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作者:明宇小姐。36氪经授权转载。
「你们用过即刻、最右、内涵段子、第一弹吗?」
PingWest品玩最近在做关于「00后App」这一选题的时候,成功采访到了北京某中学的 7 位初中生,向他们问出了这个问题。
在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着一张图,里面有 10 个据说是「大人不玩」的 App,这四个就在其中。
但这几位生于 2004 年的初中生给出的答案让人意外:只有一个人用过最右,一个人听说过内涵段子没有下载,其他人对这 4 个 App 一无所知。
作为作者的我听到这样的回答是绝望的,因为采访毕竟是小样本,于是我又拿着这几个 App 让大数据公司帮我跑了一下。
极光大数据显示,即刻、最右、内涵段子、第一弹的用户中,年龄小于 19 岁的仅占 20% 左右,除了内涵段子各个年龄段的用户分布较为均匀之外,其他 3 个App的主流用户群均为 20~24 岁的 90 后。
结果所谓的「00 后」App,主流用户群根本就不是 00 后啊!
2017 年 12 月 31 日,最后一批 90 后全部满 18 周岁,80 后、90 后集体告别少年时代,00 后粉墨登场。80 后、90 后的创业者们也开始为 00 后开发应用。在这些创业者的印象中,00 后的喜好不一样了,他们为 00 后开发的 App 较目前主流的 App 做了很大调整。
可是,你们以为的 00 后就是 00 后真实的样子吗?
00 后都玩什么 App?
以 90 后为主的 PingWest品玩编辑部在预测中除了上面的 App 之外还有 QQ、QQ 空间、抖音、如故等一系列小众产品。然而实际的采访样本虽小,却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媒体对这些「非主流」App 的用户群上有着刻板印象。
我们采访的 3 位男生和 4 位女生中,有 2 位男生用手机主要是玩游戏,他们常玩的游戏并不是吃鸡和王者荣耀,反而是在我们看来已经「过气」的皇室战争、我的世界;1 位女生也喜欢玩游戏,她常玩的是阴阳师。
除了玩游戏,这 7 位初中生对手机 App 的需求和大众没有太大区别:浏览资讯、关注感兴趣的博主大V、社交以及看视频。
传说中「大人才用微信,小孩子都用 QQ 和 QQ 空间」这一偏见,也在这次采访中打脸。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这 7 位中学生给出了一个很令人信服的统一答案:大人们都用微信,你用 QQ 还有什么用。
这所中学,学校使用微信传达信息,班级同学群、家长群以及年级大群都是微信群,他们日常联系的同学、老师也都在微信上。最后只能用微信了,因为不用 QQ,因此自然也就不用 QQ 空间。
微博、百度贴吧是这几位受访中学生中使用最高的兴趣社区,他们使用频次比较高的 App 还有 QQ 浏览器、今日头条、B站,7位初中生都把微信作为日常社交的工具,只有 2 个人偶尔使用 QQ,而没有人使用 QQ 空间。
一位男生小张告诉PingWest品玩,自己喜欢车,平时关注车的资讯比较多,还会特别关注北京公交线路的调整信息,这些都可以从微博上获得。另外一位男生小李和一位女生小王都喜欢画画,他们都从微博找一些绘画素材。
小张还说,在微博上也能发现一些兴趣一致,能聊得来的陌生人,聊熟了之后就会加微信继续聊。这些 00 后使用的都是非常大众化的产品,他们对 App 的需求和 80 后、90 后也没有太大区别。
80 后、90 后的 App 开发者把关注点都聚焦于年轻人喜欢追求个性上,却忽视了这群中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
PingWest品玩采访的中学,学校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在其他高中和初中,学校大多也有类似的规定。
小王说,自己放学后写完作业才有时间玩手机,每天能够玩手机的时间只有 1~2 个小时。
我们采访的另外 6 位同学和小王的情况类似,这些中学生能够接触手机的时间非常有限,更别说让他们发现一些小众App了。
总结这 7 位初中生获知 App 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玩父母或者其他长辈的手机,或者同学之间相互推荐;
2.看电视或者视频网站的广告,会下载有意思的 App;
3.在应用商店搜索关键字或者浏览推荐,发现一些新 App。
