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新型医学研究服务公司泽创天成已获得来自树兰资本、福信集团的2000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升级和产品推广。
关于泽创天成的业务模式,36氪早先对其有过详细报道,它提供了从科研培训到科研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的一整套服务;发展至今,公司已完成了技术的产品化,并实现了商业化升级,建设集科研大数据、医学培训和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SaaS平台,能为医生提供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和RWS(真实世界研究)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医生提高科研水平,推动专病领域的科学规范以及医疗技术的推广。
目前,泽创天成已服务超过20万研究型医生,并与700多家医院、多家行业学协会、知名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下半年,公司将全面推进与中日医院合作建设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同时也正与国内高校联合建立联合实验室,加速技术突破。
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
泽创天成CEO黄寅告诉36氪,医学的本质是科学,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医学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验证假设,最终寻找到可靠的新诊疗方案。过去长期以来,国内医学研究相对小众且受限,与之相关的科研服务领域一度发展有限;而随着科学意识的增强、医改的深入,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这个细分行业出现了显著提速。
他举例指出,SARS期间医生发起的临床研究期不到5个;对比新冠期间,发起的临床研究已超过600项, 虽然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和临床研究资源挤占问题,但是医生的科研诉求以及相关的能力和意识都有了明显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美国,中国的住院病人为美国的4.3倍,但临床研究注册登记数量却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这个领域未来仍有显著的增长空间和挖掘潜力。另外,整个医学科研领域近年来也享受到了多重利好,行业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从17年起,无论是美国FDA还是中国NMPA都在提倡真实世界研究证据化,提高准入标准,要求研究的科学性;
其次,国家陆续出台各项鼓励科研的政策,并建立国家专病研究中心、组建临床研究国家队,已经初步形成20多个专病领域涵盖2700多家医院的协同创新网络;
此外,国家“十三五规划”也要求在不同疾病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引导研究型医院的转型升级,等等。
不过,医学研究还要重点把握科学性问题。黄寅表示,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线上问诊和线上药房很大程度解决了医疗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但关乎行业科学性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譬如如何能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快速诊断、治疗新型疾病,如何探寻疾病的自然发展进程与病症特征,如何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随访和管理,等等。这些都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此,泽创天成重点想“攻克”医学科学性的问题。黄寅认为,这可以从医生科研能力提升、医疗专病大数据平台建设、医疗成果转化多个途径来实现,并选择从三个层面——医学培训、数据技术和科研服务来落地,以解决科研在人才、技术、服务方面的痛点:
能力提升:科研内容型社群“医咖会”提供内容和培训,形成开源互助的学习交流社群,提升医生科研和临床能力;
数据技术:科研大数据平台系列大数据和AI应用软件,实现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实现高质量数据积累与共享;
专业服务:基于专病数据中心形成特色IIT+RWS一体化解决方案,整合第三方,提供高效、高质、低成本的科研服务。
与此同时,他认为,科学性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科学研究是其基石,未来泽创天成也能基于此探索更多可能性,为行业相关方提供基于高质量医疗数据的延伸服务。
从科研培训到大数据管理和分析,「泽创天成」要服务临床研究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