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时间。36氪经授权转载。
有这样一句话:大潮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也有人这样说:台风来了猪都在天上飞。台风过了,能飞、会飞的继续飞;不能飞的就掉下来摔死了。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这二十年当中,由于各种因缘际会,甚至有些说不出的原因,把有些人推到了一个与自己能力严重不相符的位置上——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站在聚光灯下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变成明星以后,大把捞金;很多年轻人一下子做了总裁,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很多年轻的女士成为某富豪的婚外情人,轻轻松松地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穿金戴银的生活……这些社会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这些人可能连自己也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结果“一不小心”却坐上了这样的位置。就像老戏里唱的一样——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曾经这样自嘲:原本是顺路打劫,谁曾想弄假成真……
咱们经常讲“福祸相依”。比如说当你有钱以后,你以为是件好事情,那只是你所能够看到的“好”,或者说,那只是事物给你呈现出来的“好”的一种象。其实“好”与“不好”就像是硬币的两个面,关键是当你的大脑被“好”所带来的喜悦所占领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冷静下来,用你的智慧绕到事物的背后去看它所隐藏的那个“不好”。
同时,当你坐上这样的位置以后,你会误以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你的能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其实那也是一种假象。人们习惯于“归因谬误”,把外在的客观因素错误地归因成为个人能力,把偶然因素归因为必然因素。而事实上,当这种外在的因缘际会突然不在的时候,所有的隐藏在背后的这些诅咒和打击就会接踵而至。
因此,当你“一不小心”站在塔尖的时候,就要格外地“小心”了, 需要比平时有一种更加紧迫的“危机感”。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不配位”或“才不配位”而“必有殃灾”。
这个时候,你有两种办法:
第一,你要冷静地思考并告诉自己:此地不可久留!某些东西是天赐给你的,或者是因缘际会而让你获得的意外收获,你一定不要在这个地方留得太久,否则你的“成功逻辑”一定会把你重新带回到最初的状态。它是怎么把你带向成功的,一定会以同样的逻辑和方式把你带向失败——这叫成功的悖论或者叫遗传的重负,所以马上见好就收。
第二,如果你还想停留在这个位置,那么你一定要每天心存敬畏地不断学习,加快精进,加紧修炼。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停留在这个位置,因为只有“厚德”才能“载物”。
任何一个公司或者个人,抑或是公司的某一款产品都会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如果把这个生命周期描绘成一条曲线,这个曲线从低处开始逐渐上升,慢慢地到达顶点,然后再缓慢地下滑,这条曲线很像一个钟形,所以叫“钟形曲线”。其本质是一个事物的价值发生变化的过程,这其实就是生命周期管理。
我们一起来分析这条曲线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在解析生命周期的管理——曲线从低处上升到高处,往往是很多外在的环境或机会与内在的努力等因素共同造就的。而当企业大获成功以后,却忽略或忘记了决定曲线成长的各种变量随时都在悄悄地变化。当这些变量发生改变以后,曲线就会由陡峭变得平缓,最后就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开始下滑。
我们周围有好多公司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经济周期来掌控。经济繁荣的时候,市场把这些公司抬得很高;但是在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通道的时候,这些公司也随之出现效益不好、降薪、裁员甚至倒闭等等情况,进而引发了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些社会现象。
那么我们是否有机会改变“钟形曲线”的变化轨迹呢?
