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云计算 > 区块链走上太空?Why Can't? >

区块链走上太空?Why Can't?

转载时间:2021.06.15(原文发布时间:2018.01.31)
28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89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区块链铅笔Blockchain,作者:铅笔盒,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篇幅较长,干货很多,敬请耐心阅读。

1942年,德国首次发射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导弹V-2火箭,在工程上实现了航天理论先驱者们的技术设想,到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采用改装的P-7洲际导弹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从此之后,人类便开始了漫长的太空探索之旅。

不得不说,自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确实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从人造卫星的应用到星际探索,从月球探险到火星、土星勘探计划再到彗星“深度撞击”。但是,相对于其他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来看,人类进军太空的步伐仍然迟缓。

作为单一技术而言,任何技术进步的空间都是有限的,人类技术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某些技术不断进步,而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新技术与旧技术的结合与碰撞。那么大多数人寄予厚望的颠覆性技术区块链的诞生,又会给太空探索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航天技术又会给区块链这种新兴技术带来什么样的进步?两者结合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太空链(SpaceChai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做客区块链铅笔(ChainB.com)为我们的读者带来一个不一样的“脑洞”。

区块链走上太空?Why Can't?

区块链铅笔:太空这个领域对普通人来说似乎有些遥远,一直以来也很少会有创业公司去触碰这个领域,那么最初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促使您想到将区块链与太空相结合的呢?这个想法是您自己想到的吗?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太空链这个项目是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去链接世界上最优秀的航天科技资源,同时也用航天技术来拓宽区块链所覆盖的边界。

契机的话,第一,我们意识到目前所有在区块链上做的去中心化应用都是搭建在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上的,去中心化应用的增加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继续建在中心化基础设施上就会承担巨大风险,所以SpaceChain想做一套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第二,我们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在卫星以及航天器上的操作系统,通过我们开发的SpaceChain OS在航天器上像手机电脑一样进行编程。我们现在是在尝试把两个非常尖端的技术领域进行结合,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应用场景,也非常有意思。

对,是我自己想到的。我从18、19岁的时候已经在开始创业,一直到去年才退出,并且从前年年底开始正式接触区块链,是随着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一路成长起来。我虽然没有航天方面的背景,但是我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而且我对区块链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到2017年初开始正式启动SpaceChain这个项目,在这之后我就寻找全世界最牛的人来和我一起做这个项目。

区块链铅笔:区块链+太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了,那么在最开始提出这一构想的时候是否遇到过什么阻力?现在是否也面临着很多的质疑呢?又是如何应对这些质疑的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就是当前区块链是否需要应用在太空上面?

我认为,第一,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在当下可能还没有这种需求,但未来五到十年之内需求就会慢慢涌现出来。我刚刚提到,如果去中心化的应用全部搭建在中心化的基建上,假如我们做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淘宝应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威胁到了淘宝,随着影响力逐渐增大,如果所有的服务都是在阿里的基建上,我觉得在逻辑上是存在巨大风险的。我们想做的,是为未来五年到十年可能爆发的集中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所以我们的卫星会通过多个基金会,包括海外基金会在内的各个国家基金会,分别管理,同时我们会引入去中心化的管理机制。

第二,我跟很多区块链项目的发起人有不同观点,我觉得区块链不是万能的。区块链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区块链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它不是万能的。而且做一个区块链项目并不是一定要把区块链暴露在最外层,区块链作为底层服务。SpaceChain OS就是一个用区块链实现的、多线程运营在航天器上的沙盒结构,充分利用了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同时又在上面搭建我们的智能合约平台,不仅能搭载区块链项目,也可以搭载非区块链项目。所以我们并不只是一个区块链项目。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本身就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共存的关系,至于区块链是否应该在太空上运行,这是个很开放的问题,我们只是用区块链提供了一个应用的环境,至于是否要用区块链、怎么用是大家自己的选择。

区块链走上太空?Why Can't?


