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转载时间:2021.07.28(原文发布时间:2021.03.23)
166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66次

文章:糙科技

最近像着了魔一样,我一口气收了好几把ThinkPad的外接键盘,当我昨天汇总付出去的银子时,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哪根筋没搭对?

说起ThinkPad,我曾经把前东家配的X1C作为主力工作机用了两年,它陪伴我度过每个加班的深夜。

我在这台电脑上训练办公技巧,像养宠物一样摸清了它的所有习性:我会定期更新Bios和驱动,清理油污和灰尘——就这么过了两年。

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有变成所谓的TP粉丝,因为缺点实在是太明显了。

作为很晚才接触的年轻用户,我的角度应该足够典型——知道它积淀厚重,但又不明白这些看似历史包袱的东西如今还有多少实用层面的价值。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这个古老的品牌。

笔记本的老祖宗

这篇文章试图作为一个引子来勾起大家的兴趣,所以并不会一上来就罗列太多催眠材料。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ThinkPad的业界地位和发展历史,只挑有趣的说。

ThinkPad原先是IBM旗下的笔电品牌,2005年被联想收购。

当初推出ThinkPad时,IBM公司无非是看中了PC便携化的历史机遇,抢先占据这片当时的蓝海,去和已经造出了第一第二台笔电的Toshiba还有Compaq竞争。

于是由工程师内藤在正牵头,1992年第一台小黑横空出世,大家都会记住它的名字——ThinkPad 700。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时至今日,大家可能已经很难再感知到东芝或康柏的笔电业务,它们的市场份额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TP品牌在联想的运作下,已经成了行销全球最为知名的商用笔记本。

全球的用户们甚至为其自发成立起一个个社区论坛,讨论笔记本的方方面面。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能在众口难调的全球市场中积累这么多死忠粉丝,不是简单的营销或市场行为所能达到的效果,至少在发展的初期,ThinkPad一定是做对了些什么。

事实也确实如此,抛开现阶段死气沉沉的ThinkPad形态设计不谈,历史上的TP系列可是“玩花活”的高手。

TP系列曾经出过集成打印机的型号ThinkPad 550BJ: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还有被认为是所有Windows翻转本老祖宗的ThinkPad 360p: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第一台引入CD光驱的ThinkPad 775CD,这台笔记本的屏幕甚至可以拆卸,拆卸后的光源可以直接作为投影仪使用: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还有被收入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经典设计,键盘的机械结构随着机器打开而伸展的ThinkPad 700c butterfly: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最后是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大胆放弃了传统“便当盒”设计语言、转向轻薄化设计,并基本奠定了现代笔电形态的ThinkPad 600: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正是这些大胆创新,才成就了ThinkPad这个伟大品牌。

有了先驱者的勇敢试错,才有了现在趋向成熟、简洁实用的Clamshell形式的现代笔电,和它培育出的巨大市场——据统计,现在的PC市场,笔电销售已经稳稳占据的过半的份额。

这个当初只作为台式机附庸、被诟病性能不足且价格昂贵的产品形态,最终开花结果,成为了人们眼中一项基本的生产工具,没人再质疑它存在的意义。

键盘——现代ThinkPad的实用价值

看完上面,是不是觉得我会接着写TP的类似产品定位、设计语言之类的东西?

不存在的,照那个思路可就真的变成软文了,感兴趣请自己去知乎看他们编的故事哈。

更何况我也曾混迹过ThinkPad相关的贴吧,对于把笔记本这类消费电子产品饭圈化的行为实在是理解不了,所以我们直切主题,聊聊实用价值。

键盘和小红点,这是TP的标志性设计,也是现阶段尤为可贵的坚守。

笔记本是追求高集成度的艺术,即尽可能在方寸之间整合所有必须的功能,达到尽可能少负重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什么笔记本,其集成外设的可用性都是衡量其实用价值的重要维度。

如果笔记本自带的键盘和触摸板特别难用甚至特定情境下完全不可用,那就得随身带着外接键盘和鼠标,显然就违背了笔电的本意。

TP的键盘自不必说,一直被视作笔电键盘的标杆。TP键盘的全部特点,无非是还原标准键位的按键间距,极为稳定、极少更改、所有型号保持一致的键位布局,尽可能保留功能键区的坚持,稳定的键帽结构和同时代中更长的键程。