是否能感知并找到决定这条曲线成长的变量,同时迅速地进行规划是决定这条曲线走向的根本因素。具有危机感或者能够自我反省的那些公司,他们会在抛物线开始下滑的时候,正确地找到曲线上升的各种变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因此能够及时地找到一个新的钟形曲线的起点。表面上或者在外人看来是“归零”了,而实际上,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是这个企业在旧的成长曲线开始下滑以前的“胜利大逃亡”——他们已经酝酿好了下一次的“起飞”。
Intel的前总裁格鲁夫每个月都会以董事会的名义,给自己写一个辞退报告:格鲁夫,你上个月干得如何不好;你造成了什么样的经营问题,导致公司现在是如何运转失灵;你管理上出现了哪些很大的漏洞……,所以我们现在决定要把你解雇!——当然,这个“解雇”是虚拟的。面对这样的“解雇”,格鲁夫会给自己做出一个申辩:我在过去的这一个月所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我应该怎么做;对董事会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出了几点整改措施……从经营上和管理上列出一条条措施。
每个月他都要把自己解聘一次,然后再重新雇佣一次,因为他有一句著名语录——只有迫害妄想狂才能够生存!——这其实是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在1987~1997年的10年间,在格鲁夫领导下的Intel公司每年返还给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率高于44%。
格鲁夫的做法其实就是一个企业的危机管理,也可以说是人生危机管理。
其实危机管理,就是在现实让你被迫清零之前,你自己先主动归零。
有些企业高管从公司离职以后为什么会无所适从?是因为他们平常没有对自己现在的这种状态进行反省,我到底拥有多少能力?我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这个岗位?如果有一天我“被离职”了,我还剩下什么?……就像爱因斯坦曾说过的:我得到的这些东西,跟我付出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匹配的;如果一个突发性情景出现的时候,我是不是就一无所有了?其实个人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多的飞来横祸。一些你压根儿就意识不到的偶然因素会把你引以为荣的东西或者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下子击得粉碎。
假如我是一个乞丐的话,我是不是一个比较杰出的乞丐?——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也就是你的原有的资源没有枯竭之前,你的能力还没有归零之前,你就定期地反省自己以及回顾自己或公司所处的状态或是阶段。佛家讲“如是观照”,就是跳出自己,用第三者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这个固定的周期,可以是一个月或是一周,也可以像《论语》说的“吾日三省吾身”。
而一个公司的危机感就是你要时刻想到别人随时会把你给吃掉。尤其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甚至可能出现跨行业“截胡”。有的时候,甚至你都不曾意识到你的对手是谁,你就已经输了,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那么为了避免被自然法则把你清零,只有自己主动地、阶段性地把自己“主动归零”才能不断地寻找到新的成长曲线,而不至于被那个钟形曲线裹挟着一直到无可挽救的地步。
曾经有一本书,讲的是原本做事有条不紊的一个人,后来进入自己职业生涯的天花板。突然有一天他被诊断出得了癌症,只能活一年的时间。这时他发现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来得及做。因为以前潜意识总是认为时间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所以很多事情都在往后拖。后来,这个人列出了最后一年当中必须做完的事情,他突然变得非常地勤奋,认真地去完成列出来的每一项工作。他去世之前使整个公司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他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上升到了一个巅峰。
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悲凉,但是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来,人只有处于绝境之时,才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并激发那份内在的原生潜能。
危机管理当中有一种方式叫做情景规划或者叫做场景模拟,其实就是给你预想一些场景,甚至是一些很极端的情景,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重新审视当前的状态并激发内心的那种紧迫感。
有一家咨询公司在做情景规划的时候,就会根据雇佣公司的情况非常逼真地拍一些新闻短片。 例如,CNN的新闻报道——我是CNN记者某某某。现在是2023年,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某某公司的大楼。这家公司今天下午终于最后宣布破产!然后记者就会去分别采访这个公司的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以及它的员工、还有公司的客户、竞争的对手:你认为这个公司为什么会破产?……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角度说了这个公司破产的很多原因。虽然这种场景是虚拟的,人物角色是假设的,但是这些所谓的“破产的原因”却是在当前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或是存在的隐患。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公司的每一个人——从高管到基层员工,都能够可视化地看到我们现在已经存在的某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的某种影响,进而都会被触动并激发出强烈的危机意识。
这在哲学上叫做“先行倒施”,中国有句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一个意思。只有制造出一个“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情景,人才会被惊醒。
