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一个场景,在工程学课上,老师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
主演阿米尔汗回答道:
学习的过程就是连接,阿米尔汗通过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连接在一起进行学习,通俗易懂,印象深刻,特别棒!
可老师却对这样的回答竟然嗤之以鼻,反问到….
然后,又邀请另外一位「好学生」继续回答...
这位「好同学」将机械装置的定义,熟练的背诵了下来….
并获得了老师的一个大大的赞~
囧~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这位「老师」和「好学生」的思维状态,还处在「零维」的状态。什么意思?
所谓「零维」的思考方式就是:点状思维。
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知识点并没有发生「连接」,而是像一个一个孤岛一样,单独的存在于你的大脑之中…
可所有的学习和思考,不应该都是连接产生的吗?
注:关于这点,我们在第15课《如何提高思考能力》中已经讲过,这是我们大脑学习和思考的基本方式。
因为,在特殊的教育体制下, 我们使用了独特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
某个知识点,我不需要知道他从何而来,也不需要知道能用在何处,更不需要知道它与其他知识有何关联,只是因为考试需要,所以它需要被我记住!
这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可一旦毕业,或者考试结束,这个知识点,就像宇宙中的一粒星辰,再也找不到,也没有任何用处了….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问你这个定义是什么意思?那个定义是否正确…现实生活中,只有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需要你运用学过的知识,连接到现实中来,解决眼前的困境!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到社会中并不怎么样,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习惯使用这种「零维」的点状思维,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依然是:
“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
然后在脑海中查询相关知识点,结果:查无此物….
“这个问题我之间没有学习过啊,这该怎么办?”
大脑中一片空白,双眼中一片茫然…
“这题太难了!做不来…”
应试教育,训练出了一堆思考能力是零维的人,虽然已经毕业很久了,但思考方式,可能还停留在学生时代,想想也是蛮可悲的…
那怎么办?
我们要从「零维」的状态,上升到「一维」的思考方式:线性思维。
所谓线性思维,就是将两件事,两个概念,像一条线一样串联起来,彼此关联,相互连接。
我们的学习就是靠连接完成的。
比如小时候我们是怎么学汉字的?
就是把看到的某个事物,对应到某个汉字,再对应某一个读音,我们就知道这个汉字怎么读,代表什么意思:
没有这些图片或者实物的连接,小孩子就学不会汉字,或者只能死记硬背...
我们思考问题,也可以靠连接来完成,由A推导出B,由B联想到C:
比如《论语·子路》中的经典语录: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个彼此连接,逐步推导的过程,就是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是逻辑思考的基础。
如果无法有效的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你的思维就会变得一片混乱,甚至表达都成问题,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听的人根本抓不住你的重点;突然蹦出一个结论,也没有证明的过程,让人听了发懵…
那我们该如何从零维的「点状思维」升级到一维的「线性思维」?如何建立各种概念、事物之间的链接呢?接下来,我就来讲一下建立连接的三种方法,...
演绎法,就是由「因」推导出「果」,由一般推导出特殊的思维方式。
演绎法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如果这个没掌握好,所有想法都是扯淡,整个言论就会像豆腐渣工程,经不起推敲,一推就倒...
比如,你看如下的言论有无逻辑?
“你别看 XXX 捐了多少钱,他只是为了逃税罢了...”
“她穿得那么暴露,活该被色狼盯上...”
“你说他打球不行,你行你上啊...”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类的神逻辑,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可是细细一想,这逻辑好像有点不太对劲,那么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自己的逻辑变得无懈可击,你就需要学习演绎法中的核心思维方式:三段论。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大前提 → 小前提 → 结论」式的推理过程。
其基本逻辑是:如果大前提是什么,且小前提是大前提的一部分,那么小前提也是什么;
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嗯,无可辩驳…
也许你以前已经听过三段论,但感觉这种说话方式好费劲,平时我们也不是这样说话的啊,只有科学研究,学术论文需要用到这种文体吧?
其实三段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大到治理公司、设计产品;小到说一句话,写一段文字,其实都需要用到三段论,它是你逻辑的基础。
只是,在实际应用中,它并不是那样标准的三段形态,或者是隐去了大前提,或者是隐去了小前提,或者是隐去了结论,因而,才让你忽略到了它的存在。
我们回到前面的三句神逻辑:
“你别看 XXX 捐了多少钱,他只是为了逃税罢了…”
之所以这位同学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的大脑中,可能有一个这样的价值论断:做好事的人,都有自私的目的。
这个就是他的大前提。
我们用三段论的方式,拆解一下他的逻辑推断:
(大前提)做好事的人,都有自私的目的;
(小前提)XXX捐钱了,他在做好事;
(结论)XXX一定有自私的目的;
所以,他得出了XXX的捐钱是为了逃税的结论。
只不过,他在表达的时候,把这个大前提给隐藏了,因此我们才会觉得这个逻辑听着有些不对劲,这个不对劲,就是指对那个没露脸的错误的大前提...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句:
“她穿得那么暴露,活该被色狼盯上…”
这句话可能隐藏了什么大前提?
