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云计算 > 大象起舞:43岁的微软是如何走出中年危机的? >

大象起舞:43岁的微软是如何走出中年危机的?

转载时间:2022.02.13(原文发布时间:2018.12.07)
2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0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财帝”(ID:znfinance),36氪经授权转载。

2007年,Y Combinator的创始人保罗·格拉汉姆发表了一篇名为《微软已死》,其对微软猛烈的抨击。

彼时,距离微软对上一次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已过去四年。在格拉哈姆进行“死刑宣判”11年后,微软不仅没有死掉,反而再度崛起。

过去一个月,微软市值稳定在8000亿美元以上,市值波动,一度超越亚马逊和苹果,登上全球市值榜首。

与远在大洋东岸的互联网巨头相比,微软的市值是阿里、腾讯和百度三家的总和。

大型企业的转型从来都不是件易事,容易陷入固步自封或激进冲动的极端。

“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摩托罗拉、戴尔、诺基亚、雅虎……曾经的科技明星迷失在时代与自身的变革之中,接连殒落,让人叹息。

30岁,是科技公司的魔咒。

“事实上,我预测,有一天亚马逊也会消亡和破产。”上月电商霸主亚马逊杰夫·贝索斯直言,大公司的寿命大多只有30多年,而不是100多年。

日本首富孙正义,在今年2月的财报会也坦承,所有科技企业都会面临30岁危机,一家企业在某个领域做到全球最大,然后在颠覆性技术兴起和创始人退休后,被下一代企业所取代。

曾经的硅谷巨头雅虎堕落,英特尔式微。当年,格拉汉姆判断,微软虽仍能赚钱,但已不再令人感到惧怕,故死期不远。时至今日,微软不仅赚钱依旧,更是找回了让对手畏惧的王者气息。

51岁的CEO萨提亚·纳德拉,是微软中年危机的救火者。

作为对微软最熟悉的“知情者”,纳德拉以他20余年的开发经验和信奉的同理心原则为微软选择了一条最合适的转型道路:将微软打造成为全世界提高生产力的云平台公司。

复苏渐进稳定,心态进取开放,科技霸主微软回来了。

1.纳德拉救火


2014年2月4日,当微软宣布印度裔的萨提亚·纳德拉成为新一任CEO时,这一职位已空缺了半年。

决定宣布后,不少人都在问:纳德拉是谁?

对此,纳德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微软的知情者”。那时,他已在微软工作22年,参与了多项技术的开发,深知“微软的家底内幕”。

当时,期待新CEO能带领公司转型,走出困境的还有雅虎。纳德拉上任时,玛丽莎·梅耶尔已在雅虎担任CEO一年半。

可惜面对积重难返的雅虎,这位曾经的谷歌悍将也无力回天。2016年,雅虎业务被收购,公司改名Altaba。

雅虎的失败源于战略定位的失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一直将雅虎定位于媒体,从未视其为一家科技公司。

格拉汉姆在文章中把微软比作罗马暴君尼禄和康茂德,依靠继承自IBM的垄断权力令科技界担惊受怕20年,而臣服在其“淫威”之下的就包括雅虎。

据说,雅虎将自己的定位局限在媒体就是因为“对微软感到害怕”。

2014年,那个曾经让雅虎害怕的微软也面临着公司战略定位的挑战。

纳德拉接任前数日,彭博社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你不想成为微软CEO》的文章,将微软CEO一职称为“世界上最差劲的工作”:

盖茨虽已退休,但仍是董事会主席,留给后来者的自由并不多;全球PC业务增长陷入停滞,苹果、谷歌的智能移动设备和相关业务却发展惊人;前CEO鲍尔默在拥抱消费端硬件和移动互联网方面贻误了良机。

