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知识产权 > 电商企业怎么做风控?这里有21条锦囊妙计 >

电商企业怎么做风控?这里有21条锦囊妙计

转载时间:2021.05.06(原文发布时间:2018.04.27)
36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364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EO法律参考”,作者无讼法务。36氪经授权转载。

创业者常常觉得离法律很远,却又常常掉进一个个法律的坑中:员工不满辞退结果,公司被告到仲裁庭;对方在项目交付的时候不付钱,想维权却发现合同里没有违约条款;收到侵权律师函,被要求花几万甚至几十万购买字体和软件……

法律手段和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创业者绕开这些坑,还能解决业务和管理上的难题,甚至直接创造商业利益。只是,少有专业人士对此进行梳理,创业者中也少有人知晓。

对此,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无讼法务推出系列“创业法律指南”,依托于广泛行业调研、丰富服务经验和对法律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从“表层日常经营-中层管理支撑-底层基础架构”三大维度,全面梳理每一个创业领域中的法律风险/机会与对应举措,为创业者提供体系化的实操指引。

继连续推出文化创意行业(点此阅读)和企业服务行业(点击阅读)的创业法律指南之后,第三期指南,我们聚焦电子商务行业。

电商企业怎么做风控?这里有21条锦囊妙计

电子商务,涵盖了所有通过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商务运作模式。它既包括了像淘宝、京东这样的典型的电商平台,也包括了所有通过互联网从事商务活动的实践。

在日常经营层面,除了基础的知识产权布局和防侵权举措,企业需要注意电商模式,尤其是社交类电商模式的合规风险。一旦被认定为传销等非法销售模式,将面临罚款,甚至被吊销营业执照。除此之外,电商企业应当在售后服务环节注意规避退换货时的消费者欺诈风险。平台型电商还可通过巧用“避风港”原则,避免承担过重的平台责任。

在管理支撑层面,除了基础的人事、财务、期权、知识产权管理,各类合作方的管理对于电商的发展极为重要。电商企业不仅需要通过巧妙的合同设计管理上下游供应商,如果入驻其他电商平台,还需要了解平台对于商家的管理规则,尽早考虑应对方案。对于平台型的电商,则需要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严防卖家出现套现、刷单、炒信等不当行为。

在基础架构层面,除了设计合理的股权架构和合伙人退出机制外,电商企业还需尤其注意行业准入的资质与门槛。除了取得电商网站必备的ICP许可或备案外,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化妆品销售、玩具生产销售等业务都需要取得相应资质许可。如果从事跨境电商业务,则需要尤其注意相关进出口权限的备案,同时防范商品在知识产权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电商企业怎么做风控?这里有21条锦囊妙计


一. 日常经营


▶︎ 1.1 产品研发

➤ 1.1.1 知识产权布局需趁早,四大方面排查侵权风险

案例


2016年“天猫某旅游旗舰店”收到方正字体的侵权告知书,指出该店未经方正授权在宣传广告中使用了9款字体,分别为方正卡通简体、方正兰亭中粗黑简体、方正黄草简体、方正兰亭中黑简体、方正兰亭黑简体,均未得到方正字体的授权使用,被方正索赔百万。


电商公司在早期很容易忽视知识产权问题,这是因为在起步阶段更专注市场开拓,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知识产权的布局和风险规避,在后面吃到苦头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尤其在国内,经过媒体对一些知识产权大额侵权案件的报导发酵,增长了一些人的商标抢注意识。比如有些人专门会抢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的商品热搜关键词,颇受广大女性欢迎的“小白鞋”就已经被人在鞋上注册了商标。

在电商行业,类似的因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导致被诉的案件数不胜数。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应该提前做好专利、商标、版权等的布局,免得发生侵权纠纷后,不但要花费人力和物力处理,还需要进行赔偿,巨额投入孵化出来的品牌或产品还不得不面临更换或下架的风险。

检查清单:

1、检查商品包装、商品介绍页里所涉及到的字体、图片、照片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商品包装和介绍页通常需要使用到图片、照片、字体等,公司需要检查所有照片和图片是否均为公司原创或是已获得相应的授权,所使用的字体是免费商用字体,还是需要购买授权的字体。

