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iPhone 老用户,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可能作用不大。但如果你新年礼物刚好收到一部新 iPhone,手机像只通了水电的新房,还需要新增些基本的“家私”以供日用,这篇文章里推荐的App,绝对值得一试。
去外面吃:大众点评
很多人习惯在吃饭过程中用Instagram拍照,而在点菜前,以及吃完结账时,用大众点评看推荐的菜品以及购买团购券。类似大众点评这种App,把UI和体验做好都算是加分,因为它够实用,且真的能帮你省到钱。
看电影:美团
美团当然也有其他的功能,但最好用的,就是团购电影票了 (个人体验)。操作简单快捷、去影院换票也很快,即实惠又方便。我每次看到身边拿着智能机排队正价买票的朋友,总想冲上去跟他推荐一下。
看球赛:新浪体育
足球、NBA、网球的各大赛事,都可以在这里看到赛程安排、积分榜、相关新闻以及比赛直播和赛后的视频集锦(不卡),如果你只关心这几项赛事,新浪体育够用了。
看剧追综艺: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优酷、迅雷云
除了迅雷云,其他几个基本能覆盖常追的节目。能在视频网站上直接追、直接看固然好,找不到的,或追求高清画质的,可以买个迅雷会员,配合手机使用,体验极佳,还可以窝在被窝里看剧,免受广告干扰。
买单:支付宝钱包
过去我们常说:老外凡事喜欢刷卡,而中国人喜欢带很多现金。现在,你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总有那么三四个不会带现金身上的,到了AA的时候,会亲切的问一句:“亲,有支付宝吗?” 有的,拿个手机叠在一起,xiu~xiu~xiu~xiu~ 一下,转账即可完成,非常方便。禁忌是:不建议集体不带钱去不能刷卡的店里消费。
当然,除了吃饭AA,美团买电影票、大众点评团购票,甚至的士费,现在也都开始支持支付宝了。从这些小处,你也一窥互联网改变生活的细节,而马云会怕微信,也是担心微信支付起来,支付宝地位不保。
如果你下厨:下厨房
下厨房绝对是出国孩子的福音,到了陌生的环境,发现当地事物比自己做的还难吃,又不想每天都去中国超市买泡面和面条的同学,基本上都在下厨房的指导下,很快对做饭有了两把刷子。
下厨房同样适用于那些想学做饭的女孩子,想哄女孩子的男孩子,以及想哄爸妈的子女们。
交通: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地铁通
好不容易带着男女朋友去鸟巢听了五月天的演唱会,半夜一点出来,发现哪哪都是人,根本打不到车。这时候,嘀嘀、快的等打车App 的作用就可凸显了。类似的使用场景还有很多,能解决打车的不方便,也是打车公司市场火热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非常不靠谱,急的你必须加价的时候,但打车因为这些公司的存在,也的确没有过去那么难了。
地铁通则适用于去外地出差、旅行,到了陌生的城市对当地地铁线路一无所知的情况。
火车票飞机票:火车票达人、去哪儿旅行、今夜酒店特价、携程
以上几个足以解决火车票和飞机票问题,差异并不太大。
查路线:百度地图、高德导航
每次打的之前,我会先用百度地图看看,大概打的需要多少钱,然后再决定打还是不打。或者,要去某个陌生的地方,出了地铁口,也会用百度导航到对应的建筑物。而开车出行的朋友,貌似都喜欢用高德导航,现在它也免费了,可以试试。
壁纸:Tumblr
没错,Tumblr 当然不是什么壁纸应用。但在国内,基本没人跟你玩 Tumblr,即便有人玩轻博客,那也是 Lofter。但Tumblr 之所有广受美国年轻人喜爱,是因为它的内容实在是太赞了,除了各种搞笑、牛叉的 Gif、各路牛人在 Tumblr上创建的博客小站,它也是世界不少顶级设计师和摄影大师发布作品的地方,而那些图片,真心适合用来当壁纸。
拍照:Instagram
很难说上为什么,过去一年里,我用了不下20款拍照应用,但使用最多,想举着手机拍张照片的,还是会用 Instagram。总感觉它比其他拍照应用逻辑简单,你很明白这款App 是做什么的,你也很确定用它拍出来的效果不会让你失望。它给我的感觉像是手机里的宝丽来相机,方便、实用、单线条,打开它就是为了拍照,就是为了记录下眼前这一刻。至于新增的短视频功能就......
