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作者朔方,36氪经授权发布。
2016即将过去,市场起伏的意外波动一度令行业有些惊慌失措。论起症结所在,行业、媒体多有批评今年烂片过多。在市场意义上,烂片并不只是内容层面的差劲,它包括创作和商业意义叠加的从开发到制片到发行、营销多个环节上的失误、不当。在有些难以尽数的失败案例之外,回看近两年那些令人激动的爆款,在其票房数字表象的内核里,重新解盘亦能给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启示——有些令人赞叹却不可复制,有些令人惊喜或可借鉴延续。理性分析对于涌进来的热钱亦是一种“补课”。壹娱观察说影解制专栏作者朔方在近期将连续解盘多个国产片现象级案例,在市场冷静过后回看当年喧嚣、热闹里的门道、脉络,首篇便是历史票房第一的《美人鱼》以及他背后那个不可复制的周星驰。
《美人鱼》是迄今为止票房最为成功的国产电影,在极高的商业成就下,影片兼具一定的艺术表达,在电影技术水平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和创新。从影片项目的操作模式上来说,是作者电影的极佳代表。
通过这部电影,周星驰完成了投资人、制片人、导演等多个身份的有机整合,明确了周星驰的电影品牌当中,他自己无可争议的核心地位。
正常情况下需由多人制衡完成的决策,全部在他自己一个人的大脑中完成收集信息、综合判断、最终决策、监督进展、调控策略的全过程。
《美人鱼》从2009年前后形成故事创意,2010年5月完成剧本,2013年初最早被提上创作日程,到2016年初上映,历时八年。周星驰作为影片投资人、制片人、导演,把控着从选题、开发、制作、投融资到宣发的一切重要决策,可以说是怪兽级别的极致体现:
“他(周星驰)想拍外星人所以便拍了《长江七号》,美人鱼是他另外想拍的东西,他很小的时候便喜欢美人鱼。外星人、美人鱼、粤语残片全是他小时候的东西,他喜欢把小时候的东西搬上电影。”(执行导演钱国伟访谈)
“我(Bill Borden)想拍一部关于一群美人鱼的电影,这些美人鱼住在中国一个美丽的洞穴里,后来这个洞穴被一位工业家发现了,这个工业家已经破坏了很多环境,美人鱼住的洞穴是他最后一个要破坏的地方。于是这群美人鱼决定派一位年轻的美人鱼去施展‘美人计’,将这个工业家杀死。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住在中国,那里的环境污染越来越糟糕,所以我说:‘我们能将这部电影拍成环保题材。’周星驰接着说:‘这真是天才的想法,我们就拍这样一部电影吧。’后来我们又来回交流了一些看法,到第二年五六月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剧本,当时已经是2010年,我们又都开始忙于其它的事情,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了。几年以后,我和周星驰又在香港见面了,他说:‘嗨,我打算要拍《美人鱼》了。’然后他就动手开拍了。与此同时,我正在中国忙着别的事情,所以我没有去过片场,但是我跟他一起打造了这个项目。”(前期监制Bill Borden访谈)
Bill Borden
即使项目最初的故事创意来自于制片人或投资人,导演也已经在最初沟通开发方向的时候,明确要做一个导演拥有绝对把控权的作品。
“这部电影是一个关于‘无敌’的故事,无敌的人都会寂寞、空虚,凡人是不太理解的。”(周星驰访谈)
“西游记也好,美人鱼也罢,都是老掉牙的故事,所以要么不拍,若拍便一定要挖掘另外的深层次深角度。比如说刘轩这个人物的设定,刘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环境成长的,为什么他有这样的一个心态,我们都会很慎重地去考量,最终把他塑造成年少贫穷,白手起家,相信钱是万能的人物。林允和张雨绮饰演的角色也同样如此,创作之前做各种各样的假设,只是我们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写多少进去而已。别人写剧本是加东西的,我和周先生(周星驰)写剧本是减东西的。”(编剧李思臻访谈)
无敌的周星驰想做一个关于无敌的故事,源自个人的创作冲动,作者电影的性质凸显,也当然使其在故事开发的过程里完全占据主导。
“我们很有步骤,最初在网络上先筛选,网络上其实很多人都只是拍片玩玩, 筛选后便进行初选见面,另外也有进行电话访谈来挑选,到了我们创作团队去挑选大约是剩下二、三百人。之后我们再分种类去选,例如,分类为才能型、美女型,把不同种类的组别、人选划分好了,让星爷去看相片挑选,再到电视节目的选拔。”(钱国伟)