我猜,他脑海中的大前提可能是:受害者必有罪过。
(大前提)受害者必有罪过
(小前提)她是受害者(被色狼盯上)
(结论)她一定有罪过(穿着暴露)
所以,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她穿得那么暴露,活该被色狼盯上…”
可是,这个大前提是对的吗?所有的受害者都是有罪吗?穿着暴露也是一种罪过吗?
他的逻辑千疮百孔...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因果推论,其实都符合三段论的形态,只是隐去了大前提,而错误恰恰就发生在这个大前提上。
当你能熟练运用三段论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推论的时候,就能很快的找到对方逻辑的谬误点。所以,想要让自己的逻辑变的严密,第一步,就是要学会使用三段论。
1. 用于逻辑推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法军猛烈进攻,法军为了避开德军锐气,便将自己的部队隐藏了起来,德军一时失去了攻击目标。
德军指挥官下令侦察敌情。有一天,德军一名军官用望远镜搜索时,突然发现了前方慢慢地爬出了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晒太阳。
于是德军军官根据波斯猫的出入地点,找到了法军指挥所,并一举摧毁!
一只波斯猫竟然毁了一支部队,这是如何推理出来的?
(大前提)法军高级指挥官喜欢养名贵的波斯猫;
(小前提)前方阵地有名贵的波斯猫;
(结论)所以,前方阵地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官。
(大前提)法军高级指挥官住在法军高级指挥所内;
(小前提)前方阵地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官;
(结论)所以,前方阵地也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所!
2. 用于逻辑验证
说出「神逻辑」的人并不会被抓,但是会影响你的思维逻辑,当不该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要素连接在一起,而你又没有察觉,便会进一步推出更多的逻辑谬误,最终导致你的思维一片混乱…
比如:
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而我很爱国,所以我要去砸日本车,你不让我去,你一定是卖国贼!既然你是卖国贼,你说的话就是错的,而我和你的观点不同,因此我说的话就是对的!
&!~&%@^*!...
那么,我们除了找到隐藏掉的错误大前提,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识别谬误呢?
三段论中有5项基本原则,分别是:
第一,四项错误;
第二、中项两不周延;
第三、大项扩大,小项扩大;
第四,前提都为否,结论不必然;
第五,前提有一否,结论必为否。
关于这5点的介绍,网上已有很多了,你可以自行百度。
3. 用于预测未来
当我们掌握的是一些基本规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以此作为大前提,做一系列的推演,进而对未来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
比如,我们抬头看天,发现阴云密布,然后回家拿了把伞...
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思考方式,叫做:空雨伞。什么意思?
空:(抬头看天空)把握事实和现状
雨:(可能要下雨)解释、预测
伞:(回去拿把伞)行动、提案
但这个过程,依然省略一个大前提:阴云密布的时候,有70%的概率会下雨。这是一条规律。
注:70%这个数字为了便于说明,而非精确比例
因此,如果用三段论的方式,把上面的这个推理过程翻译一下就是:
(大前提)阴云密布的时候,有70%的概率会下雨
(小前提)现在阴云密布
(结论)未来,有70%的可能性会下雨
(解决方案)带把伞
所谓归纳法,就是由「结果」出发,寻找「原因」;通过观察、比对、分析,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的过程。
我们上一节课讲的「象、数、理」的分析方法,就是归纳法,通过现象,找到背后异动的数字,然后得出变化背后的道理。
可你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在一个火鸡饲养场里,一只火鸡发现,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狂风暴雨,不管是天热还是天冷,不管是星期三和星期四,每一天上午的9点钟,主人都会准时出现,并给它喂食。于是,它得出了一个惊天大定律:“主人总是在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
时间来到圣诞节的前一天,上午9点,主人又一次准时出现,但是这一次,主人带来的并不是食物,而是把它变成了食物….
这个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提出的一个问题,被称为「罗素的火鸡」,用来讽刺那些归纳主义通过有限的观察,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结论…
那,归纳法真的不靠谱吗?
