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两个月的 Magic 在YC Demo Day亮相两天后就获得了红杉资本1200万美元A轮融资,不久之后,Uber联合创始人Garret Camp也开始酝酿一个私人秘书服务计划,取名为“Operator”:建立起类似Uber的中心调度模式,将用户的各种需求订单直接推送给不同商家,由商家提供产品或服务。说白了,就是增强版Uber在全方位服务上的个性化提供。
私人秘书服务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之火?Magic和Operator凭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认为,当技术让人变得越来越懒时,Magic和Operator可能会成为所有个性化服务提供的平台级入口,就像Google可以整合所有信息一样。此外,Magic背后还有未来AI的想象空间,而Operator则代表了强大精准高效的大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调度能力。
而所有这些表现形式,都会指向一个终极概念:为每一个人实现最高效最简单最便捷的私人化订制服务。
在中国,这样的模式其实在2012年就开始有人进行尝试了。
从美国投行辞职回国创业的蒋逸雯,从2012年开始筹备策划她的“O2O私人管家式服务平台”项目,并于2013年5月正式上线了 “美位” 网。
美位定位中高端消费群体,从优质生活方式切入,为他们提供高端餐厅预定、高端酒店会所预定、夜店预定、礼品赠送、蛋糕鲜花红酒预定购买、派对造型彩妆、活动策划、乐队演出、外烩服务、租车服务、私人保镖、游艇以及私人飞机租赁服务等。
具体来说,用户可以在网站或是APP上进行自主选择下单,也可以在微信和客服电话上直接和美位沟通预定服务。比如,如果你想让美位帮你预定一个6人的生日晚宴,预算人均500,需要生日蛋糕,地址大概在某个区域范围,剩下的就由美位来搞定一切了。
目前美位的注册用户数大概10万多,月活在一两万。公司并没有盈利,收入主要来自于商家的广告费(网站和APP上醒目位置的排序)和用户的服务费(针对部分高档餐厅、酒店)。
蒋逸雯告诉我,美位计划在以后做两件事。首先,针对入门级用户会把一些基础性的非标服务标准化,以降低更多用户的使用门槛和成本,尤其是有了大数据以后可以进行精准推荐。而针对高端客户群体,将提供从策划到执行的一站式个性化服务,比如游艇派对从预定策划到落地执行全部可以由“美位”方面完成。
今年,美位的目标是将市场从上海拓展到北京地区,而且也会考虑继续扩展服务品类。目前正在计划开展A轮融资。
创业两年多,蒋逸雯说,最让她受挫的是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模式和概念,不认为好的服务是值钱的。即使和商家谈好的价格很便宜,也可以帮忙做整个流程的统筹执行,但是一些用户总会绕开美位,总觉得自己直接对接商家谈会更便宜。
在中国,美位针对高端人群的私人管家式服务探索其实挺有意义。但美位相比Magic而言难做的地方在于,Magic提供的是针对所有人的标准化商品服务,比如预定一杯星巴克咖啡,而美位想做的一站式私人管家服务大多数都是非标准化的,比如策划一个晚宴,组织游艇派对,筹办私人飞机试驾体验等。此外,国内和国外在付费服务理念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国外消费者会为优质便利的服务买单,而国内的用户享受免费服务已成为日常习惯。
虽然美位目前针对的是高端消费群体,在付费服务理念方面更容易推广也容易培养忠诚度,但毕竟基数太小,无法起量做大。而要将服务向下渗透到更广大的消费人群,除了理念外,对于服务的执行也带来不小的挑战。美位目前提供的服务完全依靠自身的人力运营,重线下执行,这种方式可能无法支持大规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服务的多品类扩张。Operator与美位不同的是,除了自己提供一部分“接线员”外,它将用户的需求直接对接到商家,所以用户起量会更容易一些。
随着Magic和Operator在美国的登台亮相,国内估计也会陆续出现一系列类似公司参与竞争。这个领域门槛相对较低,拼的将是更强大的运营执行能力和更广范围的资源拓展。而要做到类似Magic或Operator那样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依靠大数据挖掘分析、服务的精准推荐以及信息的高效处理和调度。所有这些可能都是蒋逸雯需要面对的挑战。
36氪在之前曾对 Magic 和 Operator 进行了多篇报道,感兴趣的筒子请移步阅读。也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和我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