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云计算 > 京东的财报和刘强东的护城河 >

京东的财报和刘强东的护城河

转载时间:2022.02.02(原文发布时间:2018.05.09)
11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17次

5月8日,京东发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见风使舵”的华尔街旋即给出反馈,JD股票盘前下跌4%,市值蒸发20亿美元。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微涨均表明大盘稳定,在大盘稳定的情况下,公司财报发布后股价上涨原因各有不同,下跌原因却十分相似,一定是有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指标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那么京东大跌是因为什么呢?

‍利好不少,唯有EPS低于预期

从几个核心数据来看,京东一季度成绩单不差,甚至可以说有不少亮点。

对于任何公司来说,营收和利润是最值得关注的财务指标。京东一季度净营收1001.3亿元人民币,高于分析师预估9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一季度净利润为15.249亿元人民币,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达到10.474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单季度盈利新高,并实现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同样超出分析师预期。

对于电商公司来说,GMV和用户是最值得关注业务指标。京东财报中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GMV为3302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0.4%,高于中国电商增长平均水平。活跃用户数方面,京东在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018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7.6%;截至2017年12月31日,这个数字是2.925亿,一季度是电商行业的淡季,京东活跃用户依然有3%的环比增长,新增930万活跃用户。

由此可见,京东的几个关键指标都是不错的,至少体现出几点:


  • 京东核心业务大盘保持增长,GMV和活跃用户数跑赢大盘;

  • 京东从增长中获得了收益,营收和利润超预期;

  • 京东已彻底结束了烧钱时代,正处于从粗放式扩张到精细化扩张过渡期。


然而,京东EPS即每ADS收益只有0.71元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的0.82元人民币,导致其股价大跌,此前京东股价已经体现出这种预期,不及预期自然会下跌。事实上,此前多家公司发布财报后都遇到了“财报亮眼、股价暴跌”的现象。

一年前,阿里发布Q1财报,收入同比增长60%,达到385.79 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为1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然而股价盘前大跌逾6%;2017年第二季度陌陌净营收为3.122亿元,同比增长215%;净利润7380万美元,同比增长218%,股价暴跌20.10%,网易、谷歌等公司都遇到过财报不错,股价暴跌这样的情况,原因无非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指标低于预期,或者受到大盘影响。不过,经历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公司的股价又回到了正常水平,甚至出现了反弹。

在一个价值投资主导的资本市场,最终决定股价的自然是公司的价值本身。

一季度财报释放的长期信号

如果是长线和价值投资,就不应该只看几个交易日的股价表现。京东一季度财报,在我看来反而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值得价值投资者关注。

第一,京东正在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扩张过渡。

京东一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443万元(约合71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6.61亿元)同比下滑了99%,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巨大的利空,然而在我看来这是巨大的利好。

京东目前在经营上能否盈利几个亿不重要,因为对于京东这个体量的电商平台来说,它的规模盈利应该是数十亿甚至更高的水平,不能因小失大,因为它要实现几个亿的经营利润有许多方法,只不过它不需要。保持了连续8个季度盈利,说明京东结束了烧钱阶段,盈利是否来自经营,这个阶段不重要。不追求小利润,经营利润下滑表明京东仍在扩张;净利润增长且维持八个季度盈利,表明京东已结束烧钱阶段。我认为,京东正在从粗放式发展阶段向精细化扩张过渡。

第二,京东正在努力成为一家真正的技术公司。

京东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3.1%,经营利润下滑是一定是有地方支出变多了,一个显著增长就是技术投入的增加,京东对技术的态度的大转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改变。

此前行业知道,京东空缺CTO职位多年,曾几何时对于京东来说,技术是一个必要的支撑,确保网站不宕机、产品符合用户体验就可以了,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也是“只投入必要的”资源。不过,近年来的趋势是任何行业都会成为技术驱动的行业,AI、云计算、大数据给了各行各业重塑的机会,互联网更不能例外,“中国芯”等事件也表明,核心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去年年初的“京东集团2017年开年大会”上,刘强东提出京东将用第二个十二年的时间,把第一个十二年里所有的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变成一家纯粹的技术公司,这里的商业模式包括物流、金融、零售等等。这个目标的落地,体现在了财报的技术研发投入项上。

京东的财报和刘强东的护城河

2017年这个数字是67亿元人民币,增速49.4%;四季度同比74.5%;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是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87.2%,可以看到正在加速度增长,技术研发是一季度京东各项成本支出中增幅最高的项目。如果京东真要守住“经营利润”的指标,这部分投入不增加,或者仅仅维持2017年增速,经营利润就可以大涨。

对于京东来说,技术有三重价值:


  • 技术确保核心业务实现精细化运营,进而提高效率,最终体现在利润等数据上,比如智慧物流、大数据营销的应用;