恰恰相反,整个人类的知识大厦,几乎都拜归纳法所赐,归纳法虽然不能直接得出一个牢不可破的结论,但是它却能帮助我们提出一个可能是正确结论的「猜想」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猜想」,人们才会使用「演绎法」去小心求证,最终获得一个又一个科学的结论,人类的智慧才能得以前进…
所以,如果你能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你就拥有了一双能「发现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的眼睛,然后,你就用这个发现的规律,先人一步,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进而获得领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呢?
十九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对归纳法做了一次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探索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穆勒五法。今天,我就来向你介绍这个训练归纳能力的五个神技:
1. 求同法
在某个国家,有一个诈骗犯,作案非常谨慎,他先用假身份证办了一张电话卡,然后用这个电话号码进行诈骗,得手后即把这张电话卡给销毁了,整个过程看似天衣无缝。
但是很快,警察就把他给抓住了。为什么?
因为警察通过调查基站数据后发现,有一个电话号码,白天会出现在某个办公楼附近,晚上会出现在某个小区附近,周末会出现在某个超市附近。然后,这个电话号码就突然消失了...
接着,没过几天又出现了一个新注册的手机号码,也符合相同的生活规律。于是,警方就能凭借这个发现快速锁定了嫌疑犯。
这就是求同法,通过大数据比对,找到「相同点」从而发现案件线索。
2. 求异法
黄小妹的珍贵珠宝在菜市场上被偷了,于是她找到当地的捕快来帮忙抓捕小偷,可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也许珠宝早就被销赃,怎么办呢? 小妹很着急...
张捕快灵机一动,拿出一个袋子,跟大家说,我这袋子里有一块神石,只要你一摸,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小偷。
于是,他让所有人排队逐个将手深入袋子里摸...
结果,所有人摸完,手上都有黑点,只有一个人没有,因为心虚不敢摸,所以他就是小偷!
这个就是求异法,通过发现「不同」找到原因。
3. 并用法
16世纪时,航海探险成了很多探险家的梦想。可这些探险家碰到了一个共同的难题:在长途航海时,船员的死亡率非常高。船员先出现牙齿出血,然后全身出血,无法医治,最后悲惨地死去。
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是坏血病,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简直是噩梦。他们称之为:海上瘟疫。
后来,英国海军医生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一个著名的试验,他让不同的人吃各种号称能治疗这种疾病的食物,结果只有吃橘子和柠檬的人没事。
所以,之后英国海军就接受了他的建议,让所有出海的船员,每天必须喝3/4盎司的柠檬汁,这效果立竿见影,几乎就再也没有人得坏血病了。英国海军也因此被称为「柠檬人」。
这就是「求异法」得出的结论。
可是,后来又陆续发现莱姆、橘子、德国酸菜、白菜、麦芽等也能有效治疗坏血病,显然,它们含有一种共同的物质,这是什么呢?
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共同研究,用「求同发」在这些不同的食物里,发现了同一种元素,后来被命名为维生素C,也正是这种元素有效的治疗了坏血病。
从此,坏血病终于得以根除。
维生素C被发现的这整个过程,用的就是「并用法」
4. 共变法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罗丁在1969年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一位女士在办公室里从椅子上摔下来,然后让她假装很疼,并大喊求救...
他们模拟了多种情形:当只有一名旁观者的时候,他有70%的概率会去帮助这位女士;而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到两名之后,出手帮忙的概率下降到了40%;
当旁观者数量不断增加,这个概率持续下降...
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旁观者效应”。意思是,当受害者周围的旁观者越多的时候,帮助别人的责任就被分摊了,每个人都会觉得别人会去帮助她,最后,却谁也没有伸出援手...
这就是共变法。通过发现有两个因素(旁观者数量&伸出援手的比例)总是同时变化而得出的结论。
5. 剩余法
1846年,天文学家在观测天王星的时候,发现它有四次偏离了预定轨道。经过分析,发现其中有三次偏移是因为分别受到了已知行星的引力影响,还有一次原因不明。
于是,科学家就推测,一定存在着另外一颗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的行星,导致了这次天王星的偏离。
根据这一猜想,天文学家们运用天体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了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并且最终在 1846 年 9 月 18 日,用望远镜在与计算相差不到一度的地方,发现了这颗未知的行星:海王星。
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了剩余法。
类比法,就是拿一件事来理解另一件事。
它不像「演绎法」那样,是从一般到特殊;也不像「归纳法」那样,是从特殊到一般,它是从特殊到特殊。
就比如说:人就像一瓶饮料,你别看他外表有多么靓丽,朋友圈的动态有多么令人羡慕,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是烈酒还是苦水,你只有打开瓶盖,和他深度接触一次才知道。
这个就是类比法。
但是你细细一想,饮料和人,这两者其实是毫无关系的,但是被这么一连,好像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形象又深刻,这就是类比思维的奇妙之处,他可以帮助我们用一个熟悉的事物来快速的理解另一件陌生的事物。
再比如,有一次润米咨询的刘润在参访小米时问道:小米生态链中,有很多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生意,比如毛巾、床垫等等。小米不是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吗?怎么现在不科技的也做呢?
