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项目分为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冬奥经济最大的受益领域是雪上项目——滑雪。36氪曾经做过调研,互联网滑雪服务分别从订场、赛事、装备、内容、社区等角度分享中国百亿冰雪市场。但冰上项目并未被充分竞争,比如冰球。
冰球最顶级的联赛是NHL(北美国家冰上曲棍球联盟),与成为北美四大职业运动之一的辉煌相比,中国的冰球发展显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申冬奥背景下中国冰球,行业给出了很多积极信号。
比如国家“三亿冰雪人口”和场地设施的规划,其中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成为冰雪产业最强的政策信号。赛事直播也为培育冰球用户打下了基础,央视从14年开始转播NHL比赛,腾讯体育2017年也签下NHL五年网络直播权,看中的是这项运动落地中国的市场潜力。
这些信号对冰球的推广产生了直接效应:至2016年,北京的注册冰球选手已经超过3000人,有超过10家冰球俱乐部。此外,北京青少年冰球队的组建已超过150个。到冬奥会周期,青少年冰球的用户预计达到5万个。
冰球人口的逐渐增加,开始催生出一些互联网冰球服务的项目,Go Hockey是其中一个。这家公司从冰球装备电商起家,拓展到提供包括NHL在内的冰球内容,再衍生到赛事和青训相关服务。按照常规运动服务App的做法:先全产业链服务获取用户,再纵深发展。
创始人傅金星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Go Hockey最早由一帮非专业的冰球爱好者组建。团队在香港做国外冰球装备品牌代理起家,是国内关注冰球较早的一拨人之一。在北京和张家口申冬奥成功之后,团队着手创办Go Hockey App项目。
Go Hockey App
Go Hockey App在2016年11月份上线,内容除了既有的冰球装备电商外,还包括冰球资讯、赛事数据和社交功能。其中冰球装备品牌代理每年上千万的流水,为整个App带来了运转的现金流。而这个初步冰球App的搭建,在短短几个月为Go Hockey赢得了数千个下载量。在国内冰球人口较少的情况下,这个起步刚刚完成。
线上的内容和社区,依托于线下的冰球用户基础。搭建完框架的Go Hockey,开始着手进入赛事和青训领域,这是公司未来发力的重点。傅金星向36氪介绍,公司即将组建ACHL(全国业余冰球联赛),通过联赛打造公司影响力,并由此进入青训领域。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培养联赛IP;而另一方面,在于通过联赛的运作,带动冰球青训的发展。
Go Hockey首先发展赛事,在于IP是承载整个冰球用户的基础,也是这个商业模式的相对壁垒。ACHL目前正在筹划总,整个赛事188场赛事,分为20个队,正式比赛在9月开打。参赛队伍复杂基本的服务费和装备费,整个联赛目标为培养联赛IP,盈利并不作为首要目的。
而公司更为重视青训的原因,在于国家对冰球在青少年群体推广的政策。目前青少年冰球联赛,主要由政府推动,其中北京市的青少年联赛达到10家以上,赛事对参赛选手免费。这衍生出不小的青少年赛事培训和装备供应需求。
根据傅金星的测算,平均一个用户完整的客单价一年超过10万人民币。其中冰球的课程费在5万左右,装备费一年1万,而教练和比赛的费用也将达到5万。按照北京市目前4000个青少年冰球用户,到冬奥会期间3万的用户量,整个市场的空间并不小。
除此之外,Go Hockey还计划为冰球俱乐部提供服务,主要包括订场的票务系统、教练的包装、赛事装备和内容相关服务。
Go Hockey的商业路径,是以内容、服务和社区聚合用户,拓展到线下赛事IP打造品牌影响力,再拓展到冰球青训等。对比36氪2016年报道的滑雪产业,Go Hockey遵照了赛事、服装、企业服务的相似路径,但突出了青训的优势。
这和近期完成的融资的橄榄球青训项目巨石达阵类似,以新的运动训练项目,占据高端青训市场。以冰球的高客单消费用户来看,这是用户在教育领域的消费升级选择。
Go Hockey受到的限制一样明显,一方面是冰球用户的有限性,让这个行业“先驱”要有更多的“耐心”。而冰球场地的限制和冰球高客单的限制,也让冰球赛事和训练的推广受到不小限制。可以肯定的是,冰球会在特定的政策鼓励地区(比如北京)和高消费能力的家庭用户中兴起。等到冰球设施门槛降低,和冰球消费门槛降低,这门运动才能在冬奥之后,迎来快速发展。
目前项目由8人左右的团队运营,公司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