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江苏商报,原文标题《多方共赢“家庭养老床位”》,记者 芮天舒 刘晶,36氪经授权发布。
我国即将步入“银发社会”。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我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报告还称,若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到2050年中国将有近5亿老年人。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呼唤着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家庭养老床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日前举行的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如是说。
所谓的“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对家有失能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极大地缓解了家庭养老的难处。
在发布会上,高晓兵特别提到了南京近年来的成功探索——“近一两年南京发展了近6000张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建设了50个中等规模的养老院,这个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南京养老探索被民政部表扬的背后,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政策规划,也离不开社会层面企业的模式创新。昨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相关养老服务企业,为您揭开南京家庭养老床位的创新密码。
切中居家养老痛点
中国的养老服务格局一直有“9073”到“9802”两种不同的观点。
其中,“9073养老服务格局”最早由上海提出,是指3%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7%老年人可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区养老服务;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员照顾为主,自主选择各类社会服务资源。
但此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社区居家养老的比例与现实严重不符,而现阶段机构养老的比例也不足3%。因此,中国目前的养老格局当是“9802”——家庭养老98%,社区养老不足1%,机构养老2%。
不过不难看出,无论是“9073”还是“9802”,居家养老都是中国家庭的主流选择。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随着失能老人的增多,居家养老遇到了照料精力、时间以及专业能力的挑战,甚至出现了家有一位失能老人,就会拖垮一个家庭的现象。
而如今“家庭养老床位”的应运而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局面。
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
在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眼中,家庭养老床位的创新是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创新举措,各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成效。“就老年人来说,首先是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同时得到了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还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受到专业化的服务。从养老服务的供应方来说,节省了机构养老要进行的建设和土地的费用,有关的试点城市发现,当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投入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的费用是投入一个机构养老床位的1/5。”
对老年人和养老服务的供应方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双赢”。
适老化改造+定制服务
作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南京近年来多措并举确保老人养老“托底需求有保障、社会需求有选择、个性需求有承接”。
2016年11月,南京市入选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17年12月,南京市被评为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5个优秀地区之一。试点工作中,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并于2017年9月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实施办法(暂行)》(宁民规〔2017〕1号),在全市正式铺开建设。
政策的支持让南京不少养老企业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创立于2014年的江苏悦心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经营企业。2018年,江苏悦心针对南京主城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现状,开始了“家庭养老床位”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如今,江苏悦心在南京市设立的家庭养老床位数量达到了1800张。
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
“悦心主要服务的群体是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80岁以上独居和85岁以上高龄老人。” 江苏悦心家庭养老床位项目负责人朱彬告诉记者,家庭养老床位主要是为这些老人软硬件服务。其中,硬件服务主要是对老人住处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安装24小时监控摄像头、一键呼叫系统以及体征检测设备等。
家住南京鼓楼区的卢金兰老人正是这套系统的受益者。8年前,她的老伴艾钢祥突发脑出血,需要人一直在家照顾。2年前江苏悦心为她上门安装了摄像头、生命检测仪和烟雾报警器等智能设备,对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做出响应。 “以前每次出门的时候,心里总是不踏实,因为看不到老伴在家的情况;现在有了这些设备让我安心不少。” 卢金兰老人如是说。
江苏悦心提供的软件服务包括提供居家医疗照顾和生活照料。“我们会根据老人的不同的需求,制定他们特定的服务套餐,比如老人需要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悦心会提供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上门服务;需要生活照料的,我们安排专人每日为老人打扫卫生、买菜做饭、陪同看病、上门助浴等,保障老人在家里能够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 朱彬说,江苏悦心在南京设有近50家服务中心,每家可覆盖1.5公里范围住户,老人有需求半小时即可上门。
据朱彬介绍,在收费方面,如量血压、测血糖等普通服务是免费的。而更加专业的护理照料,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比市面上的同类服务的收费更低一些,是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价格。
此外,江苏悦心还以家庭养老床位项目为依托,向老年教育、老年文娱、老年消费等方面延伸。比如成立了悦心老年大学、悦心书画院,为服务的老年群体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定期开展各种活动。
搭建数字化平台智能监测
在南京,发力家庭养老床位并非只有江苏悦心一家。位于南京鼓楼区四平路上的瀚瑞老年人服务中心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化平台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路子。
据瀚瑞老年人服务中心家庭养老事业部主任梅淑芬介绍,瀚瑞搭建的养老信息化平台,可以把家庭养老床位的功能模块嵌入到区级的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上。通过平台可以看到一些服务需求,比如保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
此外,瀚瑞的家庭养老床位还采用智能床的方式对老年人体征进行监测。“床上有心率检测器,可以垫在老人心跳的位置,呼吸有异常会发出警报的信号。床头安有紧急呼叫器,紧急情况下,老人可以按紧急呼叫器,相应的大数据中心会受到警报,工作人员会及时上门处理。” 梅淑芬说。
据梅淑芬介绍,床头柜上还安有视频监控,可以绑定在家属手机上,监测老人在家的活动情况;此外还有一个红外人体感应探测器,如果老人长时间没有活动,它会发出警报。床头柜的旁边还有一台自动感应的小夜灯,晚上起身的时候它会自动点亮。门开关的地方设有门磁感应报警,每次开关信息会上传到平台。
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
在医疗照顾方面,瀚瑞老年人服务中心组建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个片区,配有护士、康复师、护工和行政人员,每两个小组配备一名医生,每位签约老年人每天都能享受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17个种类,例如换导尿管、膀胱冲洗等。”医护服务人员说。
向老年人让利,让机构更有发展空间
南京养老服务企业的创新探索,也推动了南京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南京市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经过4年多摸索,南京家庭养老床位已初具规模,建设水平日臻成熟,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一是有效化解主城区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困局。南京主城区面积不到全市的12%,却生活着全市51%以上的老年人。加上主城区规划早、建设早,功能布局已基本固化,导致机构养老床位难以满足入住需求。在主城部分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等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也不罕见。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701张,相当于50家中等规模养老院,而其中,73.3%又集中在鼓楼、秦淮、玄武等主城区。在主城区,家庭养老床位与机构养老床位占比已达到1:5左右,成为养老床位的重要供给渠道。
二是有效降低老年人养老负担。当前,社会流动性增强、行业竞争激烈、职业工作强度大,加上“4-2-1”家庭结构,导致很多家庭养老“有心无力”。尤其是,全市还有超过15万名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更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根据统计,南京中档水平养老机构半失能老年人每月收费在4000元左右,失能老年人每月基本要超过5000元。而2020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为3188元,所以,对大部分老年人而言入住养老机构成本较高。家庭养老床位替机构省去大量建设和租金成本,反过来就能向老年人让利,相较入住机构节省费用超过30%。
三是有效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根据调查,南京96%以上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普遍期待“养老不离身边人”、“服务距离一碗汤”。解决养老不离家的问题,不光是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必答题”,更是衡量养老服务的“温度计”。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使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向居家延伸,医养资源向末端流动,成为践行“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要求的生动实践。
养老信息化平台
据了解,2020年12月,南京市民政局接受民政部委托编制全国行标《家庭养老床位设置和服务标准》,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10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