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 下一个Google和Facebook在哪里? >

下一个Google和Facebook在哪里?

转载时间:2021.09.09(原文发布时间:2016.09.15)
17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74次

编者按:最近似乎大家不怎么炒技术泡沫论了,但另一场大讨论开始尘嚣日上——社交、移动和云计算推动的这波技术创新可能快要结束了,下一波技术创新会是什么呢?在巨头抢位前沿领域的情况下,初创企业还有没有机会呢?如何才能挖掘出下一个Google和Faebook?我们看看FirstMark的VC Matt Turck是如何思考的。

过去几个月,围绕着独角兽和泡沫之争似乎开始暂告一段落,对经济崩溃的恐惧并未变成现实(至少目前没有)。

相反,现在冒出了另一场讨论,这场讨论的重要性可能还要大。那就是技术接下来会如何发展?未来10年哪个领域会冒出又一个Google和Facebook呢?

促使这场讨论的,是大家普遍感觉由社交、移动和云推动的最近这波大的技术创新已经快结束了。这一波创新冒出了许多伟大公司,大家担心是不是还有空间留给更多“类型明确”的初创企业。这个世界还需要另一个Snapchat吗?或者是另一个市场,按需型公司,食品初创企业,P2P借贷平台?现在难道不是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一家SaaS公司了吗?

有一组似乎相互各异的技术也许属于“前沿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机器人、无人车、空间技术、基因组学、神经系统科学,可能还包括区块链,这往往取决于你问的是谁。

风投界似乎对主题存在分歧。炒作肯定是起来了,VC的钱也砸进去了,但我内心的感觉是,许多投资者对那些领域的感觉是不安的。许多人担心“前沿技术就是新的清洁技术”:这个迹象表明VC只是仓促地进入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绝望地想找到下一个大事物。

而且显然从本篇文章来看,我是前沿技术的狂热粉丝——但希望作为一个投资者自己不会盲目迷恋。

为前沿技术辩护

“前沿”这个词我喜欢,因为它非常鲜明地点出了所牵涉到的机遇与风险。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机会很大,刺激,甚至还有一丝浪漫的味道。但这也可能是你的葬身之地。

一点思考:

首先,前沿技术很了不起。对此任何内心具备一定极客精神的人很难不感到兴奋。我们在讨论的是眼前出现的一个全新世界,一个不仅20、30年甚至2、3年前还完全只会在科幻小说出现的世界。令我着迷的是,所有那些领域都正在从科学项目变成能用的功能产品。这是非常壮观的场景,而且是真正的指数级的变化节奏。(比方说可以看看Chris Dixon的这篇文章)

其次,这组技术之间的差异未必像乍看之下那么大。这些领域大多有一个核心的共同点,那就是新发现的、足够迅速且便宜地捕捉、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的能力。当然,物联网、无人机、机器人、无人车等也受益于许多的其他趋势(移动、云计算),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数据——这些都捕捉了海量的数据,并且在根本上是由数据和AI(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推动的。

第三,这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VC 是看门人,但最终创业者才是大巴的司机。在今天,前沿技术越来越成为许多最聪明的极客怪想要攻关的东西。不同的前沿技术处在炒作周期的不同阶段。但就整体而言,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发展的。

就投资角度看,有什么棘手之处?

在有开源、AWS以及精益创业方法论之前,任何初创企业想要开发一款产品动辄就要上百万的VC资金(大部分钱都交给Sun和Oracle了)。然后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初创企业得以用更少的钱更快地做更多的事。更快的产品/市场匹配成为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前沿技术是一种复古。很多时候这牵涉到了某种“深度技术”的开发,而不是组装之前的现有技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涉及到硬件的话,情况会更加棘手,而现在颇多都是这种情况。

此外,按照定义,前沿技术初创企业的运作尚处在非常早期阶段。任何使用他们产品的客户都属于超级早期的采用者,往往处在深度试验模式。

因此,跟非前沿技术的同行相比,前沿技术初创企业A、B轮在发展势头和指标方面往往表现得过于“滞后”。比方说,美国大多数物联网初创企业似乎都需要完整的A轮(除了大型的种子轮以外)才能交付产品。等到可以在B轮亮相的时候,他们有希望取得一些早期的销售成功,但出货量上一般都不会太大,大到他们可以宣称自己最终其实就是做软件和数据。

有时候,发展势头会进一步受到监管的约束,比如说无人机、无人车以及基因组技术就是这样。

指标的缺少令投资者感到不安。如果你没有MRR和流失数字,那在信心方面得有飞跃,而这总是挺吓人的。要想确保信心不失,前沿技术投资者需要深入到许多新的技术领域——而这需要大量工作才能做好,可能还会后患无穷。做出这笔投资你可能感觉挺舒服,但你不清楚下一轮的投资者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作为早期阶段投资者,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偶尔需要在后几轮给予那家公司比一般更多的支持。

新的在位者胃口很大

前沿技术初创企业还有一个额外的有利因素。

在技术领域,总会有一头800磅的大猩猩站在某处。1990年代时,VC会问创业者“微软会不会马上就能复制这个?”在2000年代,问题会变成“Google为什么不能做这个?”但是对于互联网的大部分历史来说,初创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相对奢侈的局面:即他们的对手大都是笨重、缓慢的非技术型在位者。

