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这片被科技“遗忘”的领域——房产市场。在美国,房地产行业以前的场景大概是这样的:高端房产租赁项目大多通过传真来进行磋商及签署协议(例如全球性房地产咨询机构Savills就采用这样的执行方式);在一些国家最热门的房产市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寓库存量还在依靠电子白板来进行记录和状态跟踪(库存量的变化情况);而客户的历史记录仍然被藏在法律公函或牛皮文件夹里。
多户住宅市场(这里专门指多单元公寓类型)是目前美国增长最快的一个版块。实际上,在2015年第4季度,房产投资总额已创纪录地超过430亿美元;同时,多单元公寓占美国新房总量1/3以上。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户住宅板块都向我们证明了它在技术革新方面无与伦比的“抗药性”。部分原因是由于业主们保守思想的抵制(全球的业主基本上都持有这种想法:大型非流动资产的交易流程需要做到“眼见为实”),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源于该类业务的“关系驱动型”属性。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很多为其他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的云计算apps与创新科技却在这个庞大的市场面前不断“碰壁”。
但在过去几年中,该行业却出现了一连串变化,这可能意味着房产行业的变革终要降临。
首先,生活习惯的改变促使房屋租赁需求暴涨。据哈佛大学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租房人口在2015年~2025年预计将增长420万人。而由抵押贷款危机引起的“创伤后遗症”以及年轻人对房产所有权的忽视让“租房”迅速成为了美国人的选择偏好。租赁行业的推动力首先反映在各大城市暴跌的空置率上,例如,曼哈顿空置率徘徊在1.75%左右,洛杉矶则为2.7%。
在此期间,像Zillow(美国著名房产数据分析网站)、Trulia(房地产中介公司)及Rent.com等以用户为基础的房产类app已经向人们证明了,制作详细的全国各地房价/租金列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这类分析机构的专业性与基于诚信的市场评价也改变了大部分用户对在线房产交易的态度。此外,从房产消费领域开始的创新也开始悄悄蔓延至房地产B2B市场板块。
同时,SaaS解决方案也被引入房产市场。这一点都不奇怪,鉴于整个市场的规模,一大波云计算平台已经涌入房产行业,为市场提供各种销售与租赁工具。目前,房产业的创新性服务可以为业主及房屋经纪人提供房屋库存实时跟踪、用户所在区域通过核实的聚合性房屋列表以及基于房屋属性的各类分析结果(使用老式表格与文件夹收集房产信息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最重要的是,嗅觉敏锐的投资人开始关注房地产领域。据CB Insights的报告显示,房产技术领域的投资正在飙升,2015年该类产业融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一些在风投界赫赫有名的投资机构也进入了房产市场,例如Trinity Ventures(也是科技媒体Techcrunch的投资人)就已经对该行业加倍下注。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6年房产科技行业的增长预计将加大。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现阶段消费科技愈加饱和、“独角兽”们接二连三走向死亡的状况下,房地产作为一个成熟产业,足够来应对一切技术性创新。
归根结底,用户才是引发行业革新的驱动力与受益者。对于一个美国纽约的租客,相信没有比“刚刚在网站上查找到纽约市某区的理想租赁房屋,却发现该房源已在几小时前被租出去”这个消息更令人沮丧了。现在,致力于让人轻松找房的在线解决方案看起来早就过时了,但创业公司总是能找到一个可以吐槽“找房难”的用户。所以,这些真的已经解决了吗?
与美国相比,中国房产O2O市场显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状态。尽管囊括了平台型、自营型以及混合型等各类房产服务系统,也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与金融、医疗、教育、大健康、创业孵化等板块进行跨界融合,甚至还在技术革新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例如智能房源推荐(基于用户的个人偏好)、VR全景看房等等。
但是,中国房地产从开发向运营服务的转型过程却并不彻底,市场中权威性房产分析机构并不多见,O2O市场在法律、诚信机制、客户服务等方面更是漏洞百出。如果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技术革新主要是受到了传统交易习惯的束缚,那么在中国,虚假房源充斥市场,售后服务品质低下等一系列人为的“痛点”才是阻碍房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在这方面,美国一些初创房产租赁平台做得相对不错,例如36kr曾报道过的信用租房HomeMe,用户在其平台注册,需进行个人财务信息预先审核。
当然,网上房源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等所有房产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正亟待一系列创新性技术来解决。