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本翼资本CapitalWings,作者:陈运红)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果要让人类实现最高层次的自我需求,则通过重新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将是一个最现实的实现方式,而这也是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方向和核心追求。
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未来20年机器人发展的主要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追求机器人与人协作,而非彻底的无人化。这点在之前欧洲计划中也以不同的方式被体现,也是各国主要研究力量和资金的投入点。而如果遵循这个思路,则除了汽车等已经具有很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制造业外,未来较短时间内有可能被颠覆的行业包括:
物流仓储行业: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所有经济体逐渐向全渠道供应链市场的全球转型趋势,物流仓储行业可以说是对智能机器人需求最大的行业之一,也可能是作业模式最快被颠覆的行业。亚马逊公司目前已经在自己的配送中心部署了一支机器人大军用于分拣和包装。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等轮式移动机器人是物流行业最近几年重点引进的产品。未来,智能设备的普及或将大幅改变快递、物流行业的面貌。年底爆仓、招工用工难、暴力分拣等弊端都会得到改善。通过机器人下单、分拣、送货上门,类似工厂车间的流水化作业使得快递行业更加有序、高效,电子商务、仓储、快递各环节无缝对接。
施工与装修行业:装修施工行业是典型的高危行业,其中的很多工作如高空作业、油漆喷涂等是典型的对人的身体有着直接或间接伤害的工种。众所周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命的价值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对生命的损伤造成的成本必然会越来越高。因此,这个领域对自动化的需求甚为迫切,在不久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分工较为精细的机器人参与此项工作。
交通运输行业: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将逐步取代手动驾驶汽车。其实,自动驾驶车辆在20年前就已经问世,而之所以如今在马路上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都看不到,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自动导航系统本身,而是基于安全性的标准与合规问题,如一旦出现交通事故的权责界定问题。虽然近一段时间由于谷歌等巨头的介入,无人驾驶行业再次得到了舆论的关注,但在可预料未来之内,自动驾驶可能只能先在特殊道路中推行,短期内大面积取代现有技术基本无望。
图表1 无人驾驶汽车结构示意图
总之在未来,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可以将人们从机械化的体力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帮助人们完成许多重复性日常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运作效率。但经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最有可能被智能机器人颠覆的行业普遍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与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等趋势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密集型行业就不会受到影响。
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在未来取代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不仅会计、律师、理财师等较为程序化的服务工作会通过云端的人工智能系统来完成;而且人工智能还可以依靠其超强的计算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最优的解,进而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决策提供建议,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用户历史数据的提取和分析为其制定最优的智能出行方案。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连接全球的数据终端,对大量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来寻找特定目标并预测其行为,这类技术可能会在全球反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势必会提升资源的价格,抬高生产成本。过高的价格会抑制人们的需求,进而影响生产厂商的行为,这将会造成生产力提升的瓶颈。而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这种论断将被颠覆,因为资源,特别是信息资源可以被共享和重复使用,一项资源的用处并不是局限的。
正如电影《机械公敌》中所描述的场景一样,2035年的世界已经完成世界互联,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种设备均通过芯片和互联网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资源能够实时共享,并可通过云实现智能化操作,使云端、内容以及终端形成无缝链接。对应影片中的一句话就是“您的机器人永远都不会失去联系”。这似乎正是德国“工业4.0”中所描述的最终蓝图,也是很多科技巨头,诸如谷歌、微软、Facebook等接连布局人工智能所希望构建的生态系统。
机器人可以同时胜任不同的工作,每经过一天,其技能和生产力水平便会提高一个层次,以往人们在生产中所需要经历的学习曲线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向下平移。机器人是人类的雇员,也是一项资产,人们对其拥有所有权。生产经营当中的“应付职工薪酬”变成了折旧管理费,且该项费用能够通过机器人不断学习更新提升的生产力所弥补。当生产成本被大规模降低时,所带来的是产出的大量增加,物质的极大丰富。在这一过程中,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生产力,还改变了生产关系,尽管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所有权是明晰的,但由于云端的人工智能和共享机制的存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资源又相当于是共有的。如此一来,整个经济形态也将被重构。
对于任何想实现大规模商用的科技,在功能方面得到完善之后,人们必定会对交互方式产生更高的要求。
参考计算机的发展史,其交互方式就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从最初的多步骤手工输入操作,到基于键盘和字符显示器、鼠标和图形显示器的交互方式,再到多媒体技术的交互阶段,最后到目前的多点触控的交互模式。
同样,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交互模式上也将必然经历创新和突破。目前,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是进行突破的重点。未来如果要实现诞生拥有人类智慧的机器人,则不仅需要能对人类语音和容貌进行精准的识别,还能根据人类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变化判断其生理和心理状况。而这种脱离了物理上的输入设备和任何形式的交互界面,基于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直接地交互。人工智能直观地全面地捕捉到人们的需求,这事实上已将人和机器的交流从外在的互动上升至了情感的层面。而我们认为基于语言和动作表情的人机交互还并不是人机交互的最终模式,在这之上,人们可能仅需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想法,通过变化的脑电波就能对机器人发出指令,最终实现“意志操控”的神话。
