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证券”,作者:静肖。36氪经授权转载。
7月30日,有自媒体曝出美年健康用早已死亡医生违规签发医检报告。尽管公司紧急辟谣,但美年健康还是被早早的被挂在跌停板上,截至发稿,美年健康股价为19.53元/股。
美年健康,按照今日的现价计算,市值在600亿元左右,作为国内三家上市的体检机构之一,其余两家分别为爱康国宾、瑞慈医疗。
如今,以美年健康为领头羊的体检上市企业再次直面消费者信任考量。那么,民营体检产业现状如何,又面临哪些困境?资本方究竟如何看待这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先来看下,我国的民营体检机构现状。
我国的民营体检机构的生意从 2008 年左右开始起步,经过十多年跑马圈地,民营体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经过十多年跑马圈地,民营体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三家体检医疗上市企业,它们分别是美年健康、爱康国宾、瑞慈医疗,它们合计的总市值已逼近千亿元。
资料显示,美年健康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上海天亿医疗发展有限公司,到2011年,自建门店只有13家,在千帆竞发的体检产业里还排不上号。2011年10月,它与当时市场排名第四的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合并,成立美年大健康。通过这次成功的资本运作,美年健康跻身为民营体检业前三名,与慈铭体检、爱康国宾三分天下。随着美年健康一系列的资本动作,比如收购北京绿生源体检中心、西安康成连锁体检中心、瑞格尔等体检机构,并完成对行业老三慈铭体检的收购,排名顺序也悄然发生变化,美年健康取代爱康国宾成为行业老大。
根据财报等公开数据统计得知,截至2018年3月份,爱康国宾拥有110个自营医疗中心,分布在国内主流一二线城市。截至2017年底,美年健康有146家控股体检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份,参股体检中心155家,在建超过100家。
同时,我们来看下我国体检人数的现状。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统计,2017年全国体检人数增长到 4.56 亿人次,占全国人口的约 1/3。这当中,民营体检占全国市场份额大约 10%,其中最大的机构是美年健康,2017年体检2160 万人次,约占全国体检市场的 4.7%。排在第二位的是爱康国宾,体检人次为 549 万,约占全国市场的 1.2%。
媒体公开报道数据得知,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日本都超过 70%,德国更高达 96.9%。体检消费也是如此,中国体检的平均客单价 290 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 1.2%,美国体检一次都占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左右。按体检渗透率、体检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粗略计算,中国体检市场规模至少还有超过一倍的增长空间。
其实 ,体检并不是一个技术活。体检中心主要依靠仪器设备检测体检人群身体状况,而不需要太多高技术的医生。并且设备采集之后的具体分析,往往也转包给医院完成。体检多少人,由设备决定。一家体检中心能容纳的体检设备是有限的,接待的体检人数也是有上限的。其中,B超是决定单店产能的主要因素。一家最常见的2000-3000平米的体检中心。最多配10台B超,人均 B 超检查全程大约需时 8-10 分钟;这决定了单店每日最多接待约400 人。按每年开放 300 日计算,单店接待上限 12万人次。考虑到有春节淡季、多数体检需要空腹在早上完成,实际上成熟的单店每年最多 8-9万人次(数据来源:美年健康、爱康国宾、瑞慈医疗等公开财报)。
以美年健康为例,它的平均客单价从 2013年开始每年增长 5% 左右,到2017推出机器人胶囊胃镜和超低剂量胸部 CT 等高端检查后,客单价一下子提升至 406元,比前一年多了 75 元。平均一次体检,美年健康能从中获利 44 元(数据来源:美年健康财报)。
美年健康的提价能力来自于它的规模优势,而爱康国宾则受制于规模。尽管客单价没有太大变化,但由于在美股上市并使用过股权摊薄条款,汇兑成本、融资成本导致财务成本增加,以及无法快速复制推广降低管理费用率,因此最后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发生亏损,净利率变为负。
体检产业的上游是医疗器械制造商,而一般医疗器械的市场分散程度也较高,如果体检中心对医疗器械的采购量大,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就强。对医疗器械、设备的需求当然也取决于体检的获客能力。在这一点上,体检中心与餐厅、美容院的生意没有太大区别,门槛的技术水平相对低一些。
体检的下游客户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司客户,一种是个人客户。公司客户的好处是一次性成交大量订单,但是体检中心对此议价能力不强,利润不够高,而吸引个人客户的能力,也与流量分不开——几家最大的民营体检机构都在电商平台上开店、与信用卡合作、与保险公司合作。
那么被认为“技术门槛低”的体检行业,它们将如何撑起千亿元市值?
随着一系列的资本动作,截至目前,三家体检医疗上市企业它们合计的总市值已逼近千亿元。
尽管规模上去了,但他们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公立医院。行业数据显示,美年健康在专业体检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20%,行业排名前三的连锁体检机构的市场份额约占整个体检市场的5%。在有限的市场里,各家一直在低水平的内耗和价格战中分食。
根据2017年报显示,美年健康核心业务体检服务毛利率为46.61%,比上年增长1.42个百分点。其中,慈铭体检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1.6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8亿元,略高于业绩承诺金额1.625亿元。
某医药行业内部人士表示,体检市场,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水平低,未来能在高端化、专业化、精准化上下下功夫才能应对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