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付一夫、陶金,首图来自壹图网。
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我们从全面而丰富的《规划》内容中,选取经济增长、消费、民生等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规划》对投资和家庭资产配置的指导意义。
本文结构如下:
一、经济目标:“质量”逐步取代“数量”;
二、战略导向:高质量发展的三条跑道;
三、消费升级:四大亮点闪耀全篇;
四、民生保障:户籍、收入、生育皆迎变局;
五、投资主线:低配房产,高配股权。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经济目标:“质量”逐步取代“数量”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过去五年平稳合理的发展节奏为“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
如今进入“十四五”、步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迎来了新的课题。
1、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
总结《规划》的表述,中国面临的外部新环境主要是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内部突出问题则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外部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IMF预测未来5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将比上一个5年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可能拖累中国经济未来平均增速超过0.4个百分点;二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尤其是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技术领域的矛盾还会持续,未来中国引进科技创新的环境仍将有所恶化。
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还不够高效、要素流动还不够自由、经济结构还不够平衡。后文我们将分析,《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是如何来解决这些不平衡和不充分的。
2、量化指标
首先我们来看“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主要目标,透过目标,我们能感受到背后的战略意图和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与“十三五”的经济发展目标中,一个重要变化是不设具体的GDP增速目标。背后有何深意?
首先,十四五规划中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并非是完全不设增长目标,一方面,十四五期间各年度视情况提出增长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保证就业,就是经济实现潜在增速的底线。事实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一定水平的持续增长,增速放缓过快,有可能压缩改革空间、削弱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减缓人均收入的增长,因此每年的经济增速仍然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其次,“十四五”期间相对于GDP增速目标,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今后生产率提升和低碳经济等相关指标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高于GDP增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预计也明显高于GDP增速目标,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单位GDP能耗、碳排放等关于绿色生态刚性很强的约束性指标,也是旨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3、政策取向
高质量发展不允许经济运行大幅波动,同时更注重结构。因此《规划》强调财政和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平衡和结构:将跨周期和逆周期结合,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未来货币政策更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针对性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财政政策更关注梳理关系(中央和地方、直接税与间接税等)和结构化减税。
战略导向:高质量发展的三条跑道
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由之路。其中,《规划》着重阐述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国内国际双循环、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导向,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手段。
1、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了提高总体经济的发展质量。《规划》明确了科技创新在未来五年发展过程中的第一地位。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是其中的关键攻关领域。《规划》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支持。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下,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被着重强调。
首先,制造业的发展,是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安全自主的基础。因此《规划》特别明确了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规划》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增加技改贷款,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
其次,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巨大,也有十分坚实的基础,新冠疫情下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近20年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厚积薄发。《规划》提出,通过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手段,将数字经济贯穿到经济社会各个角落。
2、高质量供给匹配内需扩大
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为了提高产业和市场发展的质量。外部环境的恶化,强化了中国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决心。国内国际双循环,是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实现的。我们意识到,只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将更多需求留在国内。同时,内需的不断扩大,也需要国内供给的独立性和韧性。
