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ERP > 交通与物流:下一个平台 >

交通与物流:下一个平台

转载时间:2021.11.08(原文发布时间:2016.10.09)
178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78次

编者按:Web和移动之后,下一个平台是什么?有人说是AI,有人说是可穿戴,有人说是虚拟现实。但Balderton Capital的VC Nicolas Debock认为,应该是交通和物流,因为我们的衣食行等都离不开它。现在,一个全新的机动性方面的技术栈正在搭建,而技术巨头正在设法成为“全栈”提供商。一旦这个技术栈搭建好,交通和物流将会就像电力、燃气或者水一样,变成公用事业。

我的工作最好一点是可以见证整个市场被彻底颠覆。现在我有幸目睹着软件如何蚕食交通和物流,而且吃得还挺快。

交通先导的革命不是什么新想法。我们都知道运河、铁路、公路不仅改变了交通,也改变了大多数产业。但当前的这场交通和物流革命给人带来的兴奋程度甚至还要更高。

交通物流正在变成公用事业

就像电力、燃气或者水一样,交通和物流将会变成公用事业,对此我很有信心。你只需“按个按钮”,一个东西或者人就会出现在你门口。哪怕不是即时出现(远距传动尚未实现),至少也是自动地在数分钟内到达。

如果这听起来像是魔法的话,回顾一下几百年前抽水马桶听起来也像是魔法是值得的。排水沟和清洁站网络取代了倒夜香(night-soilmen)。现在除了复杂的下水道以外你不会指望任何其他东西(来处理排泄物)了。瞬时交付也会是这样。

这样一种未来的大部分要素都已经有了:无人车、传感器网络、仓库管理软件、无人机、由跑快递的人组成的“人云(human cloud)”、车队、机器人队伍……每一家独立公司都在攻关该问题的某一个方面,但所有这些要素混合起来就能提供一个流畅的、公用事业式的解决方案。

一个新的机动栈(mobility stack)的基本要素

  • 升级的基础设施:这一点看起来似乎不明显,但是基础设施层正在发生着大量创新。街道上的传感器,“智能”路标,帮你自动停车的机器人,用无线停车开门器进行智能停车,充电站网络,以及针对公共或私有共享乘车解决方案的车辆(巴黎的Autolib,德国的DriveNow和car2go)。如果道路不够的话,物流的未来也许无人机就会来凑了。这会创造出对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需求。你还可以想象Hyperloop在一种新型的管道网络里面跑,实现人和物更快的远距离运输。

  • 按需/交付服务;交通的人云:我想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按需服务的爆发了。按需服务可以让你直接通过智能手机订外卖、约司机、买东西等。比如Deliveroo、Uber、Postmates等等(在此只列一些大玩家)就是。基本上,这些公司已经创造了一支全新的按需交付司机劳动力队伍,在5年前还不存在这样的劳动力。你可以随便在任何一座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走走,数数5分钟之内能找到多少跑运输的人。

  • 仓储:仓储显然是物流栈的一大部分。现在仓储不仅已经变得高度自动化,到处都是传感器,而且交付人云的出现也变革了物流组织流转的方式,对什么是仓储以及在哪里仓储也进行了重新定义。一些餐馆已经没有了实体的“前端”,产业化的厨房(比如Frichti或者Blue Apron)在大城市每天都会开放,为那些按需食品服务提供服务。但这还不仅仅是吃的方面。一旦你接入到物流的流转当中,任何一家商店都可以成为本地仓库。甚至Uber的汽车行李箱都可以变成一种新型的本地流动仓库。

  • 货运:过去2年,我们看到很多公司都在追逐更大的货运市场:从集装箱市场(不是Docker的容器啊)到客户能按需订卡车并跟踪其路线的货运市场。我想欧洲的每个国家我都能数得出至少有4家公司多少在从事道路或海洋货运市场(SaaS解决方案与ERP、网上市场、货运司机移动app、定价引擎、点对点厢式货车解决方案等的集成)。这个领域绝对会进行整合,但它们目前都在加速这一基础设施变革。我们还看到货运和针对消费者/中小企业的包裹的市场之间也冒出了一些新公司,他们在跟小型货车合作来解决这中间的问题(比如Trusk、Anyvan就是两个不同的例子)。

