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UCloud宣布已完成9.6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元禾控股、中金甲子共同投资。这轮融资主要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UCloud还发布了全新的产品解决方案体系“UCloud云汉”,包括直播云、混合云、金融云、人工智能、海量计算、私有云等十大解决方案。
根据CEO季昕华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UCloud已在国内、亚太、北美、欧洲建立了17个数据中心,在北、上、广、深、杭等地建立了11地线下服务站。目前已为近5万余家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间接服务用户数量超过10亿,服务行业涉及制造、零售、金融、游戏、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部署在UCloud平台上的客户业务总产值超过千亿人民币。
先来回顾下发展历程:
UCloud成立于2012年3月,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云计算行业的原生云服务商,主要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基础架构云计算服务(IaaS),包括云主机、存储、数据库、CDN等整套云计算解决方案,帮助其快速构建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同时用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提高团队效率并降低IT成本。CEO季昕华曾全面负责过腾讯安全体系建设、盛大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及管理。
2013年11月,A轮融资1000万美金,DCM领投,贝塔斯曼跟投。有数千家用户,游戏客户占46%。
2014年6月,B轮融资5000万美元,君联资本、贝塔斯曼领投,DCM跟投。这时已推出高IO云主机UHost、云硬盘UDisk、云数据库UDB、以及云内存存储UMem等产品,服务了上万家公司。
2014年8月,孵化基地“加U站”启动运营,9月获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10月,北美数据中心(LA)启动商业化运营,开始承接部分海外企业在国内的业务,搭建全球化的云服务平台。
2015年4月,获得C轮融资近1亿美元,君联资本领投。
2015年5月,在国内推出全球节点CDN加速服务,通过自建及合作的方式,在全球37个数据节点提供加速方案,满足国内互联网用户的出海加速需求。
2015年8月,建立云平台应用市场“U市场”,为云平台上的开发者提供各种辅助组件,包括崩溃分析的Testin、触发式邮件发送平台SendCloud、云端数据备份服务多备份和日志分析的日志易等等。
2016年4月,与全球第一大Openstack服务商合资成立子公司UMCloud,进军国内私有云市场,为国内用户提供企业级私有云和混合云的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2016年拆除VIE架构之后,UCloud已成为一家纯内资云计算公司。
只做中立平台不做内容
谈到对云计算市场的判断,季昕华称,目前云计算领域剩下的都是大佬玩家,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整个中国的IT产业,硬件+机房+服务器+带宽的市场大概是1500亿,而云计算今年才150亿,不到十分之一,市场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远未到红海竞争。他总结了公有云发展的6个阶段:
云计算替换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设备,商业模式主要是批发转零售、复用率,毛利在30%~40%。但单纯提供这一种服务的弊端是,用户黏性不高,容易被替代。
后端服务。比如CDN、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服务,毛利在70%~80%。这一阶段用户黏度变大,迁移成本高。
软件超市平台。通过与第三方SaaS公司合作,在平台上提供软件服务。
服务超市。比如安全服务等。
大数据。经历前面几个阶段,大量数据会在云上,产生非常大的价值。UCloud目前在尝试提供数据交换平台。
AI。AI落地需要足够的数据、计算能力,并与行业应用相结合。云计算是AI的基础,UCloud目前在云计算方面做的比较多,接下来会注重大数据和AI的研发。
在季昕华看来,公有云是能赚钱的,而且会越来越赚钱。目前,UCloud重心在1、2、5、6四个领域,3、4需要做生态,阿里云、AWS这种大平台比较有优势。
2017年,云计算市场迎来“黄金期”,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云计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元,而到2018年总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元。思科预测,到2020年,92%的数据和70%的云计算会放在云上。
目前,国内除了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华为云等巨头,同赛道的创业公司还有QingCloud、七牛云等。季昕华称,除了稳定性、性能和服务收到客户认可外,UCloud最大的特点是只做平台不做内容,与用户没有竞争,中立、内资是其做金融、政府、传统产业的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