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andMe的模式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随着基因测序标准化运营,像Illumina等测序仪器越来越普及,以及成本和价格逐渐降低,基于个人基因提供建议和服务的创业项目也渐渐多了起来。
但说到底,基因测序虽然准确度非常高,但数据解读在中国并没有一个精准度上的管理规范,目前只是建议一个结论需要基于多大的样本才有一定说服力等等。而且之前23andMe在美国产生的伦理和建议风险也让其无法通过FDA认证。
对此,基因解读和后续服务的潜力在哪里?具体创业方向我们可以下次专门说,这回,则是以京东上正在众筹的Hi基因为例。
Hi基因用户端使用方式与23andMe相似,在网上提交申请后,只用将唾液取样置于特定容器内,寄送到工作人员手上即可。萃取和测序工作则交给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等机构完成。创始人Max告诉36氪,等到整个测序工程跑到一定量,可能会考虑开设自己的实验室购买机器完成这部分。
但与普通大而全服务不同的是,Hi基因并不会做全测序,而是将面向儿童和成人的常见病症和代谢情况、瘦身情况、钙吸收等做成定制芯片,打包成标准化产品,有一点像疾病筛查/检测的逻辑。
这两种打包产品分别是18项儿童和26项成人,再根据测序结果对应到相关位点和数据库,在手机端PC端产品上给与相应后续服务。
所谓测序解读的效果在哪里?在向几位业内人士请教后大概结果如下:
1.基因测序是最基础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根据数据库确定测序位点和相应疾病或者症状的关系,再根据用户个人状况、习惯或者环境因素,甚至还有临床数据支持,来给出相应建议;
2.目前第一步精度非常高,但第二部位点和疾病对应的准确数据还非常有限,安吉丽娜朱莉的例子只是因为恰巧发现了乳腺癌与两个基因位点的关系,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更为复杂。而23andMe在帕金森氏症方面的数据积累,也帮他们拿到了Genentech 的注资(也有业内人士讲过,23andMe在孟德尔遗传病方向也有不错沉淀,具体我们再做考察),也就是说,基因数据积累各家都有优势,但并不全面。
3.在数据缺乏的情况下,一些机构会依据国外半公开数据库,比如大公司会定期购买付费数据报告,也会大量搜集国内用户数据,扩大自己的样本库。但国外数据库也有部分是欧美人群身体数据和研究结果,或者是针对某种疾病的靶向解读,所以解读出来的结果,各家团队也有自己的偏差或者侧重点。
4.关于市面上大部分接受测序服务的用户,大部分还是带着特定目的,或者是疾病筛查确诊,或者是某种代谢能力检查,多数与病症与药物建议相关,服务人员也大多数为医疗机构。
说到这里,Hi基因的2C解读服务要怎么做呢?他们用了较为聪明的方法,将测序和服务做成了一个有趣的健康类消费品。
首先并没有打算做大而全的解读,而是将常见病症和身体指标,比如酒精代谢力、儿童哮喘,这些在数据库里有相对较全内容的项目打包出售,使用的也是国外数据。但团队强调,选取的是中国人群的信息,关于疾病和位点,是已经获得认可和确认的数据结果。
解读有风险,在风控上,则是基于公开文献计算方式,以及哈佛大学疾病预测风控模型,随着产品售卖,数据越来越多,会对风控模型进行优化。
建议方面,会搭建临床医生和营养师团队做服务,也会找到专家委员会,复旦遗传学教授一起做review,目前与上海4家儿童医院合作。当然,目前给出的还是软性建议,不会涉及临床。
健康管理方面,Hi基因不打算做复杂的建议组合,而是专门做一个算法,叫做建议Grouping。将基于基因测序和解读结果的建议群排序,大量精简,再全体做App推送,每天控制在4/5条左右,接着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再次优化,并帮助更准确的预测疾病。
同时,对于一些疾病患者,或者感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Follow来了解该疾病资讯和科普,定期还会有专家交流,做干预或者建议去哪里看病。
而趣味性上,会根据一些测序和位点对应的身体指标来做游戏环节,比如将酒精代谢力标榜为用户酒量,做一个社群分享玩法。
看到这里,其实Hi基因不是在做一个基因服务,而是以基因和个性做切入,搜集用户基因序和生活习惯数据,早期效果是否精准我们会继续考察,不过将gaming和social等元素带入到这种健康管理产品中,帮助市场培育和教育人群,也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属于国人自己的大数据库。
产品形态上,Hi基因有自己的PC端产品,微信公众号,接下来还会上线移动端App,用户还可以浏览报告、在线提问、打客服电话等。
目前团队有15~20人,合伙人投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