更重要的是,对于微软这般体量的企业来说,任何大型变动均非易事。

若干年后,纳德拉将自己首本书命名为《刷新》。自上任那天起,他等同于按下了微软的F5键,刷新了这间科技霸主的发展史。

社会变革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法国大革命式的疾风暴雨,彻底推翻现有的一切;二是英国“光荣革命”式的循序渐进,在力争和让步之间交替前进。

企业转型亦是如此。

来自大英帝国曾经殖民地印度的纳德拉显然更信奉英国式的治理传统。上任后,纳德拉并非发起了一场大破大立的革命,他只是将微软最擅长的事情——提高生产力,做到了极致。

纳德拉把微软定位为一家为全世界提高生产力的云平台公司,上任后只看三件事:Windows、Office 365以及Azure。

《微软已死》一文中,格拉汉姆提到,他从未使用过微软的软件。这或许是他对微软的判断出现偏差的原因——微软产品用户粘性之大超出了他的想象。

至今,微软的Windows系统仍然是桌面用户首选,市场份额接近90%。

此外,不分企业还是个人,也无论系统是Windows还是OS,用户都离不开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尤其是核心“三大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

在担任CEO前,纳德拉是微软云计算和企业部门的执行副总裁,曾负责云计算版Office,即Office 365的开发。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为企业赋能”的前景之大。

纳德拉将Office从单纯的电脑软件发展成一套完整的办公室生产力促进服务,从而激发企业的购买欲望,并以月费和年费代替单次收费,革新了Office的销售方式。

现在,Office 365是微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其营收约占微软总营收的三分之一。

今年,微软还推出了整合了Windows系统、Office 365及企业安全和移动服务的Microsoft 365产品包。纳德拉设想中那个“提高生产力的云平台公司”已经成型。

纳德拉还大幅“断舍离”,砍掉了微软在不擅长的消费端硬件方面的过度投入,譬如,智能手机。

纳德拉领导下的微软转型虽然缓慢,但是稳健,以致在市值超越苹果的那一刻很多人仍觉得不可思议,他们的记忆还停留在“微软已死”。实际上,自纳德拉担任CEO以来,常年平淡如水的微软股价上涨了三倍。

大象转身并非易事,但一旦转对了方向便威力无穷。

2.Azure与同理心


纳德拉最看中的三件事中的最后一样——Azure,被认为是微软“起死回生”的关键。

2008年,《经济学人》预言云计算将彻底改变互联网产业。同年,鲍尔默邀请纳德拉担任微软云业务的负责人。

那时,亚马逊的AWS已诞生七年,首批云产品推出也已两年,在云服务领域无人可敌,垄断地位一如微软之于操作系统。

“这可能是你在微软的最后一份工作,如果失败了,那可没有降落伞,你可能会和它一起坠毁。” 这是鲍尔默给纳德拉的忠告和警告。

板球是印度的国民运动。来自印度的纳德拉也是位板球爱好者。在《刷新》一书中,纳德拉提到,少年时代的某次比赛,他的球队在面来自板球强国澳洲的对手时过于仰视,心怀胆怯,但教练的激励让他明白:“你必须尊重你的竞争对手,但不要有所敬畏。要敢于竞争。”

从此,“不遗余力进行竞争”成为了纳德拉信奉的商业原则。他选择带领微软与云服务的绝对王者亚马逊展开竞争。

现在,云服务持续爆发。有机构预计,到2021年,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236亿美元增长至630亿美元。

押注云服务成功,不仅是纳德拉敏锐商业触觉的体现,更是其同理心理念的延伸。

在《刷新》里,纳德拉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以“不断增强的同理心”复兴微软的企业文化。“同理心”一词在书中出现了53次。

当年纳德拉在参加微软面试时被问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会怎么做?”

