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娱”(ID:yiqiduyu),作者:指月,36氪经授权发布。
从长远来看,作为阿里影业强化自制综艺能力的开端,收购银河酷娱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近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拟以不超过4亿元收购天津银河酷娱60%股权,完成收购后阿里影业、优酷信息分别占股60%和20%,创始股东博方融智和天津利合占11.55%、8.45%。
估值报告显示60%股权对应人命币3.91亿元,照此计算银河酷娱估值为6.52亿元。实际支付规则则较为复杂,公告称,将以2.12亿元向投资者股东收购天津银河酷娱合计约28.81%股权,可按现金盈利能力付款金额向上调整,但总额不超过2.77亿元。以2800万元向创始股东收购天津银河酷娱合计约31.18%股权,可按现金盈利能力付款之金额向上调整,但总额不超过1.23亿元。
对投资者股东和创始股东来说,各自相对应估值有很大差别。不仅如此,所谓的“现金盈利能力付款”将与银河酷娱后续综艺节目制作进度挂钩,公告显示该金额将按银河酷娱制作可达股权协议约定级别的综艺节目数目计算,最高不超过5档节目,总额不超过1.6亿元,每档节目完成后向投资者股东和创始股东支付3200万元。
公告中还列出了银河酷娱近两年的数据,2018年、2019年分别亏损31.7万元和72.4万元。
读娱君认为,不同的估值、与综艺节目制作绑定的“现金盈利能力付款”很显然是为了同一目的——在收购之后以这样的支付设计保证银河酷娱内容生产能力的稳定,至少在5部具备一定规模等级的综艺节目之内,银河酷娱的创始团队都需要继续保持公司生产能力才能拿到完整的收购款。完成条件中还提到,创始人李炜需要辞任天津银河酷娱集团之外的一切职务。
银河酷娱的其他业务也会经过业务重组。根据股东协议,天津银河酷娱的子公司须于交易完成后三个月内向天津银河酷娱的董事会提出建议,通过剥离和整合其于艺人经纪服务及制作电影、剧集及社交电子商务之全部或部分业务的方式进行业务重组。
创始人之一魏原或其指定人士将与天津银河酷娱的相关子公司签署合营协议,以成立从事剥离业务的合营公司。各合营公司将由魏原或其指定人士及天津银河酷娱集团分别持有80%(透过现金出资的方式)及20%(透过注入剥离业务作为出资的方式)。
总体而言,在整个互联网影视、娱乐行业都处于资本冷淡期时,银河酷娱的交易能够实现本身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而阿里影业在这次收购中显然处于更主动的位置,交易条件让各方面风险都有所降低——
首先相较于前几年的估值,现阶段银河酷娱的估值已经显得理性许多,其次本次收购设定了相当多的条件来考研银河酷娱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尤其对创始团队而言,保底的2800万元与现金盈利能力付款上限的1.23亿元差距不可谓不巨大,最终的收购价格很可能随着节目内容的实际质量而有很大变化。
银河酷娱最初是以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系列打响了名声。银河酷娱从《火星情报局》到近期的《演技派》一直是与优酷深度绑定的,优酷信息早已持有公司20%股份。此外有2018年银河酷娱还与西瓜视频合作推出的综艺节目《头号任务》,同样由汪涵领衔。
2016年《火星情报局》第一季以汪涵带头加上宁静、薛之谦等明星阵容打开知名度,通过一系列新奇有趣的话题讨论触发了网友共鸣,娱乐搞笑的效果十分成功。第二季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前两季早在2017年初就已经累计超20亿次播放量。
但《火星情报局》的火热和口碑并未持续下去。2017年第三季播出后大众评价已然大不如前,主要的问题在于《火星情报局》本身的设计是一个缺少持续主题的节目,在节目早期还可以通过各种职位设计和汪涵薛之谦等人的梗让节目保持轻松、搞笑的定位,但到了第三季,一边是持续的审美疲劳和创意缺失,一边又是不好把握住的话题尺度边界和植入广告的生硬,致使《火星情报局》第三季播出时,对总体氛围的批评开始频繁出现,豆瓣评分也从前两季的7.4分下降到了6.5分。
可能是意识到了节目的瓶颈,第四季《火星情报局》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加入了功夫口红、父之拳等等许多奇葩道具,不过效果甚微,嘉宾的努力也显得无助,前几季原本就不是非常有深度的论题,这一季更是变得不知所云,全屏尴尬。《火星情报局》第四季的豆瓣评分仅有3.9分。
也就是说,银河酷娱的招牌综艺品牌《火星情报局》现在处于一个急需自救的时刻。第四季的“垮掉”让这个系列的后续开发有了许多难题——是努力找回前两季的感觉?但数年过后,同样的节目形式未必在当下的观众中获得同样的成绩。或是变革?第四季的负面例子还在,要怎么正确地去改变呢?
