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licon说”(ID:SiliconShare),作者:罗熙康, 刘家华,36氪经授权发布。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卡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导读:本文系统地分析了 Clubhouse 产品的内在逻辑与设计细节,指出 Clubhouse 本身是一款语音驱动的社交产品。其关键逻辑是:内容支撑社交,社交引导内容。本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 Clubhouse 如何借助语音给社交体验带来质的变化,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交场所,而不只是一个社交工具;本文后半部分利用前文框架,针对一些重要的话题进行了分析。
自从 Elon Musk 亲自站台使用了 Clubhouse 这款产品,它就走上了大火之路。即使最近在国内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但热度在互联网依然未减。国内据说已经有多个产品在模仿,而大家也都在关心,Clubhouse 的流行究竟象征着 5G 时代新的移动互联网社交的风口,还是只是一次意外的复古狂欢?这其中又对于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启发?
至今,人们对 Clubhouse 的标签就是:高质量的用户人群+疫情封闭下的环境催化+硅谷的资本推动,似乎这款产品的所有精髓和要诀就在这里。此前网上也出现了不少的分析文章,大家观点也主要集中在名人效应、邀请制和疯狂的用户增长速度等方面。大家似乎都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或者局部的营销/产品细节,却遗忘掉了这款产品主页上对自己最精炼也最重要的一句定义:
Clubhouse is a new type of social network based on voice—wher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ome together to talk, listen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real-time.”
Clubhouse 本身是一款基于语音的社交网络,这才是其本质和关键所在。如果要明白 Clubhouse 的独特之处和成功之精髓,我们就一定要从社交本身讲起。
社交是作为社群动物的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最原始并最自然的社交在史前人类群落内就已经发生。随着科技进步,人们不断利用各类技术去尝试跨越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鸿沟,追求更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社交。从基于文字的书信,到电报,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各类文字通讯软件,人们优先选择利用技术提高跨时间、跨地理位置社交的效率,最终效率在早期互联网时代达到了极致。
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在基于文字的社交提高效率同时,人们的社交质量反而下降了,因为本身文字是一种会压缩信息,提高人之间的信任门槛,并使得社交不断失真的载体。在这之后,人们利用数字技术改善发展方向,便从提高效率转向了尽可能地复现甚至改善线下的社交体验。Clubhouse 正是利用移动端设备的普及、4-5G时代下的低费率的流量和成熟的实时语音技术,给人们创造了全新社交体验的一款产品。
社交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如短信和微信这样的产品就算是社交了,但这类产品从本质上还是有很强的工具属性,严格地来说并非完整的社交场所。