——“拨打911。”

—— “你需要更有同理心……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应该把这个婴儿抱起来。”

面试官的言语让纳德拉认识到同理心应置于一切事物的中心,从产品到市场,再到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

云计算诞生前,服务器曾是互联网企业难以名状的痛。无论是腾讯还是Facebook,都曾饱受服务器濒临极限之苦。

云计算帮助企业将数据储存与系统搭建从传统的自持服务器转移到线上云储存,不但释放了物理空间,还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

尽管鲍尔默早就宣布要全力发展云业务,但由于初期该业务盈利表现一般,微软并没有真的在“全力发展”。

以同理心作为产品衡量标准的纳德拉,深信云计算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困境,上任后的坚定不移地推进云服务。

微软为自家的云服务取名为Azure,意为蔚蓝色、碧空,而Azure的确也为微软开辟了一片朗朗的天空。

2018年四季度,微软智能云部门的营收为9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81%;运营利润为39.01亿美元,同比增长34.01%。

有分析估算,2019财年,Azure将更进一步,为微软带来128亿美元的营收。

亚马逊仍是云服务的王者。有数据显示,2017年,亚马逊占据了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的51.8%,微软的份额为13.3%。但是,微软的扩张已经引起了亚马逊的重视。

在不久前的AWS年度会议上,AWS负责人安迪·杰西向与会者推出一项新服务,允许客户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上运行AWS,而类似的功能正是微软云服务的强项。

3.开放者


纳德拉倡导的同理心也意味着更多的包容。这让微软从封闭走向开放。

微软曾是封闭的代名词。在开源系统Linux兴起时,微软曾对开源运动进行过猛烈的抨击。

在纳德拉的推动下,微软加大了对开源数据的支持,不仅加入开放数据中心联盟还收购了著名的开源平台GitHub。用微软自己的话讲就是,拥抱开源,微软是认真的。

微软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得以和苹果、谷歌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的前提,让巨头间的共生共赢成为可能。

最新消息,微软或将放弃自家浏览器 Edge,转而推出采用竞争对手Chromium 内核的新浏览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曾经不可想象的还有纳德拉在演讲中上用iPhone展示了自家Outlook等一系列应用。此前,苹果曾用iPad Pro展示微软的Office应用,演示屏上还出现了Windows的图标。

两家科技巨头间长达数十年的积怨就这样被风轻云淡地化解了。

另一方面,龟兔赛跑,不仅是乌龟坚持不懈,也可能是兔子慢了。

微软市值登顶正逢科技股动荡之际,苹果和亚马逊等长期霸占榜首的巨头股价下跌,市值缩水。

最新的苹果促销被解读成新iPhone销量低迷。除因自身质量遭到质疑外,新iPhone遭冷遇还因碰上了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大环境。苹果的市值在三个月里蒸发了2000多亿美元。

历史就是这么幽默。

当初,微软在智能手机一役中不占优势,甚至不得不放弃Windows Phone。现在,由于业务不依赖硬件销售,微软反而成为了科技股中最抗压的一只。

无独有偶。在此前线上流量红利的争夺中,微软处于下风。但现在,谷歌和Facebook等流量赢家却深陷泄露隐私、滥用数据的丑闻中,面临严峻的监管考验。

幽默的事情还有很多。

“每个家庭和每个办公桌上都能有一台电脑”是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40多年前为微软确定的使命。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使命有了新版本:让每一个人都能用上宽带。

《微软已死》将宽带的普及列为导致微软“死亡”的因素之一。有趣的是,当下的微软正在美国乡村地区大力推广宽带服务,计划在2022年7月前触达300万的新用户。

这样开放进取的微软再次让科技界感到害怕,一如20年前。

在过去的20年里,虽然有多间公司曾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宝座,比如,亚马逊,但以道琼斯指数年终数据计算,榜首只留下过四家企业的名字:微软、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和苹果。

大象起舞:43岁的微软是如何走出中年危机的?

图片来源:CNBC


自2012年以来,年终榜单上的王者一直是苹果。

微软市值超越苹果仅一天就再次被苹果超越。这预示着今年年终排名的争夺将异常激烈。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大象起舞:43岁的微软是如何走出中年危机的?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云计算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云计算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