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符璇,36氪经授权转载。
北京时间11月20日晚间,拼多多发布了2018年三季度财报,这也是拼多多上市以来第二份财报。
核心数据梳理如下:
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之前的12个月GMV总额为3448亿元,去年同期为709亿元,同比增长386%。;
见智业务分析模型分拆的季度数据显示,三季度GMV为1185亿元,相比二季度827亿元,环比增长43%;这是继二季度环比增长25%后,又一个远超预期的季度;
见智业务分析模型分拆的季度数据显示,三季度货币化率为2.51%,相比二季度2.87%,下降了0.36%;
季度平均月活用户2.31亿,环比增长18%;
总营收33.7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4%;
Non-GAAP营业利润亏损10.98亿元,创历史最高。
拼多多2018年三季报总体超预期。作为衡量电商平台核心数据的GMV没有受行业疲弱的影响,继续一路狂奔;月活和活跃买家两项指标继续高歌猛进,而近期一同披露财报的京东,用户增长已经达到了下降拐点,可见,拼多多社交电商的玩法还未触及天花板。
不过三季度货币化率相比二季度有所下滑,调整后营业利润亏损创下历史最高。从此前黄铮表态来看,拼多多并不急于商业化,现阶段主要关注点在提升用户体验,即以牺牲短期赚钱机会换取长期发展空间。
以下是详细分析:
根据拼多多财报披露,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之前的12个月GMV总额为3448亿元,去年同期为709亿元,同比增长386%。
拼多多没有公布单季度GMV数据,但根据见智模型测算结果,2018年三季度拼多多GMV为1185亿元,环比增43%。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
三季度拼多多GMV同比增速更是高达231%。可见,即便在国内消费疲弱的宏观背景下,以拼多多为首的社交电商方兴未艾,增速显著高于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
货币化率是衡量电商平台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见智模型测算,拼多多在今年三季度货币化率为2.51%,较上一季度下降0.36%。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
事实上,拼多多高层在公开表态当中,并没有把提升货币化率视为现阶段首要任务。三季度货币化率的下降,主要源自于拼多多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打击假冒、引进品牌、强化运营,降低了对商业化的诉求。
拼多多三季度月活用户增至2.31亿,同比大增225%,环比增加18%。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
拼多多三季度12个月活跃买家为3.86亿,相比上一季度净增0.42亿,同比增加144%,环比增加12%。
相比京东用户数环比下跌,拼多多则是另一番景象。不论从月活数据,还是活跃买家数据来看,拼多多仍然在扩张的路上狂奔。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
除此之外,拼多多三季度活跃买家的人均消费为894元,较去年同期的449元同比增长99%,较上一季度的763元环比增加17%。
说明,在客户量和客单消费上,拼多多迎来戴维斯双击。
根据拼多多三季报,营业总收入为33.72亿元,同比增长697%,环比增长24%。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
进一步细分来看,营收增长主要由线上服务收入带动。三季度拼多多线上服务收入从上一季度的27.09亿元增加到33.72亿元。佣金收入则从上一季度的3.38亿元小幅增加至3.98亿元。
三季度毛利润为25.98亿元,环比增长12%,营业利润为-12.69亿元,继续亏损,上一季度营业利润为-66亿元。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在Non-GAAP会计准则下,拼多多三季度营业利润亏损10.98亿元,亏损幅度创新高,二季度为亏损8.16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亏损6.18亿元,上一季度为亏损6.74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拼多多的毛利率和Non-GAAP营业利润率(调整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77%和-33%,较上一季度双双下滑。
三季度拼多多营业总费用为38.6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增722%。细分情况如下:
销售费用为32.2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4.279亿元增加655%,主要是由于品牌推广活动和线上线下广告和促销活动的增加。
研发费用为3.3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0.358亿元增加828%,主要是由于员工人数的增加和更有经验的研发人员的招聘,以及研发相关的云服务费用的增加。
行政管理费为3.05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0.07亿元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和股票薪酬支出的增加。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
而从各项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上看,占大头的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比从上一季度的-108%提高到三季度的-90%。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见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