所谓完整的社交场所是指:在这个场所里,人和人之间不仅可以根据彼此已有的社交网络相互联系,同时还能提供一个完整的、供大家结交朋友、同时动态地形成社交网络的场所 —— 用流行的话来说,好的社交场所需要提供一个“社交关系推荐系统”,即你有契机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和不同的人发生碰撞,并从中选择合适的人结交,沉底出新的社交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熟人与陌生人的边界是模糊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脱离对线下场景的依赖,将整个社交过程迁移至线上。
回头来看,微信和微博这样的产品尽管构建了一些社交场景,但还是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例如微信往往被用来和已经结识的朋友联系,而微博作为一个观点平台/娱乐资讯社交媒体,从来没有形成过把陌生人网络转化成朋友的流畅路径。即使我们也可以在根据具体需求找朋友推荐其他人的微信名片加上好友,或通过微博搜索关键字来认识有共同话题的人,这些都是不太自然的社交方式和场景。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和微博这样历史悠久的产品,受限于出现时的产品理念和技术限制,人为构建了一些场景,并利用工具属性作为切入点,但没有做到真正地打通陌生人和朋友间的概念界限,从而提供给用户一个完整的社交场所。因此,我们的线上好友仍主要来自线下结交,而线上认识的陌生人一般很难成为真正朋友圈的一部分。
你在使用 Clubhouse 的时候,感受最大的一定不是语音导致的沟通效率的提升,而是你会发现这款产品真正提供了一个社交场所闭环,你会在小 room 里慢慢形成社交圈子(就像三到五个朋友在酒吧、或者十几个朋友在聚会饭桌上闲聊),你也能在大 room 里体验到真实世界中的 panel session 和嘉宾问答环节的感觉。这种体验你是无法从 WhatsApp 这类移动端时代早期出现的社交产品中获得的。
谈到社交,另一个逃不开的话题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Clubhouse 灵活的房间形态非常好地处理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进入房间前,我们获得的房间推荐主要来自于我们关注的人(主要包括平台大V)—— 基于关注的内容推送机制使得平台大V对我们能看到的内容有较大的影响(“中心化”);而进入房间成为发言者之后,我们和平台大V之间的关系被拉进了,大家一起置顶的头像似乎暗示着一种话语权上的平等(”去中心化“)。
更进一步来说,Clubhouse 房间内外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在房间外部,由于 Clubhouse 采用了基于社交链的推荐机制,大V能带动很多人进入他所在的房间;一旦进入房间内部,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所有人有着相同的机会发言。这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巧妙结合是大家感叹与大V和各路明星零距离感的最本质来源。
事实上这种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有机结合,也非常符合实际线下社交的逻辑。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影响力绝非是固定的,话语权绝非是天然的:每个人最初都是平等的,在每一场沟通中,所有的人都需要用自己的观点和表达去带动大家。
话语权本质是一种权力(影响力):在微博这样的纯粹中心化的社交网络中,大V把在平台外获取的知名度(话语权)带到了微博内,而这种外来的权力结构成为了微博大V观点传达广度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 Clubhouse 中,每个人在每一场沟通中沉淀下来的影响力只能带来即时的关注,很难成为这个人在其他房间里讲话的背书。更具体地说,在微博这样纯粹中心化的社交网络中,一个人观点传播的广度和他的观点的深度可能难以匹配,且一旦中心化的节点形成,其他的非中心节点很难再去抢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长期下来整个节点关系也会变得僵化。而在 Clubhouse 房间里,一个人观点的深度直接决定了他在这个房间里的影响力,形成一种把人的观点深度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的环境(也就是 Ray Dalio 在 TED 演讲中提到的所谓 "ideatocracy")。这样的沟通环境,即让人感觉到平等,又让人能够感受到获得影响力后的成就感。Clubhouse 能平衡这两点,靠的是灵活的房间沟通形态:房间内的平等交流和房间外的推荐机制有机结合到了一起,并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回头看来,你将发现 Clubhouse 的精髓非常清楚,社交产品的体验本质就取决于上述两个维度:能否提供完整的社交场所;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是否可以有机结合。Clubhouse 做好了这两点,便创造出了接近线下社交的绝妙体验。