区块链铅笔:共识机制解决了区块链如何在分布式场景下达成一致性的问题,可以说是区块链技术的基础。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种共识算法,最常见的当属PoW(工作量证明),这也是比特币所采用的算法,Qtum等合约型区块链选择了PoS(权益证明),此外还有DPoS(授权权益证明)、PFBT(实用拜占庭容错)等等很多共识,那么太空链所要采用的,或者说要实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共识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我们想做的其实是在航天产业方面进行共识。

作为投资人来说很大的意义在于,将航天技术更近一步带到日常大众的生活中,在SpaceChain之前大家可能很难想象自己能够去投资一个航天项目,而现在我们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任何人如果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都可以来进行参与,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想达到的是航天产业方面的共识,通过区块链的思路和技术,推动人类整个航天产业的发展,我觉得这是很好玩也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区块链铅笔:了解到太空链现在正在开发一款拥有区块链沙盒保护的开源的航天器操作系统——SpaceChain OS,那么能大概介绍一下这个系统吗?区块链技术具体是如何应用的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SpaceChain OS最初的思路跟Blockstream、Bitcoin Core是一样的,他们也在做大量的卫星广播,希望让世界上所有没被地面网覆盖的地方也能够使用区块链技术;不同点在于他们使用的是高轨卫星,并且使用的是租借的通道,而我们是希望通过低轨卫星的方法来实现,用我们自己设计的卫星,这样我们自己对卫星会有全权的把握,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定制化服务,这是我们最初的出发点。

现在我们其实是把这个事做得更深了。SpaceChain OS虽然不属于基础协议链,而是基于区块链的应用,但是却可以提供给所有的应用。这就相当于在卫星上做了个安卓,这个应用场景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如果不用区块链技术是很难实现的。当前阶段我们OS最上面架的是量子链,因为它支持EVM,可以hold住各种各样的智能合约平台;中间是我们的载盒,用我们的沙盒技术进行包裹,可以支持上面所有的app分别独立运行,这个技术的重大意义在于它间接减少了卫星的成本(现在的卫星大部分都是单任务的,而我们是单卫星多用)。

目前还在验证阶段,二月份会进行第一次验证,到明年会陆续进行多次星上验证;最底层是用国产的一套实时OS——Sylix,是由我们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翼辉科技研发的,像我国的高铁动车组、潜艇、军工项目都在用他们的底层,在实时性和安全性方面算是世界顶级的。翼辉的底层加上我们来进行各种适配,再加上量子链的智能合约平台,所以技术层面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的CTO Jeff在看到Sylix这套国产实时操作系统时也认为Sylix比Linux更适合SpaceChain,这点是让我感到非常骄傲的。

区块链铅笔:SpaceChain OS系统在将区块链应用于航天技术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可能主要的难题就是关于SpaceChain OS能否承载过多的应用问题:

首先从容量上来说,最初我们开放的状态会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发射的卫星数量有限,容量也有限,那我们可能会在我们的开放平台中甄选出一些比较合适的应用,先让他们跑起来,这是一个测试的过程。我刚刚也提到,区块链到太空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我们是为未来5-10年做长远的布局,为此也愿意花更多时间来把这个底层打好,所以会先挑选出我们觉得特别合适、能力特别强的应用先放上去,日后会有一个与我们token挂钩的竞价机制,这也是太空链潜在的一个盈利模式。

另外一点,我们现在测试用的是低轨的小卫星,很多时候上下行各种通道都是有限的,之后我们会逐步往更大的路线走,包括运算能力、储存空间都会逐渐增大,这也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的策略很简单,就是用最便宜、最简单的方法先进行多次的技术验证,等到基础设施验证完成之后,我们再进行大量的发射。

