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 Malik在新闻媒体领域有超过20年经验的从业人员,作为科技媒体GigaOM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福布斯网站的早期创始成员之一。这篇文章发表在GigaOM上,他从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历史角度分析了关于互联网创新对于资本市场的巨大影响。
《当日操盘手、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商:互联网一直在变革资本市场的一切(下)》
伦敦是经济过剩的教父级代表,可能也是纽约和旧金山的行为榜样,巴比伦帝国千年之后的新世界。而谈到它都避免不了提及一样东西-钱的存在。豪华的超级跑车、豪华的住宅和看似让人遐想的金融人士,在被成功的香味所弥漫的气味下却是经济过剩发出的那股恶臭。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纽约(也就是华尔街)和旧金山在将钱品牌化上做得比伦敦要好。
事实上,钱不管是在波哥达还是孟买还是波士顿,就只是钱。借钱、投资还是睡一觉赚100美元的体验都是一样的,这和钱的地理位置没有关系。
从超大型的投资银行到上流社会的品牌商们,比如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风险投资公司,他们都为创造一个品牌和围绕在钱周围的神秘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行业开始爆发时,KPCB在当时就意味着无限的资金品牌,也得益于它对Netscape的投资。
将钱品牌化已变成了一种能力,而高盛和摩根大通集团也正是以此繁荣发展,即使是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大量的资金资本和周围卓越的资源让两者在将钱品牌化的道路上无人能及。
硅谷也是这个进程中的游戏玩家:大笔的资金、名人的人脉等都在坐等着资金随着初创企业的成功而暴增。而硅谷的品牌影响力也随之增大,投资人放出的资金品牌也如此。
Sand Hill Road(门洛帕克市的沙丘路,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商一条街)上的玩家们都参与在这个游戏中,并且遵循的原则都一样。但世界是随着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而变化的,这些玩家包括了一开始的互联网、之后的社交网络。但在我们讨论它们时,先去20世纪90年代看看。
互联网的致命变革
在我一生中,有幸目睹到了互联网商业的崛起。在后来的十年中我意识到互联网所带来的通货紧缩(暗指价格下降)的惊人力量,这是一个惊人的折价因素,挤掉中间人等一切阻力,当然一切都是为了盈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20世界90年代末(1999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爆发,一种新的交易员出现了:day trader(最好最有意境的解释应该是当日操盘手,T+0的交易时限让当时大众对这个职业的神秘性和高回报性充满了向往)。在《福布斯》1998年刊登的一片封面报道中,纪录了这个被称为“资本市场的游击队”的职业的劣迹(有本书名为《说谎者的扑克牌》描述的正是关于这个浮华职业背后的点点滴滴,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不乏一些重量级的资本品牌Merrill Lynch(美林证券)、高盛、摩根斯坦利和Knight Securities(KCG)。Day trader们在资本市场游戏中的行为就像是疯狂的扑克玩家,但他们却阻碍了当时场外股票交易的盛行,而增加参与当日的股票交易次数。在这些人出现之前,资本市场就像福布斯所描述的那样,只是一个俱乐部般的和谐。
之前的资本市场,在你想要买一支公司的股票的时候,你的订单会先经过股票经纪人的手,你告诉他你看好哪一支股票,想要在什么价位入手,而这中间可能会有股价的波动,但经纪人可能不会以你给他的价位入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部名为《开水房》的电影,其中的场景便是如此),这就是他们赚钱的空间。而你需要花费大量的钱才能成为经纪人,以加入那个特殊的赚钱俱乐部。但之后SEC改动了相关法律,让day trader加入了这场资本游戏。
1998年,市场中大约有2000个day trader,而他们的交易量就占据了纳斯达克总成交量的12%。这些都归功于金融创新的发展。资本交易的成本因为监管和科技的原因而大大收缩了,这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交易中,而更多的参与者则意味着更多的疯狂买入卖出,也最终导致了之后互联网泡沫的诞生,但这样的创新,仍然在持续。
(我想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很完善地阐述出day trader和互联网的发展是怎样一种关系,我可以稍微解释一下。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交易系统应运而生,实时的股价界面、简便的交易操作让day trader甚至开始自己出钱买股票,交易速度的大幅提升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赚了就卖、卖了再买,也就是所谓的少赚多单,这与以前缓慢的股票交易形成鲜明对比,优势明显。全是因为互联网的兴起才让这一切成为可能。而也让以前在交易所交易员像打仗一样大喊着报价的场面,也永远的消失了。
更甚者,到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频交易技术“high frequency trading”更是霸占着全球股票交易市场,而和day trader不同的是,高频交易是以微秒为单位计算,每一秒就能进行上百万次的股票交易,数据显示在次贷危机之前的2008年,美国的高频交易占据了股票总交易量的60%。这其中的端倪及好处,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很有意思,你会发现资本市场早已和互联网挂钩,其中各种的阴谋论也到处传播。在次贷危机发生的08年,有一家名为“全球电子贸易”的交易公司依靠高频交易技术收获约5亿美元的净利润,更别说高盛、JP摩根等金融大亨,资本市场凭借互联网的帮助,早已是巨头的天下,公平这种概念已经完全消失。)
资本市场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故事。创新导致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或是交易成本的降低,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全球扩散。人们则竞相尝试使用他们,试图得到更高的回报。然后创新招来的玩家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了市场的崩溃,惨淡的回报,但永远不会受影响的,只有创新本身。
JOBS法案和天使投资人
立刻回到2013年,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一直在重复,伴随的总是创新改变监管障碍、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多的参与者。现在投资初创公司这个封闭的好似俱乐部一样的生态圈已经开始破裂,这都归功于SEC的新规则,改革了很多相关法律的JOBS法案。从此围绕在初创公司周围的资本市场将彻底改变。
在十几年前的day trader革命中,最大的赢家是一个由Joshua Levine和Jeffrey Citron创立的名为“Island/Datek Online”的交易平台。而现在在互联网创业领域中,由Naval Ravikant和Babak Nivi联合创立的AngelList将会是最大的受益人。在JOBS法案Title II生效的几天内,AngelList上就已经帮助初创公司融到来自116位投资人的270万美元种子期融资,还包括了Google Venture、KPCB等大玩家。(关于AngelList的具体介绍报道可以点击这里)
以这样一种创新和资本市场相互作用的规律,业界开始出现各种疑问,比如“现在的VC是在投资他们自己的毁灭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Naval在不止一次的采访中提及,现在风险投资市场效率低下并且矛盾重生,有太多的累赘气人的阻碍。在AngelList这样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创立之初就被业界定义为将会变革初创企业领域的创新者,但对于它的未来仍然无法预测,它所带来的影响将长期持续下去。
AngelList和500startps则是这场变革中最明显的证明,其他玩家包括了Wefunder、RockThePost、TechShop和Circleup,它们都参与到众筹融资的行列中。投资初创企业最终的民主化进程已经开始,这些天使期的投资人已经进军到了Sand Hill Road。
又一次,金融创新将改变市场,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这样的例子,从金融衍生品到按揭证券(次贷危机),而这一次,游戏蔓延到了天使投资市场。随着这个市场投资门槛的降低,更多的玩家将会进入,但分辨出一家有前景的公司仍然是重中之重,就像我前老板说的一样,初创企业就像是杰出的小说,在垃圾一大堆的文学作品中,仍然有很多。
《当日操盘手、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商:互联网一直在变革资本市场的一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