界,试图找到他们之间的关联和重叠,然后,推开某扇门走进去一探究竟。而每一个人,都迫切需要这种构建系统同时又能够兼顾细节的能力。缺乏鸟瞰能力,就会看不到全貌,面对问题无法下刀;缺乏细节纵深能力,就会囫囵吞枣,在落地执行中出现问题。

上高中时,我认识了几位「准清华」前辈。他们被所有人看好。在他们对我亲授武功秘籍的过程里,我只是被他们极其牛逼的一个个解题思路所折服,但是,我始终像个缺心眼的孩子,没得真谛——我不知道,他们脑中的学科地图引领着他们所向披靡。

现在,我做的事情全部都是从零到一,创新的、复杂的、充满紧张和压力的,但是很奇怪,我极其享受这个过程。我想,我年少时非常「被动而软弱」的那一面不小心就被我的职业和生活改造好了……它像个奇迹,但又好像并不是奇迹——因为这种改变,人人都有可能实现。

在长久的职业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我学会了争取一切主动权,杀出一条路,找到规律和方法,然后让他们成为一张又一张地图。

说到底,这种本质的改变就是——积极主动去分析问题本质,抓事情的规律,找解决方法。现在,我是个方法致胜的人。

而整个高中时代,我把这个权利和责任拱手让给了其他所有人——我的老师,同学,学科代表。他们总结什么,我就去记牢什么,但我从来没有经过自己的脑子和手,去重新翻译、解读一遍,我记住的永远是别人的二手信息。

我从不原创。

可要知道,缺乏了主动加工,也就缺乏了最重要的学习环节——深入理解,反思,翻译成自己的知识。当每件事,我们都被动的走到70分的位置,我们就习惯了一切事等着别人投喂现成的结论,最后,这成为我们学习习惯的一部分。而在这一点上的差异,最终把我们和那些真正的高手区分开。

2胜任力= 应用场景 * 兴趣 * 时间投入

我小时候一直不爱读课外书,不喜欢阅读,母亲布置的阅读作业,我一般都是应付和混。

混到三年级的时候,我就混不下去了,我写了类似一篇《我的妈妈》这种作文,是在我妈和我爸两人合力指导下,我妈织毛衣至少织了一捆线之后,才写完的。那天肯定是11点才睡的。

我塑造了一个和别人家一模一样的「伟大的妈妈」形象,写完我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怎么我妈是这样子的?

作文从此成了我的老大难,每到要写作业,我就痛不欲生。但幸运的是,我在四年级时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她在我的作文本上画满了大波浪,我被这些鼓励激励,慢慢成了老师眼里的红人,每篇都能出「金句」。

然而,小时候阅读量太小,还是无法掩饰我写作文时骨子里的不自信。上初中之后,我遇到了我的忘年交老师,在初三时开始吃小灶,每周2小时的作文补习,我开始大力投入写作。

但我去补课并不是单纯为了写好作文,一方面:我的情绪和感觉比较敏锐,很喜欢这种抒发情绪的载体,所以没事干就想写写;另一方面,我想做个顶尖的主持人,如果文字不过硬, 我的梦想就无法实现。

所以,我去学习写作也是有私心的,我的动力直接来自——我希望站上台当个好的主持人。而且,我不认为这是补课,我觉得我是在学习文学和艺术。

当写作一旦找到了一个刚需应用场景,我的进步就非常神速。然后我开始有作品发表,高二的时候开始发专版,还上过国家文学期刊,高考作文的分数也算比较高。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把自己的短板变为长板和优势,打过的最漂亮的一个翻身仗。我觉得,或许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公式:

胜任力= 应用场景 * 兴趣 * 时间投入 

如果没有梦想的加持,我根本不会在写作上投入多少时间,更谈不上培养兴趣。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找到了一个可以每日练习、高频应用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我不停的写,随着时间投入而积累了成果,慢慢的,我就开始在一条高速道上自我运转了。

所以,只有寻找到高频刚需应用场景,才能让我们有机会去投入时间;随着时间投入,复利也就出现了。我觉得这是所有短板攻破的必经之路,在家庭教育中,这也同样具有启发。我们需要为孩子,也为自己,设计出一套自我加速的引擎。

培养坚定的信念

信念这个东西,很虚的。

它怎么培养,能培养吗?单纯喊喊口号信念就来了吗?可以持续燃烧吗?靠什么提供动力呢?

我入大学的第一天,艺术团的辅导老师江老师说:“既然你来了,拿了硕士学位再出去吧”。

我没想多,但是这句话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我的整个大学时代,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但是,如果你仅仅把它当成目标,你就会感受到「压力」,有压力,很多事情是根本做不好,也实现不了的。

对我而言,读研和「小学生就应该升初中」是一个概念,不存在还有其他的B选项,它是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当目标转换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这件事就非常容易解释了——为了实现它,并不存在所谓的「坚持」、「坚韧」这种特别「用力而伟大的词汇」。它靠的不是意志力,它不过就是像刷牙洗脸一样,是你顺手该做的事情罢了。

因为这个信念,我从未对自己产生过任何怀疑,我觉得我骨子里有一股“气”,让我特别有力量想去实现它。所以,我用了很多其实并没有想清楚,但不断摸索出来的策略——比如,保证弱势课程不要拖太多后腿,不要挂科,最好是分数能稍微高一点;我的长项课程一定要拿到最高分;争取每年奖学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活动,开拓自己的综合实力;同时,在保研以外也同步准备考研,做最充分的准备。