但是在文字为主要沟通载体的 App 里,这两点却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提供一个社交场所”这一点。要提供一个好的社交场所,就要求产品本身可以让两个陌生的用户能打破隔阂,交流出内心的观点,从而再形成社交关系。而文字在这一方面却存在天然的弱点:一方面来说,文字的表达力有限,很多微妙的情绪难以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是,文字本身其实是一种异步沟通。所谓异步沟通,即双方在对话中无法实时地快速相互反馈。即使两人同步在线,两人的对话依然是:一人发完一段文字后,等待另一人花几分钟回应一段文字,而语音沟通的话,一人说完话后,另一人可以快速的紧接上进行反馈,语音对话的双方可以快速的来回反馈就一个概念和观点达成一致,且双方可以快速地修正对彼此态度的理解和预判,使得对话更加坦诚而不是猜忌。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最终就导致了:
相比于语音,文字更难打破陌生用户间的隔阂感。以微信为例,尽管微信从社交工具转变成了一个优秀的社交网络平台,我们仍然会感受到一种不信任和对于误会的恐慌:我们仍然会纠结发送语音会不会对接收者不礼貌,我们仍然会斟酌”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之间的巨大差别,我们仍然会在联系老朋友时不知道怎么开场。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让人难以敞开心扉。
相比于语音,文字更难让用户熟悉彼此。如果你在一个微信群里聊天,哪怕长期参与对话,等到你实际与群里好友见面时,你依然会感受到落差。人通过文字聊天表现出的形象相较于真人本身的形象差别巨大;而在 Clubhouse 里则不同,由于 room 里的平等语音对话机制,谁的语气比较激烈,谁的语气洋溢着懒散的感觉,谁相对来说比较爱表达...这些因素在进入 room 不到几分钟后便能获得直接的印象。
相比于文字,语音由于其高表达力和天然的同步沟通属性,使得用户之间可以更快的打破隔阂,且更生动充分的在短时间内了解彼此。从而让社交关系的建立成为了可能。
我们再来看看“房间内的去中心化”这一点。在基于语音的实时群聊中,主持人能高效灵活地调动 room 内的交流气氛。实现平等的、去中心化交流很大程度上依赖语音的高效率;否则在基于文字的群聊中,由于表达速度有限,且反馈较慢,讨论氛围很容易陷入到部分人中心化输出的结局:用文字聊太累了,不如直接看群里的KOL发言吧。群主看着群里的气氛走向怪异,却也发愁无法用文字灵活、及时地引导聊天走向。
载体从文字到语音的转变,绝非仅仅是提高了沟通效率这样的量变,而是直接重新塑造了整个线上社交的过程,带来了性质上的质变。
当然,仅靠语音作为主要的沟通载体,恐怕 Clubhouse 不能拥有现在的用户体验。Clubhouse 在许多产品细节上,都花足了功夫。而这背后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社交关系的建立变得更加容易。
之前提到,随着技术进步,人类不断创造出各种工具,希望能跨越线下距离复现出如同线下般的真实社交,甚至有些时候希望比线下社交做得更好。如果说刚刚我们讨论的是“Clubhouse 如何借助语音+基于 room 的产品形态”更好地复现线下社交,我们进一步来看看有哪些设计细节帮助 Clubhouse 弥补了线下社交往往存在的问题。
对线下社交场所的改进首先体现在听众的角度:听众可以自由地、无负担地离开当前的房间,避免了线下场景里中断谈话离开时的尴尬。这样在本质上降低了听众尝试不同房间的门槛,使得用户互相之间的观点碰撞机会变得更多,而随后的结果便是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形成自己满意的社交关系。