因此《规划》提出,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3、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为了提高经济结构的质量。上文提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不够”:
一是资源配置效率不够高效。例如,国企占据着垄断行业和地位,经营绩效却相对较差,不具备竞争力;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的程度依然不足;中西部地区投资浪费现象仍存,导致地方债务高企等。
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在安全发展的前提下,回归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因此《规划》提出,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鼓励竞争、反对垄断。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对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经济,强化资本收益目标和财务硬约束。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二是要素流动不够自由。例如,户籍制度依然对人口流动产生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迟缓;农业发展中各种要素组合被锁定,城市资本很难进入农村发挥规模经济。
针对这一问题,必须消除要素流动和循环的制度障碍。因此《规划》提出,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完善农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是经济结构不够平衡。例如,在城乡之间、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资源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依然比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综合协调经济发展中的各类利益群体。一方面要推进城市化,让城市成为解决贫困、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主战场。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转移支付等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因此《规划》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让农村发展起来的方式来缩小城乡差距。创新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进一步缩小不同领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消费升级:四大亮点闪耀全篇
与此前众多政策文件一样,《规划》再度重申了消费的重要性,强调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考虑到我国拥有14亿人口和4亿中产人群,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内需市场,而现阶段国内消费市场整体上的供需还不能完全匹配,低线城市和地区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意味着国人的消费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掘,这也是未来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抓手。
在全面促进消费方面,《规划》给出了诸多明确方向,包括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扩大节假日消费、完善城乡消费融合网络等等。我们认为,最大的亮点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信息消费、数字消费为核心的新型消费业态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动能,诸如直播带货、线上拼团、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在稳定消费市场繁荣、带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消费市场的“压舱石”。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推动新型消费的壮大,以促进消费市场的壮大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叠加线上线下融合进程的全面提速,以及国人新的消费习惯日益养成,未来新型消费将继续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2、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
当前海外疫情依然严峻,出国旅游人次急剧下滑,很多曾经外流的消费(尤其是奢侈品消费)都转移至国内。如此一来,国内免税政策的放开可谓正当其时,以海南离岛为代表的免税购物区热度持续不减,这对于引导海外消费回流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通过继续积极布局国内免税行业的发展,采取增加免税店数量及免税商品种类、提升免税购物限额等措施,能够精准锁定特定的消费人群并为之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选择,而且不会对全国零售体系及生态造成较大规模的冲击,这种消费“转移”要比一味地“挖掘”本土消费容易得多。
特别是在市内免税店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无论是购物体验还是运营成本,市内免税店都要优于口岸或离岛免税店。参考占据全球免税市场20%份额的韩国,市内免税店的交易规模占全国免税经济的比重高达80%;而我国虽然市内免税店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意味着进步空间巨大。而今随着免税政策的放宽,我国市内免税市场将有望在购买限额、经营品类、购买资格等多个方面迎来质的提升,前景可期。
3、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包括个人消费,也包括对于安保、教育等公共服务消费,还具有较强的全球消费资源配置能力和消费创新引领能力。当前,除了从细分领域发力,我们迫切需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新的平台和载体,加快消费升级及新动能培育,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辐射带动周围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武汉、重庆等多地发布支持举措,从优化商品服务供给,到以科技支撑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消费体验,全方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推动消费提档升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可期,将为我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凝聚创新型人才、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4、提振农村消费。
我国有近6亿农村居民,人口规模庞大,能否充分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对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而言,意义重大。