2、检查商品名称是否侵犯他人商标权。公司在设计商品名称时,应该进行商标的查重检索,选没有侵权风险的名称作为产品名称,并尽快申请商标保护,防止被他人抢注。如果使用了他人的注册商标,则要更换名称,或是与商标权人洽谈商标的购买、许可事宜。

3、检查商品的使用说明或商品介绍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如果说明或者介绍的内容一样或高度类似,则需要进行修改。

4、关注代理销售的商品是否侵权。代理销售公司应该在合同中要求供货方保证该商品不具有知识产权风险,如果发生侵权纠纷,可要求对方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 1.2 产品上市

➤ 1.2.1 不为他人做嫁衣,避免商标、域名纠纷的五个解决建议

案例


众所周知,顶级域名“tmall.company”虽然直接翻译成“天猫公司”,其实一开始并不属于阿里巴巴。阿里在发现该域名被抢注后,向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交仲裁申请,要求拿回该域名。阿里提出相关证据证明在先注册的权利人并未实际使用该商标,属于恶意抢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最终获得仲裁小组的认可,成功夺回了该域名。


新品发布是每个电商公司的重要时刻,产品能否获得关注和大卖是公司最在意的事情。需要提醒公司的是,在新品发布前,万万不可忘记先完成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域名购买(例如:wusong.com就是一个域名,常见的域名还有“.cn”、“.net”、“.org”等)。否则产品关注度越高,越容易被他人抢注抢买。等到公司需要使用此商标和域名时,往往发现只能支付高价从他人手中购买了。比如某著名互联网公司的社交软件,就曾因qq.cn的域名被他人抢注而辗转多时,最终仍因价格过高无法谈拢而放弃。因此,请各公司注意先完成商标申请、域名购买再发布产品。

解决建议:

1、公司在商品上市前,通过商标局官网或域名信息查询网站进行产品名称或域名查重,确保不会发生侵权纠纷。

2、召开产品发布会及商品上架后,未被申请的商标或域名经常会被其他牟利的个人或机构抢注,因此务必在此前确保商标已完成注册申请且域名已购买。

3、产品发布后,发现商标或域名被抢买抢注,若可举证对方为恶意行为,则有夺回商标或域名的机会。比如某国际知名香烟品牌就曾通过域名仲裁,夺回带有商标名称的域名。其中,夺回域名的关键证据是需要证明对方购买该域名没有商业用途,商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取证:

1)以匿名身份通过邮件询问对方购买的域名是否商用以及是否愿意转让,并保留相关邮件往来记录。

2)若对方主动用邮件等方式向公司询价,也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例如邮件、聊天记录)。

4、委托他人创作的商标和LOGO,应该约定著作权的使用权和财产权均归公司所有,并尽快进行商标申请和著作权登记。

▶︎ 1.3 品牌营销

➤ 1.3.1 避免被“职业打假”,广告宣传需遵循七条黄金规则

案例


山东某电商在自家网店上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时,由于使用了“来电就给最低价”、“全网最低”等宣传语,被人举报到了当地的工商部门,最终被工商部门认定其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被处罚20万元。


某汽车交易平台广告中称其“成交量遥遥领先”、“每天超过百万人浏览”,因此被竞争对手起诉索赔了1个亿。某网站的官网及其新浪微博、微信所用图片因为存在侵权行为,被人要求赔偿了25万。所以对于电商平台或入驻商家来说,避免广告宣传违反广告法或内容侵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平台是一个公开的环境,公众很容易登陆并看到相关的信息。因此一旦发布的广告存在问题,或广告内容与产品不符,存在夸大宣传等情况,很容易就被有心的人取证和投诉,甚至被起诉。更有甚者,出现这些侵权行为后,被一些专门代理图片版权的公司,或是职业打假人盯上,电商因此要承担一笔巨额赔偿。因此,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平台上的商家,在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检查清单:

1、确保广告宣传中的图片、照片、音乐等为原创或是已获得授权。来历不明的作品,最好不要使用,否则广告越火麻烦越大。对于经常需要用到图片素材的公司,可以购买收费图片库的使用权,或是使用来自免费图片库的图片和素材,并且在使用前务必确认是经授权的免费图片。