这种改进还体现在发言者层面(尤其是针对较大的 room),作为发言者,你会发现 Clubhouse 希望让你有一种只有发言者在场的感觉:发言区的头像明显要比听众区的头像大;进入房间后界面不会显示当前房间总人数;听众无法通过(如文字留言等)任何的形式与发言区沟通;一部分目的在于避免发言者有当众演讲的感觉,而更像日常沟通。(这对恐惧当众说话的人更加友好,可以降低发言门槛,提高参与对话的人数)。
此外 Clubhouse 对整个社区的氛围引导也强调真实。在注册界面的一开始便是“在 Clubhouse 里,大家一般使用真名”;而大家也习惯在个人简介里写上 LinkedIn 风的个人 title,使用自己的真实照片做头像,并链接上自己的 Instagram 和 Twitter。一方面来说,这使得整个社区的社交更多偏向于真实的线下社交,而更重要的是,发言者可以互相快速形成对彼此的第一印象,从而在随后的观点交流中快速辨别出合得来的人,进行 follow(形成社交关系)。
而与此同时,Clubhouse 也避免了很多无关信息对发言者彼此产生印象的干扰。首先是其采用了音频而非视频形式,这就使得我们只会关注对方的语音,而不是如对方的年龄,服饰品质等无关信息。我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了很久的天,才得知对方已经比我要大整整十岁。如果是在线下的社交场景的话,我在一开始可能就会潜意识避免和年龄差较大的人交谈比较深度的话题,因为过去的刻板印象告诉我,年龄差大的人共同话题大。而在 Clubhouse 里,我们可以更加关注对方的观点本身,而不是其他的无关信息。
很多人夸奖 Clubhouse 的设计简洁,但这句夸奖还是太模糊了。更加一针见血地说,Clubhouse 让你聚焦到基于观点的交流本身上来,甚至让交流变得更容易开启,而不是关注一些会影响到社交过程的其他无关因素。
关于 Clubhouse,一种常见的误区是这个产品实质上是播客的一种衍生。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 Clubhouse 挤占了用户使用播客的时间(就像播客可能挤占用户听歌或听书的时间),而且 Clubhouse 的用户和播客听众有很大的重合,但这两种产品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首先,播客是一种高效地传递系统化知识和观点的形式,而这是 Clubhouse 不具备的属性。从信息的输出者角度来看,播客内容的沉淀能带来信息传播边际成本的下降,也就是说后期加入的听众去收听往期播客的行为不会给内容输出者带来任何工作量上的增加。而在 Clubhouse,由于其自身社交聊天产品的定位和“听后即焚”的产品设计,其内容难以沉淀,内容输出者必须不断地输出内容才能获得信息传播的效果,因此无法降低信息传播的边际成本,导致用 Clubhouse 大范围传播信息并不划算。
另外从听众的角度看,由于 Clubhouse 房间内听众流动性较高,后面加入的发言者往往会在收听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提问,因此相当一部分的信息都具有重复性和碎片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Clubhouse 的房间主持人往往会倾向于限制发言者的发言时间,同时尽可能去激发观点碰撞,而不是像播客一样深入地探讨某个具体问题。在传达具有深度的内容方面,一个流畅、结构清晰并经过专业剪辑的播客给人带来的获得感和吸收效率远远比一个七嘴八舌的来回讨论要效率高。(这就好比听一桌酒席的人讨论一些早有理论解释的问题,还不如安心地看一本相关的书籍学的快)。
由于听众转为发言人的机制,Clubhouse 内容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去中心化的:这一点播客无法实现。Clubhouse 的互动性体验适合一些前沿的、时效性的或开放性的话题讨论,甚至能在一些情况下超出讨论的范围,成为辩论或是具有娱乐性的表演形式(这种情况下 Clubhouse 就更不像播客了),例如一些房间复现了真人秀剧场或古装戏。这种去中心化的实时内容创作机制的魅力来自于产品特性带来的灵活性 —— 听众可以随时变成内容创作者,而内容创作者又可以随时回到听众的位置。
总结起来,播客和 Clubhouse 在内容属性上有完全不同的定位。前者是中心化的,系统知识的分享;而后者是去中心化的,针对前沿的、时效性的或开放性的话题进行共同的内容创作。