虽然近些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正日益释放,农村居民对于服务消费、耐用品消费以及线上消费等多方面需求都在不断提高,但当前农村地区互联网与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致使优质供给难以充分触达农村市场。《规划》中提到的“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直击痛点,也为接下来进一步提振农村消费市场指明了方向。
民生保障:户籍、收入、生育迎变局
“疫情之后,民生为要”。民生,往小里说关乎到一个家庭的吃穿用住,往大里说则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既是个体的生存问题,又是全局的发展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规划》中与民生相关的内容自然篇幅不小,涉及领域亦是颇为广阔,涵盖户籍、收入分配、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方面,我们不妨对户籍、收入分配和生育三个板块做个简单解读。
1、先说户籍。
《规划》提到: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按照我们此前的统计,我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共有27个,其中超大城市4个,特大城市10个,I型大城市13个。这便意味着在“十四五”期间,这27个城市的户籍制度将会分别采取“全面放宽”、“完善积分落户、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的态度来加以完善;而其他所有城市都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这当中,不乏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等省会城市,以及无锡、佛山等“万亿俱乐部”成员。
此外,“零门槛”落户还有两层积极意义:一则,能够进一步促进市场化改革,使得各地区人口能够自由流动,继而实现全国劳动力资源的更合理配置,尤其是大量处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望转出;二则,有助于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后,真正实现身份的转变,从而能够在收入增加的同时,享受城市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
2、再说收入分配。
虽然我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系列障碍和挑战,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从基尼系数上看,自2000年首次超过警戒线0.4开始,便几乎没有停下升高的步伐, 2018年达到0.468,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仍属于偏低状况,总理所说的“6亿人月收入只有1000元”就是佐证。按照经济学理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并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中低收入者,收入差距扩大将不可避免地制约消费扩张与升级,进而掣肘“国内大循环”的深入推进。
此次《规划》中特别提到,“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给出了具体方案。预计“十四五”期间,国人的收入水平有望更上一层楼,而收入差距也可能进一步缩小。
3、最后说生育。
作为世界头号人口大国,中国好像最不缺的就是人。然而最近几年,很多人开始为我国人口前景担心了,原因在于这届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生娃,导致我国少子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尽管很多专家学者一再呼吁“放开三胎”或是“放开生育”,但归根结底,年轻人不爱生娃的核心原因并非政策的放开与否,而是养育孩子的高成本、住房和育儿方面的福利不健全、父母工作和家庭时间安排存在冲突等一系列因素。
生育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生育问题,它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要想真正让年轻人放下思想包袱去生育,进而走出少子老龄化的泥泞,势必要针对人们的切实困难采取措施,如此方能对症下药、治本达标。而这正是《规划》强调的重点:
“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策和产假制度,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孕前孕产期健康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
“十四五”期间,国人的生育问题会得到改善吗?我们拭目以待。
投资主线:低配房产,高配股权
《规划》对投资有何指导意义呢?
大逻辑更加清晰:低配房产、高配股权。
对于住房,《规划》再次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强调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并拟综合扩大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稳定地价、金融调控、税收调控等措施,确保目标达成。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房产是名副其实的投资利器,十四五期间,真的不必抱有希望了。逻辑很简单,暂且不谈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放缓、人均住房面积处于合理水平等因素,只看金融调控一条就够了。
十三五期间,百城平均住宅价格从10980元/平米增长至15795元/平米,年均增长7.54%,大幅跑赢通胀和存款利率。同期,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13.1万亿增至34.5万亿,年均增长21.37%。某种意义上,房价上涨是银行房贷堆出来的,只要严格进行金融调控(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强力整顿,金融调控能力已大幅增强),控住水龙头,十四五期间的房价自然在掌控之中。
说完房产,再看看股权的投资机会。
“十四五”时期,股票市场改革继续深化,如全面实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全面注册制下,优质公司加速上市、经营不善的公司快速淘汰,股票市场持续净化,投资价值凸显,对资金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反过来会推动股价上涨和股市繁荣。
对投资者而言,尽管这几日遭受市场暴击,但着眼于长期,下跌恰是更好的布局机会。只要经济在发展、收入在提高,流入股市的资金必然越来越多,反过来会推动优质股票的上涨。
回看十三五期间,经过2015年股灾冲击,股市投资并不招人待见,市场情绪低迷;同期,P2P、互联网理财、房地产等领域还持续分流资金,即便如此,十三五期间,股票市场的年均成交额也高达133万亿元,同比十二五期间增长47%。展望十四五,P2P清零了、互联网固收理财消失了、房住不炒了、互联网存款下架了,资金无处可去,自然会首选股票市场,为慢牛、长牛奠定基础。
从板块逻辑上看,《规划》着重强调的科技、消费、医疗等领域仍是投资主线,过去几年基金重仓的抱团股、赛道股多集中于这几个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近期被基金下跌所伤的基民,只要坚定持有,十四五期间大概率能获得满意的收益水平。
此外,十四五期间居民收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保险等领域打开了发展空间。这些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也具备很大的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是着眼于长期的事。当前,十四五的画卷已经展开,长期投资者可以布局了。
好了,解读就到这里,最后建议大家去读一读《规划》原文,可以多读几遍,每一遍都会有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