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进入新格局之中,国家发展的驱动力和竞争力正在纷纷向“创新”这个核心能力倾斜。最近20年, 全球最大的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而中国崛起背后最大的推动力之一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崛起。正是互联网创新催生出了中国全民的互联网精神和创业精神,进而自下而上的呼应了改革和开放,成就了中国崛起。
客观地讲,互联网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且在很多方面开始引领全球的互联网发展和应用。段永朝先生曾指出,自从颇受关注的KPCB《互联网趋势报告》在2013年提出“向中国学习”的口号之后,该年度报告中的“中国元素”已开始渐渐成为了“中国专题”。然而,具体而言,“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提出“向中国学习”这个命题之后,并没有具体给出线索。
阿里研究院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基础性技术,在中国地区先后激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创新创业浪潮,并且正在酝酿着新的第四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商业化”
第二次浪潮——“生态化”
第三次浪潮——“互联网+”
正在酝酿的第四次浪潮——“智慧化”
文 | 阿里研究院 崔瀚文 孟晔
第一次浪潮——“商业化”
1994年,中国引入互联网,国家邮电部正式向社会开放互联网接入业务,第一次互联网创业浪潮开始酝酿。随后,1995年网景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在美国的上市,引发众多创业者开始关注互联网创业。在这个互联网的起步时期,一方面,只有少数从美国能够接触到互联网技术或专业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的人员,才能够较为深入了解“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而另一方面,该阶段PC尚未实现普及,互联网在大众当中尚未形成概念,应用方面也只发展出了邮件、聊天等少数几种。此时,如何让互联网这样一种技术转变成为能够实现商业回报的产业,并让更多的人能够迅速的接触、了解和使用互联网,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也成为这一阶段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主旋律。
2000年以前,“门户”网站大批出现,成为第一次浪潮的标志性的服务形态。早期的门户网站通过人工编辑的方式为主,快速的推出了各类资讯和专题,第一次让网民们快速而直观的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和丰富。其中,中华网(1999年7月上市)、新浪(2000年4月上市)、网易(2000年6月上市)、搜狐(2000年7月上市)等一批门户网站通过提供丰富的资讯和应用,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央级的新闻门户代表,同时他们的上市也推动了“中国概念股”这一概念的诞生。这个阶段,在门户网站的大力推动下,上网“冲浪”开始成为中国的一种新时尚,网络文化也开始成行,伊妹儿(e-mail)、猫(modem)、娇娃(Java)等新鲜的词汇开始涌现。
典型案例:新浪集团
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较早的按照硅谷模式架构的企业。1993年12月,四通集团投资500万港币,支持王志东等创立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借中关村附近万泉河小学的两间办公室,很快成为一家优秀的软件企业。
1996年,世界互联网蓬勃兴起,四通利方看准这个新兴的产业,在国内首先开办了“SRSNET”网站。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四通利方的网站24小时报道世界杯,创中文访问最高记录,被法国官方站点制定为惟一的赛事中文站点。这个意外惊喜,成为四通利方探索未来业务的新起点。四通利方将“SRSNET”改版为“利方在线”,很快在国内首推“中文门户”概念。
1998年9月26日,王志东与海外最大华人网站“华渊资讯”总裁姜丰年共同碰撞出一个共同理念:创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随后,四通利方正式宣布并购华渊资讯,创立“新浪网”。
1999年3月26日,新浪网推出“科索沃危机专题”,借鉴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结合了网络快速,互动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网民。
1999年5月8日,新浪网在国内率先报道“北约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成为网民追逐的热点,瞬间访问达到平时5倍以上。此时,网民发现,除了收发邮件、聊天以外,在互联网上看新闻更有价值。
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新浪成为全球华人第一门户网站。
随着以新浪为代表的“榜样”的上市成功,诸多细分领域、区域领域的门户网站创新创业快速涌现,例如“上海热线”、“武汉热线”等地方区域门户,旅行领域的“携程”、招聘领域的“51job”、财经领域的“金融界”、电子商务领域的“慧聪”等纵深化门户,以及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式门户成为新的创新创业方向,后来成长成为行业领先者的阿里巴巴、腾讯、盛大、天涯等互联网公司也均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创立……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的发源地和前沿地,很多创业者以及一些传统行业的从业者也都开始涌入到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中来。
2000年前后,在这次浪潮中曾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全球互联网泡沫,据webmergers统计,互联网泡沫破灭,令全球至少有4854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关门。不过,最后坚持下来的公司,到了今天都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随着第一次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的深入,推动了互联网上的需求升级和竞争加剧,因此网站的功能开始发展的越来越丰富、复杂,信息分类、社区论坛、个人博客、搜索系统、积分系统、商业交互等系统模块纷纷开始上线,逐渐开始进入生态化的第二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生态化”