首先我们说:内容并非 Clubhouse 的产品定位,社交才是。听一次内容只会让大家在 Clubhouse 上停留几小时,而内容交换与思想碰撞形成并巩固的社交关系却能让用户反复打开 Clubhouse,去关注之前认识或互相关注的人又在聆听和表达什么内容。对于“听后即焚”、无法沉淀内容的 Clubhouse,对社交关系的沉淀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然而,内容在 Clubhouse 社交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社交关系的内核有很多:基于事实上的合作关系的(如同事),基于某类共同活动的(如一起爬山);而在 Clubhouse上,所有的社交关系基本上是基于内容交换而形成并巩固下来的。这也是所谓的内容支撑社交:大家因为共同的话题聚集到一起,又因为相似的观点而互相关注,并产生对彼此的第一印象,甚至随后达成共鸣。
而与之对应的是,社交关系也在不断地引导新的内容。这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在主页上看到的房间都是 Clubhouse 根据你的社交关系推荐的;而另外一方面是,你最终听得的内容,全部是你所在房间的用户共同创造表达出来的,内容的属性取决于房间内用户的画像。而房间内的用户,根据 Clubhouse 的推荐机制,就是关注你的用户(一级人脉)和关注他们的用户(二三级人脉)。
这点和我们的真实生活中高质量社交的逻辑非常相似:我们因为内容(话题、知识或观点)上的共鸣和对方成为好友,而好友进一步带我们参加更多的讨论,并最后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优质内容,同时结识更多的新朋友。这种推荐机制以此往复,让你不断地获得新的社交关系 —— 内容交换本身支撑着社交关系的维持,而社交关系又进一步引导你所将获得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基于内容的社交能让用户获得非常好的社交体验, 因为用户和所接触到的陌生用户本质上是有潜在共同话题或思维方式的。例如对于作者而言,如果遇到的其他用户也有很强的分析思维,就能聊得很深入。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内容让相似的人聚集到了一起;内容也是最精准、最灵活的用户画像生成器。在其他的配对式语音社交中,用户更难遇到这样一拍即合的聊天对象。也因此我们并不担心随着用户量的增长,Clubhouse 的使用体验会下降:因为等同于真实世界的运作逻辑,即使世界上的人繁杂多样,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 bubble。
在认同 Clubhouse 的本质是社交的前提下,很多人会有一个问题:Clubhouse 上形成的社交关系最终会不会还是转移到微信等传统成熟的社交平台上?答案其实是 NO!Clubhouse 非常自信地鼓励用户在主页上绑定自己的 Twitter 和 Instagrams 账号,这个行为也能表露 Clubhouse 的信心:其原因依然是 Clubhouse 和基于文字的社交软件本质上属于两类完全差异化的社交赛道。
相比起传统的社交网络,Clubhouse 更像一个集会场所。举例一个很常见的用户行为:通过 Clubhouse 加了微信好友的朋友要找我们聊天时,我们不会选择微信语音电话,而是说“我们去 Clubhouse 上开个房间聊吧”。从用户心理出发,如果单独约微信电话,其实依然是一件有心理门槛的事情:针对性的拨打电话的行为,会让你产生一种“我在占用对方的时间”的感受(当然这可能和90后普遍不喜欢打电话有一定关系);而相比之下,如果是约在 Clubhouse 中就会给人感觉更类似于线下生活中的“我们去一个咖啡厅见面吧”这样的体验。用户打开 Clubhouse 给人感觉不像是针对某个特定用户的行为 —— Clubhouse 本身是个公共场所,而非指定性的对话通道。发出邀请的用户心理压力就会减小很多:“我只是让他打开了 Clubhouse 而已,他还可以去听其他房间”。进入 Clubhouse 后,双方私聊的行为更像“公共场合打个招呼站在一起聊天”的感觉。
由于设计强化工具属性,微信这类产品的用户有意无意地会去追求交流的实用性,结果导致主动联系弱关系好友的心理门槛较高;而 Clubhouse 来说,其本身的品牌定位便是一个公共的社交活动空间,这样会使在 Clubhouse 上形成社交关系的用户依然更愿意在这个空间里保持之前形成的社交关系。
另外一方面来说,微信这类传统的文字社交软件,慢慢的也会找到自己的社交细分定位。文字本身擅长的是异步社交,例如对于某些工作交接确认和简单的生活询问,异步的对话是更加高效的。这点是 Clubhouse 做不到的;而对于 Clubhouse 来说,他会更加占据同步的实时社交场景。甚至有人说,因为 Clubhouse的低沟通门槛,想在自己的公司里推行通过 Clubhouse 进行实时的工作沟通,这也说明了 Clubhouse 更容易让人产生实时的社交联系。