据百度百科信息显示,《火星情报局第五季》节目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回归,这档银河酷娱招牌综艺节目的表现需要重点关注。
阿里影业在公告中提到此次收购给公司带来的好处是:补齐自制综艺能力、将综艺与阿里影业现有其他业务线合作:
通过纳入银河酷娱的综艺制作业务,阿里影业将着力搭建自己的综艺制作团队,从而构建“电影+剧集+综艺”的全品类项目的制作能力,更好地为用户和市场提供高品质内容。
同时,鉴于综艺项目形式灵活的特点,阿里影业也能够将综艺制作业务与现有的淘票票(电影宣发)、剧集制作、阿里鱼(衍生品)等各条业务线开展合作、共同研发综艺项目,充分发挥生态内各业务线之间的协同效应。
从大势角度复盘,阿里影业和旗下的淘票票在过去两年已经通过大量联合出品形式参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绝大多数爆款作品,如《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少年的你》《误杀》等。猫眼数据显示,在2019年,阿里影业以131.32亿元票房位列出品方公司第一。
阿里以淘票票、灯塔、云智三方组合成的互联网宣发体系已构成了基础建设级别的行业地位,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已经深入产业链各阶段。随着阿里影业与优酷的进一步联动打通,宣发业务的优势也形成了更完善的闭环。
同时,阿里影业也通过投资引进《绿皮书》《何以为家》等国外获奖电影、小语种电影获得了意外之喜,这两部电影在国内精准触达了对应的受众,票房成绩都超出了预期。92届奥斯卡上,阿里影业联合出品的电影《1917》再度斩获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三项大奖,海外电影布局投资成效非常明晰。
显然,无论是投资海外电影项目,还是在自制内容上展露锋芒,深入上游产业链是阿里影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剧集方面,阿里影业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制剧的制片人工作室模式,近日优酷独播的热门悬疑剧《重生》就是阿里影业自制剧作品,由阿里影业副总裁敦淇担任总制片人。
“电影+剧集+综艺”的完整自制能力将在收购银河酷娱后更名副其实,也让阿里影业在内容制作领域更具竞争力。
自制综艺节目与阿里影业现有其他业务线合作的意义则更为丰富——在电影、剧集的宣发中,综艺节目一直是生动、有效的形式,通过综艺节目的嘉宾、主题中进行影视宣发植入以触达真实受众,这一模式早已成熟,拥有自制综艺能力后,阿里影业也能更好地与自己的电影宣发、剧集制作业务进行联动,激活更多宣发上的优势。
因此从长远来看,作为阿里影业强化自制综艺能力的开端,收购银河酷娱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从整个阿里文娱角度来看,自制内容的重要性将影响内容成本和内容质量控制、自有IP开发多个方面,是整个视频行业竞争投入的重点,也是国外Netflix模式带领下的流媒体行业必经之路,拥有更完整的内容制作能力,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永远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