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作者:Wallace,36氪经授权发布。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9年前后,闹得沸沸扬扬的“苹果降速门”?简单来说,就是苹果会在系统中加入对旧款机型的性能限制,一些旧款iPhone在升级到新系统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性能下降,甚至变得十分卡顿。
苹果“降速门”事件让我们知道,原来真的会有手机厂商通过更新系统来限制手机的性能,消费者自然有理由认为,手机厂商这样做的目的是迫使我们淘汰旧机型,更换到最新产品。
不过自苹果“降速门”平息后,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听说过再有哪个系统会让手机的性能变差(部分品牌的系统“负优化”除外),直到iOS 14.5.1出现。不久前苹果发布了iOS 14.5.1正式版系统,主要升级点在于填补了WebKit安全漏洞,但安装了最新版系统的消费者发现,他们手中的iPhone似乎出现了性能衰减。
YouTube主播Nick Ackerman通过实测证实了大家的猜测,而结果也令人大吃一惊:在更新到最新版系统后,iPhone 11、iPhone 12的性能均不如多年前发布的iPhone XR。
所以,这是苹果“故技重施”再度重演“降速门”?似乎并非如此。从各种跑分、实测来看,这一次的“限速”针对的是性能更强、发布时间更近的iPhone 11、iPhone 12系列,相反对老款产品的限制却几乎不存在。与其说苹果在盘算着什么,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典型的“iOS更新问题”:又出BUG了。
毫无疑问,iOS依然是当前综合水准更高、体验更优秀的操作系统,但这不意味着iOS就是完美无缺。这些年来有关iOS出现各种BUG的讨论越来越多,iOS 11推出的时候曾有观点认为,这是史上BUG数量最多的一版iOS系统。
iOS 11的BUG到底有多离谱?在美国论坛Reddit上曾有用户抱怨,它手上使用iOS 11的设备竟然遇到了“接听电话时突然丢失声音”、“控制中心部分按钮无法操作”、“突然卡死宕机”等等基础性体验问题,消费者无法预知他们在下一秒,是否仍能正常使用手机。
而由于BUG数量众多,iOS 11口碑自然上不去,照理说iPhone用户更新系统都会更加积极,但在新系统发布后iOS 11的升级率只有52.3%,低于iOS 10 54%的数据。
发布iOS 12时苹果也承认,这一版系统没有太多设计创新,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稳定性修复上,说白了就是过去的iOS 11问题太多已经影响了iPhone的口碑,因此苹果也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修复BUG,让iPhone的使用体验重回正轨。
然而好景不长,消费者只体验了一年的“流畅稳定”,iOS 13竟让他们“重温噩梦”。Bloomberg统计了苹果历代系统发布后两个月内推送修复补丁的频率,iOS 13毫无争议地夺得第一,直观地展示了iOS 13作为“史上第一多BUG iOS”的实力。
有意思的是,苹果自己也知道iOS存在的BUG太多了,如果说出现一个BUG修一个,那效率不仅很低而且也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苹果正在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根据去年年底彭博社的报道,苹果打算彻底改变iOS的开发流程和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善用“标记”功能将新增功能、测试功能标记出来,然后团队针对性地进行测试,对症下药地寻找和修复BUG。
和“灾难性”的iOS 13相比,iOS 14的表现的确好了很多。iOS 14已经发布接近一年,正式版系统上线也超过了半年,除了一些偶发BUG(比如UI错位、软件闪退等)之外,很少见到网络上有太多用户吐槽iOS 14,而这一次iOS 14.5.1的性能下降BUG,我们也希望苹果可以尽快修复。
有些苹果用户可能会难以理解,为什么早期的iOS如此稳定、如此高效,这些年却“拉了胯”?实际上,对任何操作系统而言BUG都是难免的,无论是安卓还是Windows,围绕BUG的讨论也从未降温。
现在的操作系统BUG越来越多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新系统对比老系统,到底多了多少新功能。
根据苹果官网资料显示,iOS 14系统相比iOS 13新增了31个功能(不完全统计),其中既有全新的功能,例如窗口部件、App资源库,也有一些功能改进。可想而知,数量如此多的新功能在开发过程中肯定会给团队带来巨大的压力,出现一些BUG似乎也变得不奇怪了。
在iOS 13声名扫地之际,前苹果软件工程师David Shayer在某网站上解释了具体原因。他认为,iOS 13功能太多,但又要和新款iPhone一同登场,对工程师而言时间严重不足,他们不得不超负荷工作。过于紧张的工期让iOS变得错漏百出。
除此之外,iOS的开发管理确实也有自己的问题,例如过度依赖人工测试,错误追踪系统也过于老旧,这些问题亟需苹果重视。
另一方面,iOS作为闭源系统虽然有一些其他优势,但在查找、解决BUG上那就不如安卓这些开源系统了。道理也很简单,就算这些系统出现BUG的概率都一样,但因为安卓或者Windows会搭载在其他品牌的终端上,而这些品牌的软件开发团队在适配系统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帮忙发现问题并向谷歌/微软汇报,提升了BUG的排查效率。
因此,对苹果而言他们只能在开发阶段尽量减少BUG数量,同时也需要优化各种流程和方案以提升BUG修复效率,如果某一流程没有做好,那么下场我们也见到了:iOS 13被人戏称为“bugOS 13”。
无论是iOS也好,安卓也好,经过多年发展后已经过了功能比拼的阶段,而现在的消费者评判系统的优劣也不再是“有没有足够的功能”,而是“能不能稳定地运行”。因此,对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比起功能的堆砌更应该把流畅性优化、稳定性提升放在第一位。
比如说小米,过去MIUI曾是国产定制系统“之光”,但去年推出的MIUI 12却无法令米粉满意。尽管MIUI 12新增了许多新功能,也重新设计了UI和动效,但由于流畅性的倒退和BUG频发,使得MIUI 12成为了近几年里口碑最差的一代MIUI。
为了挽回口碑,小米火速推出了MIUI 12.5系统,并承诺在大家关心的发热、流畅性方面有所改善。这两年小米手机的销量不断提升,口碑也越来越好,和MIUI的群众基础和用户口碑积累离不开关系,而未来任何手机厂商想要在市场上站稳阵脚,系统已经超越硬件成为了最核心因素。
至少,在雷科技看来,给用户提供一个稳定流畅的产品使用体验,这不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