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36氪“2018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上,「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金城发表了主题演讲《当文娱行业进入“寒冬”》。金城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寒冬”,而洪泰基金今年前8个月在文娱领域的投资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他们看好、布局了哪些细分赛道/项目?
下文为完整版演讲内容,文末附精炼干货版采访实录,enjoy~
下午好!感谢大家从早上的寒冬,一直留到了下午的寒冬。我其实在拟这个标题的时候,在寒冬上面加了一个引号——因为我本身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寒冬。
我在这个行业里,从学习到从业再到投资,差不多经历了快20年的时间。寒冬不是我第一次经历,也绝对不是我最后一次经历。寒冬对于我而言,看到的是机会。
从真实的统计数据上来看,今年仅仅才过8个月的时间,洪泰基金今年在文娱领域的投资额比去年还要多,这就是我理解的寒冬——寒冬应该积极、理性,更要布局。
为什么要在所谓的寒冬里布局文化娱乐?我具体讲一些我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案例。
首先,当跟周围朋友提到“文化娱乐”这个概念,他们都会理解,你在说影视、游戏。这两个行业现在的确面临着监管层面、退出渠道的压力。所以说,这两个行业目前是在转型过程中。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拿影视行业来说,前段时间各种“事件”导致这个行业发生不少变化。但在此之前,整个影视产业链条里面,大部分利润被前端部分拿取,而后端,无论是平台、衍生品、或者服务方,很多都是亏损的。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正常的行业链条里面,应该是所有玩家都能有一部分利润,这个行业才能健康的发展。
反观来看,这些特殊事件,是不是会把这个行业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引导?总之,现在我已经看到了好的苗头。
其次我想说的是,文娱行业仅仅只有影视、游戏吗?并非如此。传统意义上,文娱行业还包括动漫、动画、音乐、文学,甚至包括广告、衍生品等等。
文化娱乐行业,是一个真实存在了数千年的行业——因为人对于信息和娱乐的需求,是强需。而文娱作为流量的聚集地,作为品牌的发酵池,其实和很多行业都有着跨界,比如和消费、科技、互联网、教育、旅游等等,都存在着跨界衍生。
纯粹的文娱,大家可能觉得是内容的制作。内容制作有没有天花板?有,只是有的天花板高、有的天花板低。为什么现在的内容制作更难于规模化?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大家知道,内容制作是基于人力导向的创作生产活动。再聪明、再勤奋的人,也会面临黔驴技穷、江郎才尽的局面。而现在我们每天通过手机获取大量的信息。由于每个人身上存储着大量的信息,于是就拥有大量的个性化标签,导致于我们每个人的品位、喜好也会各不一样。因此很难出现以前强渠道环境下,某个甚至某种内容引起“万人空巷”的局面。
所以任何一家内容制作公司,它横向去拓,的确会遇到瓶颈,但是如果借助跨界,则有突破瓶颈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在文娱里面积极布局的一个重要方向。
说一个跨界的案例,我们最近投资了一家公司「汉仪字库」,属于版权交易这个细分领域。大家可能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事实上大家眼睛看到的生活、工作场景里的几乎所有出现中国汉字的情况,绝大部分都是需要字体版权支持的。比如36氪的网站、今天会议的宣传册,包括超市里琳琅满目各类商品包装上印刷的汉字,这些都是需要支付字体版权的。
这个项目,我认为它属于文娱、但跨界设计。类似上市公司「视觉中国」做图片的版权,汉仪字库做的是汉字的版权。虽然最近二级市场有很大波动,但视觉中国的股价,非常坚挺。前几个月的中兴事件,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知识产权、版权保护的重要性。
最近我们也领投了「言几又」,这个名字来自设计的「设」字的繁体。它在全国目前一共有45家门店,大家可能去过。书店挣钱不易,我们为什么会投?因为它远不只一家书店,它实际上是以阅读文化为主的创意生活体验空间。
做投资要顺势而为,我们能做的就是判断这个大势,一个公司要成,除了团队和模式之外,一定要有行业的红利。
站在今天这个历史节点上,我一直在思考下一阶段的红利在哪里。过去我们总是谈论互联网,大家知道互联网的两大特点:一,提高效率;二,信息透明。从消费者逻辑上来看,「提高效率」意味着你花更少的时间;「信息透明」意味着你实际上能够花更少的钱。
从商业上来看,更少的时间,更少的钱,这个路会越走越宽吗?所以我们一直在想,会不会有一种场景,能够让人花更多的时间,留存更多的消费,是否存在办公室和住宅之外的「第三空间」,能让你花很多的时间停留?这就是我们看重类似言几又这样一个「新型生活空间综合体」的缘由。
它以书店为载体,但是它背后的商业逻辑,远不只卖书。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言几又也是一家设计公司。言几又的设计感,体验在它的装修、布局、灯光、家具、选品、路线、业态等,而经过精心设计的空间会让消费者更愿意停留,更愿意在这个空间里消费。
当我们购买任何一个商品时,如果它的成本能够被解构的话,其利润空间永远是有限的。但设计带来的美感及精神的附加值,则是不能被解构的。与其说言几又是一个书店,不如说它是有设计感的空间运营公司,这也是一个文娱跨界的案例。
同样,文娱也可以与科技结合。我们投资的「ARK」设计了掌上生活、小牛电动车,但设计是一个人力密集型模式,而我们一直在探寻一种可能性,通过科技,让个性化的设计也能够规模化。
