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河豚影视档案,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雅莉
“就因为我是个体户,才可以这样发声吧。”3月18日,电视剧《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在东方卫视开播第二天,制片人杨利把微博名改成了“影视圈个体户”。
坐在娱乐资本论面前的杨利表示,这部戏倾注了她三年心血、投资超一亿元,线上发行却命途多舛,先后和优爱腾三家视频网站谈崩,最终不得已在自家公司开发的APP上播出。然而一集3元,3集6元的价格却遭到了许多网友的嘲笑,“卖这么贵谁看?”
杨利告诉娱乐资本论,开发APP单片付费纯属无奈。之所以定价3元1集,6元3集,是参考了现在视频网站超前点播的价格。有网友质疑片方圈钱,但杨利从一开始就对这块收入没什么预期,“肯定回不了本。”
按照杨利的说法,《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是版权剧,优爱腾三家只愿意联采,还给出了极低的价格——每家也就20万/集,还可要可不要。杨利对这个价格并不接受,表示20万一集肯定不卖。
图源网络
3月19日,杨利发长文《我喜欢这个世界公平正直的样子》。文中她提到,某视频网站负责人推荐了经常发倡议的“3+6”影视公司中的一家公司老总和她谈,让她把《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的档期让出来,作为交换会给她500万,不行就1000万。但杨利仍不为所动,“可能我真的有点傻。”事后她在微信上告诉小娱。
对现在的杨利来说,回本已无望,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声呼号——三大平台垄断,挤压中小影视公司生存空间。平台自制剧当道,版权剧已无出路。
小娱认为,走到今天这步田地,身为制片人的她有一定的责任。但无论如何,杨利的遭遇都不是行业个例。无论是所谓的“平台垄断”,还是版权剧贱卖,都不是什么新鲜的批评之声,但这也是市场行为。还在亏损的视频网站真的能定市场了吗?现在做版权剧还有出路吗?以下是杨利的自述。
(注:以下内容源自杨利3月18日下午所作的口述录音和之后两天小娱和她的微信聊天记录,仅代表她个人意见,并不代表娱乐资本论同意或不同意此观点。)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这部戏,我从2017年就开始筹备了。那时整个行业演员片酬越来越高,我这个1992年就开始在电视台买片子的人真的看不懂。为什么一个演员能拿到一个多亿,一个戏的成本能到好几个亿?
但确实很多人都在那阵风里去做大项目了。我一直等到2018年下半年,演员价格开始下调,才开始谈演员。2019年上半年影视寒冬,我们这个戏也是等了大半年时间,才终于在2019年7月开机。
其实在当时那个环境下,我们这部戏的状况还是相对稳定的。东方卫视很看好这部戏,提前和我们做了预购。至于网播平台,早在2018年8、9月份,我就接触过优爱腾三家视频网站,结果平台的人跟我讲,你们这个戏东方卫视已经定了,是版权剧,在我们这里被称为“末端剧”。现在我算是理解了,这个“末端剧”就是生物链的最底层。
三大平台中,其中一个价值观为“正直、尽责、合作、创新”的平台直接跟我说,你这个是版权剧,应该去找版权剧的人对接。
另一个说要做中国版奈飞的视频网站,则直接把我给拒了,说你这演员不够,我们评估了不行。我想,那就等我做出来了再给你们看成片,所以也就没再纠结,继续筹备开机。2019年一年时间中,因为忙于拍戏,我和他们沟通比较少。
我在这行这么多年,拍戏还是看市场的。2017年这个剧本到我手上时,其实还有些问题。我们调研发现甜剧比较受欢迎,就又结合市场大幅调整了剧本,更偏向男女感情线。
2019年12月,我们在巴黎关机了。2020年4月,基本做完精剪,我就开始继续和视频网站交流。我给他们送去了样片,有两家都给我评了个B。那家说要做中国版奈飞的,甚至连评都没评,就一句话,我们现在不缺剧。我都怀疑他们到底看没看我们的戏。
但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至少也得看剧的质量吧!原来电视台的主任,都会把全套样片带回家里去看。这家就说,评估了觉得不行,我们只能出20万/集。
我这戏在巴黎、苏州和上海三个地方拍摄,投资成本怎么着也上亿了,给出20万的价格,我就说不跟你们谈了,跟其他两家谈,结果另外两家说,这戏只能三家联采,既然x平台给了20万,我们就不能超过,高了就违反规矩了。
图源网络
这不就是垄断吗?我还特意去学习了一下,这就是垄断中的横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家占据了总市场份额的3/4,达成了口头一致的垄断协议。
从2020年4月到12月,近一年时间,我一直在和平台沟通。他们三家对版权剧,有一个群,在买我们这种版权剧时一起压价。很多人告诉我,现在版权剧的价格都是几十万一集,很多剧都是到了最后一刻不得不卖,只能匆忙定个价。但我不能接受,他们的自制剧、定制剧都是好几百万一集。
我这戏播出前,还有个三家平台定了的大戏要来抢我这个剧的档期。他们的价格就很高,他们说,你看你价格这么低,不如把档期让给我。
你看,他们平台自己投资、自制的剧,都开始在电视台播出了,还要抢我们版权剧的档期。我不反对你们自己生产,但是不是要控制一下比例。
就在《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开播当天下午六点,我还在等平台的回复。当时那家要做中国版奈飞、只出20万的平台我是不会卖了,还有一家不理我,只有一家价值观是“正直、尽责、合作、创新”的平台还在和我们沟通。我报价200多万一集,如果诚心签约,价格可以再谈。但他们只说高了,我说具体多少你们出个价吧,他们又不肯给我个具体数字。
其实早在去年11、12月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毕竟我在市场这么多年,平台还是不表态,肯定是有问题,期间他们找了版权代理公司来和我沟通。
做“晴朗剧场”APP的想法,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的。我们做得很仓促,甚至都没经过市场调研。我看平台超前点播一般是3块钱一集,再加上苹果、安卓系统里,设置单集付费只有3块钱和1块钱的选项,我就说要不3块钱1集,6块钱3集。
