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纯漪
编辑:刘士武
配图来源:Pexels
云流化PaaS平台服务商「视博云」近日宣布其2019年底已经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常州天宁产业投资和势成创和共同投资。据悉,该轮融资用于技术迭代、市场开拓、场景拓展等方向。
「视博云」是一家云流化PAAS平台公司,提供云游戏、云VR、云桌面、虚拟终端等技术解决方案。
其过程为终端发布指令,应用在云端运行,而处理结果采用视频流形式反馈给终端。
视博云通过云流化技术将应用转移到云端部署与运行,用户端只有数据交互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应用流媒体化。其主要运用于云游戏及云XR领域。
传统游戏模式下,大型游戏对于用户的终端设备的算力和渲染要求较高。用户需要为了更加真实的游戏体验选择成本更高、功耗更大、更加笨重的终端产品。对于终端设备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游戏产品更好的落地。
云流化技术通过云上运行的模式使得用户的游戏过程可以在轻配置的情况下运行。其终端形态是微端化的,玩家不需要下载、安装,即点即玩。
同时,云流化技术也将提高游戏厂商的运维能力。通过应用云端运行的模式可以实现更好的监控从而预防非法操作、盗用以及一些外挂软件。
除此之外,游戏行业的生态也较为完整,大部分消费者已经具备较好的宽带基础,因此云流化技术在游戏赛道可以更充分发挥价值。
时延直接影响了用户的游戏体验,这让技术不具备普适性。因为云游戏是与本地运行的游戏直接竞争,若无法达到本地游戏的体验,就很难成功落地。虽然接入侧的网速获得了改善,但是和本地游戏相比,云游戏仍然存在时延高、画质不稳定等问题。
视博云CEO韩坚表示,除了时延,较为高昂的云资源成本也阻碍着云厂商产品被广泛使用。随着基础设施的性能提升和云流化技术的演进,可以有效提高云游戏体验并且降低成本,因此十年内云流化技术将在游戏市场有较好的普及。
受益于5G高带宽,视博云的云流化技术可以实现更流畅的低时延体验。据悉,视博云的云游戏产品理论上可以达到30ms的时延,实测情况下时延稳定低于80ms。
视博云的云流化服务采用PAAS的模式,具有流化、云操控、云存档、云支付以及精细化数据分析和用户体验反馈等多维度的能力,能够为用户构建底层基础元素,并利用高并发、实时的渲染分层技术实现内网状态同步。
视博云以云流化技术为基础服务于B端市场,采用业务抽成及收取License费、服务费的付费模式。其B端客户包含小米、360、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大型企业。
几年前消费者大概会很难想象现阶段的手机已经开始预装云游戏应用。而近期,不单单是互联网厂商、游戏公司,诸如短视频平台抖音、游戏直播平台斗鱼等更远的玩家都开始了云游戏赛道的布局,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在云游戏早期发展阶段,行业内的网络、算力水平等底层建设无法为云游戏厂商提供足够的支持,云游戏长期处于PPT阶段,并没有真正落地。
但2019年前后,这个情况出现了转变。
通信方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0年Q3,我国将建成超过60万座5G基站,而地级城市的覆盖应该也不久将可以实现。
边缘计算方面,微软旗下的边缘计算平台Azure IoTEdge已经开源并允许客户基于平台进行定制化部署。而华为云也在我国主要省市部署边缘计算服务器。
相关的基础建设已经取得突破,可以为厂商提供发掘云游戏价值的土壤。
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以及华为也分别从各自擅长的方向切入了云游戏赛道。腾讯凭借其众多的优质游戏内容以及微信等流量入口布局云游戏,下半年已经公布其云游戏平台“START”;阿里更倾向以其云服务提供商的身份构建完整的云游戏生态闭环,包括游戏平台、云计算及云服务、游戏解决方案等;华为则在核心芯片、算法以及通讯技术上有着较强的优势,目前已与三七互娱、网易等内容厂商达成合作进行探索。
根据Crunchbase数据,2019年我国入局云游戏的公司共计22家,美国则超过70家。视博云作为国内创业公司,2011年开始布局云游戏,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其采用了自有云游戏运营服务渠道,提供用户Windows与安卓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云游戏领域,视博云已服务于坚果手机、360、中国电信、完美世界游戏、小米、阿里OS等50余家头部企业,上月坚果手机发布了旗舰手机坚果R2中也内置了由视博云与坚果联合打造的云游戏应用。
现阶段市面上的VR产品多为PC-VR或者移动VR,前者价格较高同时需要链接具有较高性能的PC,后者较难承载高品质的内容。
视博云提供的云VR产品可以直接连接路由器从而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云VR平台,可以在较低的硬件成本环境下体验更好的云内容。与此同时,游戏开发商不用再去适配不同品牌的头显,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可以起到保护版权的作用。截至目前,为大连天途、福建移动、韩国LGU+等厂商提供了全栈Cloud XR解决方案。
2016年视博云曾完成由首泰金信投资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据悉,视博云正在筹备B+轮融资,其用途将围绕降成本、低时延、高灵活等技术研发以及拓展场景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