于是,ARK团队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工具ARKie,你对它文字输入任何一句话,它能够秒级根据这句话的意思设计出你想要的平面设计。它把很难标准化的设计语言、设计过程,变得非常“娱乐化”。它不仅能理解通俗语言和设计语言之间的鸿沟,还能追踪、记录、学习、读取你的喜好,用得越多设计得也会越来越精准。
以上说的是跨界,我们再回到文娱本身。纵然在传统的内容制作领域,头部内容依然有着大价值。
在综艺节目里面,我们布局的银河酷娱今年将陆续推出《想想办法吧!爸爸》、《头号任务》、《火星情报局4》等一系列头部网络综艺。
同时,我们准备投资「未来事务管理局」这家科幻领域绝对的头部公司,它签约了包括刘慈欣、韩松在内的中国最顶尖的100位科幻作家,以及他们的许多IP作品。
今年电影市场其实比去年更好,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进口片,这些进口片里有80%都是科幻电影。中国的科幻才刚刚起步,未来会不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大家拭目以待。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布局源头,不是说去购买资产,而是我们希望通过资金和资源,让中国的科幻领域得到发展。
近期我们投的一家公司做了一部动画电影,本周五会在全球190个国家以35种语言同步上映——《未来机器城》(国内上映期待定)。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没有哪部电影达到如此发行规模。
我想说的是头部内容的市场不仅是在国内。我们今年以3000万美元把这部电影的海外版权卖给了Netflix之后,这个消息让很多人震惊,因为国内有记载的只有两部电影《英雄》、《卧龙藏龙》的海外版权刚刚过千万美元。
这代表着来自于中国的内容,第一次在国际社会得到市场认可。我们投资了这部电影,也投了它的制作公司,暴走漫画。
对内容创业公司而言,如果你肯潜心创作,持之以恒,最终是能在任务市场上获得认可的。
回到今天的主题,寒冬意味着什么?
寒冬这个词,是媒体创造出来的。任何的行业都有周期,周期则意味着机会。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惊人的相似,对于文娱这行业的人,大家都知道和经济是密相关的。
过去一百年间,当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这些国家发生了什么?
1929年开始美国经济大萧条,迪斯尼在1926年成立,但是迪斯尼创造出的米老鼠(1928年)、唐老鸭(1934年)、三只小猪(1937年)这些形象则是大萧条之后才逐渐的被世人熟知的。
1985年日本的《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萎靡了近40年。回顾85年后的10年,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木村拓哉(杰尼斯著名艺人经纪公司事务所)、听到了中岛美雪(中文版范玮琪《最初的梦想》)。
同样,韩国经济衰退期出现的HOT,当年的火爆程度远胜现在的Big Bang、EXO,当时他们是毫无疑问全亚洲的偶像。
这些事情之间有巧合吗?我觉得有可能有一定的巧合,但巧合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尽管文娱寒夜现在面临着“寒冬”,但依然有部分投资人坚守在这个行业、看好这个行业,因为我们相信这个冬天过去之后,就会是春天,而这个春天不会太远,谢谢各位!
会后补充采访中,我们聊到了这些有趣的话题:
36氪:《未来机器城》暂时不会在国内上映,但您还是给它站台了。我好奇的是,Netflix为什么愿意高价买它?毕竟此前,国漫在海外从来都被压价压得非常狠。
金城:其实当时只有15分钟片段的时候,Netflix就已经决定买了。我们分析,主要是打磨出来的故事内核、世界观是全球化的。
《未来机器城》这个电影,花了7年时间筹备,6年都用在了剧本打磨上。而且,它把剧本拆成了片段,投放到自己的社区里去,根据用户的反馈来优化。它借机器人和小女孩,用动画这种可以夸张的表现形式,讲了一个很朴素的故事——人之所以成为人,是由过去的经历和记忆塑造的,而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路。
36氪:不仅暴漫,注意到洪泰基金投了不少头部CP,但文娱产业的CP风险点也比较多?你们怎么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控制风险?
金城:这个问题从两方面解答,其一,除了团队本身,内容生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银河酷娱,为什么能制作出这么多优秀的内容产品?它的团队配置非常棒,而团队的经验,长期磨练出来的工作流程、配合方式也很重要。
其次,风险也是文娱产业的魅力所在。创业项目就像一个年轻人,人在成长期难免犯错,比如对政策的把握、媒体意识等等,需要时间和社会知识沉淀,各方应该抱有相对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风险。
重视投后服务也是一点,我自己把50%以上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投后上。这个也关于投资心态,我们不仅是注入资本、获取回报,还得注入资源、陪伴公司发展。
36氪:视频平台、动漫平台上市后,文娱行业还存在平台级的投资机会吗?怎么去发现这些机会?
金城:一定有的,我们认为言几又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也级的投资机会。它的跨界、可延展性强,未来可以做品牌输出,比如跨界合作(把品牌输出给)酒店管理、高档公寓、房地产商等。
总之现阶段,我们看好的项目,一定具备这两大要素:有跨界属性,且它是“有爆发潜力”的细分领域的头部项目。
至于怎么捕捉到这些机会,多总结行业经验、多思考吧,比如我们每年出一本文娱行业投资白皮书,把思考输出成系统的方法论,它也对下一阶段的投资也具备参考性。
—————————————————
注:我是36氪茉小莉,关注文娱、消费领域的新鲜事,交流可加微信 Spontaneous-Literary,劳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