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 51job 上搜索“云计算”,出来的结果有将近 12000 条,其中职位包括研发、架构、产品、运维等等,平均月薪都在 1 万元左右。自从“云计算”的概念被提出后,一些互联网巨头都纷纷推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站在第一梯队的,除了早期的 Amazon 旗下的 AWS、微软的 Azure、以及国内的 BAT,你会发现,连乐视、TCL 都在做这方面的业务。
除了产业需求,政策也在引导。2010 年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把云计算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 30 个省市发布了云计算规划或者实施工程,比如北京市政府曾开展的“祥云工程”,以及上海市政府开展的“云海计划”。
项目在不断推进中,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吃紧。2013 年,IDC 通过一份名为《环境改变对与企业与人员的影响》白皮书对全球600 家企业的 HRD 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全球有约 700 万云计算岗位空缺,同时每年都以 26% 的速度增长,而 IT 岗位的空缺率增长率只有 4.3%。云唯+ 的创始人李宏洋告诉 36 氪,根据云唯+ 估算,国内对云计算人才的需求至少在百万级别。
但其实,找到合适的云计算人才并不是企业第一步要考虑的事,更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老师来培养人才。以就业为最终目的,云唯+ 专注的是金融及 IT 领域云计算人才的培养。
李宏洋曾在前程无忧负责市场,后来在纷享销客任要职,之前的工作经历让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公司,发现云计算人才是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共同刚需。
李宏洋认为,IT 培训行业的集中痛点有三个:招生、师资和渠道。要让学生和老师、平台产生信任感,就必须重资产的模式做线下,建立实训基地是很多公司都会选择的一种。所谓实训基地,就是一个让学生工学结合的场所,而且培训方提供学生宿舍和食堂,学生进出都在基地里,和学校没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在实训基地里接受的培训更加密闭和集中。之所以说实训基地是重资产,是因为软硬件设备的配备就是一大关(云唯+ 的线下硬件成本就在 100 万左右),再加上定期的课件升级、建立标准化、做好服务和就业保障,整体成本很高。
云唯+ 现在在北京沙河高教园的农机试验站建有一个面积在 50 亩的实训基地,一期课程两个班,每个班不超过 30 人,每期课程 2 万元左右。师资方面,云唯+ 选择和一线企业(主要是银行业)的高管合作,另外自己也有 16 名工作经验在 10 年以上的老师。从 2014 年开始招生,云唯+ 已经培养了超过 300 名学生。前面说到招生渠道是这个行业的痛点之一,云唯+ 的做法是在河北、陕西、安徽等 7 个省份搭建了分公司。但是在李宏洋看来,渠道难做并不等于可以直接在线上解决。
“对于实训这种重结果的事情,线上的刺激一直都不够,它扼杀了大部分人的提升需求。”李宏洋说,线上不但难以解决招生,还因为缺乏鞭策、没有服务,无法保证效果。云唯+ 现在采用线下师徒式+项目式的教学方式,不但提供企业真实需求的项目上,而且由专人负责手把手的教学。
在完成教学环节后,运维人才的就业就是下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个行业就业的现状是,运维人才般都掌握在第三方公司手中,这些公司都以对外独立承包项目为主,但是企业都很希望跨过第三方公司,把懂项目的人才“揽入自己怀中”。云唯+ 已经和很一些企业建立了合作,现阶段还以免费为主,未来也会尝试高端猎头。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他们也有可能自己做内训,只是他们的培养都以自用为目的,领域比较垂直。李宏洋认为,从培训机构出来的学生可选择性比较大。学生在云唯+ 接受培训的前三个月都是通用技术,从第四个月开始可以选择细分领域(比如金融、电商等等)。
除了已经比较成熟的云计算培训,云唯+ 下个月还将启动大数据领域的课程,全栈工程师培训也在准备中。关于未来的想法,李宏洋表示,除了继续做培养行业,还将在现在人才孵化的基础上做人才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