对我而言,也许这是为了赢回高考失去的面子,也许,它可能只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反击战。但最后大获全胜,让今天的我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信念在一开始的时候,已经将我们每个人拉开了档次。它搭建了一个轨道,只要你爬上去,保持一定的速度,这个轨道最终就会送你去想去的地方。 

而更重要的是:当我知道我一定会完成硕士学位才离开校园,我内心其实是认定了——「你值得更好的」。认定自己值得,这是胜任力的攻坚战。

回顾过往,我人生中有很多次逢考必挂,都是因为一种微妙的心理暗示,比如「我就不是这块料」,「我觉得最终我肯定不会实现它」。这种思维模式贯穿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也是我后来物理长期掉线、口译考试失败的直接原因。

这是个很微妙的心理过程:你既无限渴望,你又认定自己根本配不上。

然而,在我准备保研的整个过程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怀疑和迷茫。我认定自己可以,我觉得我有满满的实力。

可最终,让我承认这种实力的,恰恰不是因为「万事俱备」,而是这种认定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的正向循环,直到,现实把结果拿给我看,又进一步强化了我的自信。

我的胜任力,就是在这种「反复肯定和认定」的过程里,被培养起来的。

它首先发源于我自己,也是被结果和反馈不断增强的。

击破关键问题,连点成线

我回想为什么高中时我的状态那么窘迫——那时,我对成筐的错题手足无措。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停的考试,不停的出错,可是出错的题我感觉我也没时间理解消化,老师讲解的东西我总是一知半解,总是有那种「怀疑和迷惑」梗在心头。我感觉……我好像从来没有把一件事彻底搞明白过。

心是扎的,人是慌的。

然后,我好像也就不再纠正错题了, 因为我觉得: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时间来不及了,我还有那么多错题等着我……

所有的问题都是小问题积累的,而后变成了我们对全局的迷茫与无力。

但更重要的是,我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以为把所有问题解决就意味着大功告成,但是,到底哪些问题值得被解决,哪些问题应该被搁置?我从未认真思考过。

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我清晰的透过几个错题在大脑里快速连线,然后发现,我们把其中1-2个题解决透彻,解决好,这一年这个学期,我们将轻松过关。

后来,乔妹开始自己设计题目,改变数字和单位,变换题目和答案。这种给自己出题的游戏显然激发了她的斗志,我知道,一旦推倒它,就可以帮助她建立更多的「胜任感」。

这不仅仅涉及问题和知识点的优先级,同时,再一次回到了前面谈到的——你如何建立对一门学科的全面理解。抓住学科一级位置的知识点,将带动其他所有问题的理解。这和我们在工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命脉、发现一个项目的关键节点与关键路径,并没有差别。

而多年前我犯下的错误,现在也找到了真正原因:因为我手脚协调性很差,也从未做过这种关键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所以,我每天都在解决上百个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然后不断的出错,不停的摧毁自己的自信心,直到为自己创造了一次人生大溃败。

遇强则强

我过去的公司有一条家训,叫做:遇强则强。我非常喜欢这句话。

提出这句话的时候,整个公司陷入业务停滞危机。但是,这条家训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

我给乔妹讲了早年邻居冬冬哥哥的故事,提出找个机会去跟他见面。我说:“他围棋下的很好,数学不错,英语也厉害,你去跟他切磋一下?”

她马上怂了,说:“数学还可以过一下招;英语就算了,我不行。”

我们自小就不能脱离开竞争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们总是遇到一些高手,有时候,他们会成为一条太过刺眼的对比线,成为成长的阴影。

缺乏自信和胜任感的人,对高手是逃避的:她更害怕输,她更不愿体验「被比下去的感觉」,这种感觉,强化了我们对“差”的负面感受。

这种心理模式,也许会一直延续到我们的成年阶段,成为我们下意识看待竞争的视角。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强者会把你带向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高山湖泊,那里有你从未体验和看见的世界。中国的老话是这么说的:第一强劲,第二永远也不会太差。

所以,寻找你人生中的强者切磋,永远是成长中最为有效的一种路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我非常喜欢「切磋」这个词,我告诉乔妹——你应该把它当做一个机会,可以和冬冬哥哥学习讲英语故事和小段子的机会,这样,你就又学到了一些新东西。

视角转换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新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内心从消极变得积极,从脆弱变得强韧。语言的微妙变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借此感受到更加温和、可以自我鞭策的力量。

遇强则强!

我们都不是天生就会一件事,也不是所有的喜欢都是擅长带来的。

胜任力凭借的是知识、技能、技巧,有时候,或许也需要你拥有战略的眼光和足够的胆识。

从不会到会,不太行到“很强”的过程里,基因和天赋并不足以成为充要条件。

作为母亲这个角色,对孩子成长的波折需要怀有足够的耐心;但比起这些,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自己的进步又何尝不是需要春风雨露的关照,给予自己更多等待、鼓励和自我肯定,找到解决问题背后的规律,并从信念与心性修炼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高二发表专版的时候,我的一位读者写信给我,他说:

“人不是因为擅长才自信,而是因为自信才有所长。”

至今,我都觉得不失为一句人生箴言!

怎样培养“胜任力”?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怎样培养“胜任力”?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思维导图/流程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思维导图/流程图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