区块链铅笔:从字面上来看,太空链似乎就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项目,主要面向的人群是不是也会局限于航天领域?作为开源区块链项目,社区很重要,未来有什么计划面向普罗大众进行推广。从而壮大社区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太空链不光是做卫星项目,我们更多希望通过这个事把我们整个商业航天的氛围给带起来。大概七、八年前SpaceX的创始人Elon Musk创造了商业航天这个新领域,但除了他有这样的影响力之外,其实很难有别的航天公司能融到同样的资金或者调集到如此大的资源。而现在我看到区块链能够很好地去支持这样的项目,传统投资人和创业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利益冲突的,但区块链投资人和区块链项目方是一条心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合伙人;航天同样是人类共同的梦想,要完成这件事就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不惜回报,我们做区块链航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能够发挥好区块链的优势,调集更多资源,让更多人能够一条心一起完成这件事。

再往后延展,随着世界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我们以后遇到的挑战会越来越复杂,到某个阶段可能单独的个人、公司甚至国家都没办法去解决,那么如何让更多人共同来解决非常困难的问题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研话题,而我们就是想通过区块链的方式、通过分布式的结构来建立一套能解决世界最复杂问题的模型。

我曾经跟我们的CTO Jeff和我们的投资人Tim都聊过,如果我当初做的是一家市值上百亿的商业航天公司,可能他们都不会加入到我的团队中,因为对他们来讲单纯的赚钱已经没有意义,他们是希望扮演更大的角色。我觉得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所有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是合伙人,都能找到自己舒服的位置来做贡献,而且区块链是没有地域性的,区块链项目必然是国际化的,这是它很有魅力的一点。


区块链走上太空?Why Can't?

区块链铅笔:看到官网上的发展路线图,首先完成单节点太空验证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首颗节点卫星是否已经发射升空?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我们会在2018年2月2号发射第一颗卫星,第一颗卫星发射我们找的合作对象是酒泉卫星,使用的火箭是长征总公司提供的,会由长征火箭把卫星发上去。我们在9月、12月都已经开始订了新的卫星,会逐步进行发射。

区块链铅笔:除了区块链技术方面得到了量子链的全面支持外,在航天技术方面获得了什么样的支持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我们现在跟若干家商业航天公司都有合作,像我刚刚说的,第一颗卫星发射我们找的合作对象是酒泉卫星,使用的火箭是长征总公司提供的,会由长征火箭把卫星发上去。另外,我们项目的核心顾问同时也是最初投资人之一的Tim Draper,他也是SpaceX和Tsela最早的投资人之一,会帮助我们对接大量SpaceX的资源;我们的CTO Jeff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通过这些关系我们现在跟英国、印度、俄罗斯、以色列的一些公司都在谈合作,看未来有没有可能用他们国家的火箭设备来进行发射。我们最近跟美国几家核心的航天公司也在合作,近期支持了一个项目叫Arch Mission,他们做的是通过航天技术把人类的文明(英语世界的文明)全部保存在卫星上。

我们会支持很多航天公司进行技术研发,会跟大学成立实验室,也会跟政府进行合作来支持当地的航天事业,也这也符合我们“走出去”的思路。有多少航天技术因为我们的支持而产生,这才是评判我们最好的标准。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发几颗卫星这么简单,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大也很遥远,也很有意思,这个事情我觉得是可以做一辈子的。


区块链铅笔:在核心团队中,我们看到了比特币的核心开发者Jeff Garzik、硅谷风投教父Tim Draper以及商业航天领域的先驱Jeffrey Manber分别担任太空链的首席技术官、首席商务顾问与首席航天顾问,阵容可谓强大。太空链是如何获得区块链、商界以及航天领域大牛的青睐,加入进来的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我的联合创始人兼CTO Jeff Garzik,除了是比特币的第三位开发者(第一位是中本聪,第二位是Gavin Andresen)之外,也是非常优秀的底层工程师,Linux、比特币最初的代码都是他一手搭建的底层,同时他也是一位航天爱好者,三年前自己做过一个卫星公司,直到在去年年中被我们所收购并成为我们的联合创始人。

