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数据库 > 2017年,“独角兽”将不再是创业神话的代名词 >

2017年,“独角兽”将不再是创业神话的代名词

转载时间:2021.10.13(原文发布时间:2016.12.30)
6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62次

编者按:“独角兽”曾是创业公司成功的代名词,但是,在2016年独角兽公司似乎销声匿迹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Chris O'brien 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的几年里,最让我害怕的一个词是:独角兽。

用这个词形容那些在几年前就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一两家私人公司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和科技界的很多事情一样,企业之间也有一种衡量企业的概念,而各家公司也都跟从这个理念。

然而,当每家创业公司都成为独角兽后(或者这么说,至少在CB insight 现有记录中有183家企业是独角兽公司),这时候,它就再也不是神话中的稀有生物了,而这个词也变得毫无意义。

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情况指出了某种应该被关注的潜在趋势。风险投资正在不断发展,更多由非传统投资者发起的后期创业活动使得公司可以长时间保持私有化。这些公司本身希望避开上市之后的审查,所以他们很乐意进行这类的交易。

事实上,独角兽的理念正在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概念,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造势和成功的方式。这是个每个人都想获得的头衔,所以估值就成为了公司在新闻稿和营销材料当中经常提到的东西,尽管评估这个数值的变量很难界定。

幸运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独角兽的势头似乎已经消亡了。

我在11月的里斯本网络峰会上就注意到了这点,除了零星几个人会点头表示同意,很难见到有人能在这个会议的大背景下说出这个词。

把你的公司成为独角兽,你就真的是了嘛?——来自加百列·贾罗森,2016年11月10日。

数据证明了我的观点

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2016年的新增独角兽公司数目急剧下降。CB insights根据这些年的数轮估值,跟踪了2014年的23个独角兽公司以及2015年的40个独角兽公司,但是在2016年,仅仅只有12个新的独角兽公司出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超过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总额从2015年的77下降到了2016年的41。看样子,风投资本家已经厌倦了承保大型初创公司,并在寻求退出的机会。

结合Zirra公司最近新给出的分析,短期来看,还是会有一些公司在进入2017年后依旧受到独角兽的影响。Zirra公司开创了一种新方法,即通过AI和机器学习分析私人公司的估值。Zirra公司将会结合85项授权和可用的公共数据库来计算收入、费用估算、调查投资历史和其他指标,并将结果与其竞争对手的大型数据库进行比较。

比起《华尔街日报》发布的公开报告中的私人公司的计算估值,Zirra 估计,前26.5%的独角兽公司都被高估了。据Zirra称,被高估的公司包括:

小米:29.6%的差距--Zirra估值为324亿美元,《华尔街日报》中的估值为460亿美元;

Airbnb:54%的差距--Zirra估值为138亿美元,《华尔街日报》中的估值为300亿美元;

WeWork:46.2%的差距--Zirra估值为91亿美元,《华尔街日报》中的估值为169亿美元;

SpaceX:31.7%的差距--Zirra估值为82亿美元,《华尔街日报》中的估值为120亿美元;

Dropbox:52%的差距--Zirra估值为48亿美元,《华尔街日报》中的估值为100亿美元;

Pinterest:60.9%的差距--Zirra估值为43亿美元,《华尔街日报》中的估值为110亿美元。

如果Zirra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许多公司就要面临一个僵局。在IPO或收购方面,他们可能很难以最接近的估值退出市场。如果他们需要筹集更多的钱,那么他们就需要做一次低估值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公司将会面临负面舆论的压力,而这可能会影响其招聘的能力。

当然,《华尔街日报》给出的公开报告中的估值可能大多都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公司可能会跟它们的投资者认为的一样好。

不过,2016年教会了很多公司一个道理,那就是独角兽公司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好,而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2017年,我们可能会发现,对于高估自己的众多创业公司来说,一次深刻的教训将会是多么的痛苦和昂贵。

 

 

翻译来源:虫洞翻翻     译者ID:南骧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2017年,“独角兽”将不再是创业神话的代名词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数据库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数据库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