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备受公众关注的教育减负成为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指出中小学教育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小学负担太重,教育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未根本解决。对此,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而在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高考制度都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如何保证“既从量上实现减负,又从质上保证合理”,从而达到良性竞争?
有效推进“双减”任重道远,教育实践应从务实的角度着手,所以当前采取什么方式才能让学生减负、强化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十六进制」深耕课堂教学领域十四年,深知只有理解教育的本质,找准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从这个层面来看,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因素之一——作业时间过长问题,应该是切入“作业减负”问题的关键。
这也与此前“十四五”关注的“作业管理”问题紧紧锁扣,一脉相承。
4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曾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旨在针对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其明确要求“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如何科学有效地减轻“作业负担”?这必然离不开“作业设计体系的优化”和“作业时长管理”这两方面的问题。如果说,针对前者,传统教学尚可充分发挥其积累的教研优势,那么针对后者,传统方法便略显吃力,这就是信息化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于作业时长是一个主观性强、差异性大、难以量化的概念,因此很难快速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抓手,既要协调单科目作业量与作业总量,又要兼顾差异化教学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有目标导向的个性化作业。
在这场作业时长的“攻坚战”面前,怎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政策落地,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这是一个科技与教育的融合问题,因此信息化从业者只有跳出旁观者的视角,树立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的“在场意识”,才有机会催生出合理、成熟的教学工具。
“作业减负”从何入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会上,针对媒体提问,司长吕玉刚表示,控制好总量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基础:“学校加强作业管理,要加强学科组、年级组关于作业的统筹,不能语文留语文的,数学留数学的,最后加在一起就过量了,所以年级组、学科组一定要统筹作业的总量,要在学校建立作业的公示制度,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
然而,如何加强学科统筹、调控总量?针对这一问题,「十六进制」对在线教研老师进行了调研,多数一线教师反映这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简单。
刘老师表示,作业质量的把握并非易事,作业质量好不好取决于多个因素,教师所布置的作业的类型、难度、数量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份作业的质量。以现有作业机制很难实现各学科统筹,每个老师都关注本学科作业需求,这样一来,总量就堆积到了学生那里。
目前,需要一个清晰有效的作业管理机制,解决各学科间谁来统筹,如何协调的问题。当某一科老师在布置作业前,及时了解其他老师已布置作业的时长,从而合理安排本科目作业时间。
除管理机制外,吕玉刚强调,要把作业质量的提高作为统筹作业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要科学、有效、合理地设计作业,要纳入学校的教研工作体系,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
「十六进制」凭借在一线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探索出“精准到校、精准到班,精准到人”的生态化教学平台,潜入教学中的各个微环节,兼顾日常学习评价机制,强化过程评价,从日常学习中了解学生学情动态,为作业时间管理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秉承“增效不增量,减负不减质”的一贯宗旨,更好地提升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有效性,让作业“量尽其质”。
作业布置、作业管理、评价机制都是由学校老师决定,应用到学生层面,成效不高的话就需要再一轮修改决策,浪费掉的是学生的时间,所以作业管理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及时了解到学生自下而上反馈地合理手段,甚至需要从学校、区域层面整体推进,发挥区域自上而下的教学教研优势。
如此来看,信息化教学时代的作业管理体系,应从一开始就重视学生产生的实际作业数据及其可视化,从过程中不断形成反馈闭环,从而借助过程性数据和信息化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优势,不断推进教学教研和作业管理的统筹优化,达到真正的”作业减负“效果。
以上“作业减负”难题,为教育信息化技术提出了方向。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愿信息化应用与教育改革的同频共振更加深入,只有深刻领悟实际教学中的痛点、难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务实处着手,才有可能充分满足日常教学需求,经得起时间的验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