2、确保广告宣传或产品包装所使用的字体已获得授权。有需要的公司,可以购买商用授权字体,或改用免费商用字体,如方正黑体、方正楷体、思源黑体、思源宋体等。

3、要避免使用广告法中禁止使用的词语。广告中不要含“最”等绝对化用语,如最佳、国家级、最高级、顶级、极品、第一品牌等。或是对公司及其商品、服务进行排序或综合评价的内容,如“全国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公认名(品)牌”、“XXX推荐产品(品牌)”等。还要避免使用“国家免检产品”等涉及质量免检内容的词语,和“特供”、“驰名商标”等词语。

4、需要审查广告宣传内容是否存在价格欺诈的问题。如果存在“虚构原价”、“虚假标价”、“虚假折价”、“优惠折扣价、返券促销价高于原价”、谎称“降价”或“即将涨价”等行为,广告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价格欺诈。若构成价格欺诈,公司除了要被罚款,还需要对消费者退一赔三。

5、广告宣传中的内容应该确保真实、准确。广告中不要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如果广告宣传内容片面、具有歧义,将有可能被判定为虚假宣传。如果因此被投诉,则公司可能会被罚款,还需要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6、请外包公司制作的宣传广告,应该在委托合同中要求对方保证所创作的作品为原创,并且不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如果因此发生侵权纠纷,可要求对方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7、除要注意广告内容合规、合法外,广告宣传方式也应给用户选择权。比如公司向用户发送短信或邮件广告时,应该提供退订的方式,比如在邮件或短信内容中提示,回复“TD”可以退订。

▶︎ 1.4 服务售后

➤ 1.4.1商家责任平台买单?巧用“避风港”原则规避风险

案例


A服装贸易公司发现B卖家在淘宝网上销售涉嫌侵犯其注册商标权的服装,向淘宝投诉后,都没有被处理。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卖家和淘宝网共同赔偿A公司1万元,原因是淘宝网多次收到A公司投诉B卖家销售侵权物品的函件,却未采取必要措施, 是对卖家反复实施侵权行为的放任,具有主观过错,构成共同侵权。究根结底,淘宝败诉的原因是没有遵循“避风港”的处理原则。


“避风港”原则是指为买卖双方提供信息对接服务、非自营的平台在收到某产品涉嫌知识产权侵权的通知后,只要立刻断开、删除相关链接或产品,就无需对侵权责任负责。

每个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有一个平台梦。无论是综合性电商平台还是行业垂直领域电商平台,都致力于提高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效率,为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对接环境。随着平台入驻商家和消费者数量的增长,纠纷也难免发生。例如有品牌投诉商家卖假货,或者消费者在平台某个商家买的电饭锅爆炸了,再或者商家投诉平台其他商家盗用产品宣传图片等等。这些问题平台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根据法律规定,平台可以通过“避风港原则”来妥善规避风险。

解决建议:

1、电商平台应设置一套完整的投诉争议处理流程。目前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的投诉争议处理流程均为“避风港原则”的具体实践。其中需要约定的具体内容如下:

1)当消费者认为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存在其他侵权行为时,应向平台投诉,平台收到投诉后应进行初步审查,若认为商家构成侵权,应立即删除、下架或断开争议商品链接,同时将处理结果通知商家。若商家觉得冤枉,可以向平台进行申诉。若平台审核申诉成立,则应恢复商品。至此,平台的义务已全部完成,若双方再有争议将与平台无关,双方可自行解决。

2)当消费者因购买某项产品或服务与商家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纠纷时,平台收到投诉后应及时将商家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告知消费者,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平台无需担责。

2、光有投诉机制还不够,平台还应注意,符合以下三点才能适用“避风港原则”:

1)保留所有入驻商家的真实信息及联系方式。若商家为自然人,需保留身份证信息、银行卡或支付宝信息、有效联系方式,并告知联系方式若有变动需在一周内更新。若商家为公司,需保留名称、经营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营业执照、所在行业的经营许可等。

2)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明确体现平台的第三方身份、权利义务,以及用户不得侵权的要求。

3)在平台显著位置声明第三方身份,并且留有联系方式。

……

更多内容,请查看完整版《电子商务行业创业法律指南》(点击查看)。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电商企业怎么做风控?这里有21条锦囊妙计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知识产权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知识产权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