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转载时间:2021.09.10(原文发布时间:2021.06.15)
18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87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小金牙,编辑:王靖,36氪经授权发布。

6月8日,苹果举办WWDC21大会,正式宣布推出全新的“数字遗产计划”。苹果用户将可以设置“遗产联系人”,该遗产联系人在用户去世后,可以访问账户中存储的数据。包括照片、信息、备忘录、联系人、日历日常、已购买的APP和设备备份等,但是不可访问iCloud钥匙串或任何受许可证保护的媒体。

该消息释出后,网民调侃:以后最浪漫的情话,是你可以继承我的iCloud。

但实际上,遗产联系人只能进行有限的访问,说继承有些过头。作为遗产联系人,能访问的其实只有用户直接存储在云端的信息,既不能直接登录逝者的iCloud,也不能通过iCloud访问逝者生前使用过的其他产品。

此前,苹果的主张是数据与逝者一同沉默,在苹果iCloud美国服务条款中曾写明,在收到用户死亡证明副本之后,用户账号将被终止,账号内的所有内容将一并删除。用户如果想要获取已故亲友的iCloud数据,往往只能通过诉讼路径。

2019年,美国一名男士在丈夫意外死亡后两年,仍无法解锁丈夫的APPle ID,也无法访问其iCloud中存储的家庭照片。最终他选择上诉并胜诉,审理本案的纽约法官对他的诉求予以支持。据新华网报道,今年2月,意大利也首次做出了此类裁决。米兰地区一家法院裁定,苹果公司应向一名车祸遇难者父母提供死者手机中存储的资料。

如今苹果推出数字遗产计划,值得肯定。然而,我们每个人每天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留下诸多痕迹,要说一个人哪天不幸归西,网络上永留存恒久远的数字幽魂,可不止iCloud上的那点存货。

A

个人数字遗产(digital legacy)是个大词。随着人类生活的数字化,数字遗产既有经济属性,也包含人格属性。你的支付宝余额、能卖钱的账号、没花完的游戏币,都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不难理解。

而其他的“遗产”想要数清楚就没那么容易了,想想你都留下了什么脚印吧:直接上传的照片、和朋友往来的微信记录、在B站评论区抖的机灵、被记者拦下来采访的报道、写着你大名的高中作文获奖名单、浏览记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字遗产章程》中,将数字遗产定义为:“互联网上的数字文化遗产,即以互联网为承载形态的文字作品、资料、图片和影音,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的遗产。”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对于自身数字遗产的担忧,常见于保留和保护两个方面。而网络平台对身故用户的账号处理,也多集中在这两方面。

如果完全没有对数字遗产的相关政策,会发生什么?

2020年7月,微博用户@努力做个小太阳的晨小晨(下称小太阳)发布微博,参与话题#肖战余生请多指教#,并写道“这一路,道阻且长,这一路,铿锵峥嵘。”这条看似普通的应援微博,却引起了网友关注。小太阳此前在微博中,曾分享自己与淋巴癌及重度抑郁症抗争的心路历程,同时,她也是剑网3的爱好者,在剑网3的圈子中小有名气。2019年6月,小太阳更新微博,称自己“不能再陪大家走下去了”,从那之后便销声匿迹,很多人一直认为其人已经身故。她的微博停止更新,评论区却不断有人来留言,这里几乎变成了网友的树洞。

所以,当一年多之后,小太阳在微博突然“复活”,且发布了大量明星应援内容时,网友立刻注意到,并怀疑小太阳的微博已被盗号。这激起了微博平台和明星粉丝的一波讨伐。

最让网友不能接受的是,在争议声中,小太阳微博的运营者(有可能已经易主)清空了微博,连同之前那些给了很多人力量的记录,都被删除。

最终,微博公布调查声明,称通过技术手段已排除盗号可能。至此,舆论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方认为这是小太阳其人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并指责这是对明星粉丝和抑郁症群体的抹黑;另一方则认为微博平台和小太阳“复活”后发布的内容,均有前后不一致的情况,疑点重重,认为该调查结果只是一种公关手段。

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不管小太阳的微博是否真的被盗,该事件都引发了一种质疑:逝者的社交账号,谁来守护?