  • 出行(People transportation):Uber是这一板块所有公司之父,但远不是唯一的一家。全球有很多公司要么直接跟Uber竞争,要么在致力于于该市场的特定部分(针对年轻人的Heetch,针对通勤者的Via……)以及不同模式(Blablacar的共享乘车,汽车共享或者车队共享……)

  • 池化算法与点对点网络:大部分做出行(People transportation)的企业都有这个,但它本身具有真正的直接价值。任何这样的工具都将让你可以连接供需两侧并对双方进行优化。Uber Pool、Blablacar,也有像Padam或者Charriot这样做班车的玩家:他们都创建了一个特定的软件分派工具,是真正的流动性制造者(金融上的做市商)。这一工具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平台的盈利状况,你掌握的数据越多,预测路线和供需就能越好。这在物流世界也是成立的,一些食品外卖/日用品递送公司正在致力于创建一个点对点的网络和池化机制。

  • 面向消费者的app:Citymapper、GoEuro、Capitaine Train是面向消费者型app的极佳例子,它们仅仅是在信息和数据层面如此,但是在这个产业当中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是机动能力流动性(liquidity pool)与用户之间的唯一接口的话,你绝对可以在这个方程式当中有一个重要角色可以当。你监控着整个流,还能预测需求的波动性。

  • 聚焦交通摩擦点的初创企业:代客泊车初创企业、泊车机器人或者按需供气也在塑造着这个未来机动栈。这些公司都是面向流动性的物流和交通运动的一部分,为的是确保流动永不停歇。

  • 现有企业:作为本清单的补充说明,把这么庞大的既有市场的现有玩家排除在外是不明智的。物流和交通公司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它们已经建立了一个资产网络。仓库、机场、火车站这样的接送设施;联邦快递、UPS这样的快递公司;以及对需求侧全行业范畴的认知(高峰期/忙时)等,这些东西不会一夜之间消失。它们显然也是这个新的栈的一部分。

魔杖:自动化

自动化显然是可以极大加快这一机动栈变化节奏的要素。

  • 无人车:最近几年这一领域的进展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会成为新的机动性革命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大型汽车制造商现在都有自己的无人车计划,绝大部分的技术巨头也一样。Uber显然是其中之一,但Google和苹果也是。要是Amazon在做类似东西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奇怪。这一趋势不会止步于汽车,我们还会看到无人班车、卡车、公交车。无人车市场还创造了围绕着它的另一个机会:像激光雷达这样的传感器、摄像头以及计算机视觉软件。对环境的映射也至关重要,这样车辆才不仅能看到自己在哪里,周围有什么,也能预测将会碰到什么。所有这些大玩家都在做自己的地图/数据采集解决方案。更多细节可参见此处。

  • 无人机:细谈这个需要另写一篇文章,但是的无人机正在到来而且无疑会是这个机动栈的一部分。

  • 递送机器人:如果说不到2年前这听起来还像科幻小说的话,现在这已经变成现实了,而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从技术巨头到物流巨头

似乎Uber、Tesla、Google、Amazon、苹果这些大品牌以及既有车企都在追求成为“全栈”,换句话说,这个栈的每一层他们都希望占有,为的是提供(公用设施式的)端到端的体验。当然,创业者会继续创办旨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公司,因此他们只能占有这个栈的一层。我的预测是,这会导致一大波收购的发生,大玩家会挑选出最好的初创企业来构筑自己的“全栈”。就像以往一样,会出现OpenStreetMap这样的公司提供的开源替代品,会有数据开放运动(由激光雷达采集的3D点位的开放数据库),可能还会有开源汽车(我喜欢这个)。

下面我们看看最近技术巨头在堆砌这一基础设施方面都是怎么做的:

