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乙
中国新经济崛起背后最大的获益者,是美元基金。BAT、TMD、小米、拼多多……从其最早接受风险资金,到达成上市,都是美元基金在背后推动。
为什么是美元基金?不是欧元基金、日元基金?作为贸易伙伴,欧盟和日本都相当活跃,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其次,日本位居第三。但基金层面的合作却少之又少,并且要转化为美元来参与。日本第一大人力资源集团Recruit在中国设立美元基金,以CVC形式直接投资;凯辉基金虽然以欧元募集、退出,但投资拼多多时,仍然将欧元换成了美元。
为什么是且只是美元基金?这就要去看募、投、管、退四个环节了。
“不管是资金的提供方、接受方,还是退出的市场,都以美元为主。”麦星投资管理合伙人崔文立告诉36氪,基金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美元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如果统一用美元来投资,于各方都更方便。
简而言之,想要统一资金来源众多的LP,维持各个环节的币种一致性和币值稳定性,美元几乎是众多VC的唯一选择。“一只基金很难全部从日本募资,如果大部分仍然要从其他市场募集,美元就是各个LP都能接受的。”崔文立说。即使存在部分欧洲、日本LP,例如家族办公室,大学捐赠基金等,但持有资产依然以美元计价为主。
以瑞穗与招商局集团设立的CMH Growth Fund为例,一方是日元资产,一方是人民币资产,但双方最终以美元出资,在香港设立了这只美元基金。“虽然LP有很多日本公司,但出海的钱也都是用美元做。”一位日资金融机构分析师表示。
“美元基金省事。”交银国际研究部负责人洪灝告诉36氪,日元基金的另一个麻烦是,日本股市相对封闭,并不是投资首选,如果融日元去投其他市场,还要将日元换成美元,增加不必要的汇兑损失。
对众多希望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基金以美元投入,然后以美元退出,再返还LP,既节省换汇手续,还能减少汇兑损失。从投资来看,无论被投企业是出海业务或聚焦国内,美元都是国际最通用货币,国内除人民币以外次通用货币。“虽然国际货币储备中,美元、欧元占比相当,但欧元仍然是一个地域性货币,到亚洲大家还是认美元。”洪灝说。
美国以开放著称,包括其规模达30万亿美元的证券市场。这个汇集了大量游资、风险资金的市场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如亚马逊、苹果、阿里巴巴等。高流动性、高市盈率、低上市门槛,是美国市场强大融资能力的重要保证。
2018年,全球股市市值达到74.3万亿美元,美国股市独占40%,其中纳斯达克一家交易所市值,就超过了欧洲三大交易所——伦敦证交所、泛欧证交所、法兰克福证交所(即德意志证交所)市值之和,也近乎两倍于日本股市。不仅规模占绝对优势,其活跃度也明显优于其他市场。交投活跃时,甚至出现过“几只美国蓝筹股的交易量等同整个A股”的情况。
对企业而言,去美国上市,还意味着高估值。根据万得数据,纳斯达克市盈率位于30-40之间,标普和道指的PE倍数也在20上下,领先全球绝大多数市场,包括日本和欧洲,前者市盈率常年在15以下波动。有市场人士评价,“一家互联网企业去纳斯达克上,可能实现在东交所上的五倍市值跃升。”
上市流程在美国也缩短到了极致。长则6个月,短则3个月,企业就能完成借壳上市。即使正常的上市流程,也明显快于其他市场。上述日资金融机构分析师告诉36氪,在美国,企业最快6个月就能完成申请到上市的全流程,包括尽调、审计、审核等,而在日本最理想也需要3年。“如果3年时间里出现不稳定经营,前期工作即告吹。”
不仅如此,美国对互联网企业的容忍度和认可度明显更高。社交电拼多多成立三年便上市,当时已累计亏损13亿元;趣头条两年登上纳斯达克,登陆后首份财报亏损便高达10亿元。不管从成立时间,还是盈利能力来看,两家企业都在美国获得了其他市场难以给予的宽容度。
即使巨头阿里巴巴,当年也是多地寻求上市未果,最终选择了美国。内地市场没有注册制,流程繁琐,操作周期长;香港市场不允许双层股权结构(dual-class structure),马云为首的管理团队控制权难保。但这些问题在美国都不存在,阿里最终赴美,目前估值已达4670亿美元。
“错过阿里”的遗憾直接促成了港交所2018年的重大变革——同股不同权,为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零收入企业也能上市等。此后,才有了2018年新经济企业集体赴港上市的热潮。
与美国相比而言,日本市场明显封闭许多。截止2018年11月3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共有3640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外公司仅6家,且没有一家中国公司。而1990年这一比例还是1752:125,这意味着日本证券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境外公司却在不断逃离。
一方面归因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和股市崩盘,一方面则是日本股市一贯严格的审查制度。企业最快需要3年才能上市,对盈利能力持续性的高标准之下,赴日上市的境外企业本就很少,少数完成上市的企业也可能在每年的审查中被刷下。2008年开始,中国先后有亚洲传媒、新华财经、中国博奇3家企业登陆东交所,但先后以摘牌、退市黯然收场。
只有一种情况,赴日上市会成为中企首选。据36氪了解,目前有做美容品牌的中国企业考虑去日本上市,但也是出于“主要业务在日本,而且主体转移至日本后,对美容品牌本身能实现一次跃升”的考虑。
欧洲市场对境外企业的开放度高于日本,以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伦敦证交所为例,境外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约20%,而美国只有10%,但中国赴欧上市企业多为传统行业,而非互联网行业。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段兰春告诉36氪,欧洲市场相对割裂,每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各不相同,英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仍相对本土化。“法国的500强企业大多在本土上市,比较少考虑境外。”
在这样的形势下,欧洲、日本资本参与中国市场的方式都很“间接”。
目前日资大致有两种参与方式:其一,在中国设立美元基金以CVC形式直接投资,如日本第一大人力资源集团Recruit在中国设立了美元基金,投资了前程无忧与58同城;其二,投资中国本土美元或人民币GP,作为LP间接投资,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日本瑞穗银行等机构与东方富海共同成立的中日环保基金,由后者担任GP负责管理。
情况同样存在于欧洲。“它们(指欧洲基金)很少直接来中国投资项目。”段兰春告诉36氪,欧洲基金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布局中国:一方面,通过被投企业在中国发展业务,甚至并购;一方面,在中国设立直接投资团队,但大多停留在“中国设代表处,欧洲总部决策”的阶段;另一方面,投资本土化程度高的GP,比如凯辉,法国国家银行、欧洲投资基金都是其LP,当地团队对本土项目投资决策有较高话语权。
“去年到访中国的日企增加了一倍,索尼、松下、日立、伊藤忠、丸红都来了。”上述机构分析师表示,日本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有增无减,仍在探索各种各样的合作模式。段兰春也说,中欧经济交互增加已是大趋势,只是形式相对“间接”。
可以判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多的欧洲、日本资本将继续以美元的形式在中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