SpaceChain这个项目一开始是我自己在推动,我们的卫星其实在去年年中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但因为火箭发射问题,一直到今年2月才确定下来发射时间,在中间这个漫长的阶段,我一直在寻找合伙人,希望找到世界上最牛的人来帮我一起完成这么一件疯狂的事。我在网上查找了很多资料,先是把范围缩小到大概7、8个人选中,然后我通过和他们进行电子邮件的深入沟通,我发觉Jeff最适合我们的联合创始人兼CTO职位,于是我通过很多圈内的朋友的关系找到了他,跟他做了很多沟通,最终说服Jeff加入我们。

我觉得能打动他们加入太空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跟大部分航天项目不同,很多人只停留在讨论航天的阶段,但真正做到发射这一步的很少,而我们当时已经有一颗卫星准备发射,这说明我们在这个事情上的态度非常认真。另外一个原因,Jeff本身是个很有理想、有情怀的人,也非常尊重技术,他最早就参与到比特币的开发中,也是红帽Linux非常重要的开发者,而且他本人曾在2014年发过一个帖子叫“Bitcoin in space”,很早之前就想把区块链跟航天进行结合,因此我们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最后我们合并了他们的项目。


区块链铅笔:那么除了这些业界大拿,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太空链的团队成员吗?是否也已经与一些业内的公司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大部分在之前都从事过航天方面的工作,有很多包括北航在内的等航天院校毕业的人,另外也有一些人之前在政府机关工作过,身份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

我们其实想做的是基础设施,本身是愿意跟大家都合作的。最初我们发起项目的时候跟帅初谈了很久,所以我们第一颗卫星会跑量子链节点,同时我们现在跟HSR社区也在进行深度合作,之后我们也会试图跑HSR,也欢迎各家公链来找我们进行探讨,我们都是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我觉得区块链行业还处在非常早期,包括商业航天领域整体也算还在早期,所以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大家都是在共同探索一个新的领域,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是非常开放的,只要技术合适、真正有价值的,我们都愿意去进行合作。


区块链铅笔: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已经得到多个行业大牌公司甚至国家的认可了,无需赘言,那么最后能否就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些困境以及全球局势,简单谈一下对整个区块链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呢?而在这之中太空链预计又会充当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SpaceChain创始人郑作:我认为“区块链行业目前没有必要性,在5-10年才会用到”这样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对于区块链行业,我认为,前期更多的是在进行科研和布局,因为这个项目跟传统的纯软件公司不一样,一般的软件公司产品发现问题可能花几个月时间就能研发出来,而区块链项目,也包括我们的项目,是要在全球范围进行航天布局,航天项目本身的周期从计划到实施可能需要8-10年时间,现在我们有大量商业化的公司来运行,可能1-2年之内能出成果,但这个周期也是偏长的。所以说没有必要性是错误的,可能最初体现出来的直接效果不像传统公司那么明显,但我觉得3-5年之后大家能够看到我们的爆发力,我们陆续的布局会显现出来,因为我们组织了世界最优秀的航天人来进行最底层的开发,为日后服务。

区块链出现很有意义的一点在于它提供多了一个选项,我从不认为去中心化就比中心化好,每个案例的情况、应用场景都不一样,这是不一定的,但区块链给大家多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项,以前你只能在中心化的平台上建设,现在有一个去中心化的基建可以使用;以前有中心化的应用,现在有去中心化的应用,这个意义是极为重大的。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要替代中心化,可能之后慢慢会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去中心化也许只会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在这里面也会扮演它应该扮演的角色。

现在这个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还没有别人在做,如果我们的项目能够在世界通讯和基建方面占到市场的2%-5%,并且能为整个区块链产业服务,我觉得也是很伟大的事情。


写在最后

许多人或许会觉得这有些异想天开,但是为什么不可以呢?如今,早期科幻作品中对诸多技术的设想都已接近现实,比方说人工智能,然而太空探索技术却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我们还远未进入大航天时代。但要知道,很多技术、很多创新都是从最开始的“脑洞”走进现实的,我们不妨多给项目方一些时间与信心,暂且拭目以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区块链铅笔的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区块链走上太空?Why Can't?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云计算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云计算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