第二次浪潮以“平台”的广泛应用的出现为标志型代表,中国诞生出了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世界级互联网平台企业,并激发了以“网商”为代表的数以千万记的中小企业展开新的创新创业浪潮。
对比全球的互联网市值20年的变化,可以发现1995年的领先公司和2015年领先公司有一个很大的不同。2015年,一方面,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变成了平台型公司;另一方面,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发生了极大的成长,互联网行业相应的成为了全球成长最快的行业。
回顾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历程发现,每次在关键产品或技术在实现突破之后,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往往能够利用领先优势快速扩大双边市场的客户数量。加之,互联网产品几乎可以“零边际成本”扩张的特点,让竞争和对比变的简单直接,也容易实现优秀平台对市场的“天然主导”。因此,随着扩展的范围越来越大、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平台逐渐成为了新的商业基础设施。
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影响:一方面,平台提供丰富的工具、客户、服务,能够大幅降低新创企业的早期固定成本投入,让小企业起步的成本实现了大幅的降低,例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程开设的创业班,培训学生入学时在淘宝上开网店,仅仅以500元人民币资金起步,经过数年努力,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公司可取得年销售规模数千万人民币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平台型市场能够大幅的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企业内外部的互动更加直接,企业与市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当市场交易成本低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时,大企业纷纷开始裂变为小企业,或纷纷开始鼓励企业内部创新创业。
图:平台支持电子商务创新创业
新的商业基础设施的出现,也让原本商业逻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台提供的“标准化、模块化、API化”的市场接入方式,快速形成了跨国界的新型大市场,让原来中国复杂的市场环境突然变的公开、透明,也为有创意、有干劲的企业家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土壤 。互联网平台市场的出现,既能够加强企业间的竞争,更能够更好的激励创新、深化分工、提升企业的自由度。
图:商业逻辑发生了深层次转变
典型案例:阿里巴巴生态
阿里巴巴目前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的提供者,而同时也是承载着数以千万计的企业数量的一个大型生态体系。阿里巴巴通过开放数以百计的各类互联网平台,如商品发布平台、商业交易平台、客户服务平台,以及技术和数据开放平台等等,为更多的企业赋能,帮助他们实现发展。同时,也在该商业生态的治理、规则的制定、环境的打造等方面不遗余力。
截至2016年3月,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上的年度活跃买家达4.23亿户,年度商品交易额(GMV)超越了3万亿元,每天在线的商品超过10亿件,每个月还要上架商品数1亿件,并已在中国超过14,000个农村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最近一年以来,淘宝里已新诞生了500多个原创的设计师服装品牌,上千个独立设计家居的品牌,6000多个创客的项目,500多个运动品牌的独立品牌,200多个正在孵化的原创IP等等。
图:阿里巴巴商业服务生态
在阿里巴巴生态中,很多企业抓住了平台赋予的能力,实现了创新创业的成功。2016年4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天猫平台成立“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帮助平台上的商家与券商、交易所以及与其他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品牌电商企业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据不完全统计,天猫平台已经有逾50家企业在内部启动IPO计划。首批的10家企业全都是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家,分别是三只松鼠、汇美、韩都衣舍、裂帛、骆驼、御泥坊、韩后、十月妈咪、阿芙、小狗电器,他们中一部分是从淘宝、天猫诞生的互联网企业,一部分则是通过阿里而焕发生机的传统企业。
图: “阿里巴巴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首批协助上市企业
第三次浪潮——“互联网+”
2015年,“互联网+”出现在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文中,很快成为街知巷闻的热词。随后颁布的一系列国家及地方“互联网+”行动计划,更是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实践。以此为标志,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迎来了第三次浪潮。
“互联网+”的兴起依赖于信息技术取得的持续突破。2015年10月,美国股市传递出惊人的市场信号。由于云计算业务成长迅速,亚马逊、微软等公司股价飙升,而传统的IT公司股价呈现断崖式下跌。云计算已经走出了概念炒作阶段,以其低成本、高灵活性和强计算能力,支撑了各行业的创新创业企业,并持续释放出“通用目的技术”的巨大威力。中国国内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企业,也获得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图 云计算业务获得业界认可
依托云计算平台,数据量日益膨胀。根据IDC报告,2010年全球数据量突破泽比特(ZB)之后,以指数级态势继续成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44ZB。如此量级的数据,已成为生成新财富必需的生产要素。2020年中国的数据量也将占据全球18%的份额,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图 全球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进展,激活了发展多年但成效不大的物联网产业,接入的设备数量增加、开发的应用显露实效。根据IDC报告,2020年中国接入物联网的设备数将突破54亿件,届时全球每5个联网设备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的。