时过境迁,今天的初创企业所面临的在位者越来越不一样——不久之前的初创企业,但是现在已经羽翼丰满。这个名单都是现在已经非常出名的公司:Amazon、苹果、Google、Facebook、Salesforce。其他的像Uber、Tesla或者SpaceX也在迅速加盟这个俱乐部。

这些“新的在位者”行为跟老的那批很不一样——他们是数字原生的,有进取心,行动快速。他们痴迷于自己的颠覆,愿意采取登月行动。

而且他们全都盯上了前沿技术,嘴里说着:“这是我的。”这一切发生得非常快。对于全新的初创企业来说,大部分的前沿技术领域留给他们的时间窗口都不多了,因为大型的在位者很快就嗅到了味道。Google通过收购Nest迅速进入物联网,Facebook基本上凭借着Oculus这一单生意一跃成为现代VR玩家,无人车似乎从一开始就在Google、Uber、Tesla等的竞争中成形。Amazon做出了第一款真正的物联网热门产品(Echo),其无人机计划也比任何初创企业或者Kickstarter项目来得更具实质性(Google也是这样)。

AI这块正在面临一个终极战场,每个人都已经杀得刺刀见红。

在拥有海量数据方面,关于新的在位者强大优势的讨论已经够多了。不过这其中有一件事情挺微妙的——我知道的一些最聪明、技术功底最深的创业者,现在正致力于让AI利用少量数据就能工作,而且做得已经相当好了。但是距离目标还相当远,而且优质数据的规模的确很重要。

当然,在位者愿意并且能够不惜代价吸引和获得顶级人才,比如通过提高报酬、收购初创企业,或者偶尔玩点小手段(Uber就把CMU的整个机器人部门给挖了)。

另一方面,新的在位者也开源了大量的技术(Tensor Flow等)。你可以把这个视为“无害”,或者看作是非常有效的战术武器,用以(先于初创企业)宣告自己在关键领域的领地,并且通过满足自己的顶级人才改变世界的需求来挽留精英,怎么看要取决于你愤世嫉俗的程度。

新的在位者对前沿技术的胃口无疑已经令一部分创业者一夜暴富,不管他们的手段是直接的(Nest、Dropcam、Oculus、Skybox、DeepMind、Otto),还是间接的(给非技术在位者造成压力,迫使对方收购相关技术初创企业,如Cruise)。并且这也给他们的投资者创造了巨额汇报。此外还发生很多小一点的收购,尤其是在AI方面,从财务方面来说这些对创始人挺划算的。实际上,AI投资的关键困难之一就是太多公司太快就被吞掉了。

但是,对于那些对获得快速回报不那么感兴趣,决意跑马拉松,一心只想成为明日的Google或者Facebook的前沿技术创业者来说,成功之路已经变窄了。

我要寻找什么

鉴于此,我要寻找什么样的技术初创企业呢?

有非常高智力的技术创始人。当然,任何一个初创企业你都希望有聪明的创始人。但考虑到前面这一切,前沿技术的创始人必须智力过人,在所从事的领域必须有深厚的技术知识,而且还应该具备丰富的相关专业经验。这些精英中的精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迹象,不过前沿技术往往是技术领域博士(或者辍学博士生)的领地,最好是顶级院校。

深度聚焦客户。上述类型创始人的关键风险之一是“他们纯粹为了技术而做技术。”你当然希望创始人要面向客户,并且在公司的非常早期阶段至少乐于跟一位关键beta客户打交道。

实用主义与耐心。在早期、未明确但已经有竞争的市场里,这一点尤其重要。这可以意味着保持低的烧钱率,确保公司在市场真正起来的时候仍然活着。活着建设一支至少部分国际化分布的团队,因为你可能没有办法跟Google活着Faebook在旧金山活着纽约这样的地方争夺深度学习人才。

审慎的市场定位。说易行难,但是还是要避免进入迟早可能直接跟巨头竞争的领域(比如说AI、图像识别、视频识别或者语言翻译等)。其他的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在初始市场定位方面,做企业侧要比做消费者市场更安全,垂直行业要比水平安全,工具比平台安全等。只要有可能,就要比自己定位为多个平台之间的黏合剂——比方说,实现跨所有VR头戴设备兼容性的解决方案。或者在平台与最终用户之间充当“最后一公里”。

尤其是在AI领域,短期要清晰聚焦于智能数据获取策略(这个主题方面有一篇文章写得很棒),并且在中期要形成数据网络效应。

结论

我认为目前的这波创新(移动、云)还没有结束,还会继续产生伟大公司。大量行业(金融服务、医疗保健)仍然处在采用这些技术的早期阶段。

与此同时,尽管前沿技术覆盖了不同领域,并且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从整体来看它们引领的未来是不可避免的。这也许会对投资者构成有趣的挑战,但世界就是这么发展的,魔鬼已经被从瓶子里放出来了。对于创业者来说,只要你瞪大眼睛仔细盯住,也许现在就是创业的最好时光之一。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下一个Google和Facebook在哪里?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企业协同办公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