  • 技术是京东开放的一部分,通过技术可以形成高效率、独特性和差异化的电商、金融、物流等能力,进而开放给行业成为零售方案;

  • 技术本身可以创造利润,Amazon和阿里云计算业务大获成功,阿里云连续12个季度保持翻番增长,京东错失了云计算,不过未来还有更多机会,特别是结合智慧零售的技术开放,刘强东表示“将来所有技术都会是开放的,我们每个技术产品最后都是一个利润中心,而不是仅仅是费用、成本和投入。”


一季度,京东技术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1.7%提高到了2.4%,由于自营+平台电商的属性,其净营收基数相对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百度和华为的15%的水平,不过,增速可观,京东正在将利润投入到技术中来换取更长远的未来。

第三,京东已经成为一家可以卖服务的公司。

企业要么销售产品要么销售服务,不论哪一种,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体验。京东表面上跟所有电商平台一样是销售商品的公司,实则不然,很多消费者在京东购买的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物流。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京东来自于服务的净收入为86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了60.0%,不但高于同期商品销售净收入31.0%的增速,同时相较于此前两个季度46%至55%左右的增速,呈现出了加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在整体净营收中占比不到10%(考虑到自营模式),但绝对值已十分可观。

这体现出一种差异性:阿里电商核心收入来自于营销,京东电商核心收入来自于服务。

什么是京东服务?京东Plus会员是一个例子,一年前我花149元购买后,不只是享受了各种专属价,更重要的是有类似于运费券、免费退换货、专属客服诸多特权服务。迄今为止京东没有公布Plus会员收入和数量,不过,我相信在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这样的模式会越来越流行。这背后的服务能力,如物流、安装、退换货、客服等等,都在开放给第三方,进而形成收入。

京东的财报和刘强东的护城河

表面上看,服务是一个很重的模式,比如物流服务体验背后是快递员、仓储、快递车等等,不过,如果有技术加持,结合规模效应,就可以将服务精细化,进而高效率,最终实现高毛利,这也是美团等服务驱动玩家的核心思路。鉴于京东正在强化技术和开放,因此我认为它卖服务很有机会。

不应从一个或几个指标来看京东

前几天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透露他对苹果进行了增持。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购买了7500万股苹果股票,而在2017年底时,伯克希尔已经持有了1.653亿股苹果股票,伯克希尔现在是苹果第三大股东,位列Vanguard和BlackRock之后。

巴菲特谈及的投资理念,在我看来非常适合京东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巴菲特说:

“想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猜测在三个月内销售多少iPhone X的想法完全忽略了重点,就好像是担忧10年前黑莓手机的销量一样,苹果是一条很宽的护城河,我的意思是,这是一笔了不起的生意。你甚至可以把他们家所有的产品放在同一餐桌上。没有人会根据明年会否下雨的想法来购买农场,他们购买农场是因为他们觉得未来10年或20年能得到良好的投资收益。”

京东的财报和刘强东的护城河

在我看来这个投资逻辑适用于京东。如果你只看京东的财务指标或者一个季度的表现,是关注京东的错误姿势;如果你期待京东在下个季度就实现经营利润的暴涨,是不切实际也是没有必要的。京东的商业模式不是立竿见影的,其发展战略也不是要挤压成本来实现利润,而是在建立一条“很宽的护城河”,做一个“了不起的生意”。

在通过自营+物流模式建立起具有口碑的体验服务电商后,京东希望通过技术投资和物流建设,来保护服务的壁垒,再将优质服务背后的所有零售基础设施开放出来,并通过此提高利润率,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刘强东说要用12年的时间,通过技术来改造京东。

京东的扩张战略,则跟亚马逊的“扩张优先”策略十分地相似。

曾经贝索斯的经营理念是“利益至上”,不求规模,而是求利润,然而现在贝索斯的经营理念是“扩张优先(Get Big Fast)”,其认为公司越壮大就越有规模效应,也要寻找更多机会进入新领域,亚马逊扩张优先策略让它在图书、零售、Kindle、云计算、硬件诸多市场一骑绝尘,到一定阶段后,利润开始源源不断地涌来,今年一季度亚马逊净利润1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7.24亿美元净利润的2.2倍,而且已连续12个季度盈利。

京东的财报和刘强东的护城河

京东不求短期内的毛利,体现出不求“利益至上”而是谋求未来的思路。持续扩大零售规模,强化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布局,坚持将服务开放,与合作伙伴从博弈进入到共同创造价值的阶段,对技术大举投入,2017年,亚马逊研发费用投入(包括技术和内容开支)达到226亿美元,远远超过位居第二的谷歌,这一点在京东身上正在发生。京东似乎不在乎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放眼全局和长期竞争,建造着一条巴菲特所说的“很宽的护城河”。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 罗超频道(luochaotmt)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京东的财报和刘强东的护城河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云计算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云计算软件

限时免费的云计算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