我们都听过“李广射虎”的故事。一天晚上,李广突然发现草丛当中有一只老虎。于是他就拿出弓箭一下子射了出去。等第二天再过来看的时候才知道,那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很像老虎的石头,但是那个箭头已经深深地射到石头当中去了。白天的时候他再来射箭,箭却怎么也射不进石头当中,因为他的潜意识知道,那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所以我们说急中生智,就是指在某种危机的情景当中所激发出来的那种天然的、潜在的内生智慧和力量,而人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那一定是超出你的想象,甚至是不可限量的,所以我们常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刚才谈到危机管理的场景规划,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一个管理学的概念,叫做“管理的可视化”。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只有可以测量的或是可视化的东西,才可以管理;领导力专家——哈佛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也反复提到这个观点:无论是领导力还是管理都要可视化。
可视化就是身临其境,历历如在眼前。就像刚才提到的,对危机的管理,只有危机来临时的那种场景越具体、越逼真,才会真正感染并触动你自己和你的员工。
再给大家举一个身边常见的例子。“吸烟有害健康”——很多烟盒外面都印有这么一行字。可是大家看多了,看得麻痹了,就没有什么感觉了,所以该抽烟还是一样地抽。最近一个朋友从国外带回来一盒烟,烟盒上画着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危重病人,带着呼吸机、插着各种管子正在抢救;旁边有吸烟者的肺部照片,肺部已经变成黑色;上方还有吸烟导致的各种畸形儿童。这跟烟盒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道理都是一样的,但是这种视觉效果能够带给你非常强烈的感官刺激,让人有一种马上就戒烟的冲动——这种感觉,就是可视化的力量。
比如几何学就是可视化的数学,能够把一个原理变成一个视觉能看到的图形。假如没有视觉的图形,要去证明两条线垂直是非常麻烦的。
再举个例子——下盲棋。什么样的人才能下盲棋呢?只有功力非常深厚的人才可能下盲棋,因为棋盘已经印在他的脑子里了。而我们平常人必须要面对着棋盘才能够管理我们的棋子,知道该怎么在棋盘上布局、落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必须可视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具象化之前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个问题想透、想清楚。有写作经验的人就会有这样一种体验,有时候我们写一篇文章之前,感觉自己已经把某一个道理想的很清楚了,但一落笔才发现根本不是你脑子里想得那么回事,或者自己根本就没想清楚。因为把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用语言表述出来,也是一个具象化、可视化的过程。
我们做企业也是这样,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账目表?有时候你觉得你赚钱了,那只是“你觉得”,其实,那也许只是一个错觉。如果你有清楚的账目表,数字并不会骗人。最后算一下账,有可能你并没有赚钱。记账就是把那些模糊的印象变成了具体的数字,如果再把这些数字用柱状图、饼状图等等表示出来,看上去就更加的清晰和直观,会对你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冲击。这些图形还可以让你对过去和未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描述,使得你的思维不至于陷入一种模糊状态,让过去和未来都不是一笔糊涂账。只有我们头脑清晰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才会不慌乱;即使没有遇到事情,也不懈怠。
其实任何东西终归还是要回归到它本身的价值。机缘一过,事情的诸多真实面目都会重新显现出来——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归零”的过程。但关键问题是:如果现实清零了,你的心态和现实是否同步归零?是现实已经把你清零了,而你的心态还飘在空中?抑或是你的心态已经早于现实主动归零了并酝酿着下一次腾飞?换句话说,你是被迫清零?还是自己主动归零?
回到我们开头讲的那几种社会现象,其实这些事实或多或少会对人们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影响。人们会有以下两种心态:
心态1:对荣誉的成瘾性依赖
那些在公司的运转系统里面活得很舒服的高管们,当公司能够正常经营时,他们是风光无限的。突然有一天,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他们发现自己一下掉到地上了,突然感觉自己无所是从,所以一张嘴就是“想当年,老子怎么怎么样……”,思想总是停留在过去的制高点和荣誉上,对曾经的辉煌有着很强的成瘾性依赖,无法直面现在的工作状况和生活的现实,以至于工作状态甚至精神面貌都会变得很糟糕。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虽然现实让他被迫清零了,但是他的心理状态还没有“归零”。
心态2:对不确定的恐惧与焦虑
还有一部分人,当身边的公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有风险的,但是又不愿认真地把这种风险描绘出来,更不愿清晰地罗列出来自己能够做哪些事情去抵御那些极端情况的出现。导致他就一直处在对未来可能发生危机的一种似是而非的焦虑当中,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压力”。
其实压力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就是一种模糊的焦虑状态,既害怕又不愿直面。假如一个人进入了一幢黑房子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长长的、软软的东西。很多人就会本能地跳起来并马上躲开。他会想,这是不是一条毒蛇啊?毒蛇会不会反扑过来?……于是恐惧就在这种焦虑的等待当中慢慢地发酵,直到最后把自己吓死。可是打开灯一看,原来是一根塑料水管。真正让你恐惧的不是那个危险本身,而是危险所来带的不确定性。
前几年热播的商战电视剧——《大染坊》,剧中有一个主人公陈六子,他曾经是一个乞丐。所以他每次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都有一句口头禅:大不了再去要饭呗!因为自己曾经是一个乞丐,所以他没觉得当一个乞丐有多可怕。其实,他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他的底线,大不了就是“清零”——最差情况不过如此。 这样一来,自己的心态就释然了,把心放下了——这就是放心。
以上两种心态,一种是对过去荣誉的成瘾性依赖;一种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其本质都是一种逃避的心态。这两种心态都需要尝试着自己“主动归零”。有勇气把心态“主动归零”了,你就会有智慧和方法去面对现实了——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