  • Alphabet:Waze+无人车+无人机+Google地图

  • Tesla等汽车制造商:他们投能力把大型车队投放市场。他们还可以不断地收集数据。

  • 微软也在追逐这个市场,策略是跟汽车制造商合作。

  • Uber:最后一公里效率,人和数据的颗粒网络,地图解决方案,无人车……

  • Amazon:我认为Amazon会成为这一市场的大赢家。Amazon已经是一个物流巨头,有着惊人的效率。现在他们在仓储内部这一块真的非常强,但是在仓储到仓储和最后一公里方面也在获取经验。如果Amazon收购一家大型的最后一公里送货能力公司(Postmates或者再疯狂点,把Uber收了……)的话我不会感到奇怪。

  • 苹果据说在做无人车。

有趣的是你会注意到Facebook在这个市场似乎不活跃。但是他们其实也在追逐这个市场,通过虚拟现实的推进他们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机动习惯的。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么我们会不会看到物流领域有一位霸主的出现呢?由一家公司管理完全球的人流和物流?我怀疑会有这样唯一赢家的出现,你会看到许多混合模式,会有大量玩家设法通过不同方案做大:

  • 领土覆盖:我们应该覆盖所有地区还是针对特定地区?似乎针对不同环境类型会有专门的玩家。机动性方面的竞争不仅仅发生在机动栈的垂直领域,也会是一场领土之争,你可以设法占有一块特定领地。这个市场的玩家通常都会强力控制一块领地。Uber占领的是密集中心区和机场(的士和地铁市场);大城市到大城市的通勤是BlaBlaCar的地盘(公交、铁路/国内飞机市场)等。一些玩家开始赢得郊区/不那么稠密地区(注:Uber正在设法占领郊区),有的则盯上了长途运输......

  • 数据战争:地图和地理空间数据显然是第一优先,但是交通数据、驾驶习惯,以及人口流动也是需要拥有的关键数据(Google最近收购了Urban Engines )。Tesla、Uber和Google在数据战场已经取得了先机。

  • 无人车队:是自上而下(做新车)还是自下而上(用旧车)?我应该把自己的车推上街(就像一些车企那样或者按照汽车共享模式运作)还是利用现有的汽车网络?Google似乎已经两种方案都采用了,既有自己的Google车队,也利用了Waze的用户群。Uber是一个混合玩家,因为它没有车队,但是这支车队是高度同质化的,是由中心化软件管理的。Lyft CEO最近就交通革命写了一篇很棒的文章。

拥有物流交通栈为什么重要?

物流和交通业务是一个庞大的低利润市场。你需要拥有足够大的基础设施才能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提供足够的流动性。然后你需要优化流程和流动,以便维持送货或者运人的每一分工作的利润为正。我认为无人车+手机(=颗粒数据)+机器学习将会改变这个市场的利润结构,推动成本下降,同时优化需求。如果它的走势遵循公用事业市场的话,我们一定会看到订购模式(接入网络)和佣金模式(基于重量和距离)的出现。如果流程真正得到优化,我们也许还能看到“自助餐”式的订购模式(就像Uber通过Uber Plus的尝试一样)。

而一旦你拥有了这个物流栈,面前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庞大的活动地盘,可以在此基础上在边际成本内做出大量业务来。一切有着高水平的循环性的东西都会变成在这些机动基础设施之下做出来的一门庞大的生意。食和行是两个明显的用例,因为一日三餐我们都要吃,而且通常每天至少要走动两次。看看Uber和Amazon如何轻而易举地进入送外卖市场(Uber Eats和Amazon餐厅),再想想基于此他们还可以做多少事情就知道了,准备好吧,一旦这一新的机动栈变得完全流动起来,你就会见证大量新业务和创造性毁灭的发生。

作为一名投资者我认为这个市场实在是令人兴奋。随着这个机动栈的搭建,我们不仅会目睹大量独角兽级的公司成立(这个栈的每一个层面都有机会),而且一旦它建成甚至还会变得更加令人兴奋,因为在这个新框架的基础上,所有的业务都可能被彻底变革或者创造出来。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交通与物流:下一个平台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ERP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ERP软件

限时免费的ERP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