B

如果没有任何数字遗产保护手段,那么不仅如iCloud那样,亲友没有办法获取逝者的珍贵点滴,更可怕的,是账号可能会落入他手,甚至成为交易的物件。不管是延续账号的原有外壳,发布和逝者毫不相关的内容,还是将破坏账号中的过往信息,逝者的尊严,都将受到损害。

2020年9月,微博管理官发布了关于保护“逝者账号”的公告。公告称,设置为保护状态的账号不能登录、不能新发内容、不能删除内容、不能更改状态。如何确认逝者账号?对于用户反馈的疑似逝者账号,站方将要求该反馈用户提供个人身份证明、与逝者之间关系证明、逝者死亡证明等证明材料,相关材料一经审核确认,站方将对该账号设置保护状态。如果逝者账号被盗怎么办如果逝者账号在设置保护状态前被盗,站方会进行核实,确认被盗后可还原个人信息(头像,昵称),删除被盗之后发布的微博内容,并设置保护状态。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在国内,用户数字遗产的保护措施尚不充分。除了微博之外,B站也在2020年发布公告称,对于不幸离开人世的B站用户,将在取得其直系亲属确认和同意后,将其账号列为“纪念账号”并加以保护。至于是否有用户主动反馈疑似逝者账号的路径,目前B站尚无说明。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知最早有数字遗产相关政策的,是facebook。2009年facebook推出“纪念账号”的功能,逝者的亲友提交证明材料,facebook核实无误后会给逝者的页面加上“悼念”标识。到了2015年,facebook进一步完善数字遗产保护措施,让用户自己设定自己死后账号的命运, 或销号,或交由代理人维护。代理人可以更改头像和封面,但不能登录账号,也看不到逝者的私信内容;可以发布和删除追思贴,对逝者既往发布的内容可以置顶,可以设置查看权限,但不能删除;可以回应好友请求,但不能删除好友也不能发出新的请求。

2013年,谷歌推出“闲置账号管理员”服务,该服务以账号闲置为出发点,用户过世是其中一种可能性。用户可以设置一个3个月到1年不等的限制期,并设定限制满期后的账号命运:或销号,或将Gmail信息、Google+数据、博客帖子、谷歌免费图片管理中的照片、谷歌语音数据以及YouTube视频等内容转交给指定的人“闲置账号管理员”。

相对来说,instagram的反应要慢一些。2020年4月,instagram对外宣布,由于疫情影响,平台将加快推出逝者账户保护功能。一个月后,用户可以通过提交材料证明的路径,申请平台将逝者账户设置为保护状态,并在其主页显示缅怀标识。同年7月,instagram将不幸意外身故的球星科比的账号,设置为缅怀状态。

C

数字遗产保护这件事,几乎都是用户推着平台走的。平台推出的相关政策,也对应着逝者亲友的两个主要诉求,如前文所说:保留回忆和保护账号——守与护。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具体的人身上时,难点依然存在。

单就对外公开的社交账号而言,大多数人持有的账号数量,就够自己和亲友忙碌一阵的。对于有数字遗产保护的用户来说,对自己的账号逐一进行处理,支持数字遗产保护的进行设置,不支持的做好备份或者尽量清理,工作量已经很大。对于亲友来说,为了守护逝者的账号,在诸多平台都走一遍申请程序,也是一件颇为复杂的事。

更不消说,平台也会“死”。2018年,人人公司将人人网出售给多牛传媒,之后的一整年都没有消息。2019年12月,人人网强势回归,推出全新APP,这次就打青春牌。回归的人人网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登顶IOS社交软件排行榜。但是那之后,人人网再次消声。如今,人人网的APP已经无法下载,网站可以登录,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青春记忆”,但是仅限于信息流中的一瞥。这些信息既无法展开,也无法编辑。今年2月,虾米网关闭,并于3月正式关停服务器,没有备份的用户再也无法登录和查看自己的数字信息。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再者,不管是不是社交平台,我们在网上的诸多痕迹,并不想或者不需要“转赠”给亲友。

这其中有我们自主、有意上传信息,但是主动切割现实关系的平台或账号。比如各种小号、马甲号,再比如自带该特点的饭否。这些信息往往对个人来讲有感情价值,但是较为私密。对于个人来讲,很有可能希望此类信息随肉身一起消失世间。

还有一些信息,是我们无意走过云端无意踩下的脚印。比如浏览记录、购买记录,或者被提及姓名的一篇报道、一份高中作文获奖名单。这些信息往往对个人来讲感情价值也不大,但是我们很难找到他们,就算找到了,往往也难以消除。

2010年,西班牙一名叫冈萨雷斯的男子在谷歌搜索自己的名字,搜索结果有将近两页都是一份已经解决的扣押程序公告。冈萨雷斯曾经因为欠缴社保而被没收房产,拍卖的广告放在了《先锋报》La Vanguardi上。由于拍卖早已结束,不再具有意义,冈萨雷斯向西班牙数据保护局(AEPD)提出申诉,要求《先锋报》和谷歌公司删除信息。

西班牙高院不知该如何裁定,将该案转交给欧洲法院。

2012年,欧盟专门修改于1995年颁布的《数据保护令》,将“被遗忘权”纳入其中:正式赋予民众要求相关机构删除有关他们的个人数据,同时阻止这些个人数据被进一步传播的权利,即被遗忘的权利或被删除的权利。