采访供图
我们的APP没有广告,不收会员费,实行单片付费,我就把它当成我们的一个自媒体。我用它为我自己做的剧谋一个生存之道。这件事发生后,行业内打我电话的朋友挺多的,今天我们工作人员还接到一个电话,问我他们的剧能不能放到APP上跟我分账。
你问我对收入有什么预期,我还真没想过。如果你问我,真的以每家20万/集的价格把剧卖给平台是不是会比自己做APP赚得多一点?我觉得,那是有可能的,但这个价格我是不会卖给他们的。
我们上线这个APP,初衷就是想有点退路,免得他们用这种方式压迫我们。 他们觉得我不敢不卖他们,我就是不卖了。上了后有观众给我们打电话,说有些手机应用市场里没有这个APP,不太方便下载,我还挺感动的。有观众说我们价格太高,这些评论我都看到了,我们会有所考虑和改进的。
我们这么一个45集的电视剧,看完全集也就花一个春节档电影票钱就能看全集(注:看完全集要花88元)。我们定3元1集,6元3集都是给观众自由选择的余地。我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来,希望能探索出一个新模式,让观众自己投票,而不是全都由互联网资本说了算。
其实之前,我们也想过很多其他通道,但都没有实现。我甚至跟平台提过,要不对赌、保底也行,但他们说,只有小成本的剧才能走分账,版权剧不走。
只要数据是透明的,我愿意走分账模式,但平台不让我走啊。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的剧质量还可以,走分账如果播放效果好,就说明他们的评估体系出错了?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不让我做分账的理由,就说版权剧不能分账,因为我是电视台要播的剧,就不能分账。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有一部卫视播的剧走了分账模式。这部“老少配”的都市情感剧在平台做了阶梯式的保底,播到多少数据给多少钱。我说我去做这,但他们也不给我机会。
我觉得是我过于乐观了,我一直觉得,这个剧毕竟在东方卫视播,品质还是不错的。现在我明白了,他们看不看剧已经不重要了。
我进入影视行业已经将近30年了。最早我在电视台工作了七八年,就开始自己创业。从发行到制作,我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记得我真正从台里辞职的那一年,正是制播分离的开始(注:1999年,广电总局明确提出要推进制播分离)。
没想到现在,我们又走回了这条二十年前的老路。以前电视台都有个自己的电视剧制作中心,现在平台也都在自己做自制剧。我认为平台有一定比例的自制剧是可以的,但不能全部是自制剧,要对版权剧持开放的态度。
互联网资本进入之前,我们的市场每年大概出10部口碑好戏,但大部分质量都在腰部以上。现在呢?砸钱、砸流量,看起来剧很多很热闹,但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明白,剧的品质提高了吗?演员的表演提高了吗?
我在做《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之前,做的戏成本最高也就是6000万,但现在呢?听说《xx赋》花了七八个亿,这钱都花到哪儿去了?2017年那会儿,随便一个新人都能一两千万片酬,我听着就觉得风险很大,近三年都没拍戏。可能在这三年没拍戏的过程中,我就落伍了。
以前的传统版权剧时代,比现在大平台控制的自制剧时代更容易产出好内容。 为什么汪海林说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因为以前是大家共同承担风险,行业里有很多投资方,他们可能不懂,投了钱剧播不出去,就亏了。现在是平台一家在承担风险,自己做了不好的剧,还是可以在平台播出,劣币驱逐良币。
而且他们还拼命压榨我们版权剧的价格,把以前买版权剧的钱腾出来做自制剧。平台买自己联合出品的自制剧能给到六七百万一集,买我们的戏就只能给20万一集,这是伤害了整个行业。
为什么?因为很难百花齐放。早年我们的影视行业是百花齐放的。现在平台都绑定了头部大公司,中小影视公司和国有影视公司活得很艰难。以前像《黑冰》《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好剧,都不是大公司做出来的。创作本身就是很个性的事情,没法按照标准模式生产。
我就记得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没有知名演员。但当时电视台多,省级的、市级的、有线台、无线台,在那个电视剧的黄金十年,有多少好作品。那时我是做发行的,一部戏再怎么“没演员”,因为电视台多,总有一两个台看中,给它机会播出。
当时电视台买剧的人还有个优点,他是真的拿回家看的,就算出品方只是个小公司,剧好还是会买。不像现在,像《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戏,播都播不出来。三家视频网站不要,大家就看不到你的剧。
其实我们做内容的人,真的不在乎是不是给平台打工,但是你至少要让每个创作者在这个环境中愉悦一点。要给版权剧一点生存空间,和自制剧竞争。
有人说平台花高价买版权剧划不来,那花高价做自制剧就划得来吗?我听说去年某平台一年算账算下来只有三部剧没亏本。平台老说买版权剧太贵,亏了很多钱。但让他们亏损严重的不是版权剧,而是他们自己缺乏理性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这种平台垄断的模式还会带来更多沉没成本。我就听说某平台有部700万一集成本的剧,放在那里根本播不出来。平台之所以亏损是因为他们不懂。
说句心里话,我今天其实不想就这个剧本身谈太多,我就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现在平台打压版权剧,搞垄断到底合不合理?我吁请国家反垄断局调查他们自制剧、定制剧和版权剧的比例,以及各自所占的内容成本和单集成本。影视行业应该百花齐放,良性竞争。
附:以下为杨利于3月19日发表的微博长文,仅代表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娱乐资本论同意或不同意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