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毛海英给我的公司介绍,尤其是看到“十五分钟挂上任何专家号”这样的产品功能说明,简直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再加上“优医库”这样一个公司名字,有一种自己被捉弄了的感觉……
但毛海英却一直非常认真地跟我探讨挂号这个问题,而且特别准确地指出,挂号问题的根源是医生服务定价不合理。这样看来的话,她也许真的找到了一个能够十五分钟挂上号的方式。
毫无疑问,号源掌握在卫生部门和公立医院手里。但市场化机构之所以能够频频撬动这块资源,就是因为现行定价制度不合理,医生有主动的意愿通过市场化途径,为自己的劳动获取更高的价值兑现。也许这个市场现在还不那么光明正大,但却极富生命力。
优医库正式创办是在今年5月份,筹划则是从3月份开始。毛海英说,她当时正面临一个职业发展三年规划的节点,是家人和自己的两次求医经历让她决定选择医疗这个方向创业,并且是已经很多创业公司抛弃了的挂号模式。
挂号是医疗服务最显而易见的痛点,过往创业公司切入这点主要从三个角度:
且不去纠结政策的边界,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很少有平台敢于宣称自己能够在十五分钟之内挂号成功。还有,大家之所以纷纷放弃挂号而转型,主要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不产生利润。
但移动互联网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充满可能性。毛海英实现十五分钟挂专家号的方式有点类似Uber的套路。她把这种已经在很多行业中应用并得到成功验证的模式,搬到了医疗里面。
简单的说,优医库的做法是将所有能够提供号源的人整合到平台上来,根据患者提出的需求,由掌握相同号源资源的人进行竞价,价低者得。这种模式,有点前面提到的侧面和规避两种模式的结合,而每单抽成的盈利模式也是可以容易想得到的。
挂号也确实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硬需求。优医库上线半年,目前每天的业务量峰值已经接近上百单,而且已经在二十四个城市开展了业务。当然,最主要的业务还是集中在挂号资源紧缺的北京、上海、广州。
不过,挂号还有一个前置门槛,就是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很多患者不知道应该挂谁的号。优医库通过整合几个权威医疗数据库,建立起了一个辅助信息系统,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症状、区域、需求以及经济条件的专家医生。
当然,不仅是患者有对专家医生的需求,偏远、基层的医疗机构也有这种需求。毛海英说,她现在正在开展的业务就是转诊服务,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对接本省或是北上广的专家医疗资源。
“最终我希望,患者能够直接对接医生,而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毛海英认为,挂号难题的最终解决也是通过市场给医生服务的合理定价,“那么,经过在我们平台前期交易的积累,能够为每个医生找到一个适合的价格区间,真正体现医生的价值。”
目前,优医库已经开始寻求pre-A轮的融资,继续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看来,竞争激烈的挂号领域,又要增加新的玩家了。
Attention !! 36氪正在招募全职创业公司作者,如果你对报道互联网创业感兴趣,充满好奇心,善于发现新事物,又能沉心做行业研究,恰好又对教育、社交或农业其中一个领域了如指掌,那么你就是我们想要的人 !! 快把简历投至:zhaopin@36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