“最后的三、四强时,每一位选手都要在水底拍一个模仿美人鱼游泳的片段,每人都要在水中睁开眼来拍戏,假扮美人鱼,那天就是我亲自拿机器在水底拍她们,足足在一天内潜水了十几次,幸好我是一早有潜水的牌照和经验。”(钱国伟)
“毕竟那条美人鱼本来就是一个跟人类没有交集的、很懵懂的,一张白纸的状态,所以刚好用一个新人,以这种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人来做这件事情,可能反倒比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要更好、更自然。”(卢正雨)
“可能是因为气质,她清纯活泼,很适合她的角色,其实星爷在最后三、四个选手中考虑了很久,最后便选了林允。”(钱国伟)
把选角范围扩大化来甄选最符合角色人物的演员,既严格为故事服务,又兼有宣传效果。
林允
“我们全程都是采用3D摄影机拍摄。当然还有个别特殊镜头必须用2D拍摄,之后再后期3D转制。”(卢正雨)
“这次的特效量很大,差不多有80%是特效,而且特效的难度也高。还有就是水戏问题,这部电影水戏特别多,差不多有70%吧。长时间在水里,拍摄起来也比较麻烦。”(执行导演林子聪访谈)
“拍摄大成本的电影,很多场面、很多细节,导演未必兼顾得了,导演主要顾及的是演员的戏,不应分心去管理细节,如场景如何摆位,机器位置如何摆放,跟演员先对戏等等的工作就由我们执行导演去分担。不过星爷是非常严谨、勤力的导演,即使我们已经跟演员们对戏了,星爷还会再对一次。很多时候我们执行导演在场的时候,他也是在场,真的是非常勤力,如果剧组要早上六、七时开工,他七时便会到场,一切都跟进得很足够,也从不可能迟到。”(钱国伟)
“我们两个经常探讨人物,拍戏将近20天,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都要通电话,基本上每一场戏前期都聊过,包括人物应该怎么塑造,人物小传应该怎么写,我会问星爷关于角色的很多问题,比如这个人有什么故事?是个什么样的人,每一场戏聊得非常细致。”(主演邓超)
“他是超级执着、超级坚持的一个人,他对所有细节也很坚持,记得有一场戏是拍两个临时演员的推撞反应,那一场戏足足拍了两个多小时,星爷亲自去跟那两个临时演员对戏,其实那一幕戏可能只有几秒钟,甚至可能最后会被剪掉,但是星爷就是有他的坚持和要求。他的坚持忍耐度真的很高,如果是很微细的镜头,只要是他不满意的便重拍。我发现‘精益求精’已不足以形容他,为了追求完美,不单是不计较时间,甚至是可以重建场景来重拍,试过已拍好了、剪接好了的片段,星爷看过后觉得不满意,那原本已经拆了的场景还是要重建再拍,为了电影的效果,他是不惜工本。”(钱国伟)
“不断用各种方法探求接近最好的那个答案。并且他(周星驰)在做这一切的同时,还能完美控制好拍摄进度绝不超期。”(卢正雨)
追求完美又不超期,导演和制片人角色的完美统一。
《美人鱼》现场工作照
制片人一般是理解导演表达方式、熟悉导演工作方式和节奏且导演充分信任的人,帮助导演具体落实创作以外的各项工作。
周星驰本人作为影片的总制片人和监制,承担最主要的制片人工作;
具体在项目的开发、制作执行层面,由监制(制片人)江玉仪负责。江玉仪从1990年起作为制片加入柯受良导演作品《咖喱辣椒》,周星驰是影片的主演。之后继续作为制片和周星驰合作91年的《赌侠II》、92年的《武状元苏乞儿》、95年的《百变星君》、13年的《西游·降魔篇》、16年的《美人鱼》,先后已经有26年的合作经历。
投资人基于对题材的兴趣、对导演的信任以及对项目未来市场前景的预估来判断是否投资项目。如果导演及制片人能力非常强,此类项目可能不会有主控投资方,只会有相对控股的主要投资方,通过投资来获得署名、宣发等相应权利。
《美人鱼》由周星驰自己的星辉海外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主控方全盘控制项目的开发、制作、投融资组合和宣发工作。剩余的八家署名出品方对于项目本身的操控权利非常有限;其余联合出品更是仅为星辉为获得各种资源而做出的极小比例投资出让作为激励:
和和影业背后的五矿信托是最早和周星驰接触《美人鱼》资本合作的人,2013年7月成立的五矿信托,始建即将《美人鱼》打包列入了其旗下五矿信托拟投资的“影视艺术品投资基金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但由于周星驰多方比较合作条件,最终与和和影业以保底形式达成合作几乎是在影片即将上映之时。
中影是周星驰历史最为悠久的大陆合作方之一。从《功夫》、《长江七号》、《长江七号爱地球》、《西游降魔篇》几部进入大陆地区发行的影片来看,每一部都有中影的身影。此次中影依然负责《美人鱼》合拍片立项送审工作,自然也获得了大陆地区第一出品方的署名;
光线通过主演邓超的确定,获得了参与投资、发行的机会;
