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等待重启

转载时间:2021.09.10(原文发布时间:2020.07.10)
13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37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多知网”(ID:duozhiwang),作者 任雪芸,36氪经授权发布。

在北京,等待重启

在北京这样重视教育的大城市,无数线下教培机构紧密交织,他们既是这条教育产业链上的建设者,也是北京当下一流教育水平的见证者。

在全国抗疫趋于平稳之际,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使得抗疫警报再次拉起。

目前,这场依旧望不见尽头的“战争”还在大口吞噬着线下机构的生存空间,而每个教培行业的从业者也在这种无法确定的未来中持续摇摆。

我们找到了一些北京的培训机构,他们有的转头奔向了在线,有的在资金的压力下试图离场,还有的选择在原地等待。他们都是艰难抗“疫”的求生者,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场“灾难”进行着对抗。

01 “我曾想过把机构给卖了”

北京宣布再次停课之前,程磊(一家素质教育机构创始人)把机构的开工通知都发群里了,可谁又能想到呢。

半年以来,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感到失望。

1 月中旬,程磊回老家过年,坐火车时都没戴口罩。当时的他还带着那种“盲目”乐观的心态,没想到火就能烧到自己身上,更没想到还能一次又一次地复燃。

相比 2 月开始发酵的疫情,这次停滞给线下机构带来的心理负担会更重。用程磊的话讲,本来看到希望了,结果又是当头一棒。

而让他懊悔且无奈的是,疫情初期,由于乐观的心态和素质类学科本身的特性,压根没考虑过线上教学。

带着“赌”一把的心理,程磊选择了停课,可事态却并不如想象乐观。

时间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六个月又过去了。“说实话,现在转线上确实有点儿晚了,而且我们是非刚需品类,想让家长和孩子买单也很难。”

6 月下旬,察觉到暑假复课无望以后,程磊想尽办法加入了各大教育群,试图从里面找到一些教育机构的收购方。

在当下的北京教培市场,程磊并非个例。随着复课时间的推移,试图通过收购解决燃眉之急的机构越来越多。

整体来看,这部分机构大都不具备转线上的能力或者条件,校区在 3 个以下,年营收在 100 万到 500 万左右。

更揪心的是,在目前买方市场主导的大背景下,北京甚至出现了一批专门抄底的收购者。比如,一个机构打算 100 万转让,可能收购方会进行“恶意”砍价,嫌太低就放着,接着亏,等过两个月再问,直到机构扛不住为止。

两周时间过去了,多方咨询下来,程磊求收购的心也最终归于平静。

一方面是条件不好谈,怎么谈、跟谁谈都是吃亏。另外一方面是考虑到未来,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小十年的创业者,口碑真的太重要了。

如果还想在教育行业做下去,那撑下去的决心就必须更加强烈。程磊心里特别明白,如果现在做了“逃兵”,那就意味着放弃了当前的市场,而且很可能意味着无法卷土重来。

02 “我开始想象回老家工作的状态”

栗子和男友在同一家线下机构的不同分校做书法老师。

自 2 月初起,他们所在的机构已经停了 5 个月的线下课,而这也就意味着,在长达 5 个月的时间内,两人每月的收入加起来还不到 5 千块。

“我们住在西五环,三居室的主卧,加上水电服务费,房租算下来每月就得 3 千多,扣完还剩不到 2 千,真的是勉强度日。”

两个人在为数不多的存款下强撑了 3 个月。5 月左右,栗子所在的机构开始提供在线授课方案,老师的收入构成调整为最低薪水加上在线消课的课时费。

可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栗子当下面临的经济危机。

根据其当月拿到的收入来看,一节一个半小时的课,课时费平均下来不足 20 元。同时,由于学生上课意愿不强,相比去年同期,在线消课量仅为线下的五分之一。

这让栗子陷入了更为长远的惶恐之中。

她的担心在于,就算恢复线下课以后,孩子们积压的课时也够消耗一阵,而这也就意味着,以往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大的提成部分很有可能面临大幅收缩,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到。

时间进入 6 月,为了维持生计,栗子的男友最终决定跳槽到一家在线教育公司。

与此同时,栗子在招聘平台上也投了不少简历。不过,让她倍感失望的是,目前市场师资流动似乎同样处在一个低迷的状态,回复到她的基本都是销售岗位。

不想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到与收入不匹配的工作中,也不想贸然换到一个不喜欢的工作中,栗子最终跑到了盒马做兼职,这是她来北京之前从来没想象过的事情。

“没什么目的,就是补贴家用,然后避免在家胡思乱想。”

更为深刻的考验在于,这场疫情让栗子和男友开始思考在北京继续工作的可能性。“以前我们没想太多,疫情抽干了水,这些问题也就顺势浮上来了。”

当下,栗子和男友已经开始将目光看向家乡,“趁着这段空闲时间,我想准备考考家乡的公立校教师。”

在北京,等待重启

03 “要节流!要开源!”

