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听说在这个技术革新,盛产焦虑的时代,你有些担心。什么样的工作更有前景?人生还有什么转换跑道的可能性?这个时代是不是产生了一些新职业,你可以尝试?
这样的职业有,而且还不少。「这个职业不太冷」力图用说人话的方式给你介绍一些「新」职业。涵盖范围从入门门槛、上升路径,工作状态,以及最重要的,薪酬范围。
今天跟你聊的新职业跟区块链有关。区块链这个行业,热钱多,薪酬高,急缺技术人才,以至于你在招聘软件上搜索时只需输入「区块链」三个字,就会出现大量的相关职业。
在区块链行业做技术,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你能不能干,需要怎么干?36氪采访了一家区块链公司旗下的技术总监、架构师、产品总监、CTO,试图从跟技术有关的四个不同维度,给你一些启发。
来自 关心你的 36氪
「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啊?」过年回家时,面对老家亲朋好友的关切慰问,这个寻常问题也许就成了千古难题,让你不知从何说起。
当李启胜向他的七大姑回复,「我在区块链行业做技术。」大姑们眼睛倏地一亮,区块链我知道啊!很赚钱的!快跟姑说说你到底做点啥?发点什么币?
李启胜犹豫怎么才能解释清楚,薪酬高倒是不假,但区块链和发币这件事不一定相关……思考再三,说,大姑,你用过淘宝吧?区块链技术核心概念你可以这样理解,淘宝发展好不好马云说了算,区块链好不好,得千千万万个马云说了才算。
大姑若有所思。
事实上,区块链概念大热的背后,人们的疑虑也呈倍数增长。在一家区块链公司做技术总监的李启胜思前想后给大姑的答案,并不一定能让大姑满意。他曾和朋友开玩笑道,要了解到区块链的价值只需要大公司出一件事故,比方说大家在支付宝或者微信的钱一夜之间被转走了。过去,人们的钱放在这些账号里之所以安全,是因为背后有大公司做担保,一旦出现大型事故,公司公信力受损的同时人们的财产也受到冲击。这个时候,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不可篡改、透明、可追溯,用区块链技术就可以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不过,现在区块链行业还处于底层技术尚有欠缺的阶段,若真要能实实在在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话说回来,首先需要清楚,链圈与币圈是两个世界。同样一个做技术的架构师,在链圈的年薪在40-100万之间,而币圈发的工资可能是这个数字的20-100倍。
在这里,你已经面临选择。
李启胜选择了链圈,他认为这是一件有追求的事业:人性趋利,由于中心化的存在,权力永远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我们能否从技术的角度去对抗人性之恶呢?」区块链技术给了他这样一种可能。
回想起他的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在华为做软件工程师,之后陆续跳槽,一路从软件工程师做到了项目技术总监。李启胜认为,目前通信行业的发展已步入夕阳,很多公司在倒闭,技术发展到了瓶颈。此外,他做技术多年,发现和他能力相仿的同学,皆因选对了行业,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他转而信奉「选择比努力重要。」这一原则,直觉告诉他,「必须快速进入区块链行业。」
做了十多年技术的李启胜开始读各种白皮书,读经典区块链源代码,花了整整3-4个月才算是入了门。而读区块链源代码的过程,他说,「非常痛苦。」这个痛苦的感觉就好比,你我沟通的基础是使用普通话,你听得懂我说的每一个字,冷不丁我说了一个成语,每一个字你都会念,但连起来你就不知所云。读区块链代码的过程类似:代码你都能看懂,一连起来就完全不懂。
这并不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阻碍。因为区块链行业所需知识的复杂性,甚至涉及密码学等,直接导致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同时又喜欢做技术开发的人才极少。至少目前来看,学业背景是什么与你是否能进入区块链行业做技术,没有必然联系。
产品负责人张庆对于区块链人才的要求是,技术/业务/金融这三者懂一项就行。当然,如果什么都不懂,那就先实习,从其中某一项上手。
张庆过去的公司内部有个真实的例子:一个本科学管理的姑娘跨行做技术,写了两年代码就成了部门负责人,另外一个本硕都学计算机的男生,写了5年还在原来的岗位。这两者的差异点在于,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前者在没有那么懂技术的情况下,先去熟悉技术实现时需要服务的业务,而编写代码只是在业务理解基础上的输出。而后者是先从代码开始思考,一点点拼凑出一个可能服务于业务的程序,结果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迷失了。
在真正的技术大拿眼里,太阳底下无新事 —— 架构师饶林对于把区块链概念炒得翻天覆地的人们,很不以为然,「区块链根本不是新技术,很多年前就存在。」而在他过去的职业经历中,除了对技术本身投注的持续不断的热情之外,并没有和区块链产生额外的交集。
饶林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在华为做通信监控,需要保障移动、电信的通话质量,预防电话打不通的状况发生。诸如,粤东与粤西沟通所依赖的广东移动,曾有过长达3小时无法连通的状况发生,损失以千万计,这是饶林的工作职能范围内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2012年,他跳槽去了刚上市一年的人人网,做了好几年的开发。在人人落寞前夕,他加入开心消消乐,加班没日没夜。后与朋友一起创业2年,依旧负责开发。当时的他对于区块链这个领域的知识储备并不多。他所拥有的,是技术能力 —— 饶林几乎熟悉运用大部分的计算机语言,以及,作为架构师所必须的全局思考的抽象能力。大部分时候,每个工程师只看得到自己面前的工作,缺乏理解整个框架的能力。架构师则需要制定整个项目的总体架构,指导开发团队完成指定计划。一个架构师工作的好坏很多时候决定了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成败。
