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问王登科想不想通过“青葱大学生”盈利时,这个自称“诗人”的大一学生回给我一首诗,《打口》。
慢下来的交友
看到标题里的“交友”二字,你可能已经开始厌倦:微信、微博、QQ、人人、陌陌,各式各样的交友应用还不够泛滥?别着急,其实四川理工的王登科想做的事情不太一样。以往我们所见的交友应用,会先让注册用户填写ID、头像、资料等个人信息,但在“青葱大学生”的交友模块里,你给出的和收获的都只是一个SNS账号而已。
具体如下:你先发送用于注册的联系方式给“青葱大学生”,可以是个人的微信、qq、电话、陌陌账号其中之一,然后选取你希望交友的性别,最后服务器根据筛选条件返回一个联系方式,你就能借此联系上一个同样期待交流的人。
简而言之,交友的门槛变了——不再是地理位置(LBS),不再是现实人脉圈,而是仅仅随机返回的SNS账号。
我问王登科为何选择这种交友机制?他的回答倒让我颇感意外:大约从人人网开始,人们认识的成本越来越低,社交趋于快速,真正沉淀下来的关系不多。而在他的游戏规则内,除了联系方式,其余信息一律不给,只有自己出去交流才能获得更多。
“如果什么信息都给出来了,就不好玩了。你还可以去慢慢挑选。但是我想的是随机给出信息,你完全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你只有去交流才知道,所以看上去快了,反而慢了。”
他想放慢大学生社交的节奏。
但我质疑他的机制会导致低用户粘度,一旦用户获得其他人的联系方式,就转战场地,借助QQ、微信其它方式沟通,不会在青葱大学生上逗留,他的平台相当于被架空。
他似乎并不为此忧虑,一来用户可以不断地从他的平台上获取账号,二来若果真有一天用户饱和,再也没有新的用户加入,那他也乐见其成,至少他促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相互交流,打破大学生现有社交圈的局限。
他说,他会限制一天内,某个用户的信息被返回出去的次数,以避免用户受到太多骚扰。
对话系统+知识库体系
我跟王登科的对话是用微信完成的。谈话时我看着他的微信名“圣经上的子弹”偶尔出神。Bullet In A Bible,以此为名,他默然宣示着自己对Punk教父Green Day的追崇。从高中起开始玩Facebook,用WordPress搭建个人博客,时不时以生活的喜怒哀乐填首现代诗,在黑暗的校园里张贴宗教海报,他还尝试黑进同学电脑,一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Hacker,Punk,Bibble,Poet,我几乎可以用这几个词拼凑出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端于美国的个人主义与校园黑客文化。但和崇尚自由与梦想的国度相比,他对眼前的现实似乎略带不满,用鲁迅的《刘和珍君》描绘心中的失落感。失落的结果是,他想以科技介入文化,渐渐改变一部分人同龄学生的想法。
“我更希望做平台,做观点和知识的平台。营造好环境,这样才能给各种想法提供土壤。”
他指的是青葱大学生的另一个功能:对话和知识库系统。
按他的设想,用户可以随意向青葱大学生背后的机器人提出问题,机器人则从数据库中搜寻之前用户贡献的答案,予以解答。如果你心情好,也可以自说自话,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告诉机器人你自己独立的见解。如此一来,别人有同样疑惑时,就能看见你的想法。这是“问答”。
如果你不明确地知道自己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跟机器人随意地“对话”,当提及某些关键词时,机器人会从“问答”数据库里抽取有价值的答案返回,类似寓教于乐的效果。他说:“我希望的是,在无意中给人带来知识。”
但作为尚未建立起初期规模的数据库,如何能引导用户做起UGC,王登科并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
初步体验过“青葱大学生”后,我觉得很多机制仍需探讨。比如他希望这个平台只向大学生开放,但目前并未有保证用户真实大学生身份的方法。而当我向朋友提及这个交友创意时,朋友认为交换QQ号这种私密信息是很有心理障碍的,王登科也尚未想好如何建立判定机制,确保用户的身份信息真实,确保他提交的联系方式真实,给心里门槛高的用户足够的安全感。
最后,当我问王登科想不想通过“青葱大学生”盈利时,这个自称“诗人”的大一学生回给我一首自己写的诗。
《打口》
学校街边/卖打口的人/头头是道
介绍着音乐与个性/看得出他对披头士情有独钟
也看得出/他对朋克颇有研究
然而他又以此为生/绿日的专辑/或者枪花的新碟
给他带来的不是/血液沸腾的欣喜
而是实得可见的利润
我挑选了很多CD/大家谈得很欢
要知道/找到个音乐的朋友不容易
但是结账时却遇到了麻烦
原来
同样的兴趣
在讨价还价时毫无作用
最近关于微信公众账号的意义讨论颇多,我不想大抒己论。但这个案例确实能说明点什么——在技术门槛不高的微信平台上,更容易实现某些想法,也更容易到达你的目标受众。不论是我们之前报道过的校园公众账号“武大助手”、“宣讲会”,还是现在的“青葱大学生”,至少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经在实践自己的理想,他们试错的机会还有很多。
欢迎对“青葱大学生”的机制提出你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