上海新文化在2015年初达成了对项目的投资合作。
象山泽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鸿蒙文化产业基金对影片进行投资,初期投资份额为5%。以此可推断上海天矢、中国文化基金、奥飞动漫的投资比例基本与之相当,也可推断其它10家联合投资方的投资比例可能仅有1%-2%左右。
从署名中可以看出,除中影获得了行政人员署名以外,其它各家出品方/几乎只获得了一个出品方/联合出品方署名和一个出品人/联合出品人署名,想必也与投资比例相关。和和通过保底虽然获得了大陆院线发行权,但整体宣发操盘指挥的决策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周星驰自己手中。
宣发由哪家公司操作,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充分考虑导演及制片人的意图为主,最大化地贴近导演的创作意图。而不是导演说一套,宣传宣一套,导致观众走进电影院以后感到货不对板,对导演品牌产生伤害。
“周星驰先生及其星辉海外是此次宣发的总指挥及决策方,麦特文化作为营销负责方,制定整体营销策略,获得星辉通过后,全程统筹并保障规划执行;而电影全部发行工作,均由联瑞影业规划执行,和和影业负责宣发成本的支持管理以及各项资源渠道的服务对接,和和参股公司黑蚂蚁影业负责商务渠道资源的合作对接以及衍生产品开发。”(和和影业董事长杨巍)
“(上映前)不看片的策略,是麦特营销团队和发行公司联瑞团队共同提出的,然后获得星辉协调下的各投资方的认同,最后才经过星爷拍板决定。”(麦特文化总裁岳洋)
通过这种操作方式,周星驰的创作理念和商业布局安排得到了一以贯之的执行,这也直接使得他本人背上了最大的决策责任。这样去操作一个项目的人,所有的成败都在他身上,即使是一个再勤勉的人、再聪明的人、心理素质再好的人,面临着是日日夜夜不停的二选一,刚做出一个决定,后面还跟着十五个决定。每个选择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每一个选择叠加起的效果将使这一艘航船慢慢地驶离原有的航线。这将使得决策的过程更难、压力更大。但永远没有足够的决策和犹豫的时间,因为大环境分分钟都在改变,变量使得决策环境发生变化,做好的决定也可能由于新情况的出现发生变化,他还必须把控做出单个决定的最终时点,不然从商业合作伙伴的层面会觉得他反复无常,而从法律层面来讲就可能出现《西游降魔篇》当时和华谊最终对薄公堂的麻烦。
在周星驰的团队里,并不一定每个岗位上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更多的擅长于最大限度去完成他的指令。他会邀请演员林子聪来做执行导演,会由曾经的粉丝卢正雨来担任编剧。他所看重的从不是这个人的出处,而是取用这个人的优点和对电影本身的激情,并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他掌握最适合的工作方法。
每一笔费用都是在他的决策之下进行,哪里多花、哪里少花,牺牲什么、成就什么。什么样的是认可的标准,什么样的是完全不能认可的标准。
而且他需要做的决定,不止涵盖艺术层面的创作;制作方面的技术、架构、用人、用钱;更包括商业方面的投融资组合、市场方面的策略安排……等方方面面。
仔细想想,这个人就像是一台计算机,同时运行着多个程序,冷静地观察着一切,并做出决策,不禁让人不寒而栗。真是应和了那句“无敌是多么寂寞”。
每个人都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担按自己想法做事带来的结果。
电影动辄成千万上亿的投资,涉及上千人的集体劳动,这决定电影运作必须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风险,尤其是通过投资人、制片人和导演之间的角力和制衡,完成一个电影项目在商业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上的平衡。无论项目是作者电影还是商业电影,这个制衡结构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兼听则明,无论作为决策者的是导演还是投资人,都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决策压力。
但所谓的原则之下,永远都有例外。
在中国电影行业当中,周星驰就属于这个例外。
关于作者:
某大型电影公司副总裁,参与超过百个电影项目,对电影项目全流程有丰富的一线工作和专业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