“互联网+”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寻求增长动力的新选择。在单纯刺激需求端(消费、投资、出口)、只加大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资源)、依赖中国特色因素(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增加建设支出等)效果减弱的局面下,新增长动力将转向技术革命,当前即面向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即“互联网+”),切实提高供给端的实力、兼顾需求端的成长,已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无论是在创新主体的培育、传统生产要素的有效投入、制度变革、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的升级、存量的调整和增量的培育上,“互联网+”都可以发挥积极影响,从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图 “互联网+”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互联网+”的路径体现为从消费端至生产、服务端的“逆向互联网化传导”。互联网经济的成功,有赖于对消费端体验的极端重视。以消费品为例,消费端的“个性化、小批量、多批次、快响应”的变化,直接传导到了生产端和原材料端,要求这些上游环节实现与消费端的“数据互通”和“灵活响应”。这也是我们看到在服装电子商务领域出现的:消费者多样化选择、成功网商提供上万种款式、制造商在设备上小型化、原材料厂商按照需求进行生产的“CBMM”新模式。同样服务业的变革也是如此。
图 从消费端至生产、服务端的“逆向互联网化传导”
“互联网+”正加速推进着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媒体出版、广告营销和通信行业最早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到零售、交通、餐饮、旅游、教育行业的积极转变,再到批发、制造、金融、地产、餐饮和能源行业的逐步加入,互联网的吸引力日渐显著,这也成为了人们投身创新、创业的新领地。
图 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趋势
“互联网+”浪潮下,在中国一批高成长、高估值的“独角兽”企业成长起来,它们正在成为与BAT一样具有影响力的新领军者。如深耕智能终端制造的小米、魅族,现代化物流企业顺丰,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者蚂蚁金服、陆金所,出行服务的滴滴,O2O本地服务的58同城、饿了吗等等,它们为创新创业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互联网+”创新企业,极大改善了传统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效率,基于协作创新创造了新商业模式,愈发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各地政府部门主动通过众创空间、税收优惠、配套支撑等方式,为“互联网+”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平台企业以赋能为己任,为这一波浪潮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到2020年“互联网+”必将在中国结出丰硕的果实,新一代的创业创新者也将在历史上留下他们浓墨重彩的一页。
典型案例:滴滴
在中国的出行服务“分享”领域,滴滴出行是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目前其拥有出租车、快车、专车、企业用车、顺风车、定制巴士、代驾、试驾等多种产品,有能力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到2015年10月覆盖了全国36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突破了2.5亿,每天为1000多万人出行提供服务。它基于数据挖掘与应用,激活了城市交通资源,通过服务“分享”模式以及智能算法实现了多方共赢:用户出行便利程度提高、出行服务提供者获得额外收益、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出行服务“分享”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图 “互联网+”的新领军者——滴滴出行
正在酝酿的第四次浪潮——“智慧化”
“互联网+”热潮威力渐显,人们尚怀疑其发展极限,会不会出现“断点”。而“智慧化”技术和商业又再起风云,2025年或许将迎来增长高峰。
“智慧化”技术再起波澜。 人工智能的布道者库兹韦尔曾预言,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45年人类将迎来“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一个奇点。但大多数人仍是将信将疑,而这一局面却被“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五局大战”撼动。据新浪科技报道,2016年3月15日下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以4:1的总比分,结束了韩国棋手李世石的最后一轮较量,AlphaGo赢得胜利。AlphaGo的创造者、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德米斯·哈萨比斯表示,他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让AlphaGo不接受人类输入的特定知识,也能做到自主学习。DeepMind的应用范围也将扩展至智能手机助手、医疗健康和机器人等领域,其基本原理也能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美国政府发布《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好准备》和《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表达了对这一技术的战略性关注。尽管短期内人工智能可能被高估,但将视野扩展至10年的跨度,其带来的技术、商业、社会的变局仍不言而喻。
图 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智慧化”商业模式乍现。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不断进步,开采数据资源富矿的时机已经到来。我们不仅看到数据总量上的增长,更看到各类数据丰裕程度的提高。社交关系、语音、商品等数据资源持续产生,依托数据驱动的强大算法,透过在线化、移动化的产品界面,向人类提供智慧服务。商业不再是根据BI得出的历史经验做趋势性的外推,而是根据动态数据自动地优化算法,用实时产生的智慧,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蚂蚁金服的“秒级”、“自动化”网络小额贷款发放,是这种“智慧化”商业的明显例证。