如果我们下定论:Clubhouse 完美复刻了真实的线下社交体验,这样对吗?其实目前看来 Clubhouse 的确有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是,Clubhouse 的关注阈值会远远的要比真实生活中认识朋友或在微信上添加好友低:从正面来看,这意味着用户更容易在 Clubhouse 上结交比真实生活中更多的好友;从反面来看,由于用户通常不会对关注列表进行积极的管理,而且 Clubhouse 根据好友所在房间进行推荐,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我们主页上的房间也会随之越来越杂乱,且不一定符合用户兴趣。在真实生活中,因为对人际关系的主动管理,人们有更高的概率从亲密好友那获得内容与社交推荐,从而避免了上述的问题。对于 Clubhouse 来说,如何使用户的社交网络变得更加立体,会是一个长期的议题。两个潜在的解决方案:
根据用户间在 Clubhouse 里的互动频率,来给用户间的连接加上权重,根据权重来选择性地推荐房间,这样会使得整个体验更加逼近线下社交。
根据用户自身在不同的 Clubhouse 房间里的发言或停留时间,利用算法识别语音内容并帮用户筛选 —— 这种方式能依赖的数据点更多,同时为平台利用广告变现创造了可能;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算法推荐常见的一些副作用出现,更重要的是,会引入 Clubhouse 偏离自身社交定位的风险。
第二个问题是:真实的社交是会分不同圈子的,人们也会根据好友所属的共同圈子,来去挑选性地分享内容和社交关系。例如一位职场上的父母,他/她会选择性地给同事分享工作领域进展和新的工作人脉,但不会随意地给同事分享自己的育子烦恼和最近认识的好的兴趣班老师。单纯的基于社交关系的内容和社交推荐还远远无法保证推荐质量,给社交关系打上对应的圈子标签才更能带来好的推荐质量。
而 Clubhouse 最近也的确出现了类似的潜在问题。例如很多人吐槽,在 Clubhouse 上会被好友视奸自己的活动轨迹,这本质上就是社交关系破圈的问题,我们不希望所有的好友都能看到我们在一特定话题下的活动;房间的内容推荐也实际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因为投资话题的房间而关注的一位好友可能最近天天都在恋爱苦情史主题房间,但这并不一定是我们感兴趣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可能的思路是:给用户的好友打上圈子标签(可以是用户自己打,也可以是通过用户共同进入的标题的语义分析来后台自动打标签),并且根据标签去适当的推荐房间。
总而言之,线下的社交关系会更加立体一些,如果 Clubhouse 想更好地实现线上的社交场所,就需要更多的让其社交网络变得立体一些。
简单看看国内的语音社交赛道上的产品,我们有这些观察:
第一个观察是:国内的产品更加偏好于基于新鲜感和荷尔蒙驱动的陌生语音社交,如某款产品,男女双方通过一段实现录制好的音频进行心动配对。看这个产品的设计就知道它主打的是基于音频带来的撩人和心动感受而开启的社交关系。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开启一段沟通,但问题也比较明显,也就是短音频自身传达的信息很有限:对于收听者,短音频缺少信息导致匹配后双方找到长久的契合点的概率较低;对于平台方,缺少信息导致难以使用算法进行匹配。
第二个观察是:国内一些同类社交产品更多偏好于通过内容分区,用户标签进行社交关系的推荐,而并非是基于思想交流和社交推荐的机制。这样问题也非常明显,内容板块固然是一种不错的切入点,但这种推荐角度不够灵活也不够高效。相比基于社交过程中产生的内容所沉淀社交关系,和基于社交关系的内容推荐机制,内容板块的产品设计也会降低产品本身的趣味性。
第三个观察是:Clubhouse 精简并纯粹的设计很值得大家参考。像前面有提到的,我们希望 App 中能少一些无关信息干扰,让用户(尤其是 speaker)能更专注地根据观点进行社交互动。我们看到一款同类产品,甚至提供了听众区的留言机制,这个产品特性会干扰讨论者使用真实的一面去讨论,也会吸引讨论者的注意力,减少讨论者间注意彼此观点从而形成社交关系的可能。