可以想象,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势必会极大地解放人类的生产力,进而加速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甚至可能在许多领域全面超越人类。2015年Google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仅仅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一个开始,在程序化的决策方面,人工智能依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能轻易超越人类目前已达到的水平。
随着未来类脑算法的不断发展,有可能会出现具有类似人类大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它不仅可以通过现存的海量数据来加速学习,还能够在人类文明目前已知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明创造,例如进行软件开发,算法优化等工作,完成大量人类自身无法完成的事情。届时,机器人将如目前的手机一样普遍,成为全新一代的个人智能终端。
机器人既可以是一个管家,又可以是送货员,服务员。既能够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造设备,也可以像消防员一样进入事故现场抢救生命,未来大部分工作将会由机器人代替人类所从事替代。在既定的程序中,他们能高效且优质地完成任务,不出任何差错。
回顾手机、计算机等科技产品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将是得益于技术进步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机器人的批量生产能实现规模效应,带来边际成本的明显降低,进而使得机器人的价格也低至大众可消费的程度。而机器人又一定会通过云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云大脑”经过一定时间的原始积累(主要是数据方面的积累),经过学习引起的技术加速回归,机器人自己甚至都可以掌握生产机器人的能力,从而能更加高效地进行生产,使机器人的渗透率加速提升,机器人在应用中所获取的数据又能增强机器人云大脑的智能水平,形成一个正反馈。
所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在跨越某个门槛之后将可能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这段时间内其智能水平的发展轨迹将非常难以预测,甚至可能会迅速超越人类智能的水平。而这也是很多科学家和企业家(如Elon Musk)对人工智能带有一定恐惧心理的原因。
图表2 电影中刻画的机器人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理与安全需求基本达到满足,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通过构建个性化的虚拟场景,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交互动,还可以做到许多在物理世界无法实现的事情。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如果要让人类实现最高层次的自我需求,则通过重新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将是一个最现实的实现方式。而这也是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方向和核心追求。
图表3 通过隐形眼镜融入人眼的增强现实
与当前的VR/AR技术不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未来科技的的出现将会进一步使得虚拟世界多维化和完善化。
未来的虚拟世界不仅仅拥有视觉上的虚拟效果,还可以将物理世界(生物DNA)和虚拟世界(数字DNA)进行融合。借助生物神经系统的数字化,虚拟世界可以将数字信号转化为人类的神经信号,刺激人体获得多个维度的虚拟感受,从而实现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的深度体验,简单来说就是使得人借助自己的意识和机器人的身体在虚拟世界中生活。这,应该就是智能机器人给我们带来的更深刻的变革。
然而不断完善的虚拟世界也存在一些弊端,越来越真实的虚拟世界很可能使人们无法分清现实与虚拟的界线。就像过去沉迷于游戏虚拟世界中的少年一样,人类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迷失自我,甚至最终有可能彻底放弃真实的物理世界,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虚拟世界更应该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可口可乐”而不是“精神鸦片”。毕竟人类构建虚拟世界的初衷是满足自身的高层次需求,而不是被虚拟世界控制。
此外,未来的科技进步还有可能实现人类的“永生”。一旦科技发展使得记忆、意识与思维可以被捕捉并作为数字信息来传递和运行,那么生物的记忆、意识与思维将脱离于生命体而存在,在理论上人类就可以通过机器人,计算机等数字化智能终端来实现“永生”。
但在这种状态下存在的人类与拥有正常生命体征的人类无法完全相同。以计算机或机器人躯体作为一种存在时,人类虽然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来获得外部信息,但很可能失去了嗅觉、味觉、触觉等生命感受,从而无法通过人类特有的器官去感知周围事物获得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而对于拥有正常生命体征的人类来说,这些奇妙的生命体验在生命长河中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实现“永生”的人类的存在意义值得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进一步探讨。
科技发展始终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优化,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确实有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威胁。许多科幻电影诸如《终结者》、《鹰眼》以及《机械公敌》等科幻电影在表现高级人工智能科技的同时,也从各个角度上提出了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一方面,人类的各种行为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云端,成为人工智能分析的数据来源,而暴露在人工智能下的人类几乎毫无隐私可言;另一方面,当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否会形成意识,并像一个新的物种一样出现于世上呢?这种“新物种”的出现,对于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结构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们是否会凌驾于人类之上?因此,未来人工智能工作权限的合理设定显得十分重要,人类作为人工智能的创造者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拥有绝对的控制能力。
相比于此,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在未来人机将相互融合,正如目前的机械臂,人造心脏等已经能够完全代替人体的部分器官,开始运用于人体当中并且,当人脑也能接入云端,融合人工智能,那人类或许就真的能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各方面能力都达到了巅峰。因此,所谓的“超人工智能”最终仍是我们人类自己,就像尼采在他的哲学中所描述的人类的终极形态——是位于进化过程顶点的“超人”。
不过,预测未来,尤其是在技术大爆炸的今天预测未来是超出人类智慧范畴的事情。因为在信息开放、技术日新月异、各学科互相融合的今天,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将会使得逻辑链条如何展开变得不可知也不可控的。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科技的发展情况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剖析和思考,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本文内容来自于《巨浪——全球智能革命机遇》 陈运红 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