小米科技的副总裁刘德说:“这类生意对小米来说,是「烤红薯生意」,什么意思?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亿用户了,其中2.5亿是活跃用户。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等科技产品之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的日用品。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一些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这就是「烤红薯生意」。”
短短5个字,就把这个事情概括清楚了,通熟易懂而又透彻传神。
类比法,就像你大脑里的「封装技术」
它帮助你把一些极其复杂的逻辑,概念,信息,用一个非常简单易用的外壳给包裹起来,你一看到这个壳,不需要理解里面的具体构造,就知道他是什么,能怎么使用,从而能帮助你降低认知负载,提高思考效率。
比如,你的公司网站也拥有富余的流量,你就可以马上联想到,也可以试着做一做「烤红薯生意」,而不需要再复杂的解释一遍…
如果你只是知道这三种连接的方式是没有用的。
不会有人来问你,什么叫归纳法?什么叫演绎法?
就算你能倒背如流,但是却无法使用,你的思维就是处在「零维」的状态,你还是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
你得把这些方法,锻炼成你大脑的基本功能。
大脑就是一块肌肉,大脑中各个神经元的连接强度是需要经常连接才能加强的,所以,你得把握每一个机会,不管看到新知识、旧知识,都会习惯性的去做一些连接的练习。
1. 学习新知识后的连接练习
如果,你刚学到一个新规律...
就可以试着找到一个现象,然后用「演绎法」做出一番预测。
比如,你刚学会了供需理论,就可以试着结合目前的大豆产量,市场的需求状况,预测一下明年大豆价格的走势。
结果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与你的既有认知连接起来。
如果,你刚学到一个新概念...
你就可以试着寻找一下,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归纳」出这个结论?
比如,你今天刚学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旁观者效应」,那么你可以寻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看看是否也出现了这个效应?
如果,你刚学会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
那么你就可以试着用「类比法」,寻找一个简单、形象的物体来给它做一次封装,让它变得更简单易懂。
比如,什么是「零维」的思考方式?你可以回答:大脑就像是个「录音机」的状态,只能播放预先设置好的固定内容…
2. 练习写作和演讲
除了刚学会新知识后的连接练习,你还可以通过练习写作和演讲来锻炼自己的线性思维能力。
这两种方式不能像思维导图那样,把所有的知识,彼此的关系,都平铺在一个平面上,而必须通过线性的方式展开。
因此,上下文之间就需要很强的逻辑关系来连接,需要结构严密,经得起推敲才行,不然读者就会看不懂,或者理解起来很吃力,或者你的内容破绽百出…
有些人说,写作和演讲是把学到的东西输出出来,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其实,输出并不是重点,而是通过输出的手段,强迫着你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建立起结构严密的逻辑连接,这才是重点!
因为只有发生了连接,特别是需要输出,让给别人能听懂的,逻辑严密的,高质量的连接,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嗯,没错,讲了那么多,线性思维确实有它的致命缺陷!
线性思维会让你的思维变得单向而局限,会让你看不到事物之间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因果关系,让你只关注到局部,而忽略整体。
我也不建议你日常的思考方式都用线性思维….
那我费那么大劲,给你讲这些干嘛?
因为它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就像造房子用的「砖瓦」,如果砖瓦的质量不行,你是造不出摩天大楼的,就算碰巧造出来了,也会是个豆腐渣工程,一推就倒的!
那如果你已经能够锻造出坚实耐用的砖瓦后,下一步,该如何建造摩天大楼呢?
下一节课,我们将进入一个更复杂的立体世界,从一维的线性视野,上升到二维,三维的立体视角,360°观测一件事的全貌,拆解他的内部结构,让你感受到思维之美!
我们下节课见~
编者按: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富研社”(ID:dontletmeplay),作者 谢春霖。36氪经授权转载。
本文为专栏中的一节课,整个专栏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若你没有看过之前的几期文章,可以先关注公众号“富研社”,建议从第一篇文章开始阅读,免费学习完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