不同于其他行业,在区块链行业做技术,需要大量学习。在其他行业做架构,需要考虑稳定性、并发、备份等问题,而区块链行业除了这些问题外,还需要研究实现「去中心化」。因此,所有原本在中心化环境下很简单的问题,都需要通过一套比较复杂的共识算法来完成。另外,由于区块链技术是由很多现有技术组合实现,你自然而然地需要学习大量的新技术。
「有时候一天下来,一杯水都没喝。」饶林很平静地说。
如果对于技术没有特殊执着的追求,也可以朝CTO的方向发展。通常,做了多年的技术开发后,可能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案,那就可以把具体执行交给架构师或者技术专家做。
CTO林桐之前就写了7年的代码,在第7年的某一天,他问自己,我在这个行业里面到底能获得什么?我对技术到底有没有追求?他知道自己的代码写的没什么问题,能用,但业余时间他并不会去钻研技术,更不会主动去CSDN上发文章等。他当时也在犹豫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过程中,他碰上了一个导师,对方对林桐说,「你写代码没问题,但你不适合做技术。」
导师的评价验证了林桐的自我认知。他做了一个决定:如果我不走技术这个方向,我需要从性格上培养自己,我一定不能太内向。随着互联网爆炸式的发展,是否与外界频繁接触,有着巨大的差异。
于是,当时的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要成为通信行业里面对所有业务版块最熟悉的人。无论是无线,还是宽带网络,他尝试接手任何项目。结果是,除了销售以外,从项目经理到售前服务,林桐几乎都做遍了。
要知道,刚入职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在考评做PPT分享时,领导一进门,脑子就空白的年轻人。林桐直到现在还记得,那次考评自己得了C。离被辞退的D仅一步之遥。
现在的林桐,累积见了700-800多家机构,关于区块链行业的趋势了然于胸。然而,即便CTO的主要职能偏管理,林桐依然需要获得技术团队的认可。这个认可来源于他在接触客户以及投资人的过程中,判断哪一些应用落地会有真正的爆发优势,林桐会提前把技术和需求布好战略,当客户根据市场提出要求的时候,整个技术团队已经准备就绪了。
当然,所有的技术只有在被业务所使用后,才会有价值。「比特币原来做出来了,长期没有人用,也是没有价值的。」产品负责人张庆深信区块链是第四次技术革命,他最早做IT,后又和各大银行做了6年的供应链金融,发现有很多场景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寻寻觅觅中,他发现了区块链技术。
张庆自称是全公司最不懂区块链,但却是最能够把区块链讲明白的人。他跟36氪分享道,金融领域有不少机构在做「伪区块链」的事 —— 比如,一些银行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而项目运作中的多个节点都在自己银行内部,跟不用区块链的效果一致;还有银行在贵金属买卖领域尝试区块链技术,但问题是,普通人把钱存在银行本身就不担心,更不可能担心贵金属买卖了。这些,都是银行机构选择找一个低频场景,做一种低成本的尝试。
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到成熟,需要时间。对此,张庆比较乐观,「区块链发展到后期一定会有人问这些银行,你们为什么不用区块链?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藏着不想让我们知道?」
谈及招聘技术人员,林桐坦诚地说,「面试的时候我喜欢直接问,你是不是只想贴个标签,技术练完就走人?公司认同感这个事情,其实不太靠谱。北上广这么大的压力,大家都是冲着赚钱来的。如果大家开诚布公地谈,你可以过来贴标签。你只要踏实做,对公司有价值,我也欢迎。」
信已至此,总结一下:
薪酬范围:链圈架构师年薪在40-100万之间
若选择进公司实习,首先,在实习过程中就要加强自我认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技术以及在哪方面需要加强。读书期间那些好像没有用的《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在做技术的后期便会体现它们的重要性 —— 只有理解了这些原理,你才能深刻认知计算机的本质,你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开源代码中分析出,为什么A比B好,为什么对方是这样写代码的?而这,也是做一名好的工程师的必备要件。
其次,努力找一个好的导师,确立自己的目标感。自己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但每个人都有盲区,很多时候是需要外界的力量帮助你扫盲。
再次,从事技术工作的同时,学会分析行业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在工作1-3年期间,对回报考虑少一些,对个人成长考虑多一些。
希望上面所说的区块链行业故事对你的择业有一些帮助。如果没有,还有下期。
(如果想分享你的职业经历,或者有什么职业困惑,欢迎联系yanyan,微信roseisnotred,添加请注明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