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著名投资人 Chris Dixon的博文。他个人投资过不少知名创业公司,比如Foursquare,Kickstarter,Pinterest等,现在他已加入硅谷顶尖风投Andreessen Horowitz。
对于我们这些处在看趋势和预测行业的人来说,时而回过头看看过去其他的预测,找找什么看对了什么估错了,会很有收获。
在90年代初,许多人都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嘘头。这就有Newsweek文章(1995年)的一个例子:
我们计算机专家们都失去常识了吗?实际上,不会有一个在线数据库可以取代我们每天的报纸,没有CD-ROM可以取代一个有能力的老师,没有一个计算机网络可以改变政府运作的方式。
互联网“小贩”不愿告诉你的是,互联网就是一个粗糙数据的海洋。缺少编辑者,缺少审核者,互联网已然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时至今日,也很容易找到人们对那些新生技术的批评词,比如物联网,3D打印,比特币等等。
而批评家们忽视的一点就是,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的平台有这样的特点:那些重要的用户使用场景和实例,在出现之前是很难想象出来的,在出现之后则会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孕育出诸多“10亿” 美元的公司。)
可以看看那些著名网站的成立时间 。 Google: 1998年;Wikipedia: 2001年;YouTube: 2005年;Twitter: 2006年;难怪在早期时是很难想象这些服务的前景的,即便是在互联网成为主流以后,人们依旧需要花费这么多年才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点这里可以看Chris Dixon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