前三点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下面逐一讨论。

首先是尺寸。笔记本键盘都会比普通台式机键盘小,而且按键也没那么多,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取舍?TP历代机器,只要是14寸以上(即横向宽度足够的)都会留足主键盘区的宽度,以便用户能够凭借肌肉记忆迅速上手,而对于小尺寸机型,则是适当缩短右侧一排比较长的按键(即顿号键、回车键、右shift键),以保持字母区和标点区的宽度足够。

其次是布局问题。自2009年以来,ThinkPad的键盘布局总共只改过一次。自2014年以来,ThinkPad的主键盘区都长这样: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而在这些年间,其它品牌的笔记本都有过哪些布局?有这样电源键挤进主键盘区的: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甚至还有指纹键挤进主键盘区的: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还有把上方向键挤占右shift键空间的: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其他品牌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布局不统一,并且还会颠来倒去的更改布局。比如说一直被视作戴尔牌面的xps13系列在2019年的键盘布局长这样: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而到了2020款,则变成了这样: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这可是同系列的产品,如此反复横跳,用户适应起来的成本是很高的。更何况2020款的这个布局,怎么看都是对于MacBook系列的拙劣模仿。

我们对比上述的键位布局差异不难看出,实质上大多数笔记本的键位布局差异,无非是对于几个功能键的处理,即home、end、page up、page down、insert、delete这几个键。

有些键盘直接省掉了某些键位,改为由fn+其他键来触发这几个键的功能,这会导致与这几个键相关的快捷键变得更加难于触发,类似于格斗游戏里大招“搓不出”,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时至今日,TP的键盘虽然也早就不想古早时期那么追求极致手感,但奈何全靠同行衬托,TP总能够凭借着尺寸、布局、功能键完整、键帽键程交出同时代的最佳成绩。

小红点——生存还是消亡

现在的用户对于小红点已经不是特别熟悉了,它是一种鼠标的替代方案。推动小红点光标移动,左键右键点击,按住中键同时推动红点用于模拟滚轮。

小红点当然是有局限性的,它既不能百分百替代鼠标的完整功能,也存在要么移动得慢、要么精度不够的尴尬两难。

但是文字输入和鼠标点按交错的场景里,或者是鼠标点按为主、文字输入为辅的场景里,小红点的体验是极为美妙的——倒不是说避免了来回切换所带来的疲劳,而是能够在心理上产生愉悦——因为替代鼠标的小红点近在咫尺,所以交错使用就不会产生任何抵触。

小红点难学吗?

讲一讲我自己的故事吧。大概是19年的夏天,受同事影响,觉得脱离鼠标比较省事,也比较装逼,所以我下决心掌握这个工具。时间不长,大概是用了半个月就适应了。

小红点的使用没什么特别的心得,正常来说,当下了决心摆脱鼠标后,基本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日常使用,基本就能适应这个新生事物的引入,即在心理上觉得“这个东西我基本用得来了”。

之后再经过一个星期的熟悉,大概熟悉小红点大概要用什么力道来搓之后,基本就算学习完毕了。甩开鼠标,把它带入日常工作节奏,这就够了。

ThinkPad——一种使用形态

不同人对于笔电的诉求是各异的,有人把笔电看做自带电池的台式机,所以只要性能够用,其它缺点都可以通过外接来解决。但也有人需要在狭窄的空间使用笔电,因此要求比电脑的自带外设都要处于高水准才行。

在第二种标准下,实际上笔电自身作为移动设备的整体性被进一步强调。这意味着只要一款笔电的外设整体达标后,内硬反倒成了次要的东西,即便CPU和显卡没那么新没那么强,似乎也不是很有所谓。可以举一个更极端的来说明,也就是Macbook系列。

同代X86平台的Mac和PC常常被拿来比较,也常常有人因为Apple更新处理器不及时而纠结。实际上Mac平台的使用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Apple自己定义的。比如同为X86平台,很早的Mac就支持快速唤醒,也能在离电状态下保持输出功率,还有高规格的无线网卡——这些直到今年的11代酷睿才在PC阵营里普及,甚至说Intel就是抄Apple的作业。

因此如果买Mac是冲着它的特性去的,根本就无需等什么平台或处理器更新,无论内硬芯片,Apple总会在Mac上做出应该有的功能。

类比到ThinkPad上,它的键盘和小红点就是标志性的实用价值,不随其他东西改变。很多人乐于接受同代PC中ThinkPad更高的价格和保值率,无非就是如此。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2021年,ThinkPad为什么存在?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