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林
编辑/徐宁 杨轩
上线15个月后,58到家的企业服务业务宣布离开母体。此时,它已经获得了58到家、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以及风云资本的投资。它此前已经在11月29日乔迁了新址。
“58企服本来就和到家服务有着定位和资源方面的不同,”58对公事业部负责人王铭解释拆分的原因说,“独立出去之后也是为了更好地融资”。36氪了解到,58企服已经被制定了未来四到五年内上市的计划。
这家被命名为“58企服”的公司在一年多以前,是58到家一次转向B端市场的试水。
“因为某些公司的管理者个人用过我们的C端服务,就过来问58到家是否也能够为他们的公司提供服务。”王铭说。问的人多了,王铭和团队开始考虑增加企服业务的可能性。他们先从最擅长的保洁服务开始尝试,并随着市场需求,将业务线逐渐扩展到了安保、配餐、绿植以及外墙清洗等后勤项目。
“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王铭说,一个可以支撑的细节是,上线一年来,不乏有大公司在58企服上支出上千万元人民币。
在一年多前,上门服务价格战导致难以盈利,此后又资本紧缩难以募资的情况下,e家洁、阿姨帮等垂直家政平台也都在切入对企业的服务,并把这视作一项能带来利润的业务。
上门服务企业这件事,和面对消费者的保洁业务之间,可以协同之处在于:服务企业时周末基本属于空闲状态,而58到家则可以将无事可做的员工调配到C端去支援家政业务。为此,58到家组建了专门的B端劳动者团队,进行统一培训。王铭说,在独立出去之前,企服这块80%的业务都在清洁方面,主要由自营的劳动者团队负责,其余业务大多交给了供应商。58到家负责对供应商团队进行培训。
然而,靠58的品牌优势,来获得企业客户,这个最初的预设是否能成立?
36氪了解到,58企服业务目前覆盖了200多家大型企业,以及500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其中包括百度外卖、聚美优品、穷游网、Airbnb等知名公司,除此之外,还与多家集团和连锁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虽然58方面表示,企服业务不设置门槛,不过事实上,占地1000平米以上,员工在300到500人的公司才是重点客户。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并对高质量的企业服务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并有一定的预算保障,“大客户最大的优势就是客单价很高,一个大合同几十万上百万,小型客户可能一年也花不了几万。”王铭说。
搞定大客户,通常意味着需要强销售团队。那么,以往58到家依赖自身流量、广告、知名度获得用户的方式,是否也适用于企业客户?
王铭对36氪承认,58到家内部的B端资源其实并不占优势,如果能够有亚太集团这样的商业地产巨头为其导流,提供B端优质资源,也将会形成互补,同时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增强企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亚太不动产学院用了十年时间,积聚了2000多家不动产企业以及项目资源。
现实是,虽然企服业务在58到家内部已经做成了一定的规模,不过58这种企业,与传统家政服务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仍然存在。截至 2015 年 7 月,已登陆新三板的上门保洁服务公司e 家洁净亏损额已近 3000 万人民币。
据企服业务内部人士透露,截止到今年11月,“企服这一块已经达到了收支平衡”。不过这显然不是58到家的最终目标,该内部人士说,“我们之前在探索如何能够让企服业务盈利,最终的结论是,它独立出去后盈利的可能性更大”。
58到家创始人陈小华曾经公开表示,预计2017年公司的交易额做到120亿元-150亿元,有1-2个子业务实现规模盈利。此前的今年9月份,王铭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企服业务这块,58到家制定的目标是今年签约1个亿,彼时他就向媒体透露,“未来不排除将它从58到家分离出去,独立发展”。
58企服CSO(首席战略官)孙博称,58企服起步估值近一亿人民币。未来,“如果能够通过上市,为品牌背书,必然会得到更多商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