2014年,在冈萨雷斯上诉4年后,欧洲法院给出裁决:《数据保护指令》适用于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并且数据主体拥有被遗忘权。即西班牙数据保护局有权在此案中要求Google删除和冈萨雷斯相关的个人信息链接。

不过,谷歌方面就此批评称,被遗忘权并非一种允许信息主体按个人意愿肆意篡改历史的权利。也有人担心,授予犯罪分子删除网上关于其犯罪前科的报道链接的权利很可能损害公众的知情权。

这是“被遗忘权”的正式起源。美国加州也通过了“橡皮”法律,要求科技公司应用户要求删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这项新规将于2015年生效。

在中国,首例相关案件是2015年任甲玉诉百度案。任甲玉在百度搜索后发现,有和某公司关联的搜索结果,任甲玉曾于该公司任职。任甲玉认为该公司在业内名声不好,主张“被遗忘权”,要求百度删除其关于陶氏教育的相关搜索。法院经审理认为任某主张的被遗忘权不具有正当性和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性,不应成为侵权保护的正当权益,驳回任某的诉讼请求。

D

不难看出,“被遗忘权”虽然已经在世界上有了近十年的历史,但是如今人们想要互联网遗忘自己,并不容易。以上的案例还都有明显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如果是那些就算是人们自己主动留下,并没有构成对自身明显损害的数字信息,想要被互联网遗忘,就更加困难。

更何况,人们留下的数字信息,还有很多散落在犄角旮旯,一时发现不了,不代表它们已经消失,也不代表它们不会被翻出来,连要被遗忘什么都盘不清楚,下一步就无从提及了。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90后达到3.62亿,全面超越了80后,同时,作为网络原住民,90后对网络的依赖持续加深,每月上网使用时长超过一万分钟,同比增长了26.6%,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也接近7.5小时。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2018年,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预测,2025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较2018年增长10倍之多,达到163ZB。

1ZB相当于1.1万亿GB,按照25Mb/s的网速测算,一个人要下载完163ZB的数据,需要18亿年。

而说到个人的数字遗产管理问题,虽然各个平台相继推出相关政策,人们的意识却并不强。英国数字遗产协会在2017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对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做任何计划。在接受“数字遗产调查”的受访者中,只有37% 的人写过传统遗嘱,2% 的人回复说他们写过“社交媒体遗嘱”。

与之响应的,是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2018年,facebook用户超过30亿,其中有3000万已被保护的逝者纪念账户。研究者根据用户增减趋势推算,到2100年时,生理死亡的用户将远远超过生理活着的用户,达到49亿人之多。

从整个互联网数字信息存储的角度来看,依靠个人发起的“自毁”来平衡数据量,可谓杯水车薪。于是,一种更显激进的观点被提出,那就是,我们的互联网需要学会遗忘,需要像人类社会在前互联网时代那样,拥有新陈代谢的能力。

对此,大数据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论述较早。其在《删除:大数据的取舍之道》一书中提出,遗忘是人类的美德,而大数据时代让遗忘终止。他还进一步提出,遗忘终止有四个关键的驱动力: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访问。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如何优雅地忘记?舍恩伯格建议,我们应该从技术着手。文件可能会有到期日期,这样它们在某一时刻后就会消失。或者它们可以 "数字生锈",除非有人作出努力保护某些信息。也许数字信息可以随时间推移,变得不那么容易获得。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这就好比人们将老照片放进鞋盒,安置在储藏间里,而不是挂在墙上加以展示。

谷歌允许用户进行“闲置账号”处理的设置,其中有一个选项就是闲置满期后自动删除账户,这其实就是互联网遗忘的一种实践。2020年,谷歌更进一步,宣布不管用户有没有预先设置,账号只要闲置超过2年,都将被删除。国内的微信和QQ,其实也有类似的政策,只是对具体的闲置回收或销号的期限没有做具体说明。

这种方式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只有当人类形成这种共识,在全网实施“互联网遗忘计划”,它才可能有效。否则,它无法解决数字信息虽然在一处被忘记,却又因其曾被复制,而在另一处被铭记的问题。

互联网学会遗忘,那一天是否会到来,我们不得而知,从现在看还很遥远。当下,网络平台的数字遗产保护措施,以及个人的数字遗产规划,是我们可以付诸行动的起点。

参考来源:

1、凤凰网读书《当一个人去世,他的近亲是否有权继承他的社交账号?》

2、潇湘晨报《微博发布逝者账号保护公告:去世后,他们的社交账号怎样了?》

3、QuestMobile《2020年中90后人群洞察报告》

4、《清华法学》2018年第6期《丁晓东:被遗忘权的基本原理与场景化界定 》

5、NewScientistDigital legacy: The fate of your online soul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继承我的iCloud”?远远不够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