疫情既然发生了,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业,那就尽可能把支出减到最小。

李天在北京开了不到十家的亲子游泳机构,整体算下来,每个月的房租支出达到了百万级别。疫情初期,李天开在门头沟地区门店的房东主动减免了半年左右的房租,其他有的免了一个月、两个月,当然也有没免的。

用他的话来讲,减免房租这事儿真不能强求。

因此,为了缓解房租压力,在 6 月份准备复课之前,李天主动跟多校区的房东签定了一个协议,其中具体谈到了房租的支付方式。

面向每个校区,李天先交一个月或两个月房租,等着开业以后,再根据未付房租的比例进行分配,比如每个月付当月的 1.5 倍租金,直到不再欠房租为止。

除了房租减免以外,在机构资金的节流层面,一些 k12 教育机构都会利用优化校区减轻现金流的压力。但是,对于李天和他的机构而言,这一动作却并不具备参考价值。

核心在于,与学科机构不同,高端亲子游泳的装修和设备,一个店投入下来近 500 万,撤店的成本反而更高。

目前,根据公司账面的现金,李天估算,机构还能撑到年底。与此同时,为了将机构的生命周期继续延长,在缩减能力范围以内的开支以外,他同时尝试了各种开源方式。

“在疫情比较严重的三月份,我们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都不知道一个培训机构老板身后有没有一个口罩厂。”

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5 月份之前,李天真的去卖了口罩。“说实话,真没赚到什么钱,也就是补贴了家里几个月的生活费。”

不过,卖口罩这件事本身,让李天在十多年的创业经历中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感触:“作为一个老板,我需要想着公司的现金流,我本行是教育行业,但是同时,我也是一个养了几十个员工的创业者。非常时期,只要能合理、合法地搞到收入,我肯定会去尝试。”

进入 5 月以后,李天开始逐步扩大个人咨询业务的比例,针对教育行业,他提供了开店咨询、转让资源对接等服务。

几个月下来,李天做成了 3 个案子,拿这部分收入进行计算,的确能冲抵机构支出所带来的部分损失。

04 “把目光暂时投向内部”

“在这次疫情中,无论是活下来,还是选择退出,并不代表着哪个机构更厉害,只是谁更幸运而已。”

疫情突袭前期,一家素质教育机构的创始人李勇正好拿到了一笔投资。这的确是出乎他意料的一笔资金,也正是这笔资金帮助他平稳渡过了危机。

根据他的估算,如果没有这笔钱,自己的机构同样会在疫情中陷入被动。

6 月上旬,李勇所在的机构正式发布了线下选课通知,打算在通知后的一周左右开始线下课。由于北京疫情的发酵,这次尝试只得紧急叫停。

不过,让他心落下来的是,根据家长和学生初步选课的情况来看,大家对回到线下的意愿度很强。“孩子们都有社交的需求,听到线下复课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见到小伙伴了。”

带着乐观的心态,李勇选择暂时将目光投向机构内部的自我更新。一方面着力调整校区分配,一方面持续迭代线上课程。

从调整校区来看,李勇的出发点在于希望在这段时期找到更符合机构和家长、孩子需求的场地,比如,能够让家长更好停车、更加方便学生出行等。

 “我们一般会将调整范围设定在三公里以内,核心还是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在确定调整校区之前,机构工作人员也会和学生、家长进行一一沟通。”

目前,李勇按照线上课程推动机构的正常运转。根据他的观察,几个月线上课程下来,家长整体认可度较高。

根据他的发现,疫情初期,很多家长对线上教学持观望态度,担心线上教学效果。北京疫情延长反而加速了家长对线上的认可。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李勇认为这也是一种幸运。

在这次疫情反复前,机构内部抱的更多是对恢复线下的期待,而疫情的反复让每一个人意识到了危机。这让他意识到,对于教育行业而言,线上化几乎是不可逆的趋势。

目前,李勇和其团队已经在考虑,如何有节奏、策略性地去收缩线下。

不过,由于时机特殊且线上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他们还是选择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在小范围的业务进行低成本的尝试,包括系列课程体系的研发和在线系统的迭代。

“晴天的时候,现金流充裕才可以做这个工作,现在肯定不是这样花钱。在生死面前,无论是营收还是未来的发展,真的都不值得一提。”

05 结语

灾害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天塌下来的事儿,每家都是一样的,而且不分大小机构,也不分什么技术强弱。

对于大机构而言,由于学生多、老师多、校区多,其在应对的整体策略上灵活性较小。而对于中小机构而言,尽管资金实力不够强,但是在应对方案上却能够更加灵活。

比如,有些新开机构而言选择暂停脚步,等疫情过去之后,再考虑入场。有些撑不下去被迫转让或关停的机构,开始学会抱团取暖,积极寻找专业机构和服务平台的帮助……

尽管机构自救的方案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但是,相同的在于,对于每一位创始人而言,只要能活下去,每个办法都会去尝试。

根据当下北京疫情的发展态势,多位机构创始人按照 9 月恢复线下做出了新的预案。不过,用李天的话来讲,现在大家都没有想太多,还是以政策为前提。

“或许,我们又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呢,我始终相信一切都有转机。”(多知网 任雪芸)

(*文中受访对象皆为化名)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在北京,等待重启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企业协同办公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软件

限时免费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