图 “智慧化”商业模式乍现
“智慧化”经济的效用将因“共享经济”放大。 “智慧化”的平台承载了大规模的需求和海量的用户,令今天备受关注的对私人盈余资源“分享行为”(物品、服务、金融、时间、空间的分享),扩展到对公共资源、准公共资源(信息、金融、物流、商业、能源、制造基础设施)予以共享的“共享经济”,将深刻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
通信基础设施、工农业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生产及生活服务体系、生产者/服务者/消费者/自由连接体(依托多种平台的自由工作者)等各层均卷入其中,提供了超越“所有权”的向其他各层次对服务、产品、才能、制度等的扩展性接入。Carliss Baldwin和Eric von Hippel两人提出的模型揭示:“模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企业发生成本中“设计成本”和“沟通成本”两部分显著降低,从而让经济从单纯依靠“生产者创新”,拓展至“用户创新”和“开放式协作创新”。“共享经济”将缓解自然资源约束问题,更将为降低创新门槛、形成协同效应大开方便之门。
图 共享经济的全局贯穿性
“智慧化”经济更是“知本”超越“资本”,知识变现的新时代。 继“盈利模式清晰”的在线广告、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和O2O之后,知识服务领域的攻城略地又在拓展着新疆域。从互联网早起的文献检索,到之后的在线百科、知识社区、技能众包、MOOC、读书众筹、技能分享、内容订阅、付费直播和有偿问答,知识变现的商业模式愈加成熟、渠道更为畅通,将极大激发经济成长的活力。
图 知识变现展开新图景
“智慧化”创新创业,依靠新人类。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时代划分为“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后喻文化时代”。 所谓的后喻文化,就是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相对于1980年代之前的数字移民,1980年代后的数字原住民将获取更大的控制力,他们畅游智慧经济之海,创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Marci Alboher在其颇受关注的著作《One Person, Multiple Careers》提出了“斜杠青年”的概念,它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青年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斜杠青年”在“智慧化”经济的舞台上将游刃有余,已然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
互联网时代第四次创新创业浪潮的画卷已经展开,必将为我们呈现焕然一新的局面。
案例
“量子力学+药物化学+云计算”制药问鼎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
2016“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的最后一天压轴落下帷幕,整整一天的赛事,现场始终座无虚席。最终,来自美国硅谷赛区的XtalPi团队夺得全球总冠军。这是一支由MIT量子力学的博士们组成的队伍。他们正在采用“量子力学+药物化学+大规模高性能云计算”的办法来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打破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专利壁垒,提供合规的仿制药(类似疗效但无昂贵专利控制的药),去满足广大患者的低成本用药需求,项目核心计算量达上万核CPU。
XtalPi创始人温书豪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表示:“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但是内部分子的晶型排列不同,天壤之别。药企长期以来的痛点就是研发过程中要经历成千上万次试验,动辄好几年。而通过‘量子力学+药物化学+大规模高性能云计算’的办法,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阿里研究院认为,正如工业技术在英国发端,但工业经济的领先者是美国,当前种种迹象表明,网络技术在美国发明,但网络经济的领导者将会是中国。
企业家是互联网产业创新创业浪潮真正的主体。纵观中国互联网20年的发展历程,每当面对机遇的集合出现时,创业者们总是能够锐意进取、不断试错、生生不息的奋斗,紧紧的抓住市场与技术的浪潮,从而推动了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创新创业迈入全球前列。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劲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中国成功创业者所具备的5大特点:
第一、他们的领导力很强,一方面能够综合中外优势,另一方面还具有国际化思维;
第二、他们的创新能力很强,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所有创新都是复合的创新;
第三、他们的合作竞争的意识特别强,共享思想非常好;
第四、他们的创业精神是持续不断的,能够不断的改革自身,保持连续创业,而不局限于某一领域;
第五、他们的发展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脉搏紧密结合,尊重社会主义价值观,懂得中国国情。
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多次创新创业浪潮的推动,中国在互联网上已逐渐建立、发展、完善出了一整套支撑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新型商业服务体系 ,也搭建起了不同于传统产业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从全球视角来看,该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也有着相当的领先性:在这里,即有着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创业文化和价值观,也有着草根创业与精英创业共同发展的协作精神;即有着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良好互动,也能够率先利用新技术推进大规模的商业模式创新;即能够有效的发挥起科技大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龙头”带动和服务作用,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小微企业、传统产业、政府机构的创新热情、转型意愿、改革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