总体来说,Clubhouse 的设计是非常有野心的:精简的设计和灵活的 room 形态赋予了它非常广的应用场景。在音频社交领域,这样的产品的确有可能成为实时社交场景的一个底层设施(从大家议论的很广的应用潜在场景便可以看出来)。相比于一些聚焦到某个细分赛道的语音社交产品,Clubhouse 的思路的确值得品味和借鉴。
如果说前面是理性角度的分析,那么这一节从我(特指作者 Silicon)作为一个用户的角度来谈谈直观感受,看看上述所有的产品逻辑结合到一起,到底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虽然下面的体验和我个人的背景和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我个人性格比较外向,涉及的话题也比较广,商业和科研是我比较关心的话题),但是我相信一些体验背后的一些共同的微妙之处,是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的。
从打开 Clubhouse 这个产品的第一秒起,我就止不住地上瘾了。接下来的4天里,我每日每夜的一直在上面各个房间里倾听、表达并结交好友。可以说是整个人除了吃饭,就是在 Clubhouse 里活动。当你放下手机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相比于在 Clubhouse 的虚拟世界中不断结识的各类有趣的人,他们的观点,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共鸣,线下世界中的人与事骤然变得平淡无奇起来。
我在进入 Clubhouse 的第一个小时内便收获了这个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批好朋友。我们一开始是在一个大房间的讨论中听到对方发言后互相关注的。而在产生对彼此的第一印象后,我们阴差阳错地进入了一个小房间,随后大家就放开的聊了起来,从学业再到生活。小房间不像大房间那样会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更像是一个安全的小咖啡桌。大家由于此前对彼此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又加上本身又有某些共同特质(如留学和科研背景等),互相的交流一下子变得非常容易和有深度,最后我就这样在 Clubhouse 的世界中获得了第一个小圈子意义下的好朋友。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之后:我又尝试主持了一个小的话题房间,本意原本是探讨 Clubhouse 的产品设计。随后比较戏剧性的是,当其中一位新朋友介绍起自己是在影视行业工作后,大家的兴趣突然就转向了她在影视行业的工作体验。但不同于普通人聊影视时八卦的聊天风格,由于这个房间的讨论话题的沉淀,以及此前的社交链所筛选出来的用户思考特质,大家的聊天思路出奇的一致:都在去理解影视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背后的底层逻辑。于是这位朋友就从11点自我介绍的那一刻开始,从影视作品创作、落地流程,到剧组的拍摄管理,再到行业人才现状,一直和大家分享到了凌晨四点。
虽然我们所处的行业完全不一样,但是由于这个 App 的社交推荐机制,我们带着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跨行业兴趣聚焦到了这个朋友的行业分享上 —— 我们听到了从未接触过的、如此系统与真实的行业分享。这种信息冲击和思维快感,是很难在线下的社交世界中遇到的。毕竟要打破自己的社交圈层,认识到其他行业的人就很不容易了;要再能找到一批思维方式类似,能按照特定风格一起交流讨论的人,更加难上加难;而在以文字为载体的线上社交产品中,也同样存在问题。即使可以通过互联网认识到其他行业的人,由于文字的信息损失等导致的表达高门槛,人们依然很难迅速地建立起信任并找到好的沟通模式,从而开启这样一段深度对话;且由于文字的异步特点和低输出速度,整个对话最后非常可能沦为一场分享者的个人中心化输出,缺少了群体的多视角反馈与社交共鸣。
一个彩蛋是,在凌晨四点昏昏欲睡地结束对话,第二天我起来后,发现昨晚遇到的朋友们居然又重新开了一个新房间,继续聊着影视行业的话题。这次不同的是,一个新的朋友加入了,这个人是一个原聊天成员的好朋友,也是一个Sass赛道的创业者。大家延续着昨天的影视行业分析思路,进一步聊起剧组协作过程中的信息统筹与交换流程,以及有无可能通过协作SaaS 来提升这部分流程的效率。做产品和创业的人不断抛出问题,影视行业的朋友不断地回答。大家最后甚至得到了一份完整的 BP:切入点、行业现状等一目了然。整个对话来得非常深入和细致。
