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新场景涌现和共享经济平台型企业的兴起,“平台+个人”的商业模式也愈发广泛,这就非常需要打破按年度、绑定个人的购买保险的传统,创造出基于消费交易的、更高频次的(比如单次、单天)保险产品。
海绵保就通过新产品切入这些被互联网改造过的“衣食住行娱”几大场景。
在新业态下,这些行业都在某些环节存在风险点,海绵保的介入就是解决这些风险。目前主要与初创平台合作,本身不直接对接个人用户,而是通过这些平台触达用户,形成动态的用户数据库。帮合作企业转移风险、降低成本。
合作方通过海绵保的开放接口自动为其用户和员工购买保险,产品在一定周期内免费,一端对接互联网场景,一端对接持牌保险公司。有其他业内人士告诉36氪,“这种模式不是平台模式,不太需要烧钱获客,毛利不错。”
目前,海绵保已为上门生发、到家产后护理、上门理疗推拿等平台的服务端和消费端提供定制保险:比如,为植发护理美容师提供上门途中的交通意外保障;为护理推拿师们提供人身意外保障,以及因护理师个人过失造成客户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责任保障。
海绵保还推出职场场景的正向激励津贴,比如名为“五子登科”的职场津贴,只要在购房、买车、生孩子、晋升嘉奖上有喜事儿,就会发放津贴。这个活动的载体是微信公号,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获得大量用户,也论证了未来“去中介化”直销的可能。
但眼下,海绵保还需要依托其他平台获客。其CEO Seb介绍,海绵保目前偏重消费升级的高成长性中小互联网企业,在不同赛道里面,寻找合作伙伴。在积累一定用户和数据后,海绵保将主打某个特定行业的产业链。Seb说,保险是一个很好的管理价值链条的工具。未来随着经验数据积累,在风险管理上会有更多应用空间。
同类产品还有悟空保,总体来说,这些互联网保险平台的思路类似,先嵌入场景,积累数据,了解用户,日后B端平台成长壮大,有可能绕开互联网保险合作方,自行设计和销售产品,对于互联网保险平台们,显然不能过度依赖B端平台。产品创意容易被抄,所以现在考验的是BD能力,日后或许就是自己获客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