他们乐于下载新 App 试玩,觉得好玩的就留下来继续用,不好玩的删掉。这7位初中生中,使用最右App的同学是通过综艺节目的广告,知道这个 App 的;另一位听说过内涵段子但没有下载的同学是在应用商店里乱搜关键字,搜索到了。
00 后中学生们因为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很短,获知 App 的渠道也非常有限,他们能获取到的 App 只能是非常大众化的。新 App 的开发者想要获得更多 00 后的用户,投放视频广告或者在应用商店显著位置推广,是比较好的方式。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另一个现象:00 后中使用学习、知识类 App 的比例很高,而且使用的产品非常统一。比如一起作业、速算盒子(小学用过)、酷听说、懒人听书,这些 App 均为老师推荐,全班使用。
其实,除了这些学习类的 App,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00 后 App。因为他们处于学习任务最繁重的阶段,根本没时间玩。
而且,根据百度早年发布的《00 后用户移动互联网行为洞察》报告还显示,每当大考前,00 后会突击卸载掉一批社交和娱乐类应用。
从直观的数据来看,在所谓的「00后」App 中假装 00 后的用户是 20~24 岁年龄段的用户。反推一下,其实年龄跨度是 1993~1997 出生的人。
这一部分人横跨了两个人生阶段,年龄大的一批的已经步入社会两年,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如果在一线城市工作或是从事互联网行业,正是获取资讯最多,视野最广阔但同时兴趣又开始收缩的年龄阶层。
在此前做前期采访时,一位毕业一年左右的产品经理就表示自己是最右的深度用户。一开始只是因为工作听说有这样一个 App,但后来完全主动去刷。原因很简单——工作之后,他没有精力再去微博上主动拓展新的兴趣点,寻找值得自己关注的博主。而最右以趣图和段子为主的时间流,让他不用思考去哪才能找到有意思的内容,就可以毫无压力的刷下去。
而在他使用了一段时间最右之后,和他同龄的一位研发同事也入了坑,从此退了微博。因为,「我现在在微博上都不知道去哪找新段子和段子手。」
而年龄小的一批也正在上大学,有兴趣并且有时间去发现好玩的新 App。大学生本就是许多 to C 产品的天然用户,他们才是新 App 的主力军。从最右、即刻、第一弹的用户年龄分布来看,主力军正是大学生。
以「全是小学生」这句谚语闻名二次元世界的 B 站,也基本「全是大学生」。在 2017 年 9 月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7年哔哩哔哩数据研究报告》中提到,20~24 岁的用户占 B 站月活的 53.6%。
同样根据极光数据的报告,「老是匹配小学生」的《王者荣耀》用户占比最多的也是 20~24 岁的这一批。
而根据此前全媒派在 6 月引用 Cheetah Lab 的数据显示,「满屏漂亮小鲜肉」的抖音 18~24 岁的用户占到了 72.26%,留给 00 后未成年人的空间,真的不多……
到这里可以说是破案了,在各大「年轻人玩的 App」里伪装 00 后的……就是大学本科生没跑了!
想想看这个结果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背负着高考的重任,而毕业后要么突然油腻扑向荷尔蒙社交,要么迅速中年危机大量为知识付费。除了大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在小众 App 之外拓展兴趣。
至于大学生为什么明明还很年轻,却要装的更嫩,大概是已经隐隐感觉到了未来即将承担的压力吧……就像是已经过了 18 岁快一轮的「老黄瓜」们,才能在前两天的 18 岁的刷屏中玩的最 High 一样,谁不怀念曾经拥有呢?
当然,投资市场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对这一现象推波助澜。五年前,投资人想找年轻人喜欢的项目,新产品都往自己身上贴 90 后。5 年过去了,第一波 90 后都中危、离婚、谢顶、出家了,标签自然要换成 00 后。但实际上的用户,还是那一拨。
到头来一群 App 假装自己在为 00 后开发,而另一群年轻人在假装自己是 00 后用户,可以说是非常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