短视频:Vine
Vine 的出现让我形成了碰到有趣的事情,拍段短视频的习惯。同事骑个风行者、地铁过道里看到引吭高歌的年轻人、亦或是对着阳光拍风吹动的树梢等等用Instagram 很难表现故事精髓的事情,随手拍段 Vine,既不费力气,也总能捕捉到整个过程,非常棒。
音乐:网易云音乐
除非你是音乐发烧友,对音质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或者喜欢在朋友面前说我iTunes 里存了xxxx首歌,通常来讲,听歌的话,一款网易云音乐基本就够了。它非常适合我这种有损无损不看歌曲大小,根本无法分辨,很清楚自己想听什么,但又不想这些歌占用太多内存的人。除了基本的听歌服务,还有著名的DJ 节目。最棒的使用场景是:家里配个好一点的蓝牙音箱,关了灯躺在床上,预设一个30分钟后自动停止播放,闭上眼,让音乐伴你入睡。
IM:微信
这个就不必过多介绍了。
阅读:Feedly/Reeder 2 、Pocket 、快读和36氪
国外新闻:要追国外最新的资讯,Feedly 一款阅读器足以,它可以说是最合格的 Google Reader 继承者。应用免费。倘若你是个讲究人,Feedly 的UI 设计还不能满足你挑剔的口味,那售价30 元的Reeder 2 绝对值得推荐。30元贵吗?一趟的士、一顿午饭、一个手机壳子.....这30元换来的可是至少半年的顶级阅读体验。
Pocket 可以用于收藏短时间内没时间看的文章,或者值得细细阅读,多次阅读的文章。阅读Pocket 中的收藏,也是一种打发地铁里无聊时间的方式。
以国内新闻为主:国内方面,值得推荐的是将Mailbox 思路引入阅读器的快读。目前快读覆盖4大门类:科技、生活、商业、设计,如果你身在互联网领域,用它来追踪国内资讯基本就够了。另外左滑收藏,右划存档,点开阅读之后,也会自动归为存档的设计,也非常方便。
如果你想同时掌握国内外资讯,想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创业公司及其融资动态的话,那必须36氪啊。
邮箱:Mailbox
要高效利用 Mailbox 首先得了解 Gmail 中的 Archive(归档) 功能,这也是“喜欢”和“不喜欢”Mailbox 的分界线。很多人习惯用 " 已读 " 和 " 未读 " 来区分 " 已处理 " 和 " 待处理 " 事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邮箱里躺满了所有的邮件,在初次使用 Mailbox 时发现应用右上角标明的数字高达几千之多,自然瞬间就崩溃了。
Gmail 的逻辑是这样:
inbox= 未读 + 未 / 待处理
Archive= 已处理 + 不需要处理
而 Mailbox 的逻辑是这样的:
inbox= 现在处理 + 未读
Later= 待处理
Archive= 已处理 + 不需要处理
Mailbox 所谓的将邮件和 To-do List 整合,其实就是针对 inbox 中邮件的类型,做了个分类扩展而已。
Archive 后的邮件并没有被删除,要找还是能随时找到的。首次使用 Mailbox 时,建议先将所有邮件都 Archive 一下,清空 inbox。如果再收到新的邮件,它首先会出现在 inbox 里,你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做对应的处理,处理完毕之后,你的 inbox 理论上也会被清空。而这个过程在体验上,同 Clear 等 GTD 软件是一样的,养成习惯之后处理邮件会高效很多。
To-Do List 工具:Fantastical 2 / Clear / Habit List
简单说,Fantastical 2 的功能就是取代iOS 自带的日历应用,Fantastical 2 不仅设计出众,同时它还新增对 iOS 自带 Reminders 的支持,可以创建新的 To-do 事项 (支持地图查看模式),同时优化了语义分析,可以通过语音直接输入较复杂的句子,以下是视频简介:
Clear 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太简单了。这种简单,也使得它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异常的方便。它最好的使用方式是,记录当天要做的事情,完成一个删掉一个,最好可以当天做完列在Clear 上的事情。太过复杂,需要分阶段完成的工作,可以尝试使用Wunderlist 等更为复杂的GTD工具。
Habit List 同样也很简单,它唯一的功能就是当你设定好要培养的习惯、重复周期和提醒时间后,它会到点提醒里,你完成了,就划去,每个项目前面的数字表示你坚持的天数,进入特定的项目,也能查看每周的坚持情况。当然,Wunderlist 也能对特定事件添加循环时间,但 Habit List 的区别在于,它会给你记分,督促你养成习惯。
笔记:Evernote
让所有人出门带纸笔,还是比出门带手机困难那么一点。听到有意思的对话、脑袋里有灵光一现的好点子,身边没笔没笔,想法稍纵即逝,这时候Evernote 的功效就体现出来了。而Evernote 相较iOS 自带的 Notes,功能更完善,分类更清晰,更容易分类管理。
其实每年总结一下那一年手机里常用的App,把最近三五年里的清单拉出来,对照一下,会很有意思。很可能一年过去,某个App 就不见了,同时又有新的App 又相继冒了出来,就好像创业公司一样。至于手机屏幕嘛,不也算是见证互联网领域风云变迁的窗口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