社交的最高境界,就是达成精神上的共鸣。而 Clubhouse 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相比于线下社交和传统的基于文字的线上社交,在 Clubhouse 上由于本身的产品设计,基于人脉链的房间推荐机制,还有语音这个载体等因素,大家可以非常高效地遇到内在一致的人,并迅速打开心扉,最后达成观点与灵魂上的共鸣。
这也是 Clubhouse 最吸引人的一点。虽然抖音等短视频产品都有着令人上瘾的机制设计,但是和短视频上瘾后的空虚与负罪感不同,在结束使用 Clubhouse 后,你甚至会有一丝丝疑虑:“上瘾clubhouse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论使用时间,你的确上瘾了;但论具体的使用体验和收获,你会感受到是你自身在控制自己去参与聊天、讨论,并也从中获得了非常真实的知识/社交技能/人脉收获,整个过程你是积极的,能动的。
衡量一款社交产品的重要方面,不仅是社交的效率提高了多少,还有人们从中能得到了多少社交共鸣,找到了多少知己,在社交过程中获得了多少认可和被认可。Clubhouse 非常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而这一点的背后,便是前面几个板块我们所提到的产品的内在逻辑和设计之间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当然,我们不能说 Clubhouse 的成功仅仅依赖于产品理念和贴近社交本质的产品形态,我们认为 Clubhouse 的伟大之处在于终结了之前的线上/线下社交对用户的异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类社交产品和社交社区的成功都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人的社交行为的异化。文字引发的猜忌异化了用户的表达,用户在文字中所传达出的内容很多是精心修饰过的;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异化了普通用户的话语权,在KOL面前,普通用户成为了没有意志的盲从者;垂直社区异化了人们的沟通设定,职场社交软件中,人们想尽办法朝着职场精英的人设去片面地展示自己;基于算法内容分发的社交平台异化了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陷入了”单向时光机“一样的短视频流,而不是进入真正的社交沟通。
天下苦秦久矣,真正的社交绝非如此,there are other possibilities:
Alexandre Kojève 在《黑格尔导读》中提出过:"Human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desired desires",如果我们把这个带有历史决定论色彩的宏大观点翻译成更直白的语言,我们可以说:"Human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desires that are desired by other people"(别人的欲求塑造了我们的欲求,并从而进一步决定了我们的动机以及人类历史的进程)。Kojève 认为,自我意识驱使人类参与非理性的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追求承认的斗争),而对承认的追求会使我们去欲求其他人所欲求的事物(也就是 "desired desires"),甚至驱使我们成为其他人欲求的客体。
我们认为,形式上多种多样的社交网络之所以能脱离纯粹的功能属性,重点在于满足人对承认的追求和 desired desires(参见电影《社交网络》)。无论社交网络形态和用户行为怎么变化,社交网络的成功的前提在于满足人对承认的追求和 desired desires,甚至直接帮助用户成为其他人 desire 的客体:Instagram 用光鲜亮丽的照片来满足用户对承认的追求,微信用朋友圈的点赞来满足用户对承认的追求,知乎用精英标签满足用户对承认的追求。不同的是,Clubhouse 满足用户对承认的追求依靠的是用户自身在 Clubhouse 平台内外的人际关系和互相的思想碰撞,并最终获得社交中的灵魂共鸣 —— 这一切都比几个标签或几张精心修饰的照片来得要更本质。
致谢:本